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日本:缺翻譯員成了我們的難題

2020-12-11 網易新聞

記者 | 潘金花

在抗擊新冠病毒的全球戰「疫」中,語言不通成為了新的難題。

據日本共同社3月8日報導,根據該社的一項問卷調查結果,日本約70%的都道府縣均表示,發生大規模災害時應對外國人的口譯和筆譯志願者不足,尤其是小語種較難應對。

口筆譯志願者在災害發生時一般會在疏散點進行翻譯,或在地方政府發布信息時負責筆譯。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和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等大型災害中,外國人同樣受災,日本政府也認識到了翻譯的必要性。

目前,日本主要通過各地的地區國際化協會徵集志願者,志願者在與地方政府籤約後展開活動,全國都道府縣總計約有8000人登記。

但在共同社的調查中,關於志願者的登記人數,47個都道府縣沒有一個回答「足夠」,回答「大致足夠」的有千葉等8縣,「有些不足」的有兵庫等16府縣,「不足」的有高知等17道府縣,愛知等6都縣則表示「說不好是否足夠」。

關於人手不足的語言(可多選),回答越南語的最多,有32個,這主要與外國人技能實習生以越南人為主有關。其次是菲律賓語/他加祿語(13個)、尼泊爾語(12個)、印度尼西亞語(10個)。福島縣則表示,「除英語、中文之外」均人手不足,滋賀縣和佐賀縣則稱「所有語言」均不足。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截至當地時間9日上午11時30分,日本國內(不含「鑽石公主」號郵輪)共確診新冠肺炎病例497例。在大規模災害發生時,翻譯人手不足不僅關係到日常的溝通,同時也會影響醫患之間的交流。

據界面新聞此前報導,以在日本橫濱港隔離兩周的「鑽石公主」號為例,該郵輪的3700多名乘客和船員中(其中696人確診),約八成是外國人,而日本只有有限的醫療機構有能力接待不會日語的外國人。

據《朝日新聞》去年報導,根據厚生勞動省此前對急救醫院等醫療設施展開的調查,在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日本80%的門診設施和59%可住院的醫療機構可以接收外國患者。其中,900家醫療機構都碰到過難以用日語溝通的患者,影響治療。

與此同時,日本境內還有許多赴日旅遊的外國遊客。據了解,從2003年到2018年,訪日外國遊客人數已在15年間翻了5倍,從約500萬人增長至超過3000萬人。

日本觀光廳2月28日發布的住宿旅遊統計初值顯示,2019年訪日住宿的遊客總數已首次突破1億人次,其中東京、大阪、北海道、京都、衝繩的人數最多。在大規模災害發生時,這些外國遊客同樣也需要翻譯的幫助。

厚生勞動省去年已計劃在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期間,至少設立382家定點醫療機構,以便接待外國病患,並將在全國醫療服務機構提供多語種服務。

厚生勞動省還表示,這些醫療機構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外語種類和提供方式,如增加在現場工作的醫療口譯員,或是視頻通話口譯員和翻譯機等,讓外國患者可以不用顧慮語言障礙去看病。

但對此,日本聖路加國際大學大學院教授遠藤弘良上月曾向《日本經濟新聞》表示,儘管為迎接奧運會,在各都道府縣的各級急救醫院中,都已經有1家以上登記為可提供多語種服務的醫療機構,但各地仍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

遠藤弘良說,從東京都內來看,23個特別區的中心區域就擁有137家可接收外國人的醫院和診所,而奧運會足球和橄欖球比賽場地所在的北多摩南部則僅有1家,很多地方城市則為零。此外,各都道府縣為外國病人設立的「一站式諮詢服務中心」也無法保證能順利運營。

遠藤弘良認為,針對國家制度與文化存在差異的外國人,還需要採取其他對策,包括準備介紹治療和檢查內容、信息管理方法的材料等。

據共同社8日報導,為填補口筆譯志願者缺口,日本地方政府正計劃通過研修等方式推進人才培養,但也有意見認為這樣做效果有限。兵庫縣則希望,中央政府可以統一培養志願者,在災害發生時回應地方政府的需求。

為解決全球戰「疫」中語言不通的燃眉之急,各國已在積極採取措施,如中國與韓國就正在通過諮詢熱線為外國人提供幫助。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旅遊發展局2月6日起已聯手疾病管理本部諮詢緊急電話1339提供第三方翻譯服務,首爾市也於2月11日起在國際中心接受外國人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申報和諮詢,並為外國人提供陪同就醫及翻譯等服務。

而在上海的疫情防治期間,對外熱線962288也在為外國人答疑解惑、解決難題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統計數據顯示,從1月28日至2月29日,962288熱線共受理外國人疫情服務請求1765人次,其中延伸服務聯絡電話4012話次,涉及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西班牙、巴基斯坦、突尼西亞等27個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日本醫療機構接納外國患者 醫療翻譯不足成難題
    日本醫療機構接納外國患者 醫療翻譯不足成難題 2017-08-09   中新網8月9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9日刊文稱,調查顯示,日本醫療機構接納外國人已經成為「新常態」。
  • 日本三成企業面臨人手不足難題 零售餐飲最缺人
    日本三成企業面臨人手不足難題 零售餐飲最缺人
  • 裡皮正式開工還缺「傳聲筒」:多人婉拒邀請,翻譯成難題
    在這個團隊當中,翻譯作為主帥「傳聲筒」及中、外團隊成員間溝通的「潤滑劑」不可或缺。然而確定二度接手國足後,裡皮在重招翻譯過程中遇到了難題。他前期執教過程中的3位隨隊翻譯文遷時(義大利籍)、徐楊、劉劍因故暫時婉拒了歸隊邀請。5月12日晚,作為裡皮執教團隊重要成員的助理教練德羅索出現在上海體育場上港隊與魯能隊的中超比賽現場。而擔任德羅索隨行翻譯的是曾經有過跟隊經歷的吳揚彬。
  • 豐臺成立多語種翻譯志願服務隊,「疫情防控」有了翻譯官
    「如何買生活用品,哪裡可以取外賣,14天隔離期滿以後該怎麼做……」微信視頻裡,來自北京語言大學英語翻譯專業的杜瀟穎用標準的英語在解釋著,微信這邊,外籍人士聽得直點頭。杜瀟穎是豐臺區28名多語種翻譯志願服務隊成員中的一員,成為一線防疫工作者的24小時「隨身」翻譯。
  • 日本發明智能口罩應對疫情常態化,可打電話、發信息並翻譯語言
    據美國《紐約郵報》6月27日報導,隨著佩戴面罩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中成為生活新常態,日本初創公司Donut Robotics開發了一種可以與網際網路連接的「智能口罩」——c-mask,這種口罩通過藍牙連接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
  • 中塔翻譯志願者:疫情中未曾謀面的「戰友」
    新冠疫情肆虐,在國際抗疫合作戰線,一群中國和塔吉克斯坦年輕人自發組成抗疫互助小組。這些不曾謀面的「戰友」通過網際網路將中文防疫科普知識譯成塔語,傳播給塔吉克斯坦民眾。 「我們想為兩國人民共同戰疫盡一份力。」這是他們在採訪中最常說的一句話。
  • 「翻譯神器」讓我們在日本的生活更加freestyle
    其他還有「必應翻譯」、「翻譯君」等。但丹波試驗發現,比起日譯中和英譯中,中譯日和中譯英效果更好。對於留學生來說,詞典APP的應用範圍更廣,僅限詞彙層面,網絡查詞已經做的非常強大了。計算機輔助人工翻譯或許是未來方向日本科技公司Logbar日前推出一款翻譯神器ili,外形類似錄音筆,0.2秒即可實現日語、中文和英語之間的高精度互譯。
  • 《哪吒》「英文翻譯」難題上熱搜!人民日報:急急如律令怎翻譯?
    那事情回到《哪吒》本次的海外出徵計劃之上,我們又是否能夠抱以樂觀的情緒看待呢?這個事情真不好說,不過在出徵之前的當下,著實存在一件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急急如律令怎麼翻譯?」,但與官方給出的候選方案一樣難逃淵源感或缺的可能性。
  • 英語翻譯中的4大難題,提升英語水平,要對它們有正確認識
    在英語翻譯中存在著4大難題,若是想要提升英語水平,要對這些難題有正確的認識,老師也曾多次強調,因此學生們也應重視起來。難題1:多變的詞義英語中多變的詞義,是許多英語學習者包括高中生、大學生學習英語路上的一隻「攔路虎」,所謂的「多變的詞義」,指代的便是一個英語單詞涵蓋多種意思,可充當多種詞性,學習過英語的我們,知道一個英語單詞在字典中可查詢到的意思有多種,而且稍微改變一下形式或者搭配,就能產生不同的意思,比如英語單詞
  • 疫情防控中走街串巷的社區翻譯
    感覺病毒在中國正節節敗退,我們身在這裡實在是太好了!」紅磡領世郡社區內共有8000餘戶、2萬多名居民,其中有不少外籍住戶。據介紹,目前社區內常住外籍人員共173人,春節以來,嚴峻的疫情形勢考驗著這個國際化社區的工作能力。
  • 日本新華僑報:中國留學生建疫情資訊連結 提供多語種翻譯
    中新網6月8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語言和文化的不同,讓生活在日本的外國人感受到各種困難。這些困難,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而被放大。留學生創建疫情資訊連結 自發提供多語種翻譯。(日本新華僑報)同樣的問題,也會有不少在日外國人遇到過。抱著這樣的同情同理之心,趙芙蝶跟京都國際交流協會中負責接待外國人生活信息諮詢的諮詢員進行了交流和溝通,在對方的幫助下,參考日本厚生勞動省、京都市政府以及社會福利協議會等機構的網站,收集並整理了與外國人生活相關的信息。
  • 全日本最專業的日中美容整形翻譯課程——JCMEA2020年10月(20C3期)日中美容整形翻譯培訓課程招生!
    有機構調查顯示:疫情過後,國人出國旅遊的意欲旺盛,而日本則是在「最想去的國家」中排名第一(回答人數佔44%近半數,遠超第二位泰國12%)。且此次疫情後,國人對健康的意識將會有一個更大的提高,來日本接受醫療相關的服務,必將會成為一種流行的趨勢。
  • 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最美翻譯
    在煙臺外事辦有這樣一群人,平日他們活躍在各項重大涉外活動中,開展外事接待、組織出訪活動、進行商務洽談……,他們用嫻熟的外語技能和豐富的工作經驗為我市的對外開放工作奉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今天,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他們挺身而出,成為最美「逆行者」,用奮鬥的青春為全市人民築牢了抗疫防火牆。他們就是煙臺外辦的外語翻譯。最美「逆行」,到抗擊疫情最需要的地方去。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他們迅速行動起來,用最美「逆行」向疫情宣戰。10多名日、韓語翻譯第一時間進駐青煙威機場及煙臺開發區等社區,現場為來煙和在煙外籍人士做好翻譯服務。
  • 日語中,那些被我們認可並成為主流的錯誤翻譯……
    在翻譯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大家有沒有想過,有些東西傳播過來時,說不定在最初的翻譯過程中就已經出了錯,然後一直「騙」了我們這些年。之前,我們說過那些英文翻譯中的「以訛傳訛」。「寬吻犀」;甚至賓拉登真名叫作「Osama(奧薩馬)」,而「拉登」只是他太爺爺的名字……關於英文翻譯中的這些錯誤,更詳細的內容可以看看我們之前的推文——「根本沒人說過『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 音樂課不許唱歌,日本中小學疫情中迎來新學期
    據日本《東京新聞》報導,為了追趕新冠疫情期間落下的教學進度,大部分的中小學都比往年提早開學,其中有的中小學只放了短短9天的暑假。家長和孩子們在酷暑和疫情中,迎來了他們的秋季新學期課程。根據日本文部省(日本教育部)6月23日的調查,日本1794所公立中小學中99%已經複課、高中也達到了96%。而在恢復教學工作的國公立學校中,按照正常課表「全面恢復課程」的學校佔了55%、上半天課等「部分回複課程」的學校佔到了17%,讓一個年級的學生分組去學校上課、一周上1-3回課的學校佔到了27%。
  • 新冠疫情對翻譯行業的影響:疫情下的著文翻譯
    著文翻譯在醫療產品檢測報告、器械說明書翻譯方面具有豐富的翻譯經驗,而且擁有大量的專業譯員負責翻譯,隨時接收翻譯需求,並保證以最快的速度為客戶提供保質保量的譯件。近期,著文翻譯就接到了一家醫療器械公司的出口產品翻譯需求,即為一種溫度計的使用說明書進行翻譯。雖然溫度計是一種常見的醫療用品,但是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項,避免讀數不準確。
  • 「我們打贏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怎麼翻譯
    在英文翻譯時,不要去逐字逐句翻譯,而是先把這句話看明白,把內容準確地表達出來就可以了。翻譯的技巧是1)先抓住這個句子的主幹。即,主語,謂語,賓語。其實無論多麼複雜的句子,只要把主幹,主語,謂語,賓語先抓住,這句話的主體意思都出來了,其他無非是更多的修飾,讓這個句子變得更複雜,更漂亮。例如標題這個句子。看上去有點複雜,其實先抓住主幹。
  • 日本疫情到底怎麼樣?聽聽在日生活的中國人怎麼說…
    寒風中在街頭為武漢募捐的日本初中女生,她的媽媽曾在北京留過學,並在上海工作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各國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接一個地被疫情侵入。日本一開始非常平靜,確診病例非常少,直到「鑽石公主」號郵輪來了,感染人數不斷增多,算是掉進了疫情這口大鍋。
  • 海歸青年化身「翻譯志願者」:聚是一團火
    當前,山西省太原市廣大海歸正在積極報名參加「防疫情翻譯志願者服務隊」,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外籍入境人員相關信息排查工作發揮有效作用。18日,記者從太原市委統戰部獲悉,緩解市內各類重要公共運輸場所急缺各語種翻譯人員現狀,充分發揮全市統一戰線人才資源優勢,依託太原海歸俱樂部、太原市海歸協會等海外歸國留學生人才匯聚平臺,及時成立「防疫情翻譯志願者服務隊」。
  • 陽江市疫情防控外語翻譯志願者招募公告
    陽江市疫情防控外語翻譯志願者招募公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隨著境外疫情形勢變化,為進一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市委關於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配合衛生健康、公安、社區等做好防範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輸入一線外事相關的服務保障和管理工作,中共陽江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簡稱陽江市委外辦)現面向社會招募疫情防控外語翻譯志願者,配合我市開展涉外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