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划拳說的「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何含義?專家:沒啥人知道

2020-12-25 趣觀歷史

引言

《將進酒》:「將進酒,杯莫停……」中國的酒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武松在井岡山上喝了足足十八碗酒壯膽才敢前去打虎;古人逢年過節、嫁女娶妻還得特意把窖藏的「女兒紅」挖出來慶賀;詩仙李白每每飲酒便能文思泉湧,揮毫成詩,因此也有「酒仙」的美譽。

自古以來,在中國的酒文化中行酒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據《酒》中記載,「酒令」是中國民間的傳統風俗之一,是人們用在酒席上的一種助興遊戲,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但剛開始的時候,「酒令」是為了維持酒席秩序而存在的,並不單單是人們飲酒作樂的助興遊戲而已。

▲划拳銅像

眾所周知,西周是一個「禮法嚴苛」的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行為都被「禮法」約束著,而飲酒也是一樣,必須有一套嚴格的規則來限制,於是「酒令」也就順勢而生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酒令」漸漸從一種禮法演變為一種助興遊戲,士大夫階級的人們最為喜愛這種「酒令」遊戲。

▲古代文人墨客劇照

隋唐時期,「酒令」逐漸演變並趨於完備,許多的文人墨客在飲酒間都喜好用寫優美的詩詞盛讚「酒令」,正如《同李十一醉憶元九》中寫到的:「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而到了明清時期,「酒令」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成熟期,其豐富的形式和極強的趣味性都使得它徹底變為了人們飲酒作樂的工具了。

▲聚餐喝酒近照

簡而言之,「酒令」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在歷經千年的演變歷程中,逐漸變為了人們酒桌上不可不提的遊戲方式,也是中國酒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酒令」在千年的演化中,逐漸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體系」,名目繁雜,規則更是五花八門,不同的地方還都在其中融入了當地的文化特色。但要是真歸結起來,「酒令」也不外乎四大類。

02

通過史料考證我們可知,酒令一共分為古令、雅令、通令、籌令四大類。可在漫長的歷史中,古令、雅令和籌令都已相繼失傳了,只有最為不入流的「通令」還流傳至今,仍然被人們應用於酒桌之上。通令的行令方法囊括了擲骰、抽籤、划拳、猜數等等,平日裡人們在酒桌上所提及的「五魁首、六六順」就屬於通令的範疇。但它具體啥意思,專家表示幾乎現代人都不知道也不懂。

▲喝酒划拳塑像

這完整的一套行酒令應該這麼說:「哥倆好,三星照,四喜財,六六順,七個巧,八匹馬,九連環……」「哥倆好」自然就是形容兄友弟恭的關係;「三星照」即是「三星高照」,這三星代指「福祿壽」;「四喜財」意為四季發財;「五魁首」寓意同時奪得《詩》、《書》、《禮》、《易》、《春秋》「五經」的第一名。「六六順」指儒家所倡導的「君臣父子兄」這六順;「七個巧」指民間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八匹馬」是說周穆王最為喜愛的八匹駿馬;「九連環」則是指中國古代的一種智力玩具。

▲今人酒桌划拳

可別看這行酒令都是旁徵博引,引經據典得來的,讀起來也非常的風雅,到了如今的酒桌上,人們用起來可是相當的粗俗。划拳者們個個喝得面紅耳赤的,在酒桌上挽起袖子,伸出通紅的大手,眼色迷離地盯著對方同樣渙散的眼神,便開始吆五喝六起來,粗聲大氣毫不矜持,有的人一高興還會吼得唾沫橫飛,實在是登不得大雅之堂。

▲勸酒近照

從前文雅的 「酒令」發展到如今已然墮落了,曾經盛行的「雅令」,也早已失傳,著實叫人惋惜。所謂「雅令」,顧名思義,內容非常的雅趣別致,大多都與詩詞歌賦有關,在這其間最為常見的有「四書令」、「卜算子令」等等。後來「雅令」逐漸淡出了酒桌舞臺,而較為粗陋的「通令」便開始盛行,成為了人們席間用以助興的遊戲活動,但原有的禮節內容也已經完全喪失,徹底淪為了人們勸酒做樂的一種助興節目,甚至演變為人們用來勸酒、罰酒的手段。

結語

本來是一種高雅別致的趣味遊戲,如今卻儼然成為了人們逼酒、勸酒、賭酒的工具,以助興為名行逼迫之實。誠然在這觥籌交錯間,人們得以迅速地親近熟絡,但這樣的行酒令顯然已經缺失了內涵和文化,並使得中國酒桌文化漸漸走向了一條庸俗的道路。

參考資料:

《將進酒》《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相關焦點

  • 喝酒助興的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可以這麼說吧,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對酒的味道都是青睞有加。民間更有「無酒不成席」的說法兒。然而,喝酒並不是簡單粗暴的對飲,其中的講究說道可真不少呢?這裡咱們別的暫且不說,就聊聊酒桌上常見的行酒令之一「划拳」吧。
  • 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什麼意思
    儘管民間地方不同,划拳的規矩不同,划拳辭令也不太一樣,但這兩句辭令在民間用得比較普遍。五魁首五魁首,民間的多種說法之,最靠譜的是「五經魁首」的簡稱。一般來說,划拳辭令每句大多是三個字,比如說「四季財」就是四季發財的簡稱,「六六順」是六六大順的簡稱。「五經魁首」是我國古代科舉考試的名詞。
  • 五魁首、八匹馬,划拳吆喝的行酒令是啥意思?專家:現代人不懂
    可見酒對人的魅力還是很大的。平常人家在喝酒時常喜歡划拳為樂,不知大家可否知道,五魁首、八匹馬,划拳時吆喝的這些行酒令到底是啥意思?專家表示:現代人不懂。酒文化歷史上,人們常尊杜康為酒神。有一些賣酒的鋪子也會擺上神像保佑生意興旺。《說文解字》中寫道: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就是記載「杜康釀酒」的事。根據古人描述,杜康釀酒也純屬偶然。
  • 流傳千年的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是啥意思,知者甚少
    儘管划拳這一事兒如今早已不被倡導,覺得群眾場所划拳是一個難登人生巔峰的事兒,但卻不知道划拳的口訣和標準實際上全是有很大的出處的。划拳時是兩個人對戰,另外出拳,喊出兩人所出數據之和,直至一個人猜對,猜輸的人要喝酒。划拳時有一個內幕稱為「赤忱離不了拇指」,換句話說出拳時每一拳必須有拇指出去參加。
  • 流傳已久的划拳酒令,「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什麼意思?
    讓他們喝酒的時候行這樣的酒令,那還是直接端起酒杯來喝酒算了。所以這種雅令註定只是少數人玩的酒令,而通令才是絕大多數人都玩的酒令。通令主要包括搖籤、投壺、划拳等等。這其中划拳是最簡單粗暴的一種酒令,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並不需要什麼道具,而搖籤也好,投壺也罷,其實都是要提前準備好道具的,所以划拳是以中國廣泛流傳的酒令。
  • 五魁首啊、八匹馬,划拳時吆喝的這些酒令,到底是什麼意思?
    酒文化自古就有,很多也流傳至今,比如說大家在喝酒時划拳口裡吆喝的五魁首,六六六之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杜康造酒以來,中國人就對它愛不釋手。無論是尋常百姓,貴族國親,哪怕是殺敵前線都少不了他的身影。而且古代人一般也不喜歡喝悶酒,喜歡一群人一起暢飲。可能在現代人看來,喜歡喝酒更像是粗人,其實在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歡的莫過於飲酒作詩。
  • 古代流傳至今的划拳詞,「五魁首」「八匹馬」,是有什麼含義嗎?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有「酒令」,「酒令」是在人們喝酒的時候會說的話,或者是會唱的歌謠。經常喝酒的人,應該都是聽過這樣的,甚至還倒背如流,這就是「酒令」。在喝酒的時候,都會划拳或者是做手勢,「五魁首「、」八匹馬「、」六六順「等等,都是古代喝酒的時候流傳的划拳詞,那麼你知道」五魁首「、」八匹馬「這些的含義是什麼嗎?那麼,」酒令「背後又反映出了什麼樣的酒文化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古人喝酒划拳時都愛吆喝,五魁首啊、六六六,這些到底都啥意思?
    當然,一個人喝酒是很無趣的,可以說都是悶悶不樂,而喝酒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幾個人一起喝酒,還能開開玩笑,玩玩小遊戲啥的,而古人喝酒的時候就喜歡說一些行酒令啥的,比如什麼「五魁首啊、六六六、八匹馬呀」這些聽上去很有義氣的詞語,可以說是古人喝酒划拳必備所在。那麼這些都是啥意思呢?別著急,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酒是怎麼在古代興起的,畢竟要了解古代酒文化,肯定要先了解起源嘛。
  • 喝酒划拳「五魁首」「七個巧」都是什麼意思?
    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和父親去走親戚,他酒量大愛喝酒,在酒桌上特別愛划拳。每次都是兩個人同時先來句:「哥倆好!哥倆好!「,然後伸出右手比劃,嘴裡喊「五魁首」或者「七個巧」等,每喊一次,手上的動作還不一樣,當時不懂他們在喊什麼,只知道在划拳,一桌子人都在看他們划拳,非常熱鬧。
  • 五魁首啊、八匹馬,划拳時吆喝的口令,到底啥意思?年輕人不懂?
    《紅樓夢》第40回中,劉姥姥入大觀園,眾人在席間邊喝酒邊行酒令,黛玉鳳姐們輪流說詩詞。而平民百姓自然沒有那種雅興與文採,而為了助興取樂,他們或多或少會玩猜拳遊戲,也會吆喝「五魁首、八匹馬」之類的話語,那麼這些話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划拳令中的「五魁首」說的到底是什麼,怎麼來的?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喝酒划拳的情景,划拳時都會有行酒令之類的,最常聽見的就是「五魁首,六六六」這個說法,其實全套的酒令是這樣的:零是不來拳,一是頭一頂,二是哥倆好,三是三桃園,四是四季財,五是五魁首,六是六六順,七是七個巧(乞個巧),八是八匹馬,九是九要九(就要酒),十是全場開。
  •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時常說的這句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中華上下擁有五千年歷史,要說最源遠流長的,那就還得提酒文化。自古無論是犒賞三軍,亦或是親朋小聚,這都少不了酒的身影。同時隨之衍生而來的划拳方式,在現代酒桌上都頗為流行,那么喝酒常說的「五魁首,六六六」是什麼意思呢?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時常說這句話,那是什麼意思呢?
  • 民間流傳的划拳令,「五魁首」和「八匹馬」,分別是啥意思?
    而衍生於酒文化的諸多划拳辭令,更是其中的奇葩,千百年來深深地影響著每一個國人。即使是不常喝酒的人,也曾經見過划拳喝酒的事情。最早的時候,古人飲酒,大多數都是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因為,酒文化的形成也與他們有關。酒令作為飲酒時的助興工具,是一種飲酒遊戲。而這種遊戲伴隨著酒文化的發展而出現了許多的變化。
  •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酒令,到底是什麼意思
    朋友聚會,出去吃飯,難免會喝酒。想想我們喝酒的時候,直接是:「來,敬你一杯。」說完敬語,一杯酒已經下肚。在飯桌上,也是玩轉瓶子、真心話大冒險等遊戲。而吃酒划拳,划拳吃酒,是在酒桌上鬥智鬥勇的遊戲。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下,古人是划拳吃酒都包含著哪些酒文化。
  • 喝酒猜拳中的「五魁首」有什麼含義?從零到十全是吉利話
    《詩經》中有20多處提到酒,酒被賦予了禮儀、社交、休閒等含義,體現了特定的宗法秩序以及人倫關係。與酒文化一樣久遠的是勸酒文化。勸酒中最公平的,就要算行酒令。推選一個人做令官,其他人輪流做詩詞或者是對對聯,也可以是其他遊戲。如果違規的人要罰酒。
  • 喝酒划拳的辭令中,有五魁首和八匹馬,「五魁」究竟指的是什麼?
    你們都喜歡喝酒嗎?喝酒的時候有沒有玩過猜拳呢?可能有的地方叫划拳,各地的叫法不同,但玩法都很相似。大家的這種猜拳啊,就是由古代的行酒令演變而來。古代文人在喝酒的時候啊,都喜歡玩點風雅,比如吟詩作詞,唱歌猜謎語,等等。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吧,我想你們應該都知道,《蘭亭詩集》中有很多詩,就是當時文人雅士在喝酒時所做的行酒令。咱們再說回來,今天我們猜拳的時候,很多地方的猜拳辭令中都有「五魁首」、「八匹馬」這樣的詞語。
  • 「五魁首,六六順」划拳這些話到底什麼意思
    最早的記載是出現在名著《七俠五義》中,所以掐指一算距今差不多也有千兒八百年。現代社會裡,雖然我們也能見到類似划拳的遊戲,但是比起過去在飯桌上,酒酣耳熱時就可以擼起袖子喊聲震天的開始「八匹馬」「五魁首」的划起拳來,這樣的場景還是少見很多了。
  • 「五魁首,六六六呀」,划拳時說的這些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酒文化更是有著很長的歷史,同時隨之衍生而來的划拳方式,在現代酒桌上都頗為流行,那么喝酒常說的「五魁首呀,六六六呀」是什麼意思呢? 筆者為大家一一解釋。划拳詞令各地不一,但都大同小異,以最常用的的一套詞令來解釋。這套划拳辭令是這樣的:一條龍、哥倆好、三星照、四喜財、五魁首、六六六、七個巧、八匹馬、九連環、滿堂紅。
  • 老鐵們,划拳酒令中的「六六順、八匹馬」你都知道啥意思嗎?
    今天我單獨說說這行酒令俗稱"划拳", 划拳又叫豁拳、拳、猜拳、拇戰。這個酒令玩法就是兩人同時伸手,誰猜中兩人所伸出的手指總和誰就贏,對方喝酒。划拳伸出的手勢分別代表著0到10這十一個數字,每個數字及其衍生的呼詞中無不蘊含著中國酒文化的包容與沉澱,此乃我國古傳至今仍時尚流行的飲酒遊戲,它增添酒興,烘託喜慶。
  • 酒令知多少:五魁首、八匹馬,指的是什麼意思
    妥妥一個酒鬼的形象,還是一個有文化的酒鬼,把嗜酒如命說的義正言辭。喝酒有獨飲、對飲和群飲。獨飲顯然寂寞,對飲適合交心,若要歡快愉悅,還得是群飲。呼朋引伴,歡聚一堂,高談闊論,暢所欲言。不過,喝酒一碗一碗的對幹終究還是太無趣,於是就有發明了遊戲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