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這個寒假絕大多數同學和家人一起被「宅」在了家中。為了幫助學生居家學習,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微課、慕課、空中課堂等網絡學習資源,一些機構和企業在疫情期間也免費開放了一些數字資源,應該說學生的學習資源是比較豐富的。那麼居家學習怎麼做才能更有效果呢?
首先,居家學習要有「學師」及時跟進指導。不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多強,居家自學都會有一定的盲目性。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要積極利用微信、QQ等網絡方式聯繫幾個「學師」,建立一種「幫扶型」學習共同體,使自己的居家學習能夠及時得到指導,避免盲目性;使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能夠及時得到解答,提高學習的效率。這裡的「學師」最好是老師,或者學習基礎和能力比自己有明顯優勢的同學、學長。
其次,居家學習要有「學友」及時助力。在擁有了「學師」指導的同時,還要積極利用微信、QQ等網絡方式聯繫幾個「學友」,「學友」之間攜手共勉,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相伴超越自我。學友制是一種「合作互助型」學習共同體,「學友」可以是相互熟識的本班、本校同學,也可以是不熟識的外班、外校甚至外地的同一學段學生。
第三,建立家庭學習共同體助推學習。疫情期間,大部分家庭都閉門不出,使親子相處時間陡然增多。這時候學生要與家庭成員結成家庭學習共同體,讓家庭成員參與到自己的學習中來,使家庭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
在這個家庭學習共同體中,家長可以輔導孩子,也可以與孩子一起學習。如果都做不到,那就在孩子進行學習成果的表達和展示時,做一個忠實的觀眾或聽眾。
孩子的表達和展示也是一種合作學習。因為學習不是一個單一、靜態、封閉的實體,而是一個不斷變化、轉化、發展、生成的過程,具有動態性品質。這個過程在一定的張力下尋求輸出與輸入的動態平衡。不斷地從一種平衡走向另一種平衡,這種平衡處於不斷適應變化、進行調整的過程中,這種不斷變化的過程就是學生不斷提升的過程。
表達和展示是學生進行知識輸出的過程,從而使自己的知識輸出和輸入達到平衡,並在新的基礎上不斷達到新的平衡,使自己的學習水平不斷得到提升。所以,家長要有充足的耐心認真傾聽和觀看孩子學習成果的表達和展示,這個過程就是幫助孩子提升的過程。
最後,學習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是受許多內在和外在條件制約的。疫情期間閉門不出,學生的學習空間受到了嚴重的限制。加上原有的生活節奏、生活習慣被打破,時間長了學生難免會產生焦慮、煩躁的情緒,從而影響學習的效果。所以,家庭成員還要積極共同營造溫馨、平靜、從容的氛圍,為孩子的居家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