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劉康華
老師排座位需要綜合運用多種對策,力爭讓所有學生理解接受,促進個人和集體發展。可以採用的對策如下:
1、排座位前先說明座位對個人和集體的意義,老師排座位的目的和原則,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爭取事先的理解和接受。如:教室裡的座位都是可以正常學習的,座位差別對個人發展影響不大。老師排座位要從集體的發展出發,從有利於多數人發展考慮,無法做到完全沒問題。老師不會用座位來評價或打擊任何學生,不要過度理解。
2、主要按團隊集中安排座位。團隊組建時已經考慮了成績、個性、習慣等方面的搭配,團隊之間比較均衡,不至於導致某個區域問題集中。同時,團隊座位集中有利於團隊管理和團結凝聚。
3、排座位前收集特殊情況,徵求個別意見。身體或習慣有特殊情況,確實需要老師特殊安排的可以申請,有特別意願,確有必要或對個人發展很有價值的也可以事先提出,有特殊的關係矛盾的事先告知老師。老師斟酌情況採納,留出一些特殊區域安排特殊學生。
4、團隊內部座位考慮習慣、學習、性格、性別等因素搭配安排,跟團長討論決定。允許團長隨時根據情況微調。團隊內部可以兩到三天輪換座位。
5、團隊座位區域定期輪換。一般一到兩周輪換一次,一個學期至少可以輪換十次左右,基本可以坐到教室的每個區域。
6、可以留出少量獎勵區域,對於綜合表現出色、成績進步很大、活動貢獻突出的同學給予短時特殊獎勵,發揮座位的激勵作用。有時可以給個別同學獎勵選座權。
7、教師保留隨時調整座位的權利,如果有紀律問題、突發情況或特殊需要,教師隨時微調,保持座位調整的靈活性。教師可以設置一個距離稍遠的區域,訓練習慣特殊學生的習慣養成。
8、不同科目課堂可以調整座位安排,適應學科或某次活動需要,由科代表提出,在原座位上調整,可以調整距離,可以分層就坐,可以分任務就坐。可以安排專門的考試座位。
9、隨時接受學生調整座位的申請,只要理由充分。
10、發現利用座位靠近促進個人發展的例子,宣傳經驗,指導學生利用座位推進自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