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實踐有感

2020-12-12 南山疏雨

巴巴拉·明託(Barbara Minto)的《金字塔原理》中有個MECE原則,是說在將某個整體(不論是客觀存在的還是概念性的整體)劃分為不同的部分時,必須保證劃分後的各部分要符合以下要求:

各部分之間相互獨立(mutually exclusive),沒有重疊,有排他性;

所有部分完全窮盡(collectively exhaustive),沒有遺漏。

當時在讀的時候,覺得這都不是事兒,既然要分類,肯定是會這樣做的。

但現實打起臉來就是啪啪作響。

2月3日在寫《大學生不實習的客觀原因分析》時,雖想到了家庭因素,但當時未考慮清楚,為完成日更,只好捨棄家庭因素,先行發布。

這兩天,想到這個問題就如鯁在喉。

想問題容易,把問題想明白不易;

做一件事不難,但堅持做一件事很難。

想到家庭因素,但卻沒想明白家庭因素如何影響大學生的實習。

知道分類要完全窮盡不遺漏,但在實際執行的時候,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影響決策。

在多種因素的影響疊加下,決策的客觀性基礎不復存在,潛意識的傾向性開始顯現,結果導向首先作祟,取捨變得自然而然。於是犧牲文章質量,換來日更,但這真的值麼?自媒體時代,質量一定是第一位的,沒有質量,誰來關注你?流量從哪裡來?

希望以後的文章,能夠嚴格執行《金字塔原理》,完善邏輯結構,提升文章質量。

圖片來自網絡,若侵請刪

以下是補充的《大學生不實習的客觀原因分析》之家庭因素:

前天的文章中分析了大學生不實習的客觀原因有四個:就業指導政策不能與時俱進;高校教學計劃安排問題;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流於形式;學生對實習有誤解。

寫的時候覺得已經全部概括,涉及政策指導,高校教學部門,就業指導部門,學生本人四個方面。但文章發布後發現還是遺漏了一個重要因素:家庭。

家庭也是大學生不去實習的一個主要因素。

有的家長對實習的作用和意義有誤解,在他們的觀念中,實習就是掙錢。他們看到的是每天百八十元的實習費,看不到實習對大學生成長的正面作用。覺得孩子小,家裡不缺這點錢,用不著受苦受累去實習。錢不夠,可以給,只要少受罪就行。

有的家長認為實習就是每天按時上下班,給一幫大爺大媽端茶倒水,看別人臉色幹活,天天受著窩囊氣,畢業後又不能留下來。這樣的實習有啥意義呢?於是告訴孩子,別去實習了,在家玩兒歇段時間,到時找人給你蓋個章,把實習報告交上去就好。

還有部分家庭條件好,門路多,給孩子安排個工作問題簡直就是so easy。父母會直接告訴孩子,不用實習,想去哪兒玩就去哪兒玩,上班後沒時間到處瞎跑,到時我們把實習報告弄好給你就行。

如此,大學生不實習的客觀原因有五個:政策指導因素,教學安排因素,就業指導因素,家庭因素,學生因素。涵蓋了政策,高校,家庭和個體,所有部分已經窮盡,沒有遺漏。

相關焦點

  • 讀《金字塔原理》有感
    今天我要給大家解讀的書是《金字塔原理》。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我閱讀後的感受。1.什麼是金字塔原理?從書中我可以學到,金字塔原理就是在表達的時候把任意的一件事情歸納出一個中心論點,在每個論點下面提供論據支持。關於組織我們的思想,可以按照時間,空間,重要性的順序來進行組織。
  • 為什麼你讀不懂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這本書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作者是著名的諮詢公司麥肯錫集團的女諮詢顧問芭芭拉明託,這本書引進國內後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傳播,金字塔原理一共有兩本,第一本更多的偏重理論,第二本更偏重實踐,但是度過此書的朋友肯能會發現金字塔原理1的前半部分可能還容易一些,後半部分基本很難讀下去
  • 《金字塔原理》
    與黃金圈原理有什麼本質的相同和不同之處?2.金字塔架構圖與公司組織架構圖之間的相同與差異?3.金字塔原理:向上、向下和橫向之間的相互聯繫?
  • 金字塔原理缺了什麼?
    鄙夷「派」認為《金字塔原理》根本沒有必要寫成一本書,金字塔原理本身並沒有多少信息量,寫成一本書純粹是浪費大家的時間。對它不明覺厲的人的說:寫的好高深,完全看不懂,ORZ…不明覺厲「派」認為金字塔原理寫的晦澀難懂,看不懂,也談不上應用,但仍然希望學會金字塔原理,認為學會金字塔原理能夠大大提高自己的邏輯性。這三種評價其實都對,都有道理,因為《金字塔原理》本來就是這樣一本書。
  • 《金字塔原理》讀書筆記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麥肯錫公司首位女諮詢師明託首先闡述的關於思考和寫作方法論的書;這也是一本經典但略顯囉嗦的書。金字塔原理在諮詢行業報告中廣泛使用,成為麥肯錫公司的重要培訓課程之一。金字塔原理到底說的是什麼 用一句話說,金字塔原理就是,一個中心,三至七個基本點或論據,然後層層延伸,形如金字塔。
  • 《金字塔原理》閱讀摘要
    金字塔原理是一種重點突出、邏輯清晰、主次分明的邏輯思路、表達方式和規範動作。金字塔的基本結構是:中心思想明確,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先重要後次要,先全局後細節,先結論後原因,先結果後過程。
  • 四個要點解讀金字塔原理---評《金字塔原理》說書稿
    《金字塔原理》在這些年盛行的工作方法類圖書中,麥肯錫系絕對是無法令人忽視的一隻神秘力量,不管是日本製造《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聰明人的一張紙整理術》,還是美國原裝的《金字塔原理》都是號稱深入總結了麥肯錫獨門秘技,尤其是
  • 如何構建你的金字塔結構 | 《金字塔原理》
    在上一篇文章中,帶你認識了金字塔原理(可點擊跳轉),介紹了為什麼學習金字塔原理,和什麼是金字塔原理
  • 用金字塔原理進行寫作
    《金字塔原理》的作者芭芭拉 明託是哈佛商學院錄取的第一批女學員,也是麥肯錫國際管理諮詢公司聘請的第一位女性諮詢顧問。芭芭拉 明託的金字塔原則是一項層次性、結構化的思考、溝通技術。通過訓練思考能力,增強表達的邏輯性,從而達到重點突出、邏輯清晰。 《金字塔原理》介紹了一種能清晰地展現思路的有效方法,是訓練思考、進行結構化寫作的實用寶典。
  • 《金字塔原理》:讓表達更清晰
    美國芭芭拉明託的《金字塔原理》這本書告訴我們,要想做到重點突出,邏輯清晰,就要會用金字塔原理。那麼什麼是金字塔原理呢?金字塔原理是一種重點突出,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簡單易懂的思考方式,溝通方式,規範動作,它的基本結構就是結論先行,自上而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要先重點後次要,先總結後具體,先框架後細節,先結論後原因,先結果後過程,先論點和論據。就拿同事的這件事情來說,該怎麼表達才能讓領導比較清楚呢?我們用金字塔原理來試一下。
  • 《金字塔原理》:讓你的表達更清晰
    在這方面,最為經典、實用的方法,當屬芭芭拉·明託在《金字塔原理》一書中提到的結構化思維。01 什麼是金字塔原理要搞清楚什麼是金字塔原理,我們先來看兩段文字對比:未經組織前的文字:「王總來電話說他不能參加下午3點的會議了。李總說他不介意晚一點開會,明天開也可以,但明天10:30以前不行。
  • 讀《金字塔原理》後感:你的金字塔,我的金字塔,應該都不一樣
    by 月壹/YHY《金字塔原理: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這本暢銷書,想必諮詢研究公司的從業者都不會陌生,甚至是企業培訓和高校選修課中也越來越多見到金字塔框架或者是結構化思維的身影
  • 應用《金字塔原理》解決產品問題
    金字塔原理是一個結構化思考的方法論,用於幫助人們更清晰的思考、解決問題和表達(寫作與演示)。其核心理念就是基於中心思想(或問題)的的歸納演繹,將要點/問題的拆解和組合、展開分析和說明,最終展開後的結構呈金字塔狀,故稱為金字塔原理。
  • 金字塔原理-看這一篇就夠了~
    》,這本書主要幫我們解決兩大問題:思維混亂、邏輯不清,通過學習金字塔原理,加以練習,你可以做到想清楚、說明白。:思維混亂、邏輯不清,通過學習金字塔原理,加以練習,你可以做到想清楚、說明白。今天我剛好看完了芭芭拉·明託的《金字塔原理》和王爍的《有效寫作13篇》,就把兩本書的內容結合起來,儘量用簡潔明了的話語說明金字塔原理如何幫助提升我們的寫作和表達能力。
  • 7天讀完《金字塔原理》——超全筆記
    金字塔原理—介紹圖片書名《金字塔原理》作者芭芭拉·明託
  • 《金字塔原理》讀書筆記
    最近讀了《金字塔原理》,運用書中的理論和方法,可以很好的幫助解決這個問題。下文我將簡要介紹:1. 什麼是金字塔結構、金字塔原理?2. 怎麼使用金字塔原理?3. 全書框架圖。01 什麼是金字塔結構、金字塔原理?金字塔結構:一個總的思想統領多組思想。思想之間以縱向或橫向聯繫。縱向上任何一個層次的思想都是對其下面一個層次上思想的總結,橫向上多個思想因共同組成同一個邏輯推理過程而被並列排在一起。
  • 成為麥肯錫經典培訓教材的《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自出版以來,已經成為麥肯錫公司經典的培訓教材之一。    最新版本主要分為四大部分:第一篇同以前的版本沒有太大的區別,主要對金字塔原理的概念進行了解釋,並介紹了如何利用這一原理構建基本的金字塔結構;第二篇介紹了如何深入細緻地把握思維的環節,以保證你使用的語句能夠真實地反映你希望表達的思想要點;第三篇是全新內容,主要針對的對象是需要寫研究分析報告的人士,以及需要對複雜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結論供決策使用的人士;第四篇介紹了一些演示技巧,能夠幫助你在以幻燈片等書面形式演示具有金字塔結構的思想時
  • 金字塔原理·助力您的表達、寫作、解決問題
    金字塔結構組織思想:「」今天的會議可以改在星期四11點開嗎?因為這樣對科林斯和詹森都會更方便,唐克利福德也可以參加,並且本周只有這一天會議室還沒有被預訂。」從未組織的思想到金字塔結構組織思想,您悟了麼?
  • 《金字塔原理》要點梳理
    很多朋友領導推薦這本書,感覺這本書快要成為「寶典」了,我是硬著頭皮讀下來的,想起那句不無道理的話:金字塔原理是一個思考、表達的好工具,但《金字塔原理》不值得花太多時間去讀。解決問題的思路界定問題 — 分析問題 — 找到解決方法 — 按金字塔原理組織界定問題的4個要素:a. 切入點/序幕;b. 困擾/困惑;c. 現狀(非期望結果);d. 目標(期望結果)1.
  • 乾貨滿滿|金字塔原理錘鍊機關文字寫作思維——讓你想清楚、說明白、寫到位
    作為美國「麥肯錫40年經典培訓教材」的《金字塔原理———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以下簡稱《金字塔原理》),是作者芭芭拉·明託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講解寫作邏輯與思維邏輯的重要著作,其將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歸結到同一個核心: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