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身邊閱讀能力相當厲害的人,他們並非以閱讀量取勝,也不是比閱讀速度,速讀只是他們讀累了當放鬆的一個方式,不算讀書。他們的目的是讀透一本書,一般用以下這三種方式讀書,也是我一直借鑑使用的:
1、寫讀書卡片
比如在讀完一章書時,我就寫幾張讀書卡片,把不懂或模稜兩可的概念記下來,並認真查詢資料;遇到不熟悉的人名,就查閱資料把他的生平、著作和主要思想寫下來;還有作者的觀點有反常識的對方,文中出現的金句等等,都一一記錄下來並寫下自己的看法。
一般來說,讀書卡片的種類可分為七種,即術語卡,人名卡,反常識卡,金句卡,行動卡,技巧卡和任意卡。
我來簡單說一說這七種讀書卡片類型到底怎麼寫的:
術語卡:把文中出現的術語或概念記下來,查詢最權威的解釋;人名卡:文中出現的人名,查看相關百科詞條,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反常識卡:有哪些理論模型/推斷證據/故事/行動,挑戰了自己的既有常識,把它記下來,並加上自己的常識,多寫一寫為什麼自己跟作者的想法不一樣;金句卡:記住那些文採飛揚,又性感的美句;行動卡:寫下你可以執行的行動;技巧卡:積累你學到的技巧;任意卡:此處自行發揮。其中,最重要的是術語卡,人名卡以及反常識卡,讀完每一章書,至少要寫完這三種讀書卡片,以保持最小輸出。
在這裡就以人名卡做示範:
人名:道金斯(Clinton Richard Dawkins,1941年3月26日-)。印象:著名科普作家。例子:1976年出版名著《自私的基因》,引起了廣泛關注。在書中他闡述了以基因為核心的進化論思想,將一切生物類比為基因的生存機器,並引入了「模因」這一概念。後來又出版了《延伸的表現型》、《盲眼鐘錶匠》、《上帝錯覺》等書,宣揚演化論,反對神創論。被稱之為「新無神論的四騎士」之一。
寫人名卡首先注意的是,有英文名的一定要寫上,因為中文翻譯有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況,再寫他貢獻最大的部分。
為什麼要這樣寫讀書卡片?因為卡片是最小存儲和輸出單位,除了幫助自己更深刻地理解書本內容之外,還給今後的寫作提供了最佳素材。就如錢種書不寫一萬多張卡片,他是不可能憑空寫出《管錐編》的。
當然,寫讀書卡片只是積累成作品的初級準備,可是沒有這一步的積累,就無法完成接下來更高一級的作品,如下圖所示:
2、寫拆書稿
所謂的拆書稿,是指你讀完一本書之後把精華內容提煉出來,寫成10 篇左右各自有明確主題且相對獨立的文章。說白了,就是當你讀完一章書之後,寫2000字左右的讀書筆記。
比如我近期花了兩周時間把穆來納森的《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讀完,並寫了11篇拆書稿,每篇2000多字。換句話說,我讀完了這本書,就寫了兩萬字的讀書筆記,這比我平時用速讀法一天讀兩三本書效果要好很多。
這是我寫過的拆書稿文章標題:
你為什麼越忙越窮,越窮越忙?稀缺給你哪些收益,又得付出哪些代價?稀缺讓人變得更笨,也更容易衝動為什麼說沒有餘閒時犯錯,後果更嚴重?為什麼說窮人比經濟學家更懂經濟學?哪些短視行為,給窮人的明天挖更大的坑?明知道稀缺是陷阱,你為什麼還掉進去?缺錢只是結果,窮人越來越窮的元兇到底是什麼?用哪些辦法可以幫助窮人擺脫貧窮?拿什麼來拯救你,缺時間的窮人?如何應對稀缺?你想要什麼就提前積累,而不是急需時才去要!
看得出來這種讀書方式無疑是最累的,一般沒有耐心讀書的人根本不敢嘗試,因為花十天左右才讀完一本書,說出來都不好意思。不過它卻讓我讀到更深入,尤其在思考之後收穫更大,因為我不僅把書本內容內化為自己的隱性知識,還在寫作過程中聯繫到實際生活,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
3、讀過之後,與人分享
當我讀完了一本書,就用複述的方式把它講出來給自己聽。如果去參加讀書會的活動,就把自己近期讀過的書跟大家分享。為什麼這種讀書方法最有用,一般閱讀能力厲害的人都願意與人分享呢?
因為讀書之後與人分享實際上是一種教他人的方法,也是實際應用,它在所有學習方法中是最有效的。下面這張學習金字塔來源自美國緬因州國家訓練實驗室,它也說明了同樣道理:教授給他人,才是最有效地學習方法。
而這種分享方式最適合用費曼技巧。以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叫《用「費曼技巧」來教自己讀書》,文中我用自己的話給他下了一個簡單的定義:
所謂的「費曼技巧」,即是用最簡單的話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不帶任何術語、黑話,讓上至八十歲老太婆下至八歲小孩都聽懂。
它主要有以下四個步驟:
學習一個新概念(知識),用最簡單的話複述給門外漢聽;找出對方聽不懂或自己表達卡殼的地方;回到書本(資料),弄清楚第二個步驟;重複以上的三個步驟,直到完全熟練這個概念(知識)為止。可見「費曼技巧」最核心的步驟是教。可以教授別人,也可以教自己,它可以讓一個人在學習某個知識時有及時的正反饋,馬上查缺補漏。
如果我在給別人分享一本書時,能夠用最簡單的話複述出來,即使沒讀過這本書的人也聽得懂,且我在分享過程當中沒有出現卡殼的現象,那麼這本書我真的讀透了。
以上這三種方式各有各的特點,也比較考驗人,畢竟這些讀書方法相對於匆匆讀完一本書就收起來,更加痛苦,但無疑它才是一個人的閱讀能力變得越來越厲害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