全國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前比較教育試題
課程代碼:0040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英國,幼兒教育和學前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幼兒教育通常指( )
A.3歲前的兒童教育
B.5歲前的兒童教育
C.7歲前的兒童教育
D.9歲前的兒童教育
2.人們所說的「蒙臺梭利教育法」的三根支柱,是指蒙臺梭利教育體系中的教育目的、教育內容和( )
A.教育評價
B.教育過程
C.教育策略
D.教育方法
3.美國幼教機構家長工作的內容不包括( )
A.家長參與
B.家園聯繫
C.家長指導
D.家長教育
4.提出教育民族性原則,對俄國幼教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教育家是( )
A.烏索娃
B.凱洛夫
C.葉連娜
D.烏申斯基
5.對一個國家或地區學前教育不同歷史時期表現的比較,或者對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的學前教育不同歷史時期表現的交叉比較,稱為( )
A.專題比較
B.總體比較
C.橫向比較
D.縱向比較
6.日本第一所幼兒園創立的時間是( )
A.1875年
B.1876年
C.1877年
D.1878年
7.1985年,日本共有保育所( )
A.15220所
B.22904所
C.25220所
D.32784所
8.在澳大利亞最早建立幼兒園的是( )
A.新威爾斯幼兒園同盟
B.威爾斯幼兒園同盟
C.新南威爾斯幼兒園同盟
D.南威爾斯幼兒園同盟
9.匈牙利允許教會、宗教學校甚至個人開設和管理幼兒園的是( )
A.1990年《教育法》
B.《義務教育法》
C.《幼兒教育法》
D.1985年《教育法》
10.多元智力理論的提出者是( )
A.布魯納
B.皮亞傑
C.吉爾福特
D.加德納
11.皮亞傑認為制約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經驗、社會經驗和( )
A.圖式
B.同化
C.順應
D.平衡化
12.瑞吉歐幼教體系的主要特色是( )
A.兒童的百種語言
B.生成課程
C.方案教學
D.合作研究
13.以下屬於行為主義學前課程的是( )
A.拉瓦特裡的早期兒童課程
B.韋卡特的認知性課程
C.恩格爾曼和貝雷特的課程方案
D.海伊斯科普早期初等教育方案
14.為解決幼小銜接問題,日本專門設置了( )
A.連貫教育
B.幼兒學校
C.保育學校
D.幼年學校
15.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兒童權利公約》的時間是( )
A.1988年
B.1989年
C.1990年
D.1991年
16.《比較教育的研究計劃與初步意見》的作者是( )
A.薩德勒
B.康德爾
C.朱利安
D.霍姆斯
17.以國家或地區為單位,對學前教育的制度和實踐進行研究,稱為( )
A.整體研究
B.局部研究
C.區域研究
D.問題研究
18.在蘇聯的幼兒園教育實踐中,主要的教學模式是( )
A.教學—訓導型模式
B.個性—定向型相互作用模式
C.教學—定向型相互作用模式
D.個性—訓導型模式
19.在德國學前課程理論中,旨在運用所編制的程序或練習材料,使兒童獲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進兒童智力發展的理論為( )
A.功能論
B.學科論
C.情境論
D.知識論
20.1972年,英國教育科學大臣柴契爾發表了( )
A.《哈多報告》
B.《費舍法案》
C.《普洛登報告書》
D.《教育白皮書》
21.19世紀的最初20年,為解決婦女就業孩子無人看管的問題,德國各地建立了不少私立的、冠以各種名稱的學前教育設施,其中最早最負盛名的保育所的開設者是( )
A.巴烏利美
B.弗利託娜
C.瓦德切克
D.福祿貝爾
22.1970年,聯邦德國教育委員會把學前教育也納入教育計劃的構想之中,此計劃是( )
A.《先行計劃》
B.《教育結構計劃》
C.《幼兒憑證計劃》
D.《幼兒教育計劃》
23.在學前師資培訓上有著明顯的層次性或等級性特徵的國家是( )
A.英國
B.美國
C.法國
D.德國
24.美國學前教育機構的兩種主要類型之一是( )
A.幼兒園
B.學前班
C.託兒所
D.家庭學校
25.蒙臺梭利認為感覺教育應注意三個問題:應該重視視、聽、觸覺的訓練,應該注意感覺教育的適宜時期和( )
A.應該使感覺教育的刺激孤立化
B.應該使感覺教育針對特定的顏色
C.應該使感覺教育針對特定的聲音
D.應該使感覺教育針對特定的事物
26.光譜方案的設計者是加德納和( )
A.西蒙
B.費爾德曼
C.比奈
D.皮亞傑
27.根據皮亞傑的智力發展階段論,幼兒時期的智力發展屬於(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28.海伊斯科普課程49條關鍵經驗的提出是針對兒童( )
A.情感領域
B.社會領域
C.認知領域
D.身體領域
29.研究人員作為研究對象的一個成員,深入其境,進行較長期的觀察研究的方法,稱為 ( )
A.參觀訪問法
B.現場研究法
C.問卷法
D.文獻法
30.一種動作的結構或組織,這種結構或組織具有概括性的特點,可以從一種情景遷移到另一種相同或類似的情景中去。皮亞傑稱這種結構或組織為( )
A.圖式
B.同化
C.順應
D.平衡
二、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31.蒙臺梭利所指的「工作」
32.《費舍法案》
33.邏輯-數理智力
34.高麗夫人兒童中心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35.法國學前教育的特點與問題。
36.德國學前教育教師培訓制度述評。
37.俄羅斯1994年發布的學前教育國家標準述評。
38.簡述瑞典的父母教育的內容。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1分,共22分)
39.論述日本學前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改革動力分析。
40.瑞吉歐教育方案可以給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哪些啟示?
五、材料分析題(本大題12分)
41.一天早上,約翰的計劃是在積木區搭一個加油站。他用積木先搭了一輛汽車,然後在周圍找方向盤。忽然他不想找了,看起來想放棄原來的計劃,這時教師走了過來。
「你能用什麼東西來做方向盤呢?」
「它必須像這樣(約翰用手比劃著方向盤的轉動)。」
「它必須能轉動,對吧。」
他們一起在教室裡找。對約翰來說,一塊圓柱形積木是不能充當方向盤的,因為不符合他給方向盤留的空間位置。
「用什麼東西剛好能裝進去呢?」
「娃娃家區的掃帚!」
約翰很實際地說:「但還需要有一個圓盤。」
他們又繼續尋找。他們能找到的圓的東西是一個紙盤子。
「你怎麼能把它裝上去呢?」
「我知道,中間打一個洞。」
在教師的協助下,約翰成功地完成了他的計劃,並邀請許多小朋友來坐他的汽車。
這是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的一個教學實例,基於以上材料分析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的內容與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