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後,莫名疲累,怎麼休息都不管用,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嗎?

2020-12-20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有一種「累」,叫慢性疲勞症候群……

我的朋友前幾天在群裡甩了一個連結,是關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百度百科,她說自己可能得了這個病,而且沒有特效藥。

我也是第一次了解到這個病,但我自己看的都開始對號入座了。

廢話少說,進入正題!這個病有啥表現?

心理方面:

心情抑鬱不安、焦躁、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經常忘事兒,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猶豫不決,總是會沒有信心打退堂鼓。

身體方面:

身材要麼消瘦,要麼肥胖,同時,面容變化較大。明顯衰老,早衰,面色無光澤,皮膚變得粗糙,乾澀,過早出現皺紋以及色斑;脫髮,頭髮容易斷,沒有光澤。

運動方面:

全身疲憊,四肢乏力,行動遲緩。經常覺得累,持續時間久,總感覺自己身體虛,有病。

精神方面:

精神不佳,會有失眠的情況,後期會有多夢夜驚的情況,或者變得嗜睡,總是睡不夠,變得懶散不想動。

泌尿生殖系統方面:

女性表現為月經不調等。看完是不是覺得有點慌?是不是覺得自己條條符合?

在我有了二寶之後,我現在真的感覺有些累,不過隨著我心態的調整,現在比最初那幾個月好多了。

其實我們並不能斷定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慢性疲勞症候群,因為我只是講解了一些表現,要判斷還有更多的細節,所以確診是醫生的事兒。寶媽們還是別自己嚇自己了。

但是不可否認,很多女性當媽後,確確實實出現了這些情況,經常會覺得很累,看著精力旺盛的娃兒,看著一屋子的家務活,感覺自己生活在迷霧裡,望不到盡頭,再嚴重一些的甚至會失去愛的能力,脾氣不好,一點就炸。

所以,一旦知道這樣的病,就很容易對號入座。

都說男人壓力大,女人又何嘗不是?

當媽後,我們要做一個貌美如花的女人,要做一個賺錢養家的職場女性,要做一個情緒穩定的妻子,還要做個稱職的媽媽。

一人要同時經營這4份工作,單是「稱職媽媽」這份工作,就累掉半條命。

一旦出現失誤,各種指責就來了。

「你看你怎麼帶的孩子?」「你看看現在多胖多邋遢,結婚前你不是這樣的。」「在家裡就帶帶孩子,不掙錢還只會花錢。」

這些話真的是扎心啊!

脾氣再好的寶媽,也被氣得炸毛。

身邊不少同學朋友,自從有了孩子就經常跟老公生氣。

要麼老公經常不管孩子,回家就抱個手機玩。

要麼就經常上廁所,一上就1個小時。

要麼經常半夜歸隊,回來一身酒氣。

總之女人生的氣,多半來自於另一半。男性朋友們不要覺得這是在推卸責任,因為這是事實。

女人生氣有多傷身?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

前段時間,抖音上的一位生殖科醫生說道:

「得乳腺癌和子宮癌的人就是因為鬱悶。生氣發出來了,就是子宮癌,沒發出來憋在心裡,就是乳腺癌。

我的兩個朋友,一個車管所窗口工作,一個婦幼保健院醫保諮詢窗口工作,兩個人整天跟辦手續的人打交道,經常是她們跟人解釋好幾遍對方就是聽不懂,準備資料時,不是忘帶這就是忘帶那,還說她們沒說清。有的人問了一遍又一遍,被氣得胸疼。

醫保窗口工作的朋友守著醫院,同事就讓她做個檢查,結果發現胸裡長了結節,另一個朋友聽到她的經歷,說自己也會偶爾胸疼,說也去做個檢查,結果也長了結節。

這是真實的案例擺在身邊,讓人不得不信生氣對身體的影響。不過前面這兩個是工作中的案例。

還有一個發小,老公在化工廠工作,那段時間想要換工作,還沒找好下家就辭職了,兩個人整天為了工作的事吵架,例假期間胸疼的厲害去檢查,被查出乳腺增生。

無論如何,女性朋友都需要明白,情緒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確確實實有影響。

不過,有時候生氣,也不能全怪老公。

前段時間,我們團隊的工作壓力很大,一個男同事剛結婚不到半年,那段時間經常加班,是真加班哦,但是他老婆在那段時間就覺得自己是被忽略了,整天跟他鬧脾氣、生氣。

結果他說,有一天,他回到家,把車停在樓下,但就是不想上樓,他老婆給他打了電話,他撒了謊,說自己剛出公司大門口。他說那一刻就是不想回去,就想自己待著,想要喘口氣。

有時候,是女人逼得太緊,男人壓力也很大,所以總想逃避,這樣女人就更容易生氣。

有些氣,也是女人自己給自己找的。

所以,對於寶媽們,我想送三句話給你們。

別做完美媽媽,別要完美孩子,別管他人評價。

因為這都是自己氣自己……

相關焦點

  • 睡不飽、一直累,慢性疲勞症候群
    然而有一群人的累更為沉重,無論是動動腦或動動身體都讓他們覺得好累,甚至休息多久都沒用,怎麼睡都睡不飽,一樣累。更特別的是,如果他們到醫院檢查,抽血、影像等結果都沒什麼問題。我們稱其為慢性疲勞症候群。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主要症狀是連續六個月來,患者都覺得疲憊不堪,即使臥床休息仍不覺改善,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活動力。
  • 為什麼你總是很累?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
    但如果你在第二天起床後,仍然疲憊不堪,並且這種「起床後很累的」情況持續半年以上,那就要注意一下了,有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疲勞症候群」。 一旦患上這種疾病,會產生疲勞、無力、易怒、記憶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狀。 那什麼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如何預防——即日常如何緩解疲勞呢? 什麼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 經常覺得累?你可能患了慢性疲勞症候群!
    長期精神壓力大、過度疲勞,許多人常常以為,自己偶爾累一點沒關係。其實,這很有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慢性疲勞症候群,主要指以慢性或反覆發作的極度疲勞為特徵的症候群,它主要表現為在當代快節奏、高壓生活方式下,機體出現長期的極度疲勞感。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成因是什麼?
  • 無論睡多久都感覺很疲勞?當心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現在「累」「困」「沒勁兒」已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口頭禪。原來「累了」「困了」睡一覺就又生龍活虎了,但現在情況好像有些不同,一個勁兒地睡,但好像很難解乏;一個勁兒地吃,好像吃啥都一個味;有些人的工作生活也進入了惡性循環的狀態。專家提醒,疲勞常常短暫而無恙,但有時也會因纏綿而致肌體功能損害。
  •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作祟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一早醒來便肌肉酸痛疲憊不堪,每動一下仿佛都是在和身心作鬥爭。美國時尚雜誌《COSMOPOLITAN》提醒人們,經常出現這種情況要注意,這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表現。慢性疲勞症候群通常與其他疾病相關聯,如病毒感染、功能性結腸病等,其病症表現為即便長時間休息,仍然感到持續性疲勞。慢性疲勞症候群會引發很多問題,但人們對它的了解非常有限,甚至專業醫生也會出現誤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起因大多是由於生活方式不當。
  • "累"出來的慢性疲勞病
    疲勞成了現代人無法避免的宿命,但可別以為「累」只是一時的反應,日積月累的疲勞,也可能累出一身病。   美國聯邦疾病管制局(CDC)最新出爐的統計指出,全美至少有一百萬人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並且人數持續增加中;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人數,是男性的四倍。
  • 高危行為後長期疲勞,不要總懷疑愛滋病:你可能是慢性疲勞綜合症
    這位朋友說話時中氣十足,和印象中長期疲勞患者的表現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嚴重乏力和勞累的人,走路、說話都會讓旁邊的人覺得:「他的確很累」。只是因為有過高危,然後有一些網上說的症狀,特別覺得累,就認定自己感染了愛滋病。真的是這樣嗎?
  • 穴位貼敷防治慢性疲勞症候群
    此外,由於過於繁忙,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健康狀況,加之沒時間參加體育鍛鍊,業餘愛好日益減少,因而不能有效地調節自己,放鬆身心,從而導致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發生。   慢性疲勞症候群是以長期持續疲勞,休息後不能緩解為主要表現,常伴有低熱、頭痛、咽喉痛、頸部或腋下淋巴結腫痛、全身肌肉關節疼痛或僵硬、失眠以及多種神經精神症狀,而各項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查卻沒有明顯的異常。
  • 經常感覺累、困、精神不振,你可能得慢性疲勞症候群了
    由於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各個階層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壓力,導致很多人長期受到慢性疲勞的困擾,它雖不像一些嚴重疾病那樣直接危害到人們的生命,但長期疲勞仍然會帶來嚴重的健康隱患,甚至誘發癌症。有沒有這樣的疑問?
  • 什麼是慢性疲勞綜合症,都有什麼原因引起呢?
    患者陳先生一家公司工作,突然出現極度疲勞卻持續半年以上,去醫院檢查的時候也沒有任何的器質性疾病,最後他才被確診為慢性疲勞症候群(CFS)。陳先生感到非常的疑惑,慢性疲勞症候群自己以前從未聽說過,身邊也沒有人得過這樣的病。這到底是什麼病?為什麼會患上這個疾病?
  • 沒精神、易疲勞,一覺醒來更累了,這是怎麼啦?
    很多朋友都覺得,有時候自己不管做什麼都會覺得累。以前啊,晚上睡個好覺,第二天就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但是有時候,休息一晚上第二天還是會覺得很乏很累。這種疲勞感不只是身體累,就連心理上也累!
  • 經常情緒崩潰的媽媽,很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疲勞綜合症
    晚上躺在床上想起來,她覺得自己太不像個母親了。看到孩子受傷了,不應該覺得難過嗎?和孩子一起的時候,她覺得自己身上像捆了無數條繩索,被「拖著」不斷往前走。她不敢告訴別人這種感覺,怕別人認為她是「精神病」。
  • 給「疲勞患者」的自救指南:3種累各有」最佳休息法」
    在病理性疲勞中,有一種最易被人們忽視的疾病,1987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將其正式命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一般來說,持續3~6個月不緩解的疲勞,並伴隨低熱或淋巴結腫大,或其他系統的紊亂或損害,可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
  • 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慢性疲勞症候群發病率在10%~25%之間,傾向於腦力勞動者,以大中城市為主,年齡多在20~40歲之間。目前,很多學齡期孩子、家庭主婦也會出現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該病在1988年由美國疾控中心提出,以乏力、疲勞、睡眠質量差,以及一些軀體疼痛症狀為主。臨床常見患者有自卑、緊張、不滿的情緒,以及低熱、汗出、怕冷、全身酸痛、入睡困難、睡後不解疲勞等症狀。上述症狀持續6個月以上,才能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
  • 經常感覺疲勞,是身體不耐累,還是得了特殊疾病?
    疲勞,是指包括倦怠、肌肉無力、日間嗜睡、注意力不能集中、缺乏動力等感受。總體而言,疲勞感受的體驗和強度,是受著軀體、情緒狀態,以及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影響的,當人的生理及心理狀況欠佳的時候,會加劇疲勞的感知強度。大家可能都有過體驗,會回憶自己精力旺盛的時刻,也會感嘆自己越來越不耐累。
  • 英國將啟動世界最大慢性疲勞症候群基因研究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慢性疲勞症候群基因研究將在英國啟動。這項研究旨在通過收集2萬名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的DNA樣本,為這種使人衰弱的長期疾病提供線索。慢性疲勞症候群也被稱為肌痛性腦脊髓炎(ME)。慢性疲勞症候群指長期(連續6個月以上)原因不明的極度疲勞感覺或身體不適,症狀有發熱、喉嚨痛、淋巴結腫大、極度疲勞、食慾差、復發性上呼吸道感染、肌肉與關節痛等。
  • 慢性疲勞綜合症教你怎樣克服
    目前世界上關於慢性疲勞綜合症的診斷標準也不一,最早的標準來自美國疾病控制中心,1994年經過修改完善的標準也被國際醫學界公認為金標準,其內容包括3個方面:1).持續或反覆出現的原因不明的嚴重疲勞,病史不少於6個月,且目前患者職業能力、接受教育能力、個人生活及社會活動能力較患病前明顯下降,休息後不能緩解;2).同時至少具備下列8項中的4項:記憶力或注意力下降,咽痛、頸部僵直或腋窩淋巴結腫大、肌肉疼痛、
  • 慢性疲勞綜合症讓人未老先衰 專家:調理在於身心兼治
    辨證論治、綜合調理可有效抗疲勞   「對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治療,西醫更多的只是減輕症狀和改善機體功能,而中醫在這方面有獨特優勢。」另外,一些中成藥治療慢性疲勞症候群也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如六味地黃丸、歸脾丸、逍遙丸等。   中醫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屬於中醫「虛勞」範疇,是一種多臟器、多系統功能失調的疾病,其病機主要為五臟氣化功能異常,病位涉及五臟,以肝脾腎為主。
  • 渾身無力≠簡單的「累」!汕頭大學精神衛生中心疲勞門診即將開放
    銷售員小吳今年27歲,經常感到渾身乏力、提不起勁,「就像得了重感冒一樣難受,尤其是在工作壓力大、需要加班時更為明顯,即使經過休息後,這種疲勞感也很難緩解。」小吳說,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一年多了,他到醫院做了各種檢查,包括核磁共振項目,結果顯示各項指標均正常……小吳很苦惱,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自我檢查法
    在日常生活中,對需要自我檢測的人群,可通過以下簡易自測法對照,自我評估疲勞程度:(1)早晨懶得起床,即使勉強起來,也感倦意。(2)上班後不願向上級匯報,更不願意多與人見面。(3)看書易開小差,寫文章老出錯。(4)說話少氣無力,聲細音短。(5)不願與同事談話,回家後也默不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