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聲音:醫保個人帳戶支付既要嚴管也要方便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醫保個人帳戶支付既要嚴管也要方便

文/梁發芾

為了進一步做好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醫療保障工作,減輕群眾的經濟負擔,近日,蘭州市將醫用口罩等防疫物資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支付範圍。此次可用醫保支付的防疫物資,共有3類:醫用口罩、醫用酒精以及消毒液。參保職工可在蘭州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使用個人帳戶支付上述用品的費用,不限品牌,不限數量。據介紹,此舉惠及的人群將近110萬。

這個消息讓生活在蘭州的筆者個人也頗感欣慰。回想年初疫情嚴重的當口,醫用口罩、醫用酒精以及消毒液一度十分緊俏,基本缺貨,後來供應跟上來以後,雖然能夠買到了,卻不能使用醫保卡刷卡。能夠買到自然是好事,但明明醫保卡上有不少餘額,卻不能支付,心中也不免嘀咕,這防疫物資本來就與人們的醫療需求息息相關,為什麼不能刷卡?

顯然,從道理上來講,防疫物資是應該能夠納入個人醫保支付的範圍的。防疫物資就是為醫療服務的,尤其是在疫情嚴重,抗疫十萬火急的時候。另一方面,醫保個人帳戶上的餘額,本來就是職工自己的存款,職工為什麼不能動用自己的存款為自己的防疫買單?現在,蘭州終於臨時納入醫保個人支付範圍了,這對於100萬參保職工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

雖然將防疫物資納入醫保個人帳戶支付範圍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從網上進行查詢,發現全國絕大多數地方並未有這樣的措施,有這樣措施的地方寥寥可數。為什麼一項本來合情合理,甚至天經地義應該採取的措施,全國各地幾乎沒有採用?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城鎮職工醫保個人帳戶的使用問題,多少年來確實有不少問題。醫保個人帳戶的資金,本質上來說,屬於個人財產。它的來源,一是從個人工資中扣繳的醫保費用,二是用人單位補貼的小部分。不管來源是什麼,到了個人帳戶,其實就是個人財產。當然,這種強制性要求用工單位和職工個人將一部分資金存入醫保個人帳戶,目的是為了給個人就醫積聚一定的資金,防止萬一將來個人需要就醫時資金不足的問題。這個措施,當然可以說是一種國家父愛主義的做法。它假定個人缺少長遠眼光,不會為未來自己的就醫提前謀劃打算,會為了眼前的享受花掉所有的收入,萬一將來得病,個人將沒有錢用於治療,這時候國家救助吧,國家沒有財力,不救助吧,也有些殘忍。所以,國家不得不從父愛主義的立場出發,強迫個人積攢些資金,代為管理,以防萬一。這種考慮當然是好的。從這個角度來說,雖然醫保個人帳戶的資金屬於個人,但也不能讓個人隨意支配,它必須用於特定的目的、特定的對象、特定的時候。如果認為醫保個人帳戶的資金是個人財產,與其他銀行帳戶上的資金沒有區別,可以隨時隨地用於任何想用的地方,那麼,也就取消了醫保個人帳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個人繳納的強制性醫保也變得沒有意義了。

但此前多年的實施中,醫保個人帳戶的資金,確實存在隨意支配的弊端。一些藥店幾乎變成了百貨商場,東西琳琅滿目,只要在藥店購買,就可以刷卡;有些地方,各種保健品也可以刷卡購買,醫保個人帳戶積存多了,就刷卡買保健品;還有一些人想方設法提供種種醫保卡套現服務,通過種種辦法從醫保卡套取現金。這種種做法消解了醫保個人帳戶的意義,因為無論是商品還是保健品或者套取現金,都不是用於醫療,不是為了治病救人。拿救命錢支付這些商品是沒有必要的,就是拿醫保卡套現的,也可能要被打折,僅僅為一些中間謀利者提供了好處。如果不對醫保個人帳戶資金的使用範圍加以嚴格的規範和管理,醫保個人帳戶確實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但這種限制也應該更為科學、合理、精準。比如在疫情嚴重時期,就應該放開對疫情防疫物資如口罩、酒精、消毒液的限制,允許這類物資用醫保個人帳戶支付。在疫情嚴重的情況下,用於防護的口罩等,真的能起到救命的作用,那麼,有什麼理由,將這類物資排除在醫保個人帳戶支付的範圍之外呢?還有,一些醫療器械其實也應該納入醫保個人支付的範圍。比如說,測量血壓血糖的儀器、醫用制氧機等,一些長期慢病患者也是十分需要的,往往成為必需品,離開了這些器械,生命都有可能沒有保障。有些參保者個人醫保帳戶上可能有成千上萬甚至數萬的餘額,但是到藥店買臺幾百塊錢的測量血壓儀器還必須另外掏錢,不能刷卡。這樣的限制有道理嗎?我覺得是沒有什麼道理的。

總之,醫保個人帳戶的資金管理,確實還是要科學化、人性化。一方面,國家從父愛主義立場出發,監管這筆錢的使用,限制它的使用範圍,防止缺少長遠眼光的個人將這份救命錢提前吃光花盡,但另一方面,這筆錢確實是職工個人的財產,如果確實用於與醫療有關的方面,那麼,國家也應該尊重個人的這種選擇,為這種選擇提供方便,而不是完全禁止。

作者為財稅史學者

相關焦點

  • 北京市醫保個人帳戶資金為何要封閉管理
    最近,北京市人社部門宣布,醫保個人帳戶年底將封閉管理,屆時,參保人員個人帳戶資金將打入社保卡中,僅用於看病就醫,實現專款專用。個人帳戶的錢是不是「自己的錢」?為什麼要封閉管理?全國各地都是怎麼做?記者進行了採訪。
  • 醫保個人帳戶要取消!年底前就必須完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醫保個人帳戶要取消!年底前就必須完成,到底什麼情況?一起來看看! 早在2019年, 國家醫保局 和財政部聯合發布《關於做好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對醫保個人帳戶的去留下了定論。
  • 城鄉居民醫保個人帳戶年底要取消?權威答案來了
    城鄉居民醫保個人帳戶年底要取消了?這是真的嗎?對參保人員有影響嗎?2019年,國家醫療保障局、財政部印發了《關於做好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醫保發〔2019〕30號),要求實行個人(家庭)帳戶的,應於2020年底前取消,向門診統籌平穩過渡;已取消個人(家庭)帳戶的,不得恢復或變相設置。
  • 深圳個人醫保帳戶可「全家共用」
    以2009年度我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894元為例,比如一名參保人醫保個人帳戶裡有5000元積累額,那麼其中的1106元(即5000元-3894元)就可以供其在本市參保的父母、配偶和子女使用。市社保局醫保處處長沈華亮說:「我們正在建立完善個人帳戶家庭關聯庫以及家庭統籌系統。
  • 醫保門診報銷將有大改革,個人帳戶或可支付父母子女醫療費
    意見擬規定普通門診費用醫保可以報銷,報銷比例從 50% 起步。同時,職工醫保個人帳戶計入辦法也將有變,醫保單位繳費部分不再計入個人帳戶,全部計入統籌基金。這次改革的核心舉措有 3 項。建立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報銷比例從 50% 起步。
  • 官宣了,2021年前醫保個人帳戶將全面取消,個人帳戶餘額怎麼辦?
    個人帳戶還得從2003年說起,那時候我國推出了新農合,主要是為了提高農民朋友參保的積極性,為農民謀求福利的,而在這個時候建立的就是個人(家庭)帳戶,而當時新農合只能用來支付門診的小額費用,並沒有現在的用途這麼廣泛。2007年之後,城鎮居民醫保開始推出,但是這個時候的城鎮居民醫保不再用個人(家庭)帳戶了,提出「低水平、廣覆蓋」,主要目的就是讓絕大部分個人都能承受這筆費用。
  • 醫保繳費不再進個人帳戶 2020醫保最新政策發布
    專家認為,本次意見削減了個人帳戶基金劃轉比例,同時擴大了個人帳戶的使用範圍,有助於醫保基金髮揮互助共濟的功能,提高參保人保障水平。  單位醫保繳費不再計入個人帳戶  意見指出,增強門診共濟保障功能。普通門診統籌覆蓋全體職工醫保參保人員,支付比例從50%起步,隨著基金承受能力增強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待遇支付可適當向退休人員傾斜。
  • 廣東省出臺規定醫保個人帳戶有條件「異地取現」
    新規定中最引人矚目的一條是:易地安置的退休人員,其個人帳戶資金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定期支付給本人。這意味著,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個人帳戶的資金將跟著人走,而不用回原地「劃卡」。    「醫保個人帳戶不得提取現金」是全國多數地區醫保普遍的做法,醫保個人帳戶作為參保人積累資金解決門診或小額醫療費用的主要保障形式,原則上只能在參保地使用,除非正式調動外,一般難以帶走,如果在異地居住,住院時可到掛鈎醫院就醫;但個人帳戶不能跟個人走,不能在異地劃卡買藥、看門診。實施新規定後,對隨子女異地居住的廣東參保人將帶來極大的方便。
  • 明確了,醫保個人(家庭)帳戶將全面取消
    《通知》要求,實行個人(家庭)帳戶的,應於2020年底前取消,向門診統籌平穩過渡;已取消個人(家庭)帳戶的,不得恢復或變相設置。城鄉居民醫保個人(家庭)帳戶取消不會降低醫保待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了原有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制度。其中,新農合於2003年起開始推行,在建立大病統籌基金的同時,建立了個人(家庭)帳戶。
  • 醫保所說的「兩定點,三目錄」是什麼?什麼是個人帳戶與統籌帳戶
    學姐曾經說過,我們平時在繳納醫療保險時,個人要交個人工資的2%,公司要替我們交工資的8%(不同地區比例略有區別),這筆醫保費會分別去兩個地方:個人交的2%部分會直接進入個人社保卡或醫保卡中的【個人帳戶】,可以在我們平時感冒發燒去醫院看門診或者去藥房拿藥時,直接劃卡消費;
  • 2020年全國將統一取消醫保個人帳戶?餘額清零?真相來了
    有的地區在統籌城鄉居民醫保的過程中,設置了個人(家庭)帳戶過渡。這樣,現在部分城鄉居民醫保中也有個人(家庭)帳戶的存在。二、為什麼取消居民個人(家庭)帳戶?1.不是所有醫保個人帳戶都會取消提醒大家注意,這次國家醫療保障局和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通知》針對的是城鄉居民醫保,並不是所有醫保個人帳戶。
  • 2020年底前,醫保將全面取消個人(家庭)帳戶!
    其中,新農合於2003年起開始推行,主要解決大病醫療費用,為提高農村居民參保積極性,擴大制度的覆蓋面,在建立大病統籌基金的同時,建立了個人(家庭)帳戶,主要用於支付小額門診費用。城鎮居民醫保於2007年起開始推行,開展門診統籌,不設個人帳戶。 新醫改推進過程中,提出普遍開展門診統籌,各地新農合的個人(家庭)帳戶隨之逐步向門診統籌過渡。
  • 醫保迎來新變化!個人帳戶或將全面取消?帳戶餘額還在嗎?
    個人(家庭)帳戶到底是什麼?2003年,我國正式推出了新農合。在當時,為了可以提高農民群體參保的積極性,建立了個人(家庭)帳戶。這樣的帳戶主要可以用來進行小額門診的費用支付,而2007年我國推出的城鎮居民醫保是沒有建立這類帳戶的,只是展開門診統籌。
  • 深圳調整八項醫保政策 個人醫保帳戶可「全家共享」
    按照新規定,個人帳戶積累額超過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超過部分除支付本人的醫療費用以外,還可用於其已參加本市社會醫療保險的父母、配偶及子女在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時自付的基本醫療費用、地方補充醫療費用以及子女健康體檢、預防的接種費用。」
  • 2021醫保迎「大調整」,醫保有了新變化?個人帳戶門診能報了?
    我們都知道,目前我國實行的是兩套並行的醫療保障體系,即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城鎮職工醫保制度。城市和農村居民醫保(新農合和城鎮醫保並軌後的新辦法)每年繳費一次,2020年最低繳費標準為280元/年;城鎮職工醫保每月都要繳費,企業和個人分別承擔8%和2%的費用(不同地區、不同比例)。
  • 滬職工醫保帳戶如何買商業醫療險? 專家來解答-個人帳戶 帳戶餘額...
    本市試行職工醫保個人帳戶購買商業醫療保險,是為了更好地完善本市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減輕參保職工自費醫療費負擔,進一步發揮好醫保個人帳戶醫療保障作用。  目前,參加上海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可按照自願原則,使用職工醫保個人帳戶歷年結餘資金,為本人向保險公司申請購買商業醫療保險專屬產品。
  • 2019年醫保最新變化,醫保帳戶將統一歸零,個人帳戶餘額能取嗎?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醫保是有一定的繳納年限的。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在繳納了醫保之後,是為了退休以後滿足自己看病的需要,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男性繳納醫保,必須要累計繳滿30年,而對於女性而言,也必須要累計繳滿25年,必須要滿足這些條件的,要想在退休之後滿足自己的看病需求,並享受終身免費待遇的話,是要滿足繳納年限的,如果已經滿足退休年齡的話,也是需要補繳的,才能享受這一待遇的。
  • 醫保新變化!2021年前,個人帳戶將全面取消,帳戶餘額會清零?
    近幾年,我國每年都會頒布一些醫保新政策,今年我國再次調整了醫保,醫保發生了新變化,事關數億人。最近,有媒體報導,看到很多人在瘋狂刷醫保卡買藥品。為什麼會這樣呢?有網友透露,因為個人醫保帳戶到年底就取消了,而帳戶裡面的餘額也會隨之清零。國家醫保局下發通知:個人(家庭)帳戶會在2020年12月31日前取消。什麼是個人(家庭)帳戶?
  • 2020年度參保職工門診慢性病補助申報下月起辦理 醫保個人帳戶支付...
    據了解,參保職工門診慢性病補助申報所需材料有:定點醫療機構門診票據報銷聯(收據聯或發票聯)原件、處方和檢查化驗報告單(複印件);定點零售藥店票據報銷聯(發票聯)原件和費用明細小票;《西安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慢性病補助費用個人結算表》,此表需單位經辦人員如實填寫加蓋單位公章,且經職工本人籤字確認,並附在每個人的資料之上;2020年度門診慢性病補助信息電子版和紙制表格一份
  • 個人醫保帳戶年底取消?福州市醫保局回應了
    聽說國家本月底就要取消城鄉居民醫保個人帳戶了,這會對我們看病刷卡報銷有影響嗎?近日,記者從市醫保局獲悉,福州市城鄉居民醫保沒有個人帳戶,該項政策對福州市城鄉居民參保人員的醫保待遇沒有影響。近段時間,微信上頻現諸如「年底前城鄉居民醫保個人帳戶將取消,對你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