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這個三角地帶,藏著本地人都愛吃的菜頭粿,2塊5一條!

2020-12-19 鴨鴨說美食

漳州的小吃眾多,比如手抓面、四果湯、三角餅、滷麵等等,但有種小吃在廈門也很流行,來古城也必須要一嘗,那就是菜頭粿。在漳州,逢節必有粿,菜頭粿作為一種傳統小吃,自然少不了它的亮相。菜頭粿是由最平凡常見的材料—蘿蔔和米漿製成的。漳州古城內最出名的菜頭粿必須要提的就是這家「公園阿華老牌菜頭粿」,再一次的漳州行,古城大力改造之時,不少老字號店鋪都更改了營業時間或者關門歇業,好在它還在。

地址在中山公園門口的這個三角地帶,這裡也是美食集中地。應該是自家老房子,現在可能外面不讓擺攤,感覺少了點什麼。與時俱進,可以掃碼點餐,可以選擇到店自提,滿30元也可以送外賣!

他們家一定要嘗試的就是菜頭粿,2.5一條,2條起賣,炸的金黃酥脆,咬上一口裡面是白白嫩嫩的蘿蔔糕。

海蠣面線,小份12元,第一次嘗試了他們家的海蠣面線,湯底非常鮮美,而且小份其實分量也不少,建議可以加點胡椒粉,味道更好!

漳州古城老牌小吃店,推薦來吃哦!

相關焦點

  • 100元吃遍漳州古城,不容錯過的8家美食
    漳州古城,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現在經過改造後更是成為漳州旅遊必去的街區。而民以食為天,在這片古城之內,街頭巷尾隱藏著很多便宜而又好吃的平民美食,100元可以吃一天。本文帶你走街串巷,尋老漳州最地道不容錯過的8家小吃美食。
  • 東山人都愛吃的菜頭粿,舌尖上別有風味的鄉愁~
    圖 | 網絡也許有人不喜歡蘿蔔,但我想,應該沒有東山人不愛這個味道的吧。它更是一種舌尖上的鄉愁,仿佛咬一口那塊菜頭粿,就能回味起圍繞在媽媽身邊,垂涎三尺等著美味做好的那一刻。那種一口就能嘗出來的,家鄉土地孕育出的蘿蔔,讓做出來的粿也變得分外可口起來,每個步驟,都飽含著東山人對食物的熱愛,最大程度發揮它的美味。菜頭粿的做法1)把白蘿蔔用鐵篩子篩成絲。
  • 漳州古城 | 福建美食推薦篇
    小長假決定去周邊城市遊一遊放鬆一下,於是我們決定到漳州看看,旅遊當然少不了美食!聽說漳州的很多特色美食都集結在漳州古城,我們屁顛屁顛就來到古城。下面跟著小編一起感受一下吧!阿芳滷麵首先是福建特色的滷麵,之所以叫滷麵是因為食材取滷料,有大腸、臘腸、豆角等等,非常有閩南特色,我們吃的是有多家分店的阿芳滷麵,小編覺得來漳州一定要吃一下這裡的特色滷麵!這個必吃!!!推薦指數:四顆星
  • 潮汕的菜頭粿,外面酥酥的裡面脆脆嫩嫩的,家裡小孩都愛吃
    在飯桶家裡,有一種食物是無論大人小孩都愛吃的,那就是我們潮汕的一種傳統的小吃,美味的菜頭粿啦。看到這裡,大家一定很疑惑,為什麼是菜頭粿呢?這是因為在潮汕,蘿蔔就叫做菜頭,所以,菜頭粿其實就是蘿蔔糕。菜頭粿其實也算是一種傳統的糕點了。
  • 兩天一夜打卡古城20家店,這是一份連本地人都想收藏的清單
    第一站,我似乎已略微觸碰到漳州的步調飯後,我們從古城的北入口沿延安南路往文廟的方向前進漳州有海濱鄒魯之美譽,得益於這座千年古城經保護和修繕後現已成為首批中華歷史文化街區遊客沒有很多,古城顯得從容而淡定整體:4.5;環境:4.5;菜品:4.5;服務:4.0Day 2 小吃 打卡第二天, 小夥伴們還沉浸在美夢中,我7點鐘便早早的醒來。
  • 漳州南山橋夜景太漂亮,連接古城和南湖公園,市民遊客愛來!
    它位於漳州九龍江上,是漳州首座橫跨九龍江的石橋,也是國內首座以孫中山命名的橋梁,漳州本地人更習慣稱它為「舊橋」。漳州中山橋1925年建成,「50年公路橋、30年步行橋」的「資歷」,讓它成為幾代老漳州人不可磨滅的記憶。由於年久失修,它一度封閉,近些年經過修繕後重新開放。並且在它的邊上新建了一座步行橋,也稱作南山橋,又叫新中山橋。
  • 漳州菜頭粿,不一樣的白蘿蔔食用法,好吃清甜還不膩
    白蘿蔔,想必大家都吃過,但是也許會有人不愛吃白蘿蔔,因為白蘿蔔沒有什麼味道,但是你們知道嗎?白蘿蔔可有營養了,今天老玉米要給大家推薦的是一款由白蘿蔔的做成的「粿」,相信你了解之後一定會愛上這道美味的呀。
  • 福建有座低調古城,藏著極具閩南「古韻」的氣質,春節去正適合
    這裡就是距離廈門僅半個小時動車車程的漳州古城。自古以來,漳州古城就擁有著一種極具閩南古樸氣息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它也是福建為數不多獲此殊榮的古城。在這裡不僅藏著看不完的古蹟和古建築,還私藏著嘗不完的美味小吃,你會發現漳州原來如此低調的存在著。
  • 「海底輪」:人體三角地帶的秘密
    我們人體上很多啊,你們懂了就曉得修道。臉上三角形,兩個眼睛到口鼻三角形,兩個乳房到肚臍三角形,兩個乳房到上面喉結三角形,到處是三角形!下面下去也是三角形。在身軀的底部,肛門與前陰之間有個三角地帶,叫做會陰穴,在密宗稱為海底,印度的瑜珈術叫做靈蛇穴,是這個生命的靈力活動所在。
  • 在福建,漳州人一談吃,還有廈門人什麼事?
    攝影/挖哈 圖/圖蟲·創意 在福建吃貨界有個神奇現象: 外地人去廈門吃,本地人都去漳州吃——從廈門北站高鐵向西19分鐘,或者坐船半小時,就能抵達這座融匯山海風、蘊藏古早味的千年古城:漳州
  • 吃了菜頭粿,一年都有好彩頭
    草草啖鹽說蜜,今天來說說菜頭粿。菜頭粿在福建和廣東的地位很高,過年過節都需要一碟菜頭粿,取「好彩頭」之意,吃個吉利。菜頭粿又名白蘿蔔糕,顧名思義,就是用白蘿蔔做的糕粿。菜頭粿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大抵都在配料上不同,潮汕地區的加上臘腸丁、香菇、蝦米等;福州地區的加上紫菜和蝦皮。都是用山珍海味和粘米粉摻在一起蒸熟,然後煎香,配茶配酒,當主食或零食都不錯。唯有閩南地區,最是喜歡素淨的菜頭粿,不加肉不加海鮮,純粹的大白蘿蔔和米漿。閩南菜粿有別於其他地方的不只在配料上,主料用的是米漿而不是粉!
  • 潮州腐乳餅 菜頭粿
    餅餡中,腐乳塊百分之二點五,名酒含百分之二,白豬肉要經過精選,切成肉丁,佔百分之十八點二,粉糖含量百分之二十七點五,還有蒜頭等,配料總共在十四種以上。在製作上也十分考究,投料先後有序,烤焙也有章法。這樣,使餅皮薄而不裂,餅餡飽而不露,幹潤而不焦燥。目前,這種產品已成批生產,並加上漂亮的裝潢,每年均有出口。腐乳餅不僅造型小巧,有獨特的南乳、蒜頭和酒的氣味,香味濃鬱,芳香可口,甜而不膩。
  • 漳州1300多年的古城老街,擁有眾多文化遺產,即使破舊遊客也喜歡
    古城老街,是一個城市古老印記的最真實印記,它破舊不堪,卻常常會得到一些人的青睞,很多人為了找尋曾經遺失的美好,都會去這個城市的古城或者老街走一走,而福建漳州也有這麼一個古城老街。漳州本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而古城自然就是這座城城市最為核心最有價值的地區,而且漳州古城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漳州擁有著1300多年歷史,從唐朝時期至今經歷了無數風霜雨雪,繁華、落寞都曾經經歷過,而如今在中國就是這麼一座顯得平平常常的城市。
  • 這塊東山「菜頭粿」真好甲!
    也有一種「好彩頭」的寓意▼菜頭粿在東山島的菜市場都很容易買到圖 | 網絡但由於最近疫情原因要減少出門·準備食材··step1·洗淨後的蘿蔔削皮後削成絲·step2·然後把削好的蘿蔔絲再繼續切細碎儘量越碎越好·step3·
  • 璽寶說:你在高速路上愁WIFI,我在漳州古城好自在
    「說走就走」這個詞雖然已經被說濫了,但璽寶對這種恣意自由的行為還是由衷地嚮往。於是,背上簡單的行囊和心愛的腕錶粗發。在深圳這個快節奏的現代都市,每天都步履匆匆穿梭在各個場景、絞盡腦汁完成各項指標各種KPI。
  • 福建10大小吃,本地人愛吃,外地食客稱讚,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
    特別是沙縣小吃,全國各地都有它的身影。泉州小吃,閩南小吃的發源地。漳州小吃,中國南方唯一一個食品名城,小吃種類多而且美味可口。下面就來看看福建10大小吃,本地人愛吃,外地食客稱讚,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蚵仔為閩南語,指牡蠣,在閩南東三角(泉、廈、漳)蚵仔煎是一道考驗婦女廚藝的必備菜之一。雖然菜譜很簡單,但是要做得特別好吃,還是有些難度的。不同的人炒煎出來的口味也是不同的。2、泉州燒肉粽泉州燒肉粽是福建泉州的地方傳統風味小吃,端午節食俗。
  • 這3個寶藏景點藏著豐富看點,人文旅行者必打卡
    但其實作為閩南風味濃鬱的福建來說,在這裡藏著豐富的人文景致,它們都會為你見證著不一樣的福建美景,況且這些人文景點都還算是寶藏之地,遊客不會太多因此依然可以讓你體驗到原生態氣息。去過福建三次,旅途主要集中在廈門,泉州,漳州以及長汀,可以說這幾個城市都是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城,城內都藏著不少特色的古蹟,如果讓我推薦最喜歡的3個,那麼一定非開元寺,漳州文廟以及長汀古城莫屬。
  • 漳州古城邀你體驗「老街情、慢生活」
    煙炙磚、竹篙厝、圓枋脊伽藍廟、番仔樓、老教堂你沒看錯這裡就是漳州古城漳州古城位於漳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保護面積約53公頃,煙炙磚、竹篙厝、圓枋脊等古老元素點綴著傳統院落,伽藍廟、番仔樓、老教堂等歷史建築巍然挺立,「唐宋古城、明清街區、民國風貌、閩南韻味、僑臺同輝」是其形象的概括。
  • 來潮州玩,這三道潮州特色美食可千萬別錯過,本地人和遊客都愛吃
    其做法是選取優質黃豆,用鳳凰山泉水浸泡5-6小時,用石磨磨成豆漿,放爐火上煮滾後,加入鹽滷,產生一粒一粒米粒狀,用布包好,裝入約 10釐米的小方塊板模中,用木板壓上擠出水分,擠壓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豆乾,再用花生油炸成金黃色即可食用。吃鳳凰浮豆乾時,除要和"草仔"一起吃外,還可醮辣椒蒜泥醋等醬碟進食。
  • 探秘漳州四大海防古城之人文深厚的懸鐘古城
    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受命管理福建軍務,「經略海上防倭戍守」,經實地考察,在漳州沿海由北而南修建了4座臨海城堡:鎮海、六鰲、銅山、懸鐘其中鎮海為衛,其他三城分別設立千戶所。四城基本上等距離地排列,有如4個嚴陣以待的巨人,日夜守護著海防前線,構成捍衛海疆的一道堅固防線。如今,這四座古城堡都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