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在的很多農村來說,隨著「路路通」和「村村通」工程,很多偏遠地區都鋪上了水泥路,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這樣一來老百姓開車出門方便了,買車的也多了,對當地的經濟帶來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很多農村在鋪設水泥路的過程中,總有一些施工單位有著難以預料的狀況,隨著天氣的炎熱很多水泥路在高溫下變身「拱橋」,使得凸起的水泥塊離地面有十多釐米,而下方的泥土則仍是水平的,與水泥路面形成一個三角形空間。
近日,河北廊坊一位網友爆料稱:自己駕駛著一輛小貨車在通過某村莊的鄉村公路時,遇到水泥路面中間凸起的一部分,直接被卡在路上無法行駛。而在前面的車輪過去之後,油底殼都被碰破了,路面上滲出了很多的機油。很多網友看到這一幕稱:這樣的現象太正常了,在很多村莊的鄉村公路上,經常能看到水泥路面在夏季突然拱起的現象,造成這樣的原因應該是膨脹縫設置不合理導致的,和水泥路在修建過程中偷工減料沒有太大的關係。
原本平坦的水泥路面,司機在車輛正常行駛的時候,根本不會在意前面是否會出現這樣的狀況,等真正走到跟前的時候已經晚了。水泥路凸起的部分形成一個小型的「拱橋」,使得底盤太低的車輛無端受損。一般的水泥路在修建的時候,每隔一段距離都設置膨脹縫,俗稱為伸縮縫,目的就是在水泥路在溫度升高之後能夠自然伸展,但有些施工單位僅僅是在整體鋪設的水泥路面上,切割成很小的一道縫隙,導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高溫下變形。
看到該輛小貨車車上拉的貨物,也不過是一些家具之類的東西,不至於因為超重使得車輛壓低,撞到了拱橋的水泥路面上。而有些小型貨車的底盤設計得還沒有小轎車高,在遇到山路的生活經常會出現磕碰的情況,一不小心油底殼就報廢了,但對於司機來說只能埋怨自己駕駛不小心了。有網友認為:一般這種水泥路面在鋪設的時候,每隔150米至200米就應設一條伸縮縫,車輛遇到這樣的情況,明顯就是該段路面的工程不合格造成的!
其實,像這樣的鄉村公路工程,在出現這樣的現象並非個例,只要網友有興趣在網上搜索一下,很快就可以發現全國各地有很多這樣的現象發生。但是路修好了施工單位竣工驗收完成了,出現了這種水泥路面變身「拱橋」的現象,不能僅僅歸罪於天氣炎熱,更應該追究施工單位的責任,不能讓無辜的駕駛員遭受損失。為了保障行人安全,施工單位或相關管道單位,應該在路面修好之後及時巡查,發現類似的情況及時處理才能避免事故發生。
像這次小貨車司機不慎撞破了油箱,要修理的話少說也得一千多元,但想要找人賠償卻是不可能的,只能吃了啞巴虧賺個教訓了。農村的「村村通」和「路路通」工程,目的就是方便老百姓正常出行的,如今水泥路變身「拱橋」,路面起拱後過往車輛稍不注意就會撞到底盤,速度快的還有翻車的危險,如果有騎摩託車或者電動車在夜間通行的話肯定會發生意外事故。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報告公路養護站,及時修復路面保障過往車輛安全通行。
其實,之所以每年夏天都能遇到水泥路變身「拱橋」的現象,是因為每年都有水泥路工程在鋪路施工,如果每個施工單位都能嚴格按照修路標準合理施工的話,就不會出現這種水泥路面在高溫下「爆裂」的情況了。你認為是高溫天氣導致的路面變形呢,還是認為施工單位的不合理施工造成的呢?你是否遇見過類似的情況出現呢?大家對這樣的鄉村水泥路工程有什麼想說的,歡迎跟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