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
讀書,只是學生要做的事情;
在公眾場合讀書的人都是在裝腔作勢;
我也想讀書,可是感覺完全讀不進去;
讀完一本書,過段時間,什麼都沒記住,根本沒什麼收穫
……
關於說讀書的好處的文章比比皆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之類。
道理大家都懂,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感覺很難。
今天是世界圖書日,我就針對那些想讀書卻不知如何讀書的朋友,說一說自己的讀書方法,供您參考。
學生時代不得不讀書,離開校園後的出於工作需要讀書,這些都屬於剛需。
我今天說的是自由閱讀,即利用閒暇時間,出於自己的意願進行的閱讀。
這種可以自由支配的閱讀,本質上和釣魚、打牌、刷抖音一樣,完全可以當作一個愛好。
讀書本沒有那麼高大上,只是人為地對其賦予了各種光環。當你抱著輕鬆的心態去讀書時,就會發現讀書並沒有那麼難。
讀書既然可以當作一個愛好,就要選擇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書,不必人云亦云,必須要讀世界名著。
讀書最重要是能讀進去,再說讀沒讀懂。
沒有最好的書,只有適合自己的書。如果沒有豐富的閱歷,讀一本世界名著,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給自己找罪受。這樣毫無代入感的閱讀,既浪費了時間,又增加了心裡對讀書的抗拒。
做任何事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讀書亦然。
1.初級階段(通俗易懂的泛閱讀)
當你還沒有大量閱讀的基礎,但又想閱讀,並期望從書中學到知識。
建議選一些通俗易懂的入門書,不用管是什麼類型的書(網絡小說除外),你可以看一下書的內容簡介和目錄,對書有一個大概了解,哪怕你很喜歡這本書的書名和封面設計,只要你第一感覺喜歡,不用在意別人如何說讀這類書很low,讀就行了!
這個階段就是兩個重點:一見鍾情、通俗易懂。
之所以這樣做,目的是讓你從閱讀中感到些許愉悅,當你讀完一本書,掩卷沉思時,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會油然而生,你會發現,閱讀也沒有那麼難。
保持這種感覺,別拖太久時間,繼續讀下一本。
當你感覺讀這類書,已經不能滿足自己的求知慾時,那麼就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2中級階段(有目的地讀)
通過第一個階段的閱讀,相信你已經對讀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你會發現,原來讀書是一件讓人很愉快的事情。這時,你已對自己的喜好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這時你可以嘗試深入閱讀某個領域或者某個作者的書了。在豆瓣上,你感興趣的類別裡,只要評分8分以上,都可以閱讀,當然,前提還是你喜歡。
3高級階段(嘗試啃一些經典名著)
到最後,我們還是要回到開頭說的經典文學作品了,因為經典作品經歷了時間的檢驗,是作者思想的精華,是人類文明的見證,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剛開始,可以嘗試閱讀一些比較易讀的名著,當然,這個易讀也是因人而異,比如很多人說《百年孤獨》讀起來太難,我卻可以順暢地讀完,也許這本書讓我有一種代入感,就是常說的共鳴吧。
總之,如果你發現這本書實在無法讀進去,勸你趕緊放下,也許過段時間,當你經歷了一些事情後,重新拿起這本書,說不定就可以順暢地讀下去了。
當你把閱讀作為一個愛好和習慣時,你會發現:
讀書越多,感覺自己越無知,越需要讀更多的書。
這也許就是大多的讀書人很謙遜的原因吧。
以後,我會繼續寫一些關於讀書的文章,也會為大家推薦一些值得一讀的好書。
如果您感興趣的話,請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