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圖書《話說中國》:把歷史「講」給你聽
新華網北京10月26日電(記者 趙寶堃)讀書人的書架上總少不了幾本或者幾套史書。但有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厚重的史書大多只是讓讀書人繞有興致地掂量一番,然後就 永久地塵封在書架上,一年,兩年,三年……好像歷史便真地重歸「歷史」,人們的購書和讀書行為脫節,書架便把"存放"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
如今一套「立足於學術,著眼於大眾」的史書,本著「讓歷史和理論回歸人民」的理念,終於在愛書人的床頭、沙發、茶几以及隨行的手提包裡尋到一席之地。被列入國家「民族精神史詩出版工程」、全方位展示中國五千歷史的精品圖書《話說中國》,以其全新的敘事方式和編輯理念,可讓讀者隨時隨手翻閱。截至今年7月底,該書已累計銷售發行102萬冊,總碼洋達7000多萬元,業內人士預測到年底有望實現一個億的總碼洋。
今年上半年,《話說中國》16卷全部出齊。這部歷經8年潛心編輯出版的文化大製作,展示了3000多張歷史圖片、講述了1500多個故事,涉及的歷史文化知識點7500多個、總計4800頁。在著名學者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秦漢史學會理事長、本書總顧問李學勤帶動下,孟世凱、許倬雲、葛劍雄、朱瑞熙、陳高華、熊月之等一批斷代史專家全力參與本書的編撰與審定;在著名學者、上海社科院研究員、本書主編劉修明的主持下,30餘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第一線歷史學者歷經數年,幾易書稿,將個人長年的學術精華融於書中。
16卷史書,可謂厚重深沉,但這套旨在「講故事」的史書,無意板著臉「嚇唬」讀者。它寧願在讀者的案邊、床頭、手提包裡尋得一個位置,而不是「漂亮」地碼在書架上。據上海文藝出版社負責人介紹,這套大型歷史圖書創造了一種「從任何一頁都可以開始閱讀」的全新形式,讀者從任何一頁翻開,看到的都是一個獨立的小故事和它相關的知識點--每一個版面都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閱讀單元。全書正文4500餘版面的篇章中,讀者可以帶著遊歷絢爛的歷史文化之旅的愉悅心境來感受墨香。書中還附有《清明上河圖》《蘭亭序》《韓熙載夜宴圖》等著名書畫巨作的製作和點評。
出版界人士認為,這套圖書不僅根據原圖精心仿真製作,再現風採,還邀請了相關的專家學者對它們做了精湛的評說,使讀者既能夠近距離地仔細觀賞原作之風貌,還能夠真正看懂國寶之精髓。
大眾讀者對故事有一種天生的愛好。故事是一個民族深沉的集體記憶,極容易走進讀者的心靈世界,並隨著故事主人公的命運起伏跌宕,不知不覺地與中國歷史文化進行「親密接觸」。史學專家葛劍雄教授說,這套圖書突破了以往大眾歷史讀物主要講述大歷史事件、政治鬥爭、朝代更替、制度沿革等內容的局限,有細節地、多方位地、全面地展示中國歷史。史學專家李文海教授說,歷史要具體、生動,否則就沒有生命力,沒有價值。對歷史細節內容的重視,使《話說中國》形成了依靠大量豐富的細節來調動讀者閱讀時的情感,帶領讀者在文化的傳播和滲透中認祖歸宗的鮮明特色。
也有人認為「說故事」雖然有通俗、生動、形象和簡潔的特點,但這樣可能會降低一部史書的學術性和權威性。而事實證明,說故事並不降低一本書的學術價值。說故事關鍵是要把故事中的人說好,說活。「讓人記住了一個故事,也就記住了一段歷史;而記住故事中的一個人,也就記住了這一段歷史的魂。」
《話說中國》在講故事的同時,還突破了傳統歷史讀物注重敘述王朝興衰的框架,以全方位、多側面來反映整個中國歷史的真實全貌;以世界眼光、一流專家學者的史識來探尋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與規律;以密集的信息,彌補了故事敘述中知識點不足的局限。
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佼佼之士構成了中國歷史的經緯,給予了歲月年代以亙古不變的靈氣。上海文藝出版總社副社長、叢書總策劃何承偉說:「一個不了解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如何將史學家的研究成果大眾化,將優秀的歷史文化通過我們的出版物回贈給人民,讓更多的人從中獲取知識和力量,讓天底下更多的炎黃子孫為自己的祖國擁有的歷史而驕傲,這就是我們出版這套書的真正的心願。」
在去年的上海書展上,《話說中國》曾獲單本銷售第一名。不久,又被列入國家「民族精神史詩出版工程」。葛劍雄說,當今有關中國歷史文化的出版物,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如同白壽彝《中國通史》這樣的理論研究巨製,這是一種闡釋精深、鞭辟入裡的高端讀物,它滿足了專業歷史研究者的需求;另一類如同20多年前出版的《上下五千年》這樣的歷史普及讀物,它以通俗淺顯的內容與形式,曾經獲得了以青少年群體為主的讀者的青睞。介於這兩者之間,《話說中國》既立足學術,又著眼大眾,是具有現代意識和表現手段、符合最廣大讀者需求的歷史文化出版物。
這套史書還突破傳統的歷史觀,及時將中國史學界新觀點、新成果加以表現和反映。2003年,陝西眉縣楊家村出土了窖藏西周青銅器,其中一個四足附耳盤上的銘文達370多字,追述了文王至厲王12代周天子的業績等,是建國以來出土的銘文最長的西周青銅重器,《話說中國》及時地把這條信息補充了進來,糾正了以前的一條不正確的判斷,此舉得到了史學家們的高度評價。
業內人士認為,上海文藝出版社新創的一個文化品牌,其價值不只體現在文化傳承、學術普及、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開拓了出版的新理念、新空間、新路徑,呼喚和整合出版界與學術界的有效協作、雙向互動,鑄造和構建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文化品牌和出版品牌。
據記者了解,美國《讀者文摘》已購買了該書的海外版版權,這是這家已有80年歷史的美國老牌出版商首次在華購買圖書版權。歐洲斯特林大學出版研究中心的歷史學作家和研究者安德魯看到《話說中國》宋代卷後說:「這是一個成功的範例。」目前,該校出版研究中心已將《話說中國》作為出版學研究生課程的示範樣本。(完)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