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助興的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2020-12-12 圍爐趣談

中國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傳統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酒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若問酒的誘惑力有多大?

可以這麼說吧,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對酒的味道都是青睞有加。民間更有「無酒不成席」的說法兒。

然而,喝酒並不是簡單粗暴的對飲,其中的講究說道可真不少呢?

這裡咱們別的暫且不說,就聊聊酒桌上常見的行酒令之一「划拳」吧。

「划拳」又叫豁拳、猜枚、猜拳,是中國民間飲酒時一種助興取樂的遊戲。

時至今日,灑肆飯館,也常見三五好友吆五喝六地划拳行令,煞是熱鬧。

據說,這種划拳助酒興的做法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至東漢末年,也就是《三國演義》發生的時代背景。

有史料佐證。清代郎廷極創作的酒文化著作《勝飲篇》中有這樣的記載:

「皇甫嵩手勢酒令,五指與手掌節指有名,通籲五指為五峰,則知豁拳之戲由來已久。」

皇甫嵩是東漢末年的名將。他率軍平定黃巾起義功勳卓著,威震天下。

由此可知,划拳文化距今應該有1800年的歷史了。

相對於文人雅士吟詩作對的行酒令,划拳這種行酒令,可沒有那麼內斂優雅,反而更接地氣兒。

划拳助興,開懷暢飲,看似豪放不羈,實則確是市井文化的一種淋漓表現。

因此,划拳助興在民間有廣泛的基礎,是尋常百姓最喜間樂見的行酒令。

那麼問題來了,流傳千年的划拳辭令,其中的「五魁首」和「八匹馬」,到底是啥意思呢?

大家知道,划拳其實是兩人以右手握拳,同時伸出仼意指數,並隨即大聲喊出一到十的數字口令。

若一人猜對兩人所出數字之和,是為贏局;若兩人都猜錯或猜對則繼續,一直到一人猜對為止。

雖說划拳文化歷史悠久,但因地域風俗不同,酒桌上的辭令還是有所區別的。

不過,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吉祥話,祝福語。其作用就是即助酒興,又增加彼此間的感情。

在我們這裡,最常見的划拳喝酒的辭令為:

「一心敬、哥倆好、三星照、四季財、五魁首、六六六、七個巧,八匹馬,九常有,十全到」。

這10個數的划拳辭令,其中8個淺顯易懂,一般人都能理解,這裡就不過多贅述了。

接下來,咱們重點聊聊「五魁首」和「八匹馬」的寓意何在?

「五魁首」有好幾個不同的版本。

比較靠譜的是,古代是科舉考試分五經取士,即:「詩、書、禮、易、春秋」。每經第一名稱經魁,又稱魁首。

若是五經成績全部拔得頭籌,一個人獨得五魁,則被稱為「五魁首」。

另外一個版本是,明成祖朱棣自恃才高,科舉考試期間,心血來潮,竟然也寫了一篇文章,混在眾多考卷之中,沒想到中得第五名。

對於這種結果,一向自負的朱棣,自然心中十分不快。

主考官得知內情後,為了哄皇上開心,竟然玩起了文字遊戲,在已發金榜上題註:「第五名為前四名之魁首」字樣。

自此,「五魁首」之名傳播開來,人們往往以此寓意好運連連。

當然,對此野史傳說,我認為不值得釆信。朱棣作為九五之尊的皇帝,斷然不會在為囯選才的大事上開玩笑的。

而「八匹馬」呢?則是指周穆王車乘所用的八匹駿馬。

傳說這八匹馬腳力非常,日行萬裡,為周朝開疆拓土立下汗馬功勞,以致於被後人譽為「神馬」,頗受尊崇。

綜上所述,說了這麼多有關划拳辭令的趣聞軼事,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小樂趣。不過,美酒雖好,但不可貪杯哦!

相關焦點

  • 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什麼意思
    儘管民間地方不同,划拳的規矩不同,划拳辭令也不太一樣,但這兩句辭令在民間用得比較普遍。五魁首五魁首,民間的多種說法之,最靠譜的是「五經魁首」的簡稱。一般來說,划拳辭令每句大多是三個字,比如說「四季財」就是四季發財的簡稱,「六六順」是六六大順的簡稱。「五經魁首」是我國古代科舉考試的名詞。
  • 流傳千年的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是啥意思,知者甚少
    最開始的記述是出現在名篇《七俠五義》中,因此 掐指一算距今相似也是有千兒八百年。現代社會裡,儘管大家也可以看到現今划拳的手機遊戲,可是相比以往在餐桌上,酒酣耳熱時就可以鼓足幹勁叫喊聲喧天的剛開始「八匹馬」「五魁首」的划起拳來,那樣的情景還是罕見許多 了。
  • 喝酒划拳的辭令中,有五魁首和八匹馬,「五魁」究竟指的是什麼?
    你們都喜歡喝酒嗎?喝酒的時候有沒有玩過猜拳呢?可能有的地方叫划拳,各地的叫法不同,但玩法都很相似。大家的這種猜拳啊,就是由古代的行酒令演變而來。古代文人在喝酒的時候啊,都喜歡玩點風雅,比如吟詩作詞,唱歌猜謎語,等等。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吧,我想你們應該都知道,《蘭亭詩集》中有很多詩,就是當時文人雅士在喝酒時所做的行酒令。咱們再說回來,今天我們猜拳的時候,很多地方的猜拳辭令中都有「五魁首」、「八匹馬」這樣的詞語。
  • 流傳已久的划拳酒令,「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什麼意思?
    三五好友相聚,怎能沒有酒?有酒,怎能沒有助興的遊戲?酒令就是宴會上喝酒助興的遊戲,隋唐時期是酒令文化發展非常迅速的時期,尤其是酒令中的雅令。詩詞是必備的,大家在一塊喝酒的時候,為了烘託氣氛,為喝酒助興,大家選出一人作為令官,選擇一種合適的詩詞遊戲,大家引經據典、即興發揮,如果有人做出來的詩詞不符合要求,那就要被罰喝酒。
  • 民間流傳的划拳令,「五魁首」和「八匹馬」,分別是啥意思?
    而衍生於酒文化的諸多划拳辭令,更是其中的奇葩,千百年來深深地影響著每一個國人。即使是不常喝酒的人,也曾經見過划拳喝酒的事情。最早的時候,古人飲酒,大多數都是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因為,酒文化的形成也與他們有關。酒令作為飲酒時的助興工具,是一種飲酒遊戲。而這種遊戲伴隨著酒文化的發展而出現了許多的變化。
  • 喝酒划拳說的「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何含義?專家:沒啥人知道
    通令的行令方法囊括了擲骰、抽籤、划拳、猜數等等,平日裡人們在酒桌上所提及的「五魁首、六六順」就屬於通令的範疇。但它具體啥意思,專家表示幾乎現代人都不知道也不懂。▲喝酒划拳塑像這完整的一套行酒令應該這麼說:「哥倆好,三星照,四喜財,六六順,七個巧,八匹馬,九連環……」「哥倆好」自然就是形容兄友弟恭的關係
  •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時常說的這句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同時隨之衍生而來的划拳方式,在現代酒桌上都頗為流行,那么喝酒常說的「五魁首,六六六」是什麼意思呢?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時常說這句話,那是什麼意思呢?不妨從古代喝酒的方式開始分析,在西周時候,各諸侯士大夫崇尚儒雅,就開始使用行酒令的方式來助興。隨著朝代的不斷更迭,投壺、玩骰子等玩法逐漸豐富起來,給古人帶來更多的樂趣。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時常說這句話,那是什麼意思呢?
  • 五魁首、八匹馬,划拳吆喝的行酒令是啥意思?專家:現代人不懂
    平常人家在喝酒時常喜歡划拳為樂,不知大家可否知道,五魁首、八匹馬,划拳時吆喝的這些行酒令到底是啥意思?專家表示:現代人不懂。酒文化歷史上,人們常尊杜康為酒神。有一些賣酒的鋪子也會擺上神像保佑生意興旺。《說文解字》中寫道: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就是記載「杜康釀酒」的事。根據古人描述,杜康釀酒也純屬偶然。
  • 五魁首啊、八匹馬,划拳時吆喝的口令,到底啥意思?年輕人不懂?
    《紅樓夢》第40回中,劉姥姥入大觀園,眾人在席間邊喝酒邊行酒令,黛玉鳳姐們輪流說詩詞。而平民百姓自然沒有那種雅興與文採,而為了助興取樂,他們或多或少會玩猜拳遊戲,也會吆喝「五魁首、八匹馬」之類的話語,那麼這些話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五魁首,六六六呀」,划拳時說的這些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酒文化更是有著很長的歷史,同時隨之衍生而來的划拳方式,在現代酒桌上都頗為流行,那么喝酒常說的「五魁首呀,六六六呀」是什麼意思呢? 筆者為大家一一解釋。划拳詞令各地不一,但都大同小異,以最常用的的一套詞令來解釋。這套划拳辭令是這樣的:一條龍、哥倆好、三星照、四喜財、五魁首、六六六、七個巧、八匹馬、九連環、滿堂紅。
  • 古人喝酒划拳時都愛吆喝,五魁首啊、六六六,這些到底都啥意思?
    當然,一個人喝酒是很無趣的,可以說都是悶悶不樂,而喝酒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幾個人一起喝酒,還能開開玩笑,玩玩小遊戲啥的,而古人喝酒的時候就喜歡說一些行酒令啥的,比如什麼「五魁首啊、六六六、八匹馬呀」這些聽上去很有義氣的詞語,可以說是古人喝酒划拳必備所在。那麼這些都是啥意思呢?別著急,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酒是怎麼在古代興起的,畢竟要了解古代酒文化,肯定要先了解起源嘛。
  • 老鐵們,划拳酒令中的「六六順、八匹馬」你都知道啥意思嗎?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擲骰、抽籤、划拳、猜數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熱鬧的氣氛,因此較流行。但通令擄拳奮臂,叫號喧爭,有失風度,顯得粗俗、單調、嘈雜。飲酒行令,不光要以酒助興,有下酒物,而且往往伴之以賦詩填詞、猜謎行拳之舉,它需要行酒令者敏捷機智,有文彩和才華。
  • 五魁首啊、八匹馬,划拳時吆喝的這些酒令,到底是什麼意思?
    酒文化自古就有,很多也流傳至今,比如說大家在喝酒時划拳口裡吆喝的五魁首,六六六之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杜康造酒以來,中國人就對它愛不釋手。無論是尋常百姓,貴族國親,哪怕是殺敵前線都少不了他的身影。而且古代人一般也不喜歡喝悶酒,喜歡一群人一起暢飲。可能在現代人看來,喜歡喝酒更像是粗人,其實在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歡的莫過於飲酒作詩。
  • 古代流傳至今的划拳詞,「五魁首」「八匹馬」,是有什麼含義嗎?
    在喝酒的時候,都會划拳或者是做手勢,「五魁首「、」八匹馬「、」六六順「等等,都是古代喝酒的時候流傳的划拳詞,那麼你知道」五魁首「、」八匹馬「這些的含義是什麼嗎?那麼,」酒令「背後又反映出了什麼樣的酒文化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酒令,到底是什麼意思
    朋友聚會,出去吃飯,難免會喝酒。想想我們喝酒的時候,直接是:「來,敬你一杯。」說完敬語,一杯酒已經下肚。在飯桌上,也是玩轉瓶子、真心話大冒險等遊戲。而吃酒划拳,划拳吃酒,是在酒桌上鬥智鬥勇的遊戲。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下,古人是划拳吃酒都包含著哪些酒文化。
  • 喝酒划拳「五魁首」「七個巧」都是什麼意思?
    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和父親去走親戚,他酒量大愛喝酒,在酒桌上特別愛划拳。每次都是兩個人同時先來句:「哥倆好!哥倆好!「,然後伸出右手比劃,嘴裡喊「五魁首」或者「七個巧」等,每喊一次,手上的動作還不一樣,當時不懂他們在喊什麼,只知道在划拳,一桌子人都在看他們划拳,非常熱鬧。
  • 酒令知多少:五魁首、八匹馬,指的是什麼意思
    喝酒有獨飲、對飲和群飲。獨飲顯然寂寞,對飲適合交心,若要歡快愉悅,還得是群飲。呼朋引伴,歡聚一堂,高談闊論,暢所欲言。不過,喝酒一碗一碗的對幹終究還是太無趣,於是就有發明了遊戲助興。這些遊戲有個統一的名稱,叫作酒令,即飲酒行令,是我國特有的在飲酒時的助興方式,在全國各地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也是酒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 划拳令中的「五魁首」說的到底是什麼,怎麼來的?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喝酒划拳的情景,划拳時都會有行酒令之類的,最常聽見的就是「五魁首,六六六」這個說法,其實全套的酒令是這樣的:零是不來拳,一是頭一頂,二是哥倆好,三是三桃園,四是四季財,五是五魁首,六是六六順,七是七個巧(乞個巧),八是八匹馬,九是九要九(就要酒),十是全場開。
  • 「五魁首,六六順」划拳這些話到底什麼意思
    最早的記載是出現在名著《七俠五義》中,所以掐指一算距今差不多也有千兒八百年。現代社會裡,雖然我們也能見到類似划拳的遊戲,但是比起過去在飯桌上,酒酣耳熱時就可以擼起袖子喊聲震天的開始「八匹馬」「五魁首」的划起拳來,這樣的場景還是少見很多了。
  • 流傳千年的划拳辭令,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划拳時,伸指喊數的範圍為一至十,並附之以吉利語句。開頭"寶不露"。唐朝時有"開元通寶",泛指錢財。猜拳時一般是緊握拳頭不出指,口呼"寶不露"即財不外露的意思。划拳時口所喊字數,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划拳人擦亮嗓門高喊:兩言:一定,兩好,三元,四喜,五魁,六順,七巧,八仙,九長,全福;三言:一定終,兩相好,三元郎,四發財,五經魁,六六順,七巧圖,八匹馬,久九長,全福壽;四言:一定終身,兩相情願,三星高照,四季發財,五子登科,六六大順,七巧成圖,八仙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