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讀者文摘》今年登陸中國

2020-12-17 每日甘肅網

來源:甘肅經濟日報  作者:  2008-01-11 10:00  編輯:閆文強

  每期擁有8000萬讀者 全球發行量最大

  本報訊 美國的《讀者文摘》(中文名《普知》)創刊於1922年,在全球51個國家和地區發行,月發行量達到了1800萬冊,每期擁有8000萬讀者,是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雜誌。中國版《普知》將在2008年1月11日隆重推出中文版精彩創刊號(1-2期)合刊,作為該雜誌首次在中國發行的重要標誌,意義重大而深遠,極具收藏價值。

  《普知》為月刊,32開本,每月8日出版,單期定價12元,由蘭州郵政圖書報刊銷售總公司總代理發行。郵政「黃河書報亭」均有銷售,聯繫電話:8617940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 

相關焦點

  • 美國老牌雜誌《讀者文摘》正轉型自救
    擁有91年歷史的美國老牌雜誌《讀者文摘》近日向破產法庭申請第二次破產保護,這距離其首次破產保護申請僅僅4年。《讀者文摘》曾被美國總統裡根譽為必備讀物,發行量多年高居榜首,風靡全球,現在卻負債4.65億美元,經營困境難以逆轉。這份雜誌淪落到今天這種境況,值得傳統紙媒深思和借鑑。
  • 美暢銷雜誌《讀者文摘》退出中國 數十年波折
    在她的帶領下,《讀者文摘》在大陸以外的華人地區,影響力很大。但由於簡體版、繁體版均未在大陸引進,所以中國大陸的人們看到的國際中文版《讀者文摘》並不多。最初創辦曾「一紙風行」的中國《讀者文摘》的是甘肅人民出版社科技室的兩位編輯胡亞權和鄭元緒,他們的想法一開始就瞄準了美國《讀者文摘》。新雜誌從文摘選題到風格把握,無一不脫胎於美國《讀者文摘》,甚至名字也一般無二。
  • 「讀者文摘中國業務不受任何影響」
    東方早報8月19日訊 當美國讀者文摘有限公司(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連夜傳到中國的時候,美國讀者文摘中國地區總經理史永強迅即聲明:中國地區的業務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中國地區的業務既如往常,公司對待員工、供應商和合作夥伴的方針策略沒有絲毫改變。」
  • 美國《讀者文摘》再次申請破產保護
    美國當地時間2月17日,曾是美國最暢銷雜誌的《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母公司RDA Holding提出破產保護申請,以削減其4.65億美元的債務。這是RDA在三年半的時間內第二次提出破產保護申請。
  • 誰瓦解了《讀者文摘》
    在一位60多歲的美國人眼中,貓王音樂、西部電影、牛仔褲、長款卡迪拉克敞篷老爺車,還有家裡一本《讀者文摘》,是美國上世紀50年代流行文化的象徵。  「所以你知道嗎,我們這個年紀的人聽到這個消息的感受是今天的年輕人所不能體會的。」這位老人告訴CBN記者,在很多40~60歲的美國人家的儲藏室裡,一定可以找到幾本珍藏很多年的《讀者文摘》。
  • 臺媒:常青讀物《讀者文摘》正反映美國的困境
    >  中新網2月5日電 綜合月刊《讀者文摘》於1922年2月5日,在美國紐約州查巴克鎮誕生,至今歷時93個年頭,堪稱是一本舉世罕見的常青讀物。臺灣《中國時報》5日則稱,昔日《讀者文摘》飽含使命感,奮力張揚的成功信念、保守道德、自由經濟以及樂觀主義等等所謂的正面價值,隨著美國的國力衰退,多少已經降值為「片面價值」。《讀者文摘》現在遭逢的難處,正反映了美國今日的困境。
  • 《讀者》主編彭長城坦陳:曾借鑑美國《讀者文摘》模式
    中廣網北京3月3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張磊)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1981年創刊的《讀者》雜誌,陪伴很多人成長。近些年來,有關和美國《讀者文摘》雜誌打官司等一系列事情都讓人們為它捏了一把汗,在風風雨雨這麼多年後,平面媒體已經逐漸衰落,但《讀者》依然保持發行量期刊首位,而來自世界期刊聯盟的最新統計更將亞洲第一的桂冠戴在了《讀者》頭上。它的秘訣是什麼?
  • 美國讀者文摘投身網絡 旗下雜誌將陸續入華
    據記者了解,今年《讀者文摘》在美國的發行量由800萬減少到550萬,廣告收入不斷下滑,但受益於網站流量的增加,該雜誌網絡用戶增長了250萬左右。「網絡用戶的增加彌補了傳統用戶的減少,這同樣是未來業務的增長點。」諾斯羅普說。  具體到中國市場,《讀者文摘》同樣將加快網站建設和引進新項目。
  • 蘭州與《讀者文摘》
    講解員:一說起蘭州,就會說到一條河、一碗麵、一本書,這本書說的就是咱們的《讀者雜誌》……  1981年4月,一本名為《讀者文摘》的雜誌在蘭州出版,這份誕生在黃土高原的讀物,以「真善美」的思想甘泉,滋潤著讀者的心靈,創下無數國內期刊發行的業績,也理所當然地成為讓蘭州這座城市引以為豪的一張名片。古稀老人胡亞權回憶當年的創刊往事,歷歷在目。
  • [蘭州]《讀者文摘》
    講解員:一說起蘭州,就會說到一條河、一碗麵、一本書,這本書說的就是咱們的《讀者雜誌》……  1981年4月,一本名為《讀者文摘》的雜誌在蘭州出版,這份誕生在黃土高原的讀物,以「真善美」的思想甘泉,滋潤著讀者的心靈,創下無數國內期刊發行的業績,也理所當然地成為讓蘭州這座城市引以為豪的一張名片。古稀老人胡亞權回憶當年的創刊往事,歷歷在目。
  • 《讀者文摘》申請第二次破產保護 正打造數字轉型
    資本的介入並沒能挽救《讀者文摘》,相反,資本本身也存在不少泡沫。只有簡化國際業務、降低負債並重點經營北美市場,該刊才能向數碼傳媒轉型,起死回生。  擁有91年歷史的美國老牌雜誌《讀者文摘》近日向破產法庭申請第二次破產保護,這距離其首次破產保護申請僅僅4年。《讀者文摘》曾被美國總統裡根譽為必備讀物,發行量多年高居榜首,風靡全球,現在卻負債4.65億美元,經營困境難以逆轉。
  • 83年《讀者文摘》發行破百萬 遭美國刊物訴侵權
    不過,美國《讀者文摘》方面沒有因為中國這個同名刊物的暢銷而停止追索自己的權利,恰恰相反,考慮到中國這本雜誌的暢銷在未來將會影響自己在中國更大的利益,美國的《讀者文摘》從1986年到1990年期間,以中國《讀者文摘》曾經大量轉載給他們的文章為由,要求中方停止轉載美國《讀者文摘》上的文章。並且賠償以前侵權的損失。
  • 美國《讀者文摘》購買《話說中國》海外版版權!
    被列入國家「民族精神史詩出版工程」、全方位展示中國五千歷史的精品圖書《話說中國》,以其全新的敘事方式和編輯理念,可讓讀者隨時隨手翻閱。截至今年7月底,該書已累計銷售發行102萬冊,總碼洋達7000多萬元,業內人士預測到年底有望實現一個億的總碼洋。  今年上半年,《話說中國》16卷全部出齊。
  • 美國讀者文摘負債22億美元擬申請破產保護
    網易財經8月17日訊 北京時間8月17日晚間,讀者文摘聯合公司宣布,可能申請破產保護以求削減公司的債務負擔。
  • 《讀者文摘》破產與數位化生存
    《讀者文摘》破產與數位化生存 張敬偉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8-28    [列印] [關閉]     24日,擁有全球最大銷量的通俗雜誌《讀者文摘》在美國正式申請破產保護。
  • 《讀者文摘》:積重難返還是青春再現?
    1922年創辦的美國《讀者文摘》雜誌憑藉這種「心靈雞湯」訴求的廣告函不但徵服了1/3的美國人,也創造了世界雜誌發行史上的奇蹟。「親愛的讀者:有一位古波斯詩人曾說過,如果你有兩角錢,一角拿來買麵包,另一角用來買心靈的風信子。」
  • 美《讀者文摘》再申請破產 重蹈覆轍還是再創新生
    資料照片   同為讀者文摘,兩種不同命運   今年2月,具有91年歷史、全球發行量最大的家庭雜誌——美國《讀者文摘》第二次申請破產保護。而在中國的甘肅蘭州,另一份也曾叫《讀者文摘》的雜誌——《讀者》依然保持著中國發行量最大的期刊的地位,並積極做著上市前的準備工作。儘管一個日漸衰落,一個仍生機勃勃,但同為文摘類期刊,前者的命運引起了它的中國同行的高度重視。   1922年,美國《讀者文摘》創刊。
  • 《讀者文摘》傳統盈利模式艱難轉型
    《讀者文摘》申請破產保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金融危機、網絡衝擊、品牌老化、全球經濟不景氣都是其走入困境的因素。美國《讀者文摘》中國區總經理史永強告訴記者,此時槓桿收購的負面效應開始顯現,「22億美元的負債不但讓公司運轉困難,而且更無力投資新興市場。」雖然金融泡沫讓《讀者文摘》成了直接的受害者,但其衰退的根本原因還在於收入銳減,特別是廣告銳減。作為一個老牌傳統媒體,《讀者文摘》的收入來源主要有三大塊。
  • 《讀者文摘》CEO馬睿訥:「我不是鐵娘子」(圖)
    《讀者文摘》是全美讀者人數最多的月刊。但是,在過去的十年中,這本有著巨大影響力的雜誌業績不斷下滑。2007年初,美國私人投資企業利普伍德資產公司(RipplewoodHoldings)以24億美元收購了讀者文摘集團。同年3月,馬睿訥應邀臨危受命,成為《讀者文摘》歷史上的第一位女CEO。  「神奇之手」馬睿訥將如何重塑《讀者文摘》的輝煌?
  • 《讀者文摘》與我
    對於《讀者文摘》,老師們的溢美之詞太多了,我都記不起來梁老師說了什麼,熱烈程度肯定不輸於其他老師,惹得有些同學腹誹不已:一個廣東老太太,不遠千裡跑到甘肅來了,為了一本幾毛錢的雜誌,天天大著嗓門吆喝,是不是王婆賣瓜?所有說法、想法都是枉然。就像毛主席說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讀者文摘》這個「梨子」,我們都去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