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簡單的說:就是大家相互「欣賞」和「感冒」,約來公司聊聊天;再往深了說,面試的過程可謂是暗藏玄機,一不留神可能就落入了面試官的圈套。
對於經驗不足的應屆生們,面試可真是令人頭大的事情,常常會因為面試官的幾個問題,被問到面紅耳赤,突然語塞。搞不懂 HR 們的話裡話,不知道他們想要問些什麼。
那麼,站在HR的視角,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他們更看重候選人的哪些方面?更想了解哪些信息呢?
一、候選人態度對是否明確
所有的HR,不管外企和民企,都是先看候選人出身。如果是應屆生,HR會非常關注他的畢業院校、專業和學歷。如果是社招經驗豐富的候選人,重點看他過去的平臺,大平臺更受青睞。
你可能會抱怨,普通院校畢業,或者之前在不知名小公司就職的人,豈不是沒有活路啦?但是這些小抱怨最好不要讓HR發現。
初入職場的新人,在面試溝通中往往傾向於向HR表達自己想要說的內容,例如:我是優秀學生幹部,溝通能力很強;我拿了很多獎學金,我學習能力很強;我曾創業,掙了很多錢......
在講這些優秀歷史時側重點要放在為什麼我做了這些事上,這也算是另闢蹊徑,大家都同樣追求優秀,但我獲得的成就從出發點上就跟別人不一樣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動機。補全你做每件事的動機,形成你自己獨特的故事。
二、候選人是否能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即價值觀匹配性,在面試求職中你要讓對方清楚的看到,你就是他們要找的那類人,氣味相投。即使你能力暫時不足,但是你同一類人設的標籤非常容易拉近和企業的距離。
大部分的面試官而言,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做一名公平公正的面試官,希望自己就是「伯樂」,來為單位尋找出一匹「千裡馬」。
所以,求職者一定要充分地展示出自己的才能,要能給面試官傳遞去一個信息,那就是:「我就是最厲害的人,你就已經是一匹千裡良駒,只需等待」伯樂「的到來就行了。
三、候選人職業規劃怎樣
對於職場新人,經驗尚淺,專業積累也不夠,HR更多的看潛力。
潛力是個很大的話題,展開談可以專門寫一篇文章。簡單地說,HR識別的是這個人的成長性,這是HR所能做到的上限。
一個人的未來職業規劃,一方面預示了候選人的職業發展路徑,另一方面也暗藏著他的職業穩定性。一般來說,有清晰的職業規劃的候選人,穩定性要遠遠高於無規劃的求職者。一個有定性的候選人,哪個HR會不喜歡呢?
四、候選人面試細節
HR在意候選人的哪些細節?著裝、談吐、配飾、口頭禪、表情、動作等都是他們會考慮是否錄用你的因素。而這些,也都是HR招聘的「微」技巧。
面試過程更重要的是溝通,若是因為說的太多,發現面試官坐姿越來越向後傾,胳膊開始抱胸,這時就要及時收話了。在有限的時間內,一定要照顧到對方的感受,保持適度溝通。如果你的專業形象較好,並且受到面試官的歡迎,同時提供的信息表現出了較好的可靠性,那麼面試多半都會成功。
注意:不要翹二郎腿、不要表情過於豐富、不要總是說口頭禪,更不要在交談中眼神看其它地方。
招聘不應是簡單的科學,更應該是門藝術。面試其實就是面試官和求職者的博弈,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為求職者,必要提高自身能力,展現自己的真材實價才是最好的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