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把二寶哄睡後,就忙著做家務,適逢周末,大寶也在家,看著我忙的團團轉,一會擦桌子,一會兒掃地的,大寶也跑過去從水盆裡拿了抹布過來幫忙,結果力氣太小,水沒擰乾,一串小水珠隨著大寶行走的軌跡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看著大寶興致勃勃,我也不能駁了孩子的好意呀,可這,寶貝呀,你確定你不是想要玩水,是要幫忙嗎?
讓孩子做家務,該不該給報酬?明白這點很重要
我問:「寶貝,你幹嘛呢?」
大寶:「媽媽太累了,我幫幫你。我幫了媽媽的忙,媽媽可不可以給我獎勵呀?我想吃媽媽做的蛋糕了。」
我:「嗯,媽媽是有點忙,你幫了媽媽,想吃蛋糕當然可以啦,但你看看你真的是幫忙嗎?怎麼反而把地板弄溼了呢?」
大寶:「哎呀,對不起媽媽,我不小心把水灑地上了,我不是故意的。」
我:「沒關係,那地上的水怎麼辦?」
大寶:「我來,我自己把它擦乾淨。」
我:「嗯,那擦地板,還要獎勵嗎?」
大寶:「這個就不要獎勵了,因為是我自己弄溼的,就應該我自己擦乾淨。」
讓孩子做家務,該不該給報酬?明白這點很重要
說完,大寶就拿了幹抹布把水漬擦乾淨了。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些媽媽不認同我給大寶獎勵,認為:做家務應該是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孩子也是家庭一員,不應該給她獎勵。
知道瑞媽的人都知道,瑞媽一直認為是:教育沒有固定式,父母不同、環境不同、孩子不同、那麼相對於孩子的教育也不盡相同,每一個家庭都應該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式,所有的專家也好,經驗也罷,都是借鑑。
讓孩子做家務,該不該給報酬?明白這點很重要
對於做家務給獎勵這一塊,瑞媽認為:應該不同情況,區別對待,我贊成孩子也是家庭一員,也應該有她做家務的義務,但我認為,孩子的義務,僅限於她自己的事情,比如說:自己收拾自己的書包、書桌、洗洗自己的小襪子、疊自己的小被子,這類自己力所能及的,自己的事情。其他家庭家務,給孩子一個乾淨的家庭環境,我覺得這是父母的責任。
像上面說的,大寶是因為看到媽媽很忙,覺得媽媽累,那麼她想來幫忙,而在幫忙的基礎上,適當要點好處,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並且大寶是用的商量的語氣。既能幫到媽媽,還能滿足自己的小願望,我覺得這挺好。
後面,大寶把地板弄溼了,她提出自己擦乾淨,而且這次,沒有要獎勵,因為大寶覺得這是她自己的事情,就應該自己做好。
瑞媽不贊同用教訓的口吻告訴孩子:做家務是我們大家的事情,所以你做家務就是應該的。相反,瑞媽以為,適當的獎勵才是最好鼓勵。
讓孩子做家務,該不該給報酬?明白這點很重要
一、做家務是義務,是任務
瑞媽小時候就一直活在「別人家小孩」這類誇獎中,特別是做家務這一塊,父母一直在廣東打工,我也跟他們去廣東上學,他們早出晚歸,我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已經學會做一家人的飯了,每周六,還要把一家人這周存的衣服全部拿出來洗。
父母的觀念是:你已經這麼大了,我們掙錢這麼辛苦,家務活你已經會做了,就應該你來做,而且為了讓我更勤快,父母不允許買洗衣機,我們家的第一臺洗衣機,還是我工作後買回去的。當時,附近的叔叔阿姨都誇我父母教導有方。
這樣的教育方式,確實鍛鍊了我的家務能力,我也能明白父母的辛苦,但,也讓我對家務產生了厭煩感,我不喜歡做家務,把做家務當成是一件苦差,記得跟寶爸談戀愛那會兒,還要求他以後必須他做家務,他當時還打趣我:怎麼你一個女孩子,那麼討厭家務。
我覺得是煩了,真的是煩了,想想從小學二年級(9歲)到成家(25)歲,這麼多年,只要我在家,家務就是我的責任,能不煩嗎?
讓孩子做家務,該不該給報酬?明白這點很重要
做家務,把家收拾的清清爽爽、漂漂亮亮的,這應該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而不是一件苦差。我的閨蜜霞妹,她就特別喜歡做家務,喜歡收拾屋子,喜歡裝扮家,我特別羨慕她,但卻學不來,後來才知道,這跟她從小的做家務觀念有關。
二、做好自己的事就好,其他家務是幫忙
霞妹是廣東人,也是我在廣東的同學,每次去她家玩,家裡都是乾乾淨淨的,客廳還擺放著鮮花,一進門,那感覺真的很舒服,所以我也特別喜歡去她家玩,她媽媽是個非常勤快的人,家裡的家務基本都是她媽媽在做,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內家庭。
據霞妹說,他們自己的房間,她媽媽是不會幫忙打掃的,怎麼裝扮,怎麼布置,都是她們自己的事情,她也非常樂於裝扮自己的房間,她們有時也會在媽媽那裡掙點零花錢,幫媽媽大掃除、幫忙整理客廳之類的。
讓孩子做家務,該不該給報酬?明白這點很重要
霞妹特別有文藝範,用網絡流行語就是:她把生活過成了詩,我覺得這離不開她對做家務的積極認知。
我跟霞妹是兩個不同的例子,也是這樣的差別,讓我在孩子做家務上面,沒有硬性要求,因為我希望我的孩子長大後快樂,不糾結於家務事,希望她能把做家務當成是一種樂趣,有了好的心情,才能活的灑脫。
其實不僅僅是對家務的排斥,因為父母的對外誇獎,我習慣了,也依戀了「乖孩子」的光環,這讓我不知不覺中形成了討好型性格,經常是自己吃虧,也不願意據理力爭,工作中因為怕同事生氣,而一再妥協。這樣的性格愉悅了別人,卻總委屈自己。
直到現在為人妻為人母,我不懂如何從做家務中找到樂趣,但大寶會,她會在自己疊自己衣服的時候告訴我:「媽媽,我今天想把衣服疊成三角形。」有時,還會將不同顏色的衣服,通過摺疊、拼湊,給我講出一個故事來,有時會在洗自己小襪子的時候,放上洗衣液,把襪頭捏緊,通過擠壓裡面的空氣,讓襪子表面出來小泡泡,甚至在夾小襪子的時候,她還會告訴我她夾了什麼圖形。大寶這種做家務的心態,我很希望能一直保持下去。
讓孩子做家務,該不該給報酬?明白這點很重要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以後成為討好型性格,她應該有自己的堅持,有自己的想法,為自己高興,隨心隨性。因為她是獨一無二的媽媽的寶貝。
所以,小瑞媽認為:讓孩子將做家務當成一種享受,享受其中的樂趣,在這期間有時會需要小小的物質獎勵,來鼓勵她,但只要要求得當,咱們都是可以滿足的。
我是小瑞媽,喜歡用文字記錄孩子成長的點滴,歡迎關注,更多育兒寶藏等你來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