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國檢察機關職務犯罪立案偵查件數、人數公布

2021-02-15 紀法學思

來源自檢察日報:最高檢廳長訪談|侯亞輝:深化監獄巡迴檢察 嚴防「紙面服刑」

深化監獄巡迴檢察 嚴防「紙面服刑」

——專訪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廳廳長侯亞輝

切實解決司法人員職務犯罪偵查工作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2021年,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將進入常態化,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即將全面啟動,這對檢察機關偵查辦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0年,全國檢察機關對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立案偵查件數、人數大幅增長,實現了『雙破千』,立案偵查1400餘人,同比上升63.1%,較好實現了辦案質量、效率、效果的有機統一。」侯亞輝告訴記者,2020年,第五檢察廳積極穩妥推進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偵查工作,直接組織查辦了山東省傅振鋒涉黑「保護傘」案,掛牌督辦了河南省新鄭監獄工作人員瀆職案,及時督辦北京郭文思違法違規減刑案,對檢察機關自查自糾等情況提出意見,有效突破了案件,確保了辦案效果。

2020年11月,最高檢舉辦了「當前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偵查工作的問題與對策」專題講座,主動擔當作為,切實解決當前偵查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對此,侯亞輝表示:「我們組織20個省份進行專題視頻督導,對個別工作進展較為緩慢、同比下降幅度較大的地區進行重點督辦,幫助分析研判線索,梳理困難問題,研究下一步工作意見。」

刑事執行檢察工作是刑事訴訟法律監督的最後環節,被人們稱為法律監督的「最後一公裡」。2020年,刑事執行檢察工作進展如何?

2月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廳(刑事執行檢察廳)廳長侯亞輝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2020年,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堅持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充分發揮巡迴檢察制度優勢,將監獄巡迴檢察與減假暫日常監督有機結合,加大刑罰變更執行法律監督力度,取得明顯實效。

首次啟動跨省交叉巡迴檢察發現深層次問題

近段時間,熱播劇《巡迴檢察組》火爆全網,也讓「巡迴檢察」火出了圈。對此,侯亞輝表示,該劇引起強烈反響,充分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執法司法公平公正的普遍關注,也對檢察機關進一步做好監獄巡迴檢察,推動監獄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2020年7月底,最高檢部署開展省內監獄交叉巡迴檢察。「我們成立4個督導組對江蘇、山東等8個省份開展監獄巡迴檢察督導工作,形成督導報告,為最高檢組織開展跨省交叉巡迴檢察工作做好準備。」侯亞輝告訴記者。

2020年10月底至12月初,最高檢從第五檢察廳和福建、河北、貴州三省共抽調60餘人,組成三個巡迴檢察組對陝西省寶雞監獄、廣東省從化監獄和湖南省坪塘監獄開展跨省交叉巡迴檢察工作,這也是最高檢首次啟動跨省監獄交叉巡迴檢察。「直接組織對監獄跨省交叉巡迴檢察,豐富了監獄巡迴檢察的制度內涵。各檢察組也通過求極致的工作標準和紮實的工作作風,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共發現各類問題151個,職務犯罪線索38條,提出口頭糾正違法意見建議29件(次)。」侯亞輝說。

侯亞輝介紹,第五檢察廳堅持依法糾錯,突出查辦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等職務犯罪。在內蒙古巴圖孟和「紙面服刑」案中,督促呼倫貝爾市提出對涉案56名人員進行黨紀政務處分,涉嫌違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的意見。下一步,最高檢將深化監獄巡迴檢察,常態化開展交叉巡迴檢察,完善審前未羈押罪犯交付執行監督機制,嚴格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監督,嚴防「紙面服刑」「提『錢』出獄」。

開展檢察聽證讓刑罰執行更加透明公正

2020年11月,最高檢第五檢察廳對罪犯餘珍偉減刑(假釋)監督案件組織召開了一場公開聽證會。這是全國檢察機關第一場減假暫案件公開聽證會,是檢察機關推動假釋制度適用、開展檢察聽證的一次積極嘗試。

在採訪中,侯亞輝表示,在減假暫案件辦理過程中開展聽證活動,有助於充分保障群眾對案件辦理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有效防範「高牆內」的暗箱操作,在公開聽證工作中形成對刑罰執行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的制約監督,避免使減假暫成為「有錢人」「有權人」提前出獄的「特權通道」,以公開促公正。

為讓刑罰執行更加透明公正,最高檢積極邀請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深度參與和監督刑事執行檢察工作。侯亞輝介紹說,2020年,最高檢在對省內監獄交叉巡迴檢察開展督導和跨省監獄交叉巡迴檢察中,共邀請7位全國人大代表全程參與並監督;在對餘珍偉減刑(假釋)監督案件公開聽證中,也邀請1位全國人大代表參加聽證。

「我們還積極向社會宣傳刑事執行檢察職能和成果。定期向社會發布刑事執行檢察工作業務數據,接受各界監督;借力《巡迴檢察組》的熱播和有關採訪,提高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的社會知名度和認可度。」侯亞輝說。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國檢察機關職務犯罪立案偵查件數、人數實現"雙破千"
    ——專訪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廳廳長侯亞輝切實解決司法人員職務犯罪偵查工作不平衡不充分問題2021年,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將進入常態化,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即將全面啟動,這對檢察機關偵查辦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 劉華:江蘇檢察機關去年立案偵查職務犯罪2021人
    一年來,受理審查逮捕、審查起訴犯罪嫌疑人170954人,辦理刑事案件人數總量居於全國第四。其中,依法批准逮捕37459人,同比上升7.1%;提起刑事公訴108978人,同比上升8.8%。辦理民事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案件910件,提起民事行政公益訴訟82件。監督糾正偵查活動違法情形1775件次。
  • 1-9月檢察機關立案偵查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1024人
    共立案偵查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1024人,同比上升63.3%。其中縣處級以上幹部要案81人,同比上升76.1%。立案監督。2020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監督公安機關立案(撤案)合計35090件,同比上升55.7%;監督後公安機關已立案(撤案)28310件,佔監督數的80.7%,同比增加5個百分點。2. 糾正漏捕、漏訴。2020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在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環節中,糾正公安機關遺漏提請逮捕13807人;糾正公安機關遺漏移送審查起訴同案犯19085人。
  • 最高檢:2019年立案偵查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871人
    正義網北京6月3日電(見習記者單鴿)「截至2019年底,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871人,有效維護了司法公正,較好地保障了公民權利,起到了很好的辦案效果。」6月3日,在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的「加強刑罰變更執行監督,促進雙贏多贏共贏」新聞發布會上,最高檢第五檢察廳廳長侯亞輝就刑訴法修改後檢察機關立案偵查相關司法工作人員職務犯罪工作的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據侯亞輝介紹,司法實踐中,執法、司法領域中存在的危害司法公正、侵犯公民權利的犯罪行為,通常與訴訟活動中的違法犯罪行為交織在一起。
  • 河南檢察機關決定對王宏景立案偵查
    · 第四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候選人公示 · 河南檢察機關決定對魯軼立案偵查 · 河南檢察機關決定對王宏景立案偵查 ·
  • 前九月檢察機關辦理司法人員職務犯罪案件超千人 同比上升超六成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日前,最高檢發布2020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在司法人員有關職務犯罪方面,辦案數量同比上升較大,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有關職務犯罪案件1024人,同比上升63.3%。刑事執行檢察方面的工作既負責對司法人員有關職務犯罪的偵查,又負責對各類刑罰執行的監督。
  • 去年北京立案偵查縣處級官員59人 廳局級以上15人
    昨天,全市檢察機關啟動第十六個「舉報宣傳周」活動。記者從北京檢方了解到,2013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舉報中心共收到首次舉報職務犯罪線索4914件,同比增加了8%。首次匿名舉報線索有719件,其中具有一定查處價值卻因為材料書寫不規範導致無法進一步開展工作的就有600餘件。北京檢方提醒,在書寫舉報材料的時候,一定要真實,材料要清晰,同時要注意妥善保管原始證據。
  • 淺談職務犯罪偵查措施之完善
    職務犯罪隱蔽性和案件偵查被動性的特點,使職務犯罪客觀上存在「犯罪黑數」,同時,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沒有涵蓋目前司法實踐中需運用的所有程序,因此,為有效地減少和最終消除「犯罪黑數」,切實履行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就必須針對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職務犯罪案件特性,結合司法實踐中的實際情況,從立法上相應地完善職務犯罪偵查措施
  • 內蒙古檢察機關5件職務犯罪案例入選全國精品案例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王利軍 實習生 珠蠟)記者12月24日從內蒙古檢察院了解到,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了2020年度全國檢察機關職務犯罪檢察精品案例評選情況,內蒙古自治區檢察機關5件職務犯罪案例入選全國檢察機關職務犯罪檢察精品案例。
  • 最高檢網絡訪談: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
    2013年1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立案偵查瀆職侵權犯罪案件8959件12672人,同比件數上升14.4%,人數上升12%,有力打擊了瀆職侵權違法犯罪。二是突出辦案重點,著力查辦大要案。2013年1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立案偵查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所涉瀆職犯罪案件668件1042人,同比件數上升65.8%、人數上升79.7%,有效遏制了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保障和促進了安全生產,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 新律師法催生職務犯罪偵查新理念
    儘管其要付諸實踐還有待刑訴法的配套修改,但筆者認為,就檢察機關履行職務犯罪偵查職能而言,新律師法將催生如下三個新理念。  一、權利本位理念。職務犯罪偵查是檢察機關針對公共權力行使者利用職權實施貪汙賄賂、瀆職侵權等職務犯罪以強權對強權的法律監督手段,進而使長期形成的「國家本位」、「權力本位」之觀念,外化於職務犯罪偵查實踐中,對律師介入偵查,尤其是介入極其複雜艱難的職務犯罪偵查持不理解甚至牴觸情緒。
  • 一民警被檢察院立案偵查
    從修改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看,檢察機關偵查的職務犯罪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犯罪主體限於司法工作人員。根據《刑法》第94條規定,司法工作人員,是指有偵查、檢察、審判、監管職責的工作人員。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對上述14個罪名的管轄,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基層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線索的,應當報設區的市級人民檢察院決定立案偵查。設區的市級人民檢察院也可以將案件交由基層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或者由基層人民檢察院協助偵查。
  • 2名法官被檢察院立案偵查!
    對檢察機關來說,可以實施偵查的罪名、管轄、分工以及與監察機關調查案件的銜接是當前應當把握的重點。 1.罪名特點。從修改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看,檢察機關偵查的職務犯罪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犯罪主體限於司法工作人員。根據《刑法》第94條規定,司法工作人員,是指有偵查、檢察、審判、監管職責的工作人員。
  • 職務犯罪偵查挑戰與機遇並存———談律師法的修改對職務犯罪偵查...
    同時對職務犯罪偵查人員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因為律師的這些權利多與偵查工作相關,而且職務犯罪偵查也因律師介入衝淡了神秘色彩。因此,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必須樹立新的執法觀念,從內部著眼,提升能力,以適應新的執法環境,迎接新的挑戰。1.樹立職務犯罪偵查權需要監督的觀念。職務犯罪偵查權是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領域履行揭露犯罪、證實犯罪職責的重要權力。
  • 省軍區副司令員張代新涉嫌違法犯罪被立案偵查
    軍隊權威部門今天對外公布了2014年軍隊查處軍級以上幹部重大貪腐案件情況。  原防空兵指揮學院政委王明貴因涉嫌嚴重違紀,2013年11月總參紀委對其立案調查,2014年1月移送軍事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 最高檢:前三月共立案偵查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90人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最高檢獲悉,2020年1至3月,全國檢察機關對「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不當提出糾正5053人,同比下降33.5%;同期已糾正4832人,佔提出數的95.6%。對刑事執行活動違法提出糾正1880件,同比下降66.9%;同期已糾正1646件,佔提出數的87.6%。
  • 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
    立案監督。2020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監督公安機關立案(撤案)合計35090件,同比上升55.7%;監督後公安機關已立案(撤案)28310件,佔監督數的80.7%,同比增加5個百分點。2. 糾正漏捕、漏訴。2020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在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環節中,糾正公安機關遺漏提請逮捕13807人;糾正公安機關遺漏移送審查起訴同案犯19085人。
  • 檢察機關前7月起訴職務犯罪7954人,退補率減43%
    8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2020年1至7月檢察工作情況。針對監檢銜接規範辦案,最高檢要求堅決落實互相配合、互相制約要求,辦好職務犯罪案件。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檢察機關受理監委移送職務犯罪8859人。已起訴7954人;不起訴397人,退回補充調查3020人次,退補率同比減少43個百分點。
  • 最高檢:職務犯罪等三類罪犯減刑、假釋問題突出
    目前,全國檢察機關已建議將711名罪犯收監執行,其中原廳局級以上職務犯罪罪犯76人。  據了解,今年3月20日,最高檢在全國檢察機關部署開展了為期9個月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專項檢察活動。在專項活動中,檢察機關發現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及薄弱環節。  從存在問題來看,減刑、假釋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職務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等「三類罪犯」上。
  • 德惠大火11名公職人員涉玩忽職守犯罪被立案偵查
    吉林德惠大火11名公職人員涉玩忽職守犯罪被立案偵查    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記者陳菲)記者4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致121人死亡、76人受傷的吉林省德惠市寶源豐禽業公司特大火災是一起由於企業違章冒險作業、相關執法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違法行政、不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導致的特別重大的責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