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家務要給錢?聰明的家長可不這樣做,樹袋寶寶來支招

2020-10-03 樹袋寶寶孕嬰坊

上周末去朋友家玩耍,發現她家6歲大的小女孩非常聽話,尤其是能幫大人做家務這一點,讓大家羨慕不已。

  做飯時,小傢伙放下了手裡的玩具,主動幫忙摘菜;快吃飯時,小傢伙會主動幫著擺放碗筷;吃完飯看見奶奶在洗碗,也會主動提出要幫忙洗碗、掃地等工作;休息時還問媽媽要不要捶捶背……天啊,這是什麼神仙小孩啊!

  後來,問了朋友才知道小傢伙不是愛做家務是因為想要從做家務中獲得錢,如果沒有錢,連家裡的醬油瓶子倒了都不願意伸手扶起來。

  那麼,讓孩子做家務應不應該給錢呢?今天小編,就來大家一起聊聊這個話題

  事實上,讓孩子做家務要分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屬於孩子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家務,不能用錢獎勵。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擺放自己的衣物,扔自己的垃圾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屬於自己的事情,理應自己家處理。通過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對自己負責、培養責任感,同時獲得基本的生活常識。

  第二種:屬於家庭職責範圍內的家務,不能用錢獎勵。比如,幫爸媽擺放碗筷、幫忙摘菜、掃地、擦桌子等等。這些都是家庭成員共同的家務,是需要共同承擔的責任,讓孩子有意識地參與進來,能培養主人翁意識,還能學會關心、照顧、幫助別人。

  第三種: 幫助家人做的家務,可以用金錢獎勵。比如,幫爸爸洗車等。不過,對於這一類家務,也有嚴格標準,避免孩子養成以拿獎勵為目的的習慣,但做事情卻不上心。因此,在做這一類事情前一定要約定好,必須把事情做滿意了,才能拿到獎勵。如果家務完成後,還需要返工等,那麼也要告訴孩子,因為媽媽也參與了勞動,因此獎勵也要分予媽媽一些。有標準才有挑戰,有標準才懂得珍惜。

  做到以下幾點 讓孩子輕鬆做家務

  孩子剛開始做家務時可能會覺得有趣,但要讓他們長期堅持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讓孩子輕鬆做家務,家長應做到以下幾個要點。

  1.有耐心

  剛開始時,可能會桌子擦得不夠亮,襪子洗得不夠乾淨,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積極地參與了勞動的過程。不要因為孩子做不好就搶過來自己做,而是告訴他怎樣才能做好,在引導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有耐心。

  2.不吝讚美和鼓勵

  在孩子完成家務的過程中,我們要不吝讚美,還可適當地給予一定鼓勵,比如每完成一項家務就獎勵一朵小紅花,當小紅花達到一定數目時,就可以滿足他一個合理的願望。

  3.做好榜樣

  想要讓孩子做家務,首先要以身作則,在做家務時要不要抱怨,讓孩子覺得做家務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同時,家長自己做家務的過程,也是給孩子的一個很好的示範,讓他們知道怎樣才能把這件事做好。

  4.不要強迫

  雖然我們鼓勵家長讓孩子做家務,但也不能採取強迫的方式,要給他們留一點選擇的權利,比如可以允許先玩遊戲再收拾房間,但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收拾好;比如可以選擇洗衣服或者拖地。

  5.合理安排任務

  對於孩子來說,一直重複做某件事容易感到乏味,因此可以更換家務內容,比如這周末和媽媽一起整理房間,下周末就和爸爸一起整理花園。同時,還應根據孩子性別分配不同的家務,比如可以安排男孩和爸爸一起洗車,女孩就可以幫媽媽折衣服等。

轉自:https://www.shudaibaby.com/show-135-7223-1.html

相關焦點

  • 孩子做家務,父母是否需要給錢?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培養孩子金錢意識的重要性,開始注重孩子的財商教育。那麼財商教育要從給錢做家務開始嗎? 微博上的觀點大致分為三類,支持,中立,反對三種態度。說他哥哥的女兒,從小開始就訓練給錢家務。現在已經上小學的孩子,能夠獨立地發傳單,幫父母幹其他工作上的事情了。聽得我也非常羨慕,也想嘗試一下。但是正如上文一位家長提到的,這樣做會不會培養出一個只是認錢的孩子呢?原本做家務就是家庭成員都應該共同努力的,為什麼孩子做家務要給錢?
  • 帶娃減肥兩不誤樹袋寶寶來支招
    樹袋寶寶支招:帶娃減肥兩不誤其實,陪寶寶玩耍的時候、做家務的時候都是減肥的好時間哦。大家都知道,做家務的時候,我們會不斷的運動。這樣就不斷你的消耗體內的熱量。那陪寶寶玩耍怎麼還能減肥呢?比如說孫儷,就會和女兒一起做普拉提。
  • 「德州關注」孩子做家務,到底需不需要金錢來獎勵?
    「媽,我把衣服收好了,快給錢吧!」「媽,我把地拖了,給我發工資......」浩浩媽最近很鬱悶,因為浩浩一做家務就跟她討價還價,伸手要錢。浩浩以前可不這樣,雖然不怎麼主動做家務,但每次讓他幫手,他還是很樂意的。
  • 孩子做家務真的應該給錢嗎?其實會害了了孩子
    很多孩子的零花錢其實都是從各種家務中掙來的,家長們選擇讓勞動價值化從而達到教育孩子要珍惜的目的。但是這樣會讓孩子認為責任都可以用錢來衡量的,如果沒有錢,孩子們會認為我沒有必要去做那些應該做的事情,這樣對孩子來說其實是非常不好的。很多家長認為,用金錢獎勵孩子做事,可以讓他們知道勞動的價值,每個人都必須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來獲得報酬。
  • 用錢獎勵孩子做家務的家長,是聰明還是偷懶?專家給出了答案
    如果總是用金錢獎勵孩子做家務,孩子就會把勞動與金錢掛鈎,久而久之孩子的勞動意識就不好培養了。家庭中每個人都有義務承擔家務,父母的榜樣示範能很好地引導孩子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做家務中。當孩子懈怠懶惰的時候,可以通過共同勞動的方式來激勵孩子,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勞動習慣。做家務時體會到父母勞動的辛苦,孩子才會懂得感恩。如果用金錢鼓勵,孩子可能會養成一種錯誤的金錢觀念,誤認為勞動是必須有報酬的。
  • 孩子做家務獎勵零花錢,有償家務,到底可不可取?
    現在的家長面對孩子要零花錢時總是很苦惱,不給孩子零花錢擔心孩子和其他人比較會自卑,甚至做出不好的事情,要是給孩子零花錢又擔心孩子從小太注重金錢易被物質迷失。因此有些家長便想出了這樣一個辦法——讓孩子通過做家務賺取零花錢。
  • 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爸媽束手無策,樹袋寶寶教你這樣做
    你有沒有遇到過在商場裡大哭大鬧的小朋友,更有甚者還會在地上撒潑打滾,一旁的爸爸媽媽看著是束手無策,有的爸爸媽媽還會衝寶寶喊: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你家小朋友會不會這樣呢?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怎麼辦呢?其實也並不是沒有辦法,可以和樹袋寶寶來一起這樣做。
  • 孩子做家務,家長該不該給錢獎勵?
    在嬰幼兒時期,家長就開始試著交待一些簡單的事讓孩子做了,剛開始是試著拿匙子自己吃飲,再到會走路了,家長讓他們做一些比如扔垃圾,拿取東西,使用馬桶,澆花,刷牙等等簡單的活兒。什麼時候起,孩子做家務要用錢來刺激了?我的同事經常談論他如何教育有方,其中就講到做家務這事兒,他就是用錢來做獎勵。他說,孩子在四五歲時,也是叫啥做啥,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叫他做他不願了,他就開始先是你洗碗,給兩元,收拾房間五元,小孩聽後開心地做了。同事說這叫報酬,讓孩子既做了家務,學會了勞動技能,又掙了零花錢。
  • 寶寶1歲以後可以做的家務清單,對孩子聰明影響極大,家長請收藏
    導讀:寶寶1歲以後可以做的家務清單,對孩子聰明影響極大,家長請收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1歲以後可以做的家務清單,對孩子聰明影響極大,家長請收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讓孩子做家務要給工錢嗎?
    讓孩子做家務要給工錢嗎?不過我也看到很多家庭為了激勵孩子做家務採用給孩子工錢的辦法,對於這種做法,我個人是不太贊成的。這種做法在初期可能會讓孩子比較積極的做家務,但到了後期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私,做什麼都要錢。當孩子的胃口越來越大,已經不缺零花錢的時候,金錢就再也不能刺激孩子來做家務了。事實上家庭成員之間為彼此做的很多事情都沒辦法用錢來衡量。
  • 孩子的任務不只有學習,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十年後差距立顯
    在他看來,做家務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也沒因此要過錢。倒是偶爾,我會獎勵他糖果、玩具或者小紅花。讓孩子做家務,家長寄予了一些希望,比如希望從中鍛鍊到孩子的動作發展、責任心培養以及認知能力的發展。對孩子來說,做家務也是他自我價值的重要體現,給不給錢都可以。
  • 五一勞動節,勞動教育來了!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
    :孩子就是負責學習、玩樂,做家務則是家長的份內活。讓孩子做家務的起步階段絕對是一場艱難的戰爭,一個處於學齡前階段的兒童已經開始能夠對大人的要求表現出不耐煩和抵制的情緒。所以在一開始,我們需要和孩子講清楚情況:除了家長需要他們來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也是孩子作為家庭一份子的責任。這樣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也有助於培養他們養成樂於助人、有擔當的良好品質。
  • 孩子做家務就給錢?家長得警惕:你的獎勵或許在慢慢摧毀孩子
    給孩子獎勵到底有沒有用?有粉絲留言說,「我起初為了鼓勵孩子做家務,她每次幫我做了事,我就給她記一個小紅花,十個小紅花可以換一個小蛋糕。」結果後來讓孩子收拾玩具、整理衣服時,孩子卻說,「媽,你要是不給獎勵,我就不幫你做家務了。」家長聽了特別難過,覺得不應該這樣給孩子獎勵。
  • 孩子做家務就給錢?家長得警惕:你的獎勵或許在慢慢摧毀孩子
    給孩子獎勵到底有沒有用?有粉絲留言說,「我起初為了鼓勵孩子做家務,她每次幫我做了事,我就給她記一個小紅花,十個小紅花可以換一個小蛋糕。」結果後來讓孩子收拾玩具、整理衣服時,孩子卻說,「媽,你要是不給獎勵,我就不幫你做家務了。」家長聽了特別難過,覺得不應該這樣給孩子獎勵。但另外有粉絲說,獎勵挺好用。
  • 聰明的父母讓孩子從小做家務
    家務活也是孩子的「成長素」你讓不讓自己的孩子做家務?當下的孩子,課業負擔太重,很多家長一看孩子們作業都寫不過來,就不讓孩子幹家務活了。但我們家的孩子從小自立,凡是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們就儘量讓她自己做。她四年級的時候,就會炒番茄炒雞蛋這些簡單的菜了。」我說:「現在好多孩子是從來不做家務的。你們真夠狠心的。」大姐說:「我們都有老的時候,不可能侍候孩子一輩子。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其實是害了孩子。」
  • 家長應不應該讓孩子做家務?媽媽這樣做,對孩子成長好處多?
    但是同事認為除了學習之外,也必須要練習怎樣獨立生活,否則長大之後失去了父母的照顧反而不利於他們的生活。經常做家務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時也可以讓他們從小就擁有家庭責任感。根據權威機構的調查結果,從小就開始做家務的人比起不喜歡做家務的人更容易維繫一個家庭。他們可以從各種瑣碎的家務勞動中找到生活的樂趣,同時也可以通過這些瑣碎的勞動為整個家庭增添一份快樂。
  •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孩子到底能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收穫什麼?
    可是好景不長,寶寶身上這樣的勤勞聽話的品質,沒多久就消散了,寶媽能夠很明顯的感受到,以前孩子「叫得動」,可是越長大,越叫不動了,這是為什麼?孩子的勞動教育的意義體現在這幾個方面,在「幫助」的背後,家長們應該看到這些內容的影響和促進作用。一、為什麼現在很多孩子都很少做家務活?
  • 霍啟剛:「做家務,給錢」,這麼做對嗎?
    關於孩子要不要做家務的問題,應該父母都會舉手舉腳贊成,但是該不該給獎勵?可以獎錢嗎?這個問題,有錢人霍啟剛也有疑問。如此良苦用心引來無數網友點讚的同時,霍啟剛也很疑慮:用做家務的方式來給孩子錢,到底對不對?父母讓孩子做家務,不僅是為了給自己分擔,也是想儘早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如果孩子的積極性沒有被很好地調動起來,慢慢地,他會開始對父母的要求厭煩,甚至開始有逆反心理,這是我們都不想看到的。
  • 教育最大的禁忌:孩子愛要錢,家長願給錢!
    不管孩子有多難管,只要家長輕輕拿出紅票票,孩子立馬就乖得像天使。用錢哄孩子縱然好使,可時間長了,卻會把孩子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或是犯罪道路。下面說的4種情況,家長一定要注意避免!01 孩子一哭就給錢以前看過一則視頻:有個哭鬧不止的孩子,爸爸媽媽怎麼哄都哄不好,結果奶奶拿出一張紅色的100元,沒想到孩子看到錢立馬就停止了哭。
  • 對付打人的孩子,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這不,米粒媽趕緊用親身經驗來給大家支招。關於孩子打人這個問題,米粒媽把它按照寶寶年齡分成兩個階段,0-2歲是一個階段,2歲以後是一個階段,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解決方法。0-2歲寶寶打人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打人,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打人,而是寶寶的一種探索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