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詩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020-12-15 太平洋親子網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鑑賞

  第一段中共有五句,句句押韻,「號」、「茅」、「郊」、「梢」、「坳」五個開口呼的平聲韻腳傳來陣陣風聲。「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勢迅猛。「風怒號」三字,音響宏大,猶如秋風咆哮。「茅飛渡江灑江郊」的「飛」字緊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沒有落在屋旁,卻隨風「飛」走,「飛」過江去,然後分散地、雨點似地「灑」在「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很難弄下來;「下者飄轉沉塘坳」,也很難收回來。「卷」、「飛」、「渡」、「灑」、「掛罥」、「飄轉」,一個接一個的動態不僅組成一幅幅鮮明的圖畫,而且緊緊地牽動詩人的視線,撥動詩人的心弦。

  第二段中共有五句,這是前一節的發展,也是對前一節的補充。前節寫「灑江郊」的茅草無法收回,除此以外,還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茅草,但卻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無力」五字宜著眼,如果詩人不是「老無力」,而是年當壯健有氣力,自然不會受這樣的欺侮。「忍能對面為盜賊」,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盜賊。但其實,這不過是表現了詩人因「老無力」而受欺侮的憤懣心情而已,決不是真的給「群童」加上「盜賊」的罪名,要告到官府裡去辦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無可奈何了。這一切,都是結尾的伏線。「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大胸襟和崇高願望,正是從「四海困窮」的現實基礎上產生出來的。

  第三段共八句,寫屋破又遭連夜雨的苦況。「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兩句,用飽蘸濃墨的大筆渲染出暗淡愁慘的氛圍,從而烘託出詩人暗淡愁慘的心境,而密集的雨點即將從漠漠的秋空灑向地面,已在預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兩句,沒有窮困生活體驗的作者是寫不出來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不僅是寫布被又舊又破,而是為下文寫屋破漏雨蓄勢。成都的八月,天氣並不「冷」,正由於「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所以才感到冷。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前後用七字句,中間用九字句,句句蟬聯而下,而表現闊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詞如「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歡顏」、「安如山」等等,又聲音洪亮,從而構成了鏗鏘有力的節奏和奔騰前進的氣勢,恰切地表現了詩人從「床頭屋漏無幹處」、「長夜沾溼何由徹」的痛苦生活體驗中迸發出來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此詩表達了作者關心民間疾苦,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相關焦點

  • 2021年八年級語文填空真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八年級語文填空真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秋天漠漠向昏黑。   (2)俄頃風定雲墨色,。   (3),嬌兒惡臥踏裡裂。   (4)自經喪亂少睡眠,!   (5),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讀古詩 知情懷(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此情此景倒讓我想起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既然睡不著,那就重溫一下吧。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唐代: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實錄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人由自己的茅屋被秋風所破之事,一躍聯想到在風雨中千千萬萬衣食無著的窮苦百姓,表達了自己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和崇高理想。既是詩歌,教學中指導學生誦讀詩歌、以讀促品、以品促悟,在讀品感悟中去把握詩歌內容、領略詩人情感,進而感悟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與博大的胸襟,這是我的教學設想。
  • 2020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作者:杜甫     八月秋深,狂風怒號,(風)捲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懸掛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低洼的水塘裡。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 杜甫,詩壇第一苦人,讀一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知道了!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苦的夠味兒,讀後不禁悽神寒骨,讓我們看到了杜甫當時的悽慘的處境和被命運折磨後依然堅硬的初心。成都草堂,折射命運悽慘!杜甫年少優遊,其父是兗州司馬,生活安定富足,「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讓杜甫不知愁苦為何物。
  • 「寫讀創」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李娜   「寫讀創」教學實驗教師   滑縣英民中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蘇教版教材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文言文單元的第六篇課文。
  • 杜甫詩歌音樂會開啟 唱一曲《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活動現場杜甫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集大成者,被尊為「詩聖」,他的詩歌被譽為「詩史」。杜甫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產生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杜甫精神對後世滋養深遠。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三年零九個月,留下了二百四十餘首詩歌。
  • 一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告訴你答案
    公元759年的秋天,也就是唐肅宗乾元二年,由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的安史之亂還未平息,唐朝大地一片悲歌,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而此時的杜甫在戰亂中一路向西,終於在朋友的幫助下,在成都的浣花溪邊蓋起了一件簡陋的茅草屋,雖然簡陋不堪,但總算有一個棲身之地,一家人總不至於流落街頭。
  • 徐利明行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新書首發
    徐利明行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徐利明,1954年2月生,文學博士,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中央文化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人民政府參事,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書法創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標準草書學社社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草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英文版)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唐)八月秋高風怒好,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傾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 讀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本文由作者煙雨古詩詞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千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 古人易悲秋,詩詞中的傷感意境之二——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 【張娟專欄】憂國憂民腸內熱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課堂設計
    (預設: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師:所以「茅屋」兩個字要讀出——(預設:情……)師:「為秋風所迫」,要讀出——(預設:疼惜?惋惜?絕望……)師總結:這麼一個讓人安定愉悅的地方,「被秋風所迫」,是多麼絕望!但是這首詩,又不是絕望之作。讓我們一塊走進詩歌。
  • 杜甫茅屋的民法問題分析
    一日,陪女兒讀唐詩,偶然想到詩聖的不朽詩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然而,從民法的角度分析開來,也頗有趣味,和大家分享如下
  • 詩人筆下的秋天好美啊!
    詩人筆下的秋天好美啊!古人一葉而知秋,秋來之,萬物凋零。秋風瑟瑟,站在秋風中的詩人往往抒發離別之情,或離別之愁,或壯志未酬,或萬千思緒。讓我們走進詩歌的世界,領會詩人的悲。《野望》隋末唐初詩人王績作品《野望》是隋末唐初詩人王績的作品。
  • 十首關於秋天的詩詞,醉美了整個秋天!
    秋景美,秋天的心情亦不同,「一年好景君須記」是它,「自古逢秋悲寂寥」也是它,秋天有太多種面目,秋天的你,來品讀詩詞裡的秋天,感悟秋天獨特的美。《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 關於秋天的詩句!
    秋天到,秋風起,秋天的詩句飄飄至。1、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____毛澤東《沁園春·長沙》5、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____劉徹《秋風辭》6、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____王勃《滕王閣序》7、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
  • 【雙語經典誦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