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升初最新政策出臺之前,即將面臨小升初擇校的學生和家長可以了解以下內容:
近年來,不少民辦學校初中招生在深化改革、完善辦法的總體思路下,推進素質教育綜合評價改革探索。具體招生辦法堅持「以學生的成長過程性評價為主,結合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問卷,以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錄取新生。」那麼,什麼是過程性評價,什麼是核心素養評價?
一、過程性評價
以語文為例,過程性評價主要包含書寫、口語交際、課堂表現、作業習作、朗讀、筆試等多個方面。每一項,再細分出不同的評分標準。例如,口語交際又可以細分為參與狀態、交往狀態、傾聽參與度等幾個方面,要求學生做到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對話交流,說話條理,語言美;樂於交往,以積極的態度參與交往,能營造調節交往的氛圍;專注地傾聽他人的談話,能正確轉述;有良好的回答問題的意識與習慣,思維活躍,參與意識強;樂於與別人分享學習收穫,能就有疑義、有分歧的觀點深入展開討論或交流。有良好的預習習慣,樂於以不同方式與同學合作。
數學學科的過程性評價,從態度情感、過程方法、知識能力三大方面入手,重點評價參與養成(數學學習的適應性)、數學體驗(觀察與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發現和解決問題、數學表達(有序思考,用數學語言表達數學問題)等能力。
我們都知道,能夠熟練地用鋼筆寫一手好字,並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積月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學校敢於交往、勇於表現,有良好的回答問題的意識與習慣,思維活躍,參與意識強,也是長期訓練的結果。單從數學學科來講,其語言是極其嚴密的、非常精煉的,有嚴格的界定和明確的含義,並且以嚴密的邏輯結構作為學科的骨架,數學中概念的外延和內涵、定義、分類、歸納、演繹等等無不與邏輯思維有關,過程性評價正是基於數學語言的科學性、邏輯性、有序性,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綜合評價。
二、核心素養評價
核心素養評價的核心,是「全面發展的人」。涵蓋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大模塊,並包含了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有人文積澱、理性思維、技術運用等十八個基本要點。
以語文為例,核心素養評價主要從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理解與傳承四個方面入手,對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進行評價。評價的形式,依然是以「聽」、「說」、「讀」、「寫」為主。例如,2016年和3017年昆明小升初課堂體驗,15分鐘的課堂視頻學習,就是結合了「聽」,「說」、「讀」、「寫」則是體現在課堂作業中,另外還有課堂表現。
在中小學階段,「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運算能力、直觀想像、數據分析」是數學核心素養考查的6大重點,在小升初數學課堂體驗中也有所體現。例如:旋轉、平移、往返跑、找規律、定義新運算、觀察圖表數據分析問題、簡便運算……
「過程性評價+核心素養評價」如何進行?以西安市為例,實行網上報名,每名學生只能選報一所民辦學校,由各區縣教育局負責,組織力量研製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問卷,供轄區內民辦學校統一使用,學生完成問卷需要60分鐘時間。依據《西安市小學生綜合素養發展評價標準》,評閱《小學生素質教育報告單》記載情況,對報名學生小學階段成長過程進行評價認定。招生錄取時,過程性評價值為240,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問卷值為60。
註:以上內容參考自家家樂學校《小學畢業生過程性評價評分項目表》、《昆明市2017年民辦初中招生課堂體驗(數學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