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們,划拳酒令中的「六六順、八匹馬」你都知道啥意思嗎?

2020-12-15 參辰卯酉觀酒

酒令是筵宴上助興取樂的飲酒遊戲,最早誕生於西周,完備於隋唐。飲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別風行,他們還常常賦詩撰文予以讚頌。白居易詩曰:「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後漢賈逵並撰寫《酒令》一書。清代俞效培輯成《酒令叢鈔》四卷。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擲骰、抽籤、划拳、猜數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熱鬧的氣氛,因此較流行。但通令擄拳奮臂,叫號喧爭,有失風度,顯得粗俗、單調、嘈雜。

飲酒行令,不光要以酒助興,有下酒物,而且往往伴之以賦詩填詞、猜謎行拳之舉,它需要行酒令者敏捷機智,有文彩和才華。因此,飲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傳統的表現,又是他們飲酒藝術與聰明才智的結晶。

今天我單獨說說這行酒令俗稱"划拳", 划拳又叫豁拳、拳、猜拳、拇戰。這個酒令玩法就是兩人同時伸手,誰猜中兩人所伸出的手指總和誰就贏,對方喝酒。划拳伸出的手勢分別代表著0到10這十一個數字,每個數字及其衍生的呼詞中無不蘊含著中國酒文化的包容與沉澱,此乃我國古傳至今仍時尚流行的飲酒遊戲,它增添酒興,烘託喜慶。

即飲酒時兩人同時伸出手指並各說一個數,誰說的數目跟雙方所伸手指的總數相符,誰就算贏,輸的人喝酒。都猜對或都猜錯打平。如果自己喊的數超過所出手指數加五,例如出了兩根手指卻喊了八匹馬,就算失枚(河南方言,指輸了一個拳),這時只要對方不失枚則不管對方是否猜對都算輸,要罰酒。

划拳時口呼指數,從零到十共十一個數,其數皆有典故巧妙,且語帶祝福與吉祥。開頭「寶不露」。唐朝時有「開元通寶」,泛指錢財。猜拳時一般是緊握拳頭不出指,口呼「寶不露」即財不外露的意思。

零:雙方不出指頭,只握拳頭,呼作「寶」或者「寶拳一對」、「寶不出」、「寶不露」。寶即元寶之意,以人的拳頭像元寶的形狀取之。

一:一心敬。此出唐代詩聖杜甫《高都護馬行》:「與人一心成大功。」表示祝酒人誠心敬酒,同心共飲之美好心願。

與一般不用食指,而是挑大拇指,呼作「一心敬」。挑拇指本是對人誇讚敬佩的表示,表現對你的「一心」敬重,你當然不能敬酒不吃吃罰酒了。

二:兩相好。今人划拳多以「兩相好」開局,乃至哥倆好、爺倆好。

常常起拳時便以雙方輩分、稱謂呼出「哥倆好」,表現出交情莫逆。

三:三星照。系祈盼福星、祿星、南極老壽星三星高照。

呼作「三星高照」或俗稱「三星照」。傳說中的天官星座、紫徽星座、南極星座為「福、祿、壽」三星,能給人們帶來幸福、財產和健康長壽。

四:四紅喜。古人「四紅」指鶴頂、雞冠、櫻桃、胭脂四種喜慶的紅顏色。「四喜」是指「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四個喜慶的時刻。

當下有的地方呼作「四季財」,是人們對「四季發財」的美好期盼。

五:五魁首。「五魁首」者,係指古人苦讀《詩》、《書》、《易》、《禮》、《春秋》五種經籍著作,以求功名,奪得魁首。

呼作「五經魁首」,俗稱「五魁首」。所謂「五經」,既儒學經典著作《詩經》、《書經》、《禮經》、《易經》、《春秋》。「五經魁首」當然是金榜得中,飛黃騰達了。

六:六六順。呼作「六順」,民間有「六六大順」的說法。其實,「六順」指的不是年齡和運氣,《左傳》云:「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此數者累謂六順也。」六個方面。

七:七個巧。呼作「七巧」。 是被王母娘娘拆散姻緣的牛郎和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相傳農曆七月初七,天上牛郎織女相會,民間婦女比穿針引線,鬥巧取勝,祝賀織女喜會牛郎。「七巧」演變於「乞巧」。俗稱「乞巧」,因「乞」「七」諧音故之。

相傳農曆七月初七,划拳用作呼詞,寄予了對夫妻美滿、家庭和睦的祈望。

八:「八匹馬」。呼作「八仙」, 傳說「八仙」都是多才多藝,不受清規戒律束縛,很有人情味的風流神仙。也有呼作「八匹馬」。

「八匹馬」是指《穆天子傳》中傳載,周穆王有八駿之乘的那八匹寶馬良駒,寄寓振奮騰飛的追求。相傳曾在崑崙山瑤池與西天王母詩酬謝唱。今人划拳常呼「八仙慶壽」以取代「八馬」。

九:久久長。據《史記》載:「建久安之勢,成長久之業。」後人取其「久長」二字作為典故,諧音為「酒長」,借喻人們相聚美酒不盡。

俗稱呼作「九九歸」、「九連環」、「九個九」,表現了對天下大同,天長地久的祝願。

十:全家福。呼作「十全」,清朝乾隆皇帝自詡文治武功,福祿壽俱全,自稱「十全老人」。今人常理解為「十全十美」。 呼作「十全」、「全家福」,也是表示祥和美滿的意思。

划拳行酒令在全國各地呼法大同小異略有不同,但無不傳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期盼。老鐵們你的家鄉是咋划拳的,歡迎評論區分享!

相關焦點

  • 流傳已久的划拳酒令,「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這畢竟是少數,佔大多數的普通百姓是不會做什麼詩詞的,他們很多都是不識字的,更不用說會作詩詞了。讓他們喝酒的時候行這樣的酒令,那還是直接端起酒杯來喝酒算了。所以這種雅令註定只是少數人玩的酒令,而通令才是絕大多數人都玩的酒令。通令主要包括搖籤、投壺、划拳等等。
  • 流傳千年的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是啥意思,知者甚少
    導言划拳也叫酒令,是一個從古到今一直活躍在民俗飯桌的經典互動小遊戲。它始於漢朝的手勢令,唐朝尊稱划拳為「拇戰」、「招手令」、「打令」等,《勝飲篇》記述:「皇甫嵩手勢酒令,五指與手掌節指有名,通籲五指為五峰,則知豁拳之戲古已有之。」
  • 喝酒助興的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自古以來,酒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若問酒的誘惑力有多大?可以這麼說吧,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對酒的味道都是青睞有加。民間更有「無酒不成席」的說法兒。然而,喝酒並不是簡單粗暴的對飲,其中的講究說道可真不少呢?
  • 五魁首、八匹馬,划拳吆喝的行酒令是啥意思?專家:現代人不懂
    李白在《將進酒》中就寫過: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不少文人墨客也都留下了豐富的與酒有關的詩篇。可見酒對人的魅力還是很大的。平常人家在喝酒時常喜歡划拳為樂,不知大家可否知道,五魁首、八匹馬,划拳時吆喝的這些行酒令到底是啥意思?專家表示:現代人不懂。酒文化歷史上,人們常尊杜康為酒神。有一些賣酒的鋪子也會擺上神像保佑生意興旺。
  • 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什麼意思
    唱酒中划拳辭令,是從一排到十都是挑吉祥之語,「五魁首」是第五個,「八匹馬」是第八個。
  •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酒令,到底是什麼意思
    想想我們喝酒的時候,直接是:「來,敬你一杯。」說完敬語,一杯酒已經下肚。在飯桌上,也是玩轉瓶子、真心話大冒險等遊戲。而吃酒划拳,划拳吃酒,是在酒桌上鬥智鬥勇的遊戲。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下,古人是划拳吃酒都包含著哪些酒文化。划拳源自於漢代,是中國民間飲酒時助興的遊戲。
  • 喝酒划拳說的「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何含義?專家:沒啥人知道
    ▲划拳銅像眾所周知,西周是一個「禮法嚴苛」的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行為都被「禮法」約束著,而飲酒也是一樣,必須有一套嚴格的規則來限制,於是「酒令」也就順勢而生了「酒令」在千年的演化中,逐漸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體系」,名目繁雜,規則更是五花八門,不同的地方還都在其中融入了當地的文化特色。但要是真歸結起來,「酒令」也不外乎四大類。02通過史料考證我們可知,酒令一共分為古令、雅令、通令、籌令四大類。
  • 五魁首啊、八匹馬,划拳時吆喝的這些酒令,到底是什麼意思?
    ——黃庭堅《寄黃幾復》酒早在千年前已有,無論是古是今,舊友重逢,人生酣暢亦或是鬱鬱寡歡,這些場合都離不開酒。酒文化自古就有,很多也流傳至今,比如說大家在喝酒時划拳口裡吆喝的五魁首,六六六之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杜康造酒以來,中國人就對它愛不釋手。
  • 「五魁首,六六順」划拳這些話到底什麼意思
    划拳也叫酒令,是一個從古至今一直活躍在民間酒桌上的經典互動遊戲。它起源於漢代的手勢令,唐代人稱划拳為「拇戰」、「招手令」、「打令」等,《勝飲篇》記載:「皇甫嵩手勢酒令,五指與手掌節指有名,通籲五指為五峰,則知豁拳之戲由來已久。」
  • 古人喝酒划拳時都愛吆喝,五魁首啊、六六六,這些到底都啥意思?
    可以見得,酒這玩意對古人的吸引到底有多大,無論好事壞事,古人都喜歡喝酒,畢竟「一醉解千愁」嘛。當然,一個人喝酒是很無趣的,可以說都是悶悶不樂,而喝酒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幾個人一起喝酒,還能開開玩笑,玩玩小遊戲啥的,而古人喝酒的時候就喜歡說一些行酒令啥的,比如什麼「五魁首啊、六六六、八匹馬呀」這些聽上去很有義氣的詞語,可以說是古人喝酒划拳必備所在。
  • 古代流傳至今的划拳詞,「五魁首」「八匹馬」,是有什麼含義嗎?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有「酒令」,「酒令」是在人們喝酒的時候會說的話,或者是會唱的歌謠。經常喝酒的人,應該都是聽過這樣的,甚至還倒背如流,這就是「酒令」。在喝酒的時候,都會划拳或者是做手勢,「五魁首「、」八匹馬「、」六六順「等等,都是古代喝酒的時候流傳的划拳詞,那麼你知道」五魁首「、」八匹馬「這些的含義是什麼嗎?那麼,」酒令「背後又反映出了什麼樣的酒文化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五魁首啊、八匹馬,划拳時吆喝的口令,到底啥意思?年輕人不懂?
    《紅樓夢》第40回中,劉姥姥入大觀園,眾人在席間邊喝酒邊行酒令,黛玉鳳姐們輪流說詩詞。而平民百姓自然沒有那種雅興與文採,而為了助興取樂,他們或多或少會玩猜拳遊戲,也會吆喝「五魁首、八匹馬」之類的話語,那麼這些話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民間流傳的划拳令,「五魁首」和「八匹馬」,分別是啥意思?
    在龐大的中華文明體系中,關乎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其中,酒文化就是其中一種很有代表性的文化。而衍生於酒文化的諸多划拳辭令,更是其中的奇葩,千百年來深深地影響著每一個國人。即使是不常喝酒的人,也曾經見過划拳喝酒的事情。最早的時候,古人飲酒,大多數都是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因為,酒文化的形成也與他們有關。酒令作為飲酒時的助興工具,是一種飲酒遊戲。
  • 划拳令中的「五魁首」說的到底是什麼,怎麼來的?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喝酒划拳的情景,划拳時都會有行酒令之類的,最常聽見的就是「五魁首,六六六」這個說法,其實全套的酒令是這樣的:零是不來拳,一是頭一頂,二是哥倆好,三是三桃園,四是四季財,五是五魁首,六是六六順,七是七個巧(乞個巧),八是八匹馬,九是九要九(就要酒),十是全場開。
  • 喝酒划拳的辭令中,有五魁首和八匹馬,「五魁」究竟指的是什麼?
    你們都喜歡喝酒嗎?喝酒的時候有沒有玩過猜拳呢?可能有的地方叫划拳,各地的叫法不同,但玩法都很相似。大家的這種猜拳啊,就是由古代的行酒令演變而來。古代文人在喝酒的時候啊,都喜歡玩點風雅,比如吟詩作詞,唱歌猜謎語,等等。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吧,我想你們應該都知道,《蘭亭詩集》中有很多詩,就是當時文人雅士在喝酒時所做的行酒令。咱們再說回來,今天我們猜拳的時候,很多地方的猜拳辭令中都有「五魁首」、「八匹馬」這樣的詞語。
  •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時常說的這句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自古無論是犒賞三軍,亦或是親朋小聚,這都少不了酒的身影。同時隨之衍生而來的划拳方式,在現代酒桌上都頗為流行,那么喝酒常說的「五魁首,六六六」是什麼意思呢?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時常說這句話,那是什麼意思呢?不妨從古代喝酒的方式開始分析,在西周時候,各諸侯士大夫崇尚儒雅,就開始使用行酒令的方式來助興。隨著朝代的不斷更迭,投壺、玩骰子等玩法逐漸豐富起來,給古人帶來更多的樂趣。
  • 酒令知多少:五魁首、八匹馬,指的是什麼意思
    對於文化人來說,酒令自然也是偏文雅型,譬如像大家都熟知的飛花令,寶塔詩。不過這麼玩太考驗文採,要是文採不行,像薛蟠對了句「女兒愁,繡房裡鑽出個大馬猴」,這種詞一出非但貽笑大方,而且也擾了喝酒的雅興。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些顯然不合適。為了迎合更為廣大的民眾群體,手勢令應運而生。
  • 流傳千年的划拳辭令,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划拳時,伸指喊數的範圍為一至十,並附之以吉利語句。開頭"寶不露"。唐朝時有"開元通寶",泛指錢財。猜拳時一般是緊握拳頭不出指,口呼"寶不露"即財不外露的意思。划拳時口所喊字數,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划拳人擦亮嗓門高喊:兩言:一定,兩好,三元,四喜,五魁,六順,七巧,八仙,九長,全福;三言:一定終,兩相好,三元郎,四發財,五經魁,六六順,七巧圖,八匹馬,久九長,全福壽;四言:一定終身,兩相情願,三星高照,四季發財,五子登科,六六大順,七巧成圖,八仙過海,
  • 喝酒划拳「五魁首」「七個巧」都是什麼意思?
    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和父親去走親戚,他酒量大愛喝酒,在酒桌上特別愛划拳。每次都是兩個人同時先來句:「哥倆好!哥倆好!「,然後伸出右手比劃,嘴裡喊「五魁首」或者「七個巧」等,每喊一次,手上的動作還不一樣,當時不懂他們在喊什麼,只知道在划拳,一桌子人都在看他們划拳,非常熱鬧。
  • 划拳,骰子,賭大小。酒桌遊戲你知道多少?
    零要喊成"寶";一要喊成"一心敬你",體現了對對方的尊重;二要喊成"哥倆好",表示與對方的關係親密;三一般喊"三星高照";四要喊"四紅四喜"或"四喜來財",表示吉利的意思;五要喊"五魁首";六喊"六六大順";七喊"巧到七",意指牛郎織女七月七天河配;八則喊"八仙過海";九喊"快喝酒",也有簡單地喊成"快"的。十則喊成"滿堂紅"或者"全到了(讀liao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