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帶出「媽媽手」,腰痛得睡不著…醫生:痛能根治,為啥你要忍?

2021-01-14 騰訊網

王阿姨今年50多歲,平常退休在家。2019年,自從兒媳生了娃,王阿姨的晚年生活被一件事填滿——帶孫子

日復一日的抱孩子,王阿姨終於被惱人的「媽媽手」纏上。「大夫,幫幫我吧,這個手太惱火了,大拇指一彎就疼,別說做不了飯,痛得我連覺都睡不好……」前不久,備受折磨的王阿姨來到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疼痛科,還沒怎麼說話,眼淚就要往下掉。

「媽媽手」是什麼?

在我們的手腕近大拇指側有兩條重要的肌腱,當豎起大拇指時,可以在這個位置觸摸到這兩條鼓起的肌腱。

如果這兩條肌腱活動太頻繁,或者過度負重,或者長時間不正確姿勢下使用,就會引發肌腱損傷及其附近的炎症,導致疼痛。

有時這種疼痛還可能牽連到近端的前臂或者大拇指。

一直抱著寶寶、用手拿較重的東西或者多次重複某一動作,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讓「媽媽手」找上門。

疼痛科是治什麼的?

王阿姨的「媽媽手」能看好嗎?

二醫院疼痛科科主治醫師蘇瑋醫生介紹,像王阿姨這種情況,疼痛科正是對口治療的科室。

針對類似情況,通常以一周為一個治療單位,通過療程治療,讓功能逐步恢復到80%-100%。

治療方式上,醫生為王阿姨選擇的是超聲引導下的注射治療,簡單來說,就是讓疼痛病灶部位暴露在超聲下,這樣一來,在治療時避免神經、血管及肌腱損傷,向病灶部位精準給藥。

從前憑醫生的經驗治療,而有了超聲精準治療,超聲就像是醫生的眼睛,能更準確地發現病灶,避免誤傷。」蘇瑋醫生說。

蘇瑋醫生正在進行超聲精準定位治療

據了解,短短幾個月內,該院疼痛科已為數百名患者解除痛苦,王阿姨正是數百位疼痛患者之一,這也是市級醫院疼痛科中較早開展的技術。

經過治療,王阿姨的症狀得到了極大的緩解。目前正在進行後續的治療。

「疼痛不能靠忍,早治療早輕鬆。」蘇瑋醫生說。

另一位張阿姨,肩膀疼痛半年多,按摩、膏藥都試了,還是痛痛痛!最終來到該院疼痛科,在醫生在超聲精準定位下,使用穿刺針抽吸鈣化灶,徹底清除病灶,達到根治疾病的目的。

有人可能會問,疼痛科到底是管什麼的?

「疑難雜症」都可以來試試

疼痛科主要治療慢性疼痛,比如頸肩腰腿痛,和神經病理性疼痛比如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引起的神經痛等。

除了治療疼痛,疼痛科還有一些「隱藏技能」。

比如,慢性失眠、頭暈、不明原因不舒服,甚至是「青春痘」,也可以來疼痛科看看。

為什麼治療範圍可以這麼廣呢?

蘇瑋醫生介紹,因為引起疼痛的原因常常各式各樣,因此組成疼痛科的醫生也需具備麻醉科、骨科、神經內科、康復科、心理科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根據患者的具體需求展開更全面的診治。

「有時候掛號窗口的患者描述不清楚自己到底哪裡不舒服,工作人員很多時候就會推薦來疼痛科瞧一瞧。」蘇瑋醫生說。

避免疼痛傷身,一個原則注意

據了解,目前,中國約40%的青中年人伴有慢性疼痛,老年人慢性疼痛患病率約為60.2%

日常生活中,我們最需要注意的是頸肩腰腿痛,因為這些疼痛常與我們的行為相關。

針對「媽媽手」、腱鞘炎和頸肩腰腿,蘇瑋醫生教給大家一個原則: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如特別是感覺到酸、累的時候,就換個姿勢活動一下。

此外,冬天是頸肩腰腿痛的多發季節。

冬季人體更容易受到風、寒、溼的入侵使局部微血管突然收縮、血液循環不通暢,造成頸肩腰腿等部位的血液供應變差,產生疼痛。

頸肩腰腿痛的誤區要知道:

自行拍打、牽引當心加重病情

自行拍打、按摩、牽引,對一部分輕症頸肩腰腿痛患者會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但如果症狀反覆出現,就應當儘快找專科醫生諮詢,否則很容易延誤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不要隨便吃止痛藥

人體疼痛是一種信號,說明人體的某個部位出現問題,自行服用止痛藥只能掩蓋病情,加重組織損害。

不要帶病鍛鍊

運動是可能會加重身體負荷和骨骼關節、肌肉的勞損。是否應該運動?每個人應根據自身的年齡、體質、工作生活特點,合理安排運動。

本文編輯:樂康,部分內容綜合自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官微

圖:123rf、醫院提供

相關焦點

  • 產後腰痛十有九中?帶娃用點「小技巧」,可使腰病好大半
    文|好孕姐跟身邊的寶媽交流時,沒有一個不說自己生娃後腰痛的,也因此有「產後腰痛,十有九中」的說法,可見腰痛成了產後恢復的一大障礙。我也曾經在生過孩子以後腰痛了半年,在求醫問藥的時候,醫生說很多寶媽的腰痛都是因為腰肌勞損造成,也就是說,在生完孩子以後用腰過度造成的。
  • 奶奶帶娃身高長得快,媽媽帶娃卻不見長,醫生:午睡惹的禍
    就把壯壯丟給奶奶帶,在奶奶的撫養下,小傢伙長得很壯實,雖然調皮搗蛋但是身體一直很好,和其他天天往醫院跑的孩子相比,壯壯很少生病。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長得很快。身高已經有105了,每次奶奶帶孫子出門溜達,鄰居都要誇誇孩子長得高,以後指定是個大高個。
  • 奶奶帶娃身高猛漲,媽媽帶娃生長停滯,醫生指出:都是午睡惹的禍
    實際上,沒有科學基礎的「補發育」「多睡眠」反而會成為害娃長不高的毒藥。讓寶寶成為「橫向發展」的小胖墩。奶奶帶娃身高猛漲,媽媽帶娃生長停滯,同樣是午睡結果大不同閨蜜琪琪開了一家水果店,每年入冬或者是剛開春,遇到淡季的時候,店裡的工作還能稍微輕鬆一些,可是一旦遇到旺季,倆人往往都是忙得不開開交。
  • 為啥媽媽不在,寶寶乖得很,而媽媽在時,娃就開始「花式作妖」?
    同事小梅跟我訴苦,說她被婆婆給嫌棄了,而原因是同事上班不在家以後,寶寶乖得很,到點按時吃飯、按時睡覺,可聽話了。而且陪伴的過程中,只要不按照孩子的要求來,絕對又開始發脾氣。每當婆婆看到寶寶這樣,就開始嘮叨小梅,說她不會帶孩子,甚至讓小梅等到娃睡了再下班回家。面對寶寶的作妖和婆婆的嫌棄,讓同事委屈不已,明明沒做錯什麼,卻變成了這樣的局面。
  • 冬天來了,帶娃的媽媽也瘋了,哈哈哈
    @大白媽媽則選擇當一名戲精,昨天騙娃外面有太陽,今天哄娃說外面下雪了,每天都有新招,寶媽不免想感嘆:你是電 你是光 你是唯一的神話脫衣服之前先讓娃用手摸摸牆壁,幫助排出身上過多的電荷。靈魂質問:為啥小孩好像都不怕冷一樣?
  • 「我家寶寶都是玩累了自己睡」如此帶娃的寶媽,不出兩年要後悔
    文|秘籍君孩子小的時候,寶媽最頭疼的事情,應該是哄孩子睡。尤其是頭幾個月大的時候,真是不分白天黑夜各種鬧,好不容易熬過百天,孩子睡眠相對正常了吧,他又開始有了「玩心」。於是,各種貪玩,各種纏著媽媽,哄睡依舊很困難。
  • 奶奶帶娃身高長得快,媽媽帶娃卻不見長,醫生:都是午睡惹的禍
    文|奶寶育兒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俗話說「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尤其是對於上班族來說,基本每天都會午睡,這樣下午才有精力繼續奮鬥。而且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午睡是一個好習慣,因此,很多家長在帶娃過程中,也會儘量讓孩子午睡,但你知道這裡面的邏輯嗎?
  • 帶娃哄睡總熬夜?媽媽一定要注意保養好這個部位
    自從生了娃,當了媽,你的生活是不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媽前,是見了「噁心」躲著走的傲嬌小公主;當媽後,每天對著娃的「屎尿屁」仔細研究。當媽前,晚上可以踏實睡個安穩覺,周末還能睡到太陽曬屁股;當媽後,才知道有一種抓狂,叫天黑了娃還不睡覺;有一種崩潰,叫夜深了娃仍在哭鬧!周末也再也沒有「自然醒」……一句臺詞:「我已經想不起來連續睡3個小時是什麼感覺。」
  • 中國一家人帶一娃,外國媽一人帶幾娃,同樣是帶娃為啥區別這麼大
    編輯|黃文珍 定稿|菁媽 都知道生娃難,十月懷胎不簡單,生產過程更是九死一生。但其實帶娃更難,在國內,大部分家庭幾乎是全家總動員,只為著帶好一個小孩,有時候還需要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齊上陣才搞得定。
  • 「中國式爸爸」帶娃一起睡,媽媽看到後「心疼」,男人帶娃不靠譜
    有一個特殊的名詞叫做「中國式爸爸」,意思是說在中國的家庭模式中,一般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帶孩子的活主要就是交給媽媽了,爸爸在外面賺錢。很多父親不懂得如何照顧孩子,尤其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更加不知道如何處理一些細節上的問題。
  • 奶奶帶娃身高猛漲,媽媽帶娃發育停滯,醫生的話讓媽媽心碎
    導讀:奶奶帶娃身高猛漲,媽媽帶娃發育停滯,醫生的話讓媽媽心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奶奶帶娃身高猛漲,媽媽帶娃發育停滯,醫生的話讓媽媽心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爸爸賺錢 媽媽就活該帶娃??都是藉口
    網上很多寶媽都說,帶娃不容易,吃不好,睡不好,都渴望爸爸能幫幫忙,一旦這樣的聲音出現,往往就會有另一個聲音在說「爸爸不出門賺錢,喝風嗎?爸爸工作多累多累的。」 在這裡格格爸想說,都是藉口,賺錢就是不帶娃的理由嗎??除了和特殊職業,比如警察,軍人,醫生等行業。他們確實無法固定時間。
  • 為啥我一個人就能帶娃,而你卻需要一家人幫忙?看完你會自愧不如
    刷抖音的時候,經常看到一些兒媳吐槽婆婆不幫自己帶娃的視頻,把自己說的有多麼可憐,每天吃不好睡不好,簡直快要崩潰了。還說以後等婆婆老了,自己也不會孝順她……有時候也會刷到四位家長,帶一個寶寶的視頻,爺爺負責推小車,奶奶負責逗寶寶,爸爸負責拎東西,媽媽負責照相片,就這一家人還手忙腳亂。
  • 「不給帶娃,每月給2000!」父母不幫帶娃就要拿錢,你怎麼看
    ,上午跟一個寶媽聊天,聽她講了自己家的事情,我發現現在已經不是討論父母該不該無償帶娃的時候,因為很多年輕人的概念中認為:你不幫我帶娃,就要給我生活貼補,也就是說,父母不幫子女帶娃,就要每月給子女一些經濟補貼。
  • 奶奶帶娃身高猛漲,媽媽帶娃身高停滯,醫生指出:都是午睡惹的禍
    奶奶帶娃身高猛漲,媽媽帶娃身高停滯,醫生指出:都是午睡惹的禍今年來勢洶洶的疫情做出如此決定,想提高成績是一方面,讓兒子中午可以好好地睡個午覺,也佔據了很重要的因素。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慢慢過去了,雖然孩子每天都有午睡,但讓小麗覺得鬱悶的是,孩子並沒有長高的跡象,反而每天無精打採的。小麗帶著心中深深的疑惑諮詢了醫生,醫生告訴她,孩子的現狀,是午睡惹的禍!
  • 在家好好的,在幼兒園就尿床,要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嗎?
    她問我,要不要帶娃去看心理醫生?我勸她不著急去醫院,先跟孩子和老師分別都聊聊,了解下情況尤其是孩子尿褲子的當下是什麼情境,說不定能找到原因解決問題。有熱心的同學媽媽出主意,讓她帶娃去看中醫。還推薦了個蠻有名的醫生,說鄰居家小朋友就是在他那裡看好尿床毛病的。
  • 帶娃旅行的真相:苦逼又不同頻,我們為啥樂此不疲?
    不論平日裡看對方多不順眼,吼作業時多麼兵荒馬亂,一家人只要出門旅行一次,就能解決問題。旅行歸來,家裡的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溫馨,再也不想追尋詩和遠方了,老母親的心裡只有一個聲音:啊,終於回來了。每年一放暑假,就會激動地規劃帶娃去哪裡旅行,無限憧憬。每每拖著疲憊的身軀回來時,又忍不住拷問自己,你有啥子想不開,要帶娃跑那麼遠去旅行。
  • 韓國媽媽帶娃美美噠,為啥中國媽媽卻「累成狗」?無非4個原因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在所有韓劇中,大家都不難發現,韓國女性即使已經當媽媽,皮膚也會保養得非常好,穿著打扮也非常時尚,根本看不出她們是已經當媽的人。但反觀我們大部分當媽媽的女性,有沒有孩子一看便知,而且很多人從五官神態上,就能看出她們真的非常疲憊。韓國媽媽帶娃也是美美噠,為啥中國媽媽卻總是「累成狗」?
  • 「為啥我媽帶娃是義務,你媽帶娃就得給錢?」寶媽回答讓人服氣
    表妹身體還沒恢復好,沒辦法就請娘家媽過來幫忙帶娃。帶到上個月正好滿一年,表妹覺得自己媽出了不少力也吃了不少苦,希望老公能給她一些錢表示表示。結果表妹夫不肯,說別人家孩子奶奶帶娃都是義務勞動,為啥孩子外婆帶娃就得給錢?說話聲音太大,讓在另一房間的嶽母聽到了,當時場面十分尷尬。還好表妹機靈,說了句「你要是肯入贅我家,我媽就成了孩子奶奶,她也可以免費帶娃。」表妹夫無話可說。
  • 「不給我帶娃,每月給2000!」父母不幫帶娃就要拿錢,你怎麼看?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來今天想寫的話題是:父母該不該無償給子女帶娃,上午跟一個寶媽聊天,聽她講了自己家的事情,我發現現在已經不是討論父母該不該無償帶娃的時候,因為很多年輕人的概念中認為:你不幫我帶娃,就要給我生活貼補,也就是說,父母不幫子女帶娃,就要每月給子女一些經濟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