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內容:到了1982年底,甘肅人民出版社的《讀者文摘》發行量達到了42萬份,1983年,更是突破的136萬份。不過,美國《讀者文摘》方面沒有因為中國這個同名刊物的暢銷而停止追索自己的權利,恰恰相反,考慮到中國這本雜誌的暢銷在未來將會影響自己在中國更大的利益,美國的《讀者文摘》從1986年到1990年期間,以中國《讀者文摘》曾經大量轉載給他們的文章為由,要求中方停止轉載美國《讀者文摘》上的文章。並且賠償以前侵權的損失。
鳳凰衛視10月22日《騰飛中國》,以下為文字實錄:
何亮亮:1982年初的一天,蘭州的《讀者文摘》雜誌社收到了一封措詞強硬的公函,這封函件是來自美國,發件方也是另一家雜誌,有著和蘭州這家雜誌相同的名稱《讀者文摘》,公函稱中國的《讀者文摘》使用的這個中文名稱是不正當的,不符合國際版權協議,通俗地說,就是侵權了,美國《讀者文摘》雜誌同時要求中方必須馬上要停止侵權,不再使用《讀者文摘》這個名稱,一時間輿論譁然,讀者們也陷入了迷惑之中。由於中國的這本雜誌要追溯到一年之前,1981年1月,甘肅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一份綜合類的文摘雜誌,定名為《讀者文摘》,剛剛創刊的雜誌只有48頁,是雙月刊,新聞紙黑白印刷,售價人民幣三毛錢。
雖然在今天看來這本雜誌略顯粗糙,但是在當年,對於那些經歷了長達十年文化匱乏的人們來說,雜誌仍然是荒漠甘泉,雜誌創刊一年,發行量就達到了16萬份,儘管美國的《讀者文摘》在1982年發出了要求中國《讀者文摘》停止侵權的函件,但是這似乎並沒有影響中國讀者對這份雜誌的鐘愛。到了1982年底,甘肅人民出版社的《讀者文摘》發行量達到了42萬份,1983年,更是突破的136萬份。不過,美國《讀者文摘》方面沒有因為中國這個同名刊物的暢銷而停止追索自己的權利,恰恰相反,考慮到中國這本雜誌的暢銷在未來將會影響自己在中國更大的利益,美國的《讀者文摘》從1986年到1990年期間,以中國《讀者文摘》曾經大量轉載給他們的文章為由,要求中方停止轉載美國《讀者文摘》上的文章。
並且賠償以前侵權的損失,中國的《讀者文摘》在此前,確實選載或者直譯過美國《讀者文摘》上的部分文章,雖然中方以種種理由為藉口,婉言回絕了對方的要求,但此後,中國的《讀者文摘》開始不登對方的文章,同時對一些譯文開始署名,並在徵得元作者的同意之後再登載,不過,這件事還只是一個開始,美方在提出版權問題的同時,又開始對中國《讀者文摘》商標的合法性提出了質疑,他們多次致函國家商標局和中國的《讀者文摘》雜誌,提出中國的《讀者文摘》商標不合法,必須停刊,並將所有訂戶名單交給「美國讀者文摘協會」如不停刊和交出訂戶名稱,他們將提出自己巨額的賠款要求,美國《讀者文摘》的種種維權措施和舉動讓中國有關方面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不久之後,有關部門向甘肅人民出版社的《讀者文摘》雜誌提出了要求,短期內必須拿出對應措施。
《騰飛中國》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何亮亮【主持人專區】
首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20:30
重播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六13:25
聲明:凡註明「鳳凰網」來源之作品(文字、音頻、視頻),未經鳳凰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鳳凰網」。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