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今年50多歲,平常退休在家。2019年,自從兒媳生了娃,王阿姨的晚年生活被一件事填滿——帶孫子。
日復一日的抱孩子,王阿姨終於被惱人的「媽媽手」纏上。「大夫,幫幫我吧,這個手太惱火了,大拇指一彎就疼,別說做不了飯,痛得我連覺都睡不好……」前不久,備受折磨的王阿姨來到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疼痛科,還沒怎麼說話,眼淚就要往下掉。
「媽媽手」是什麼?
在我們的手腕近大拇指側有兩條重要的肌腱,當豎起大拇指時,可以在這個位置觸摸到這兩條鼓起的肌腱。
如果這兩條肌腱活動太頻繁,或者過度負重,或者長時間不正確姿勢下使用,就會引發肌腱損傷及其附近的炎症,導致疼痛。
有時這種疼痛還可能牽連到近端的前臂或者大拇指。
一直抱著寶寶、用手拿較重的東西或者多次重複某一動作,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讓「媽媽手」找上門。
疼痛科是治什麼的?
王阿姨的「媽媽手」能看好嗎?
二醫院疼痛科科主治醫師蘇瑋醫生介紹,像王阿姨這種情況,疼痛科正是對口治療的科室。
針對類似情況,通常以一周為一個治療單位,通過療程治療,讓功能逐步恢復到80%-100%。
治療方式上,醫生為王阿姨選擇的是超聲引導下的注射治療,簡單來說,就是讓疼痛病灶部位暴露在超聲下,這樣一來,在治療時避免神經、血管及肌腱損傷,向病灶部位精準給藥。
「從前憑醫生的經驗治療,而有了超聲精準治療,超聲就像是醫生的眼睛,能更準確地發現病灶,避免誤傷。」蘇瑋醫生說。
蘇瑋醫生正在進行超聲精準定位治療
據了解,短短幾個月內,該院疼痛科已為數百名患者解除痛苦,王阿姨正是數百位疼痛患者之一,這也是市級醫院疼痛科中較早開展的技術。
經過治療,王阿姨的症狀得到了極大的緩解。目前正在進行後續的治療。
「疼痛不能靠忍,早治療早輕鬆。」蘇瑋醫生說。
另一位張阿姨,肩膀疼痛半年多,按摩、膏藥都試了,還是痛痛痛!最終來到該院疼痛科,在醫生在超聲精準定位下,使用穿刺針抽吸鈣化灶,徹底清除病灶,達到根治疾病的目的。
有人可能會問,疼痛科到底是管什麼的?
「疑難雜症」都可以來試試
疼痛科主要治療慢性疼痛,比如頸肩腰腿痛,和神經病理性疼痛比如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引起的神經痛等。
除了治療疼痛,疼痛科還有一些「隱藏技能」。
比如,慢性失眠、頭暈、不明原因不舒服,甚至是「青春痘」,也可以來疼痛科看看。
為什麼治療範圍可以這麼廣呢?
蘇瑋醫生介紹,因為引起疼痛的原因常常各式各樣,因此組成疼痛科的醫生也需具備麻醉科、骨科、神經內科、康復科、心理科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根據患者的具體需求展開更全面的診治。
「有時候掛號窗口的患者描述不清楚自己到底哪裡不舒服,工作人員很多時候就會推薦來疼痛科瞧一瞧。」蘇瑋醫生說。
避免疼痛傷身,一個原則注意
據了解,目前,中國約40%的青中年人伴有慢性疼痛,老年人慢性疼痛患病率約為60.2%。
日常生活中,我們最需要注意的是頸肩腰腿痛,因為這些疼痛常與我們的行為相關。
針對「媽媽手」、腱鞘炎和頸肩腰腿,蘇瑋醫生教給大家一個原則: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如特別是感覺到酸、累的時候,就換個姿勢活動一下。
此外,冬天是頸肩腰腿痛的多發季節。
冬季人體更容易受到風、寒、溼的入侵使局部微血管突然收縮、血液循環不通暢,造成頸肩腰腿等部位的血液供應變差,產生疼痛。
頸肩腰腿痛的誤區要知道:
自行拍打、牽引當心加重病情
自行拍打、按摩、牽引,對一部分輕症頸肩腰腿痛患者會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但如果症狀反覆出現,就應當儘快找專科醫生諮詢,否則很容易延誤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不要隨便吃止痛藥
人體疼痛是一種信號,說明人體的某個部位出現問題,自行服用止痛藥只能掩蓋病情,加重組織損害。
不要帶病鍛鍊
運動是可能會加重身體負荷和骨骼關節、肌肉的勞損。是否應該運動?每個人應根據自身的年齡、體質、工作生活特點,合理安排運動。
本文編輯:樂康,部分內容綜合自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官微
圖:123rf、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