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讀進去一本書?那是你沒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

2020-09-13 竹素



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

讀書,只是學生要做的事情;

在公眾場合讀書的人都是在裝腔作勢;

我也想讀書,可是感覺完全讀不進去;

讀完一本書,過段時間,什麼都沒記住,根本沒什麼收穫

……

關於說讀書的好處的文章比比皆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之類。

道理大家都懂,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感覺很難。



今天是世界圖書日,我就針對那些想讀書卻不知如何讀書的朋友,說一說自己的讀書方法,供您參考。

學生時代不得不讀書,離開校園後的出於工作需要讀書,這些都屬於剛需。

我今天說的是自由閱讀,即利用閒暇時間,出於自己的意願進行的閱讀。

這種可以自由支配的閱讀,本質上和釣魚、打牌、刷抖音一樣,完全可以當作一個愛好。

讀書本沒有那麼高大上,只是人為地對其賦予了各種光環。當你抱著輕鬆的心態去讀書時,就會發現讀書並沒有那麼難。



選自己能讀進去的書。

讀書既然可以當作一個愛好,就要選擇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書,不必人云亦云,必須要讀世界名著。

讀書最重要是能讀進去,再說讀沒讀懂。

沒有最好的書,只有適合自己的書。如果沒有豐富的閱歷,讀一本世界名著,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給自己找罪受。這樣毫無代入感的閱讀,既浪費了時間,又增加了心裡對讀書的抗拒。

做任何事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讀書亦然。



閱讀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初級階段(通俗易懂的泛閱讀)

當你還沒有大量閱讀的基礎,但又想閱讀,並期望從書中學到知識。

建議選一些通俗易懂的入門書,不用管是什麼類型的書(網絡小說除外),你可以看一下書的內容簡介和目錄,對書有一個大概了解,哪怕你很喜歡這本書的書名和封面設計,只要你第一感覺喜歡,不用在意別人如何說讀這類書很low,讀就行了!

這個階段就是兩個重點:一見鍾情、通俗易懂。

之所以這樣做,目的是讓你從閱讀中感到些許愉悅,當你讀完一本書,掩卷沉思時,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會油然而生,你會發現,閱讀也沒有那麼難。

保持這種感覺,別拖太久時間,繼續讀下一本。

當你感覺讀這類書,已經不能滿足自己的求知慾時,那麼就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2中級階段(有目的地讀)

通過第一個階段的閱讀,相信你已經對讀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你會發現,原來讀書是一件讓人很愉快的事情。這時,你已對自己的喜好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這時你可以嘗試深入閱讀某個領域或者某個作者的書了。在豆瓣上,你感興趣的類別裡,只要評分8分以上,都可以閱讀,當然,前提還是你喜歡。

3高級階段(嘗試啃一些經典名著)

到最後,我們還是要回到開頭說的經典文學作品了,因為經典作品經歷了時間的檢驗,是作者思想的精華,是人類文明的見證,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剛開始,可以嘗試閱讀一些比較易讀的名著,當然,這個易讀也是因人而異,比如很多人說《百年孤獨》讀起來太難,我卻可以順暢地讀完,也許這本書讓我有一種代入感,就是常說的共鳴吧。

總之,如果你發現這本書實在無法讀進去,勸你趕緊放下,也許過段時間,當你經歷了一些事情後,重新拿起這本書,說不定就可以順暢地讀下去了。



當你把閱讀作為一個愛好和習慣時,你會發現:

讀書越多,感覺自己越無知,越需要讀更多的書。

這也許就是大多的讀書人很謙遜的原因吧。


以後,我會繼續寫一些關於讀書的文章,也會為大家推薦一些值得一讀的好書。

如果您感興趣的話,請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一年讀了100本書了,為什麼生活還是一團糟?讀書要掌握方法
    曹德旺談讀書要做到兩點:一是要有韌性,要堅持長期讀書;二是要有悟性,能把書上的東西變成自己的,裝進自己的大腦裡。馬未都說到讀書,讀書的目的不應該是從書上學知識,知識隨時都可以查到,他說讀書是為了學習方法。知識就是是蓋房子的磚,蓋房子需要磚,但是哪塊磚都可以,沒有哪塊磚是必須的,但是蓋房子的方法是必須的。
  • 不愛讀書?怎麼讀?掌握這項能力,你可以一小時看一本書!
    此時,不禁想起一個問題:你後悔那些年少讀了書嗎?可能有人會說:「我不喜歡讀書」,「我一看書就犯困」,「我看不進去」……諸如此類的問題,這絕不是少數人的通病。尤其是網際網路+時代,信息泛濫,但是我們該讀什麼樣的書?該怎麼讀?許多人更加迷茫了。
  • 一年讀了100本書,卻連1本的內容都沒記住,你真的會讀書嗎?
    書讀的再多沒有思考,就把書讀成了單獨的文字,書是作者和你心靈的對話,是穿越時間,空間與你對話的橋梁。而你沒有讀懂,那說明你沒有和作者實現有效溝通。人人都渴望成長,其實喜歡讀書是一個很值得讚賞的好習慣,可是如果不得其法,相當於在浪費生命,比停止讀書更可怕,那針對無效閱讀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嗎?
  • 一讀書就瞌睡,讀書不是逐字閱讀,一小時讀一本書是如何做到的?
    第一節:人生要想早日成功,儘早建立讀書系統,為你的夢想插上飛翔的翅膀第二節:讀再多的書也沒有收穫,被別人諷刺自己是書呆子,出路在哪裡?一、為何我們一讀書會瞌睡呢?所以,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要選擇對自己有指導實踐的來讀,而其他知識點則可以忽略掉。2、讀書的方法錯誤針對不同的書籍以及不同的用途,讀書的方法是不同的,往往我們讀書,不論用途和書籍種類,都採用一種讀書方法是不對的。
  • 掌握這三種讀書方法,你就能讀透一本書!
    我發現身邊閱讀能力相當厲害的人,他們並非以閱讀量取勝,也不是比閱讀速度,速讀只是他們讀累了當放鬆的一個方式,不算讀書。說白了,就是當你讀完一章書之後,寫2000字左右的讀書筆記。比如我近期花了兩周時間把穆來納森的《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讀完,並寫了11篇拆書稿,每篇2000多字。換句話說,我讀完了這本書,就寫了兩萬字的讀書筆記,這比我平時用速讀法一天讀兩三本書效果要好很多。
  • 書該如何讀進去?讓古人告訴你這些讀書的方法
    但現代許多人往往認為讀書沒有時間,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忙,就是沒有時間讀書。 後漢三國時期的魏國,出了一個儒宗董遇,他提出了一個讀書觀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一本書如果讀一百遍,估計再笨的人,也能悟出個七七八八的道理。當有人提出誰有那麼多時間讀書時,董遇說,讀書有「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什麼意思呢?
  • 讀書筆記|讀一本書和讀懂一本書的區別
    樊登的《讀懂一本書》中也說明自己當時也有類似的情況,大學畢業後把所有的書都扔進垃圾桶,發誓這輩子再也不讀書了。然而在工作中不斷出現問題卻又讓他重新拾起書籍,並最終成功通過知識變現站穩腳跟。也許這個問題從「讀書是為了什麼?」的答案開始,就已經錯了。讀書並不是為了要把一本書讀完,每天給自己定目標,一兩個星期看完一本。
  • 「明明想讀書,但就是讀不進去」你的讀書習慣和人格有什麼關係?
    正在讀的書說出來周圍完全沒人聽說過,會有種特別的成就感。多偶制讀者:讀書也要「左擁右抱」、「雨露均沾」。從來不會看完一本書再看下一本,都是同時進行的。在多本書之間來回切換,這樣才過癮。讀不完星人:總是沒辦法讀完一整本書;經常是讀了幾章或一半不到,注意力就開始轉移。從此,這本書就被遺忘在角落裡。下一次再想讀點什麼時,不管記不記得上次的書沒讀完,還是不由自主翻開了一本新書。
  • 4個步驟教你如何去讀一本書?解決讀書沒耐心
    我們平時買書的時候,可能各種原因,一是去書店,或者在網上看到別人的文章裡介紹那本書,例如得到、樊登讀書、喜馬拉雅等等經常會給我們介紹一些書。那我們就把它買來放那裡,買來之後不一定馬上讀,可能過一段時間我們有用的時候再讀。如何區別哪些是好的書,哪些是不好的書?
  • 1個月讀10本書和讀1本書,哪個更好?方法不對,怎麼讀都沒用
    經常在網上能看到有人曬自己一個月讀了多少本書,我就會很疑惑,看書比的是數量嗎?這麼多書,他又吸收了多少呢?也有人曬一個月很認真的看了一本書,這樣,難道又說明他吸收的很好嗎?其實,只要方法對了,讀多少書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你學到了知識。方法不對,怎麼讀都沒用。
  • 書單推薦——5本書讓你明白如何讀書比讀什麼更重要
    這是我第一個主題閱讀——【如何閱讀】的推薦書單,總共有5本,都是我看過之後覺得能幫助建立正確閱讀習慣的書。只有懂得如何用正確的方式讀書,才能打好基礎,更好更高效地去讀更多的書。我認為在讀其他的經典之前,要了解快速閱讀的原理和方法,這樣可以讓你在後面幾本的閱讀中更加高效。這是改變讀書思維讀書方式的第一步。提醒一下,這本書本身也適合使用快速閱讀法,看完之後將學到的方法直接用在這本書身上吧哈哈。
  • 每年堅持讀300本書,這3個方法助你培養讀書體質
    日本龍谷大學經濟部客座教授原尻淳一卻恰恰相反,他每年工作之餘至少能完成300本書的閱讀,其中還不包括各類報刊雜誌,差不多一天一本。這對於喜歡讀書的原尻淳一來說或許不是什麼難事,但對於厭讀的人來說,一年讀完一本書都是煎熬和痛苦,更別說一年300本。但是沒辦法,對於離開學校的我們來說,想要獲得提高,讀書是為數不多又能自由分配時間的自我提高的方式了。
  • 如何做到一天讀一本書?這本書給了我答案
    直到我讀完這本書《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才相信我可以做成這件事。反覆思量之後覺得,一天一本書這件事,不應該被妖魔化,當然也沒必要神化。其實只要我們想,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一天一本書。《無限可能》是一本教人升級大腦的學習指南。
  • 《讓未來現在就來》如何快速有效地讀一本書?
    前幾天,老公無聊在手機鬥地主,也許是很久沒有玩過遊戲,我立馬被吸引過去了,可是內心又在不斷的掙扎,因為,我今晚是打算看書的啊,奈何耐力太差,我索性就捧了一本書一支筆和他擠到了一起。我美曰其名:我一邊看書,一邊看你鬥地主吧,老公聽了大笑到,你這樣也能看得進去書嗎?
  • 葉倩老師談:如何讀「好」書——《你的讀書方法價值百萬》
    如何基於認知迭代構建正確學習的思考方式《如何讀「好」書——你的讀書方法價值百萬》昨天受河南最美書店——星棲己書屋的邀請,為現場50多位愛學習的朋友進行了《如何讀「好」書——你的讀書方法價值百萬》主題分享。
  • 想讀書卻不會讀,這三個方法,讓讀書效果成倍增加
    等到看別人用更好的方法解決問題之後,他才想起來自己在書中看到過這方面內容。他的這些問題總結起來就是如何判斷一本書的價值,如何讀懂一本書,如何加深對內容的理解。有人說讀書是性價比最高的自我投資,只要識字就可以讀書。這話沒錯,但是想要真正讀懂一本書,從書中汲取有用的內容,還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 讀書沒用?麥肯錫精英說,是你沒掌握方法。學會這些,不再白讀書
    這樣的讀書方式,缺乏應用的關鍵環節,導致我們無法掌握書中知識。並且,記憶大師艾斯浩賓也說過,書讀完,很快就遺忘大部分。這就讓人們更加認為讀書無用。那我們是不是不讀書?並不是。葉聖陶老先生曾說過,我們生存在今日,要求知識。最普通、最經濟的方法還是讀書。
  • 掌握四個層次的閱讀法,高質量閱讀一本書
    現在網絡信息發達,喜歡讀書的人可以在網上讀電子書,不過很多人還習慣於讀紙質書籍,一本好書不僅讀完就可以,還可以反覆看,書中的知識點在自己看完一遍後消化吸收,通過工作和生活還能不斷的領悟書中的內容,感悟書中的精髓。書再好,沒有掌握閱讀的方法,不僅不能領悟書的重點,還浪費了自己的時間。
  • 創業要多讀書嗎?馬雲回答:讀得不多沒有關係,就怕沒讀這一本書
    這本書,是什麼書呢?相信很多人在沒有讀馬雲的語錄前會說是跟創業有關的書,或是跟管理有關的,或是跟如何運營公司有關的,但大多數人都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一本書,是什麼書呢?如果大家也不知道,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馬雲的這段語錄,文字如下:創業者書讀得不多沒關係,就怕不在社會上讀書。
  • 你知道怎樣正確地讀書嗎?
    我們總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那怎么正確地讀書呢?第一是堅持,首先你必須得要堅持的不斷去讀書,習慣一定是用堅持養成的。第二是找到堅持的理由。可以是興趣,也可以是責任。就比如你可能是出發於自身的一種興趣,我喜歡旅遊,我可以去看一些遊記,我喜歡收藏,我可以看一些收藏的書,我喜歡什麼樣的知識,我可以通過什麼樣的這樣的書籍去學習它。也可以單純是我喜歡小說,我喜歡散文,我喜歡詩等等。那麼也可以是責任,我可能想要教給小孩,我給他讀書讀故事,那我自己去看一些書,我在這個職位上我需要去學習某些知識掌握某些技能,我必須得去看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