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當前在新疆少數民族工科專業大學生工程素質工程

2020-08-13 少數民族研究

本文分析了當前在新疆少數民族工科專業大學生工程素質工程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結合產品類專業的實際教學,從師資建設、實踐教學平臺建設、課程設置等幾方面進行分析,給出了提高大學生工程素質和工程能力的一些措施和方法。闡述了通過分析當前學生素養培養,即在理論基礎、設計及應用能力、系統綜合設計能力、工程素質、實踐動手能力、計算機軟硬體開發與應用能力、知識面及知識體系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高等教育專業素質存在問題解決問題對策


一、引言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高等工科院校是培養工程師的「搖籃」,工程的最大特點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這對工科大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教學資源日益吃緊,工科院校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問題也日漸突出。[1]

主要表現問題:

1.思想認識上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在工科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和重課內、輕課外的「三重三輕」現象。

2.實驗教學受到削弱。由於擴招,導致許多高校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偏低,實驗室面積偏小,實驗儀器設備陳舊老化。實驗學時數不夠,實驗開出率低,實驗教學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

3.實習等工程實踐環節流於形式。許多企業講求經濟效益和害怕影響生產秩序,不願接收實習學生,使得工科院校的生產實習、畢業實習成了「走馬觀花」式的參觀,甚至將學生「放羊」,讓學生分散到各地自由尋找實習單位。[2]

4.教師的工程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偏低。在工科院校,中青年教師大都是從校門到校門的「雙門型」教師,他們學到的理論知識很多,卻很少走出校門接受工程訓練,導致他們普遍缺乏現代工程意識、工程素養和工程實踐經驗。

問題對策:

1.採取得力措施提高教師的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工科院校的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必須通過各種途徑接受必要的工業訓練,使之從「雙門型」教師向「雙師型」(教師和工程師)教師轉變。讓青年教師輪流到工礦企業接受一定時間的工程訓練和實踐鍛鍊並形成制度,提高他們的工程素質;選擇並依託一些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工科院校青年教師工業培訓基地。[3]

2.產學合作共建校外實習基地。同技術與裝備水平高的大中型企業籤訂實習協議,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保證實踐教學質量。借鑑德國等發達國家的成功做法,政府通過制定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更多地接受學生實習,形成產學合作的良性運行機制。

3.在教學計劃中構建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高校要將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各實踐環節,包括軍訓、實驗、認識實習、課程設計、社會實踐、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統籌安排,構建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保證實踐教學「四年不斷線」,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全過程。[4]

4.加強實驗課教學。增設科研專題實驗,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與創新的能力。5.加強校內工程訓練中心建設。充分發揮工程訓練中心的設備和自然優勢。依託中心建立大學生創新基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高校密集區,組建由多所高校參加的獨立工程訓練中心,實現校際資源共享。[5]

二、工程教育存在的問題

1.培養模式;新疆少數民族工科專業高等工程教育,大部分採用的模式是「1+1+1+1」,即:新疆少數民族工科專業高等工程教育一年漢語預科,一年基礎課,一年專業基礎課和一年專業課,中間有部分實習內容,如:工藝實習,專業課構造認知參觀實習,課程設計等。該模式的最大問題有兩個,一是學生學習的內容基本上是獨立的知識點,知識點沒有系統化;二是專業課以理論為主,與生產實際相脫離。

2.專業教師知識結構;目前,高等工科院校的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本身就缺乏工程素質。由於我國高校的擴招,導致教師隊伍嚴重不足,大多高學歷的畢業生進入高校,從事教學工作,沒有在企業實際工作的經驗,缺乏工程實際問題的解決知識和經驗,對培養工科生的工程素質而言,無疑是有缺失的,如對解決工程問題中標準化知識、所學專業的標準狀態及發展、實現產品圖樣標註要求的加工方法及成本、設計禁忌等了解甚少,缺乏實戰經驗。

3.實踐平臺;知識在實踐中得到應用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體現所學知識的價值,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和學習興趣,但限於各個高等工科院校的客觀條件,在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方面還存在不足。例如;專業課程中的試驗環節,本是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能力的極好手段和平臺,但受制於試驗設備、試驗場地和樣機等方面的不足,學生只好分組「參觀學習」。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1.提升實驗在培養學生工程素質中的作用目前實驗教學是作為理論教學的輔助來進行的,而且實驗方案的制訂、實驗的操作等是由教師完成的。應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實驗時只給出實驗目的,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動手制訂實驗方案、進行樣機準備、實驗操作、數據處理與分析,有問題可以與教師討論,以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為目標。適當加大試驗室建設的投入,特別是在工科院校加強專業課基本試驗實習平臺的建設,在讓每個學生都可參與基本實踐訓練的基礎上,部分同學參加教師科研及創新項目的研究。同時還要積極推進實驗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將多媒體技術、仿真技術、網絡技術等先進的實驗教學手段引入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6]

2.提升課程設計在培養學生工程素質中的作用課程設計是培養學生對專業工程觀點的理解和運用的重點教學環節。在選題方面,要注重如何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工程實際聯合起來,達到融會貫通、學有所用;要注重結合專業基礎理論,能反映行業發展方向。必須重視將課程設計作為學生工程素質培養的重要環節。

3.提升專業實習在培養學生工程素質中的作用專業實習是高校培養工程技術人才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傳統的工廠實習方式一度給大學生帶來收益。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原有的專業實習體制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時代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實習的安排已成為高校一大難題。[7]

4.提升畢業設計在培養學生工程素質中的作用畢業設計是工科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對大學四年學習的總結和對知識應用能力的訓練,是對工科生進行工程訓練的重要途徑。教師應根據專業培養方向,結合自身的科研項目,儘量選擇一些基礎理論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的研究課題,選題時還要考慮課題的典型性及操作的難易程度。調查結果表明,無論從學生的積極性還是最終論文的質量,有工程背景的選題都要大大優於無工程背景的選題。畢業設計的完成質量,教師的指導過程至關重要,以有工程背景的教師為主題,在畢業設計的前期不間斷地開設專題講座,從工程師素質、能力培養,傳授解決工程問題的方法及涉及到的相關知識,建立導師制度是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8]

5.教師的工程素質建設高等工科院校應倡導開門辦學,進一步提高工科類教師的工程能力,充實教學中的工程含量和實踐內容,以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等工程人才。

6.開設工程素質能力有關的課程在工科院校結合專業課學習,開設與工程素質與能力訓練有關的選修必修課程或專題講座,使學生掌握必備的系統知識,如工程技術方法與產品設計、工程設計學基礎、實用創造學與方法論、生產性設計概論、企業標準化與計量管理、產品檢驗與測量技術、工程師基本素質等,介紹工科學生必備的工程知識和工程方法,並能要求結合學生實踐應用所學知識。針對此進行了一些實踐,證明對系統提高學生工程素質能起到積極作用,在畢業設計中學生的工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受到企業用人單位的歡迎。

參考文獻:

[1]黃新華.大學生工程素質培養途徑探析[J].吉林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01(5).

[2]蘇玉波.工科大學生工程意識與工程素質的培養[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1999(2).

[3]陳書忠.論大學生工程素質的培養[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科版),2002(9).

[4]沈豫浙,王成軍.以科技創新活動為載體提升大學生工程素質[J].中國地質教育,2008(3)

[5]劉宏森.想像力:創新能力培養的「切入口」——青少年創新能力培養途徑分析[J].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7(1):36.

[6]劉影,劉海峰,高校內部實習基地的建設與探索[J].現代教育科學,2003(4):103-104.

[7]馬鳳英,李樹勳,崔旭春.結合校內實習基地強化化工原理實驗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J].高等理科教育,2007(5):113-114.

[8]劉世彪,等.校內實踐基地建設促進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理工教育,2009(1):111-114.

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工程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探索

吾布裡·阿依丁1王民富2

相關焦點

  • 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問題及對策分析
    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問題及對策分析孫蘭英 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阿不力克木·艾則孜 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楊建鶯(通訊作者) 新疆農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摘要:本文從加快實施基礎教育水平提升計劃、穩步提高少數民族高等教育質量、嚴格實施高校就業一把手工程、完善民族地區大學生就業的政策保障、強化民族高校就業指導體系建設、創新大學生就業信息平臺等方面,提出穩步推進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對策
  • 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綜述
    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綜述馮風雷,李 麗(石河子大學 水利建築工程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摘 要]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大量梳理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研究文獻,以期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問題造成就業困難作成因分析,為解決這一難題給出可行性的措施和對策,從而更好地提升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研究廣度
  • 環境要素對新疆少數民族女大學生就業行為的影響分析
    )【摘 要】當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有不斷下降的趨勢,尤其是女性大學生就業率更低,研究影響少數民族女性大學生就業行為的因素並採取切實可行的解決手段是迫在眉睫的問題。本文從新疆少數民族女大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要素方面,對新疆八所主要高校1598份有效樣本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揭示了家庭的社會資本水平、父母的就業、婚姻觀念等家庭環境因素;三本的社會認知、高校對少數民族學生低成績標準要求的現狀、求職面臨的民族偏見、對就業政策的了解以及獲取就業信息的渠道等社會環境要素,都對學生的就業行為產生了重要影響。
  • 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文化適應性新探
    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文化適應性新探楊利垚(長春師範大學 吉林長春 130032)摘 要:為實現科教興疆和人才強疆的戰略,國家啟動了內地高校支援新疆協作計劃,內地高校的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逐年增長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帶來了挑戰。
  • 新疆少數民族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及定位
    本文將立足於新疆少數民族職業教育,分析存在的教育問題,提出幾點職業教育改進對策,以更好促進該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二、新疆少數民族 職業教育的意義通過 職業教育的發展提高農民的各方面素質與技能,職業教育從理論知識到實踐培訓讓農民迅速掌握一門技能,尤其是在農業生產中,生產技術、農業機械設備操作、維修等都是農民可以掌握的內容,從而將農業生產效率提高,在農產品加工、存儲以及運輸上更加專業化[1]。
  • 大學生戀愛心理調查研究——以新疆南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為例
    大學生戀愛心理調查研究——以新疆南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為例胡 蝶摘 要:大學不僅是知識的殿堂,通常也孕育著愛情的萌芽。在新疆南疆這個區域,大學生們更是擁有自己鮮明的戀愛特色。多數人認為戀愛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好奇與憧憬。
  • 關於新疆少數民族雙語學生中醫藥專業知識學習的教學體會
    關於新疆少數民族雙語學生中醫藥專業知識學習的教學體會黃 剛1, 王 瑀2(新疆醫科大學1中醫臨床基礎教研室, 2中醫文獻教研室, 烏魯木齊 830000)摘要: 少數民族學生接受雙語教學是新疆少數民族教育中的一項重要舉措。
  • 第二屆大學生信息技術「新工科」工程創新技術大賽成功舉辦
    面向未來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需求,進一步強化多學科融合的科學探索,推動學科交叉融合,促進理工結合、工工交叉、工文滲透,孕育產生交叉專業,推進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培養工程人才。2019年11月30日,由天津市教育委員會主辦,天津大學、天津農學院、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承辦,天津市計算機協會單片機分會協辦,天津啟誠偉業科技有限公司贊助支持的第二屆天津市大學生信息技術「新工科」工程實踐創新技術決賽在天津大學舉行。
  • 新疆首批民族文學原創和民漢互譯工程作品出版
    新疆首批民族文學原創和民漢互譯工程作品出版     圖為在新疆民族文學原創和民漢互譯作品工程首發式現場,兩個工程的作品專櫃前,一名戴著維吾爾族小花帽的市民在看書。
  • 淺議內地高校新疆少數民族學生英語詞彙學習中的障礙及解決途徑
    淺議內地高校新疆少數民族學生英語詞彙學習中的障礙及解決途徑鄭 洋(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天津 300350)摘 要:本文分析了內地高校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在英語詞彙學習中所面對的困難,並歸納為缺乏學習動機、缺乏詞彙記憶技巧和負遷移幹擾這三個方面,並提出了若干解決途徑
  • 工科跨專業考研之管理科學與工程
    來源:跨考教育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成為很多工科學生跨專業考研的首選專業,其主要原因是在考研專業課中,該專業的專業課考核難度比其他工科專業課小。
  • 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研究
    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研究王 蘭【摘 要】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突發事件,既有一般性學生突發事件的特點,又有其自身的特點。為了及時、妥善處理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的突發事件,有必要建立相應的突發應急機制。
  • 首屆天津市大學生信息技術「新工科」工程實踐創新技術競賽總決賽...
    本站訊(通訊員 劉巖)2018年11月17日,首屆天津市大學生信息技術「新工科」工程實踐創新技術競賽在天津大學體育館舉辦。本屆競賽由天津市教育委員會主辦,天津大學承辦,天津啟誠偉業科技有限公司、美國國家儀器、天津市計算機學會單片機分會、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和天津農學院協辦。
  • 體育教學對新疆少數民族青少年生命意義的影響研究
    而對於少數民族青少年的體育教學,不但要求滿足基礎的體育訓練項目課程的教學安排,更要深入分析少數民族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和生長發育特點,結合其身體情況實際開展體育教學。如何在少數民族的青少年體育教學中促進其社會責任感的提升和對生命意義的思考是值得我們不斷努力研究的主題。
  • 工科之林業工程類專業綜述與簡介
    工科之林業工程類專業綜述與簡介走馬觀花看專業之九(22)寫在前面的話教育部於2020年3月發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從就業的角度來看,林業工程類的就業率只能說還可以,但是與其他工科專業相比較還是差了不少;不算好也不算太差,最主要問題是對口就業的待遇很一般。如果是女生建議謹慎報考森林工程專業,其他專業是可以考慮的。
  • 哈爾濱工程大學新增「海洋信息工程」專業,打造探海利器!
    海洋信息工程專業設立背景 隨著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一大批企業、科研院所和單位進軍海洋相關研究領域,國家對海洋信息工程領域科技人才需求大幅增長。為了滿足海洋信息學科群對後繼新興工科專業人才的需求,結合當前新工科建設形勢,學校在去年獲批「海洋機器人」新工科專業基礎上,再進一步成功申辦「海洋信息工程」新工科專業,著力圍繞「海洋載體平臺」和「海洋信息工程」兩個海洋科技未來發展方向培養人才,充分彰顯辦學特色。
  • 專業掃盲:信息工程,與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不是一回事!
    當前,電子信息類專業是學生報考的熱門專業之一,尤其是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有些學校簡化成通信工程)。很多考生家長容易混淆這幾個專業,想報讀信息工程專業,作為家長得了解哪些知識呢?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著重培養具有網絡信息及智能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利用以及進行控制系統分析和設計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能在信息產業及國民經濟各部門,主要從事信息處理系統和控制系統的研究、設計、集成、製造和運行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山西計算機學會舉辦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實踐創新能力人才培養報告會
    講者介紹了數據堂在AI數據採集和處理領域的工作實踐與成果,並依據當前人工智慧產業的生態圖譜,從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分別分析了各層所需的人才要求,最後總結未來的人工智慧需要數據、算法、應用場景的深度結合趨勢,提出展望:三位一體的真AI是最好的時代。
  • NWU工科專業首次 | 地質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專業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
    2個專業通過認證這是西北大學工科專業首次通過工程教育認證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是實現工程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標誌,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通過工程教育認證,標誌著專業質量實現了國際認可,畢業生在「華盛頓協議」相關國家和地區申請工程師執業資格或申請研究生學位時,將享有當地畢業生同等待遇。西北大學高度重視工程教育認證工作,學校多次召開專項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工程教育認證工作。地質學系組建了工程教育認證工作團隊,積極推動工程教育認證申報工作。2017年12月,2個專業認證申請獲得受理。
  • 輪機工程專業
    哈爾濱工程大學輪機工程專業隸屬於動力與能源工程學院專業排名全國第一首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教育部特色專業,黑龍江省重點專業輪機工程學科是國防特色主幹學科是學校「三海一核」特色學科體系的骨幹學科之一是學校動力學科的龍頭學科我眼中的輪機工程專業船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