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律師法催生職務犯罪偵查新理念

2020-12-17 搜狐網

  刑事訴訟追求懲罰犯罪和保障人權的雙重價值。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通過並將於2008年6月1日施行的新律師法,在律師的法律定位、律師會見權、律師自行調查權等方面,較現行刑訴法有突破性規定,有利於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儘管其要付諸實踐還有待刑訴法的配套修改,但筆者認為,就檢察機關履行職務犯罪偵查職能而言,新律師法將催生如下三個新理念。

  一、權利本位理念。職務犯罪偵查是檢察機關針對公共權力行使者利用職權實施貪汙賄賂、瀆職侵權等職務犯罪以強權對強權的法律監督手段,進而使長期形成的「國家本位」、「權力本位」之觀念,外化於職務犯罪偵查實踐中,對律師介入偵查,尤其是介入極其複雜艱難的職務犯罪偵查持不理解甚至牴觸情緒。對此,作為以確保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為己任的檢察機關的檢察人員應當意識到,職務犯罪偵查是一項刑事訴訟活動,公職人員一旦因涉嫌職務犯罪被立案偵查,成為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便擁有了法律所賦予的訴訟權利。新律師法規定,律師在犯罪嫌疑人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憑「三證」(律師執業證、律師事務所證明、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函)無需批准會見犯罪嫌疑人,了解有關案件情況且不被監聽。此為「權利本位」觀在刑事訴訟中的體現,揭示著訴訟民主化、法治理念憲法化的推進。對此,檢察機關開展職務犯罪偵查工作應以前瞻的視野樹立「權利本位」的訴訟新理念,積極依法予以保障。

  二、權利制約理念。檢察機關的職務犯罪偵查權既是由國家憲法和法律所賦予的,又受國家憲法和法律所制約。一方面,檢察機關開展職務犯罪偵查工作,實施有關偵查措施,受刑訴法規定的法定種類和程序的制約;另一方面,刑訴法通過規定各刑事訴訟主體的權利構建對偵查權的監督制約機制。在美國等不少國家還將訴訟當事人的權利納入國家憲法加以保障,以國家根本法的地位強化這種權利對權力的制約。新律師法將律師定義調整為,律師是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強調律師的法定使命就是依法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並且為實現律師的這種維權職能,新律師法賦予了律師相應的權利,將權利對偵查權的制約提升到更高的層面。作為法律監督機關的檢察機關,在履行職務犯罪偵查職能過程中,應當像守護其他所有法律一樣,樹立權利制約新理念,自覺接受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師對自行偵查權的制約。這裡,應當特別指出的是,刑事訴訟中的保障人權是從偵查權、公訴權、審判權等國家權力作為強權的語境下,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處於弱勢地位而提出的。從此意義出發,保障人權主要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權。為此,我們應嚴格按照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規定,強化權利制約,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2003年12月30日頒發的《人民檢察院保障律師在刑事訴訟中依法執業的規定》,對於律師代為犯罪嫌疑人提出的取保候審申請、超期羈押的糾正意見及時予以審查和答覆,對於律師提出的有關律師依法執業保障方面的投訴及時受理和查處。

  三、權利對抗理念。權利對抗的本意是指權利主體以法律所賦予的權利抗衡相對應的公共權力。在刑事訴訟中體現在訴訟活動的參與主體以充分的機會進行對抗和辯論,以闡述己方主張,反駁對方觀點,是為訴訟構造模式。新律師法規定,律師憑「兩證」(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有觀點解釋為,這個規定意指律師在偵查階段就可以行使自行調查權,為此,將產生訴訟構造中的新的偵查構造模式,控辯對抗提前至偵查階段,形成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師的權利對偵查權的抗衡。職務犯罪偵查基於其犯罪特點、證據特點及偵查特點,這種抗衡如果落實到偵查實踐中,必將帶來更新更大的難度。我們必須具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及時樹立權利對抗新理念,在今後的偵查工作中更進一步強化證據意識,全面客觀地收集、固定、審查、判斷證據;強化程序意識,避免因偵查程序的不合法,影響偵查行為的法律有效性和證據的可採性,進而,以高標準的職務犯罪偵查工作,辦理高質量的職務犯罪案件,在權利對抗中維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利。

  新律師法將催生的職務犯罪偵查的三個新理念表明,新律師法的頒布,對於檢察機關的職務犯罪偵查工作既是新的嚴峻挑戰,又是推動提升偵查水平和增強檢察偵查隊伍整體素質乃至提高法律監督整體能力的一次良好機遇。新律師法在提醒我們,不能滿足現狀、因循守舊、故步自封,也不能懼怕困難、畏首畏尾、不思進取,而只能不斷解放思想,在轉變觀念中破解難題,在更新理念中尋求發展,以更完善的職務犯罪偵查體制、機制,更科學的偵查思路、方法,更符合偵查規律的偵查對策迎接新的挑戰。同時,也建議在刑訴法修改中,應重視權利與偵查權的動態平衡,實現在依法維護職務犯罪嫌疑人合法權益的同時,能有效地追訴職務犯罪。

  (作者系全國檢察業務專家、湖南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相關焦點

  • 職務犯罪偵查挑戰與機遇並存———談律師法的修改對職務犯罪偵查...
    ,這就意味著將增加職務犯罪偵查工作的難度,對職務犯罪偵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職務犯罪偵查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如何在新形勢下開展職務犯罪偵查工作?如何在保證律師依法行使權利的同時,更有效地開展偵查工作,履行好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這是職務犯罪偵查部門必須回答並認真研究解決的新課題。■樹立新觀念,迎接新挑戰修改後的律師法在律師的會見權、閱卷權、調查取證權、法庭言論責任豁免權、舉報作證義務豁免權、拘捕後通知權等六個方面擴大了律師的權利。對於律師充分行使辯護權做到「三維護」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 《律師法》修改對職務犯罪偵查有何影響
    2007年10月28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修改的《律師法》。新的《律師法》將於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律師法》對律師的會見權、閱卷權、取證權作了較大的修改,將對反貪偵查工作產生深遠影響。
  • 技術偵查措施在查辦職務犯罪中應用的必要性
    技術偵查主要具有秘密性、技術性、直接性、強制性等特點。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職務犯罪越來越趨於專業化、智能化、現代化,職務犯罪偵查工作陷入困境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這一嚴峻的現狀迫切要求職務犯罪偵查工作必須另闢蹊徑,引入其他一些特殊的偵查手段,而採用技術偵查手段則應成為最佳選擇。
  • 淺談職務犯罪偵查措施之完善
    職務犯罪隱蔽性和案件偵查被動性的特點,使職務犯罪客觀上存在「犯罪黑數」,同時,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沒有涵蓋目前司法實踐中需運用的所有程序,因此,為有效地減少和最終消除「犯罪黑數」,切實履行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就必須針對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職務犯罪案件特性,結合司法實踐中的實際情況,從立法上相應地完善職務犯罪偵查措施
  •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關於職務犯罪的新規定及其解讀
    作為主要辦理職務犯罪案件的辯護律師,自然關注此次修訂涉及職務犯罪方面的新內容,因此筆者首先對《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關於職務犯罪的新規定進行提煉,並結合《刑事訴訟法》、《監察法》的相關規定以及一線辯護經驗進行解讀和評析,以饗讀者。以下是關於職務犯罪的新規定以及解讀和評析內容,拙著不足之處,請予以批判並指正。
  • 最高檢:嚴禁阻止或者妨礙律師依法會見職務犯罪嫌疑人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6日訊(記者李萬祥)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職務犯罪偵查工作「八項禁令」,強調因管理不善或指揮不當導致違反禁令的,嚴肅追究領導責任。  記者8月6日從最高檢獲悉,為規範司法行為,防範違法違規辦案,保障公正司法,最高檢近日依據《刑事訴訟法》、《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和《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試行)》、《檢察人員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條例》,制定並印發了《最高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偵查工作八項禁令》(下稱「八項禁令」)。
  • 在涉嫌職務犯罪後去請律師有用嗎?
    職務犯罪請律師有用嗎?編輯:楊琴很多人在因為涉嫌職務犯罪被國家機關控制後,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辦,特別是對法律知識不了解的,不知道怎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這個時候首先就會想到去找律師,在涉嫌職務犯罪後去請律師有用嗎?
  • 劉華:江蘇檢察機關去年立案偵查職務犯罪2021人
    依法查辦貪汙賄賂瀆職犯罪。如期完成了中央和最高檢交辦的若干項專案偵辦任務,偵查了包括河北省委原政法委書記張越、國家發改委經濟貿易司原副司長耿書海等2名省部級幹部、4名廳局級幹部在內的14名職務犯罪嫌疑人。自行立案偵查了職務犯罪1590件2021人,同比上升3.9%和1.3%,查辦職務犯罪力度未減。
  • 重慶八成職務犯罪案不經許可律師可直接會見嫌疑人
    中新社重慶12月23日電 (劉相琳)重慶市檢方23日透露,該市實現了80%以上職務犯罪案件不經許可,律師即可直接會見嫌疑人。當地在懲治腐敗中充分保障律師權利的同時,也讓司法公正上升至新臺階。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陳勝才在該市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維護司法公正工作座談會上透露了上述信息。
  • 監察委行使職務犯罪調查權背景下,刑辯律師有效辯護的實現路徑
    監察委行使職務犯罪調查權背景下,刑辯律師有效辯護的實現路徑 12小時前 · 北京市北方保定律師事務所律師如前所述,在監察委調查涉嫌職務犯罪案件期間,律師既不能會見被調查者,也不能以辯護人身份向監察機關了解案情,但並不意味著律師在此階段完全沒有作為的空間。而且,刑辯律師在這個階段不能實質介入的不足,完全可以在審查起訴階段得以彌補,而且比在這個階段介入更具有針對性。
  • 煒衡律師集團召開職務犯罪論壇
    本報訊 記者王斌 見習記者王開廣 近日,第二期煒衡律師集團職務犯罪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由北京煒衡律師事務所主辦、第一財經研究院中國市場與法治研究中心承辦,來自國家法官學院、人民大學法學院、北京市律協、北京市煒衡律師集團
  • 最高檢網絡訪談: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
    制定印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職務犯罪案件管轄規定》,進一步明確貪汙賄賂犯罪案件的級別管轄、地域管轄以及交辦案件、指定管轄等程序要求,統一執法標準,提高規範執法水平。四是加強對偵查活動的監督。適應全國檢察機關統一業務應用系統新要求,推動反貪辦案工作全程網上管理、網上監督、網上考評,提高案件管理水平。
  • 公司高管涉嫌職務侵佔犯罪,律師教你如何辯護?
    一、新聞媒體報導10月8日,深圳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前任CEO陳磊等人涉嫌職務侵佔,深圳市公安局已經對陳磊涉嫌職務侵佔罪一案立案偵查。9日,更多與案件相關的細節浮出水面。一位接近迅雷的人士透露,陳磊涉嫌虛設交易環節侵佔公司資產,製造虛假合同套取公司資金,涉案金額巨大。
  • 職務侵佔罪中的「職場新鮮人」
    近年來,公安機關偵破的職務侵佔案件中,犯罪主體呈現出年輕化、高智化的新特點,部分新入職大學生也逐漸成為這一領域的犯罪主體
  • 蘭躍軍:偵查程序被害人律師幫助問題
    【作者簡介】上海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證據法 【文章來源】《時代法學》2015年第5期【內容提要】被害人的訴訟主體地位、偵查行為侵權性的特點和律師法律服務職能的本質決定了偵查程序被害人獲得律師幫助權具有正當性根椐。
  • 去年,全國檢察機關職務犯罪立案偵查件數、人數公布
    來源自檢察日報:最高檢廳長訪談|侯亞輝:深化監獄巡迴檢察 嚴防「紙面服刑」深化監獄巡迴檢察 嚴防「紙面服刑」——專訪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廳廳長侯亞輝切實解決司法人員職務犯罪偵查工作不平衡不充分問題「2020年,全國檢察機關對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立案偵查件數、人數大幅增長,實現了『雙破千』,立案偵查1400餘人,同比上升63.1%,較好實現了辦案質量、效率、效果的有機統一。」
  • 南方航空公司多名高管涉嫌職務犯罪被立案偵查
    長江商報消息 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昨日發布重大事項公告稱,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總會計師徐傑波,公司副總經理周嶽海因涉嫌職務犯罪已被立案偵查。自去年底以來,南航已有多名高管因涉嫌職務犯罪落馬。
  • 共同犯罪定性應引入「法益衡量」理念
    我國的司法解釋對無身份者與有身份者共同實施以及不同身份者共同實施貪汙或職務侵佔等行為,均按主犯的犯罪特徵或犯罪性質定罪。  筆者認為,在共同犯罪中應引入法益衡量理念來確定犯罪性質,在適用「按主犯的犯罪性質定罪」的司法解釋可能引起混淆的情況下,應堅持「法益侵害」論並引入法益衡量理念作補充。所謂法益衡量說是德日刑法理論關於違法性阻卻事由本質的一種學說,它以結果無價值論為基礎。該說認為,如果行為人實施某種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的侵害法益的行為是為了救濟更高價值的法益,則這種侵害行為就具有正當性。
  • 迅雷前CEO涉嫌職務侵佔被立案偵查
    -1-迅雷陳磊案細節曝光挪用資金炒幣、轉移公司財產等許久未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迅雷,這一次引發關注的卻是前CEO陳磊涉嫌職務侵佔罪被立案偵查迅雷新管理層對公司進行審計時發現了陳磊涉嫌侵佔公司巨額資產的事實:一家名為興融合的迅雷帶寬供應商實際為陳磊個人控制的公司,他已通過各種非法手段,向興融合轉移了數額巨大的資金,並採取欺騙手段企圖將迅雷公司核心技術人員轉移至興融合公司。
  • 刑事司法的理念與原則——以司法機關辦理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筆者作為一名刑辯律師,根據網絡信息所披露的司法機關辦理的若干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案件,依據政策、法律及司法解釋規定,對部分案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與現象進行理性分析與法律評價,提出司法機關在辦理此類案件中應當貫徹的法治理念和堅持的司法原則,以期實現更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