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小明是個喜歡提問的孩子。一天,他對0—9這幾個數字產生興趣:為什麼它們被稱為「阿拉伯數字」呢?於是,他就去問媽媽:「0—9既然叫『阿拉伯數字』,那肯定是阿拉伯人發明的了,對嗎媽媽?」
媽媽搖搖頭說:「阿拉伯數字實際上是印度人發明的。大約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特殊的字來表示數目,這些字有10個,只要一筆兩筆就能寫成。後來,這些數字傳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覺得這些數字簡單、實用,就在自己的國家廣泛使用,並又傳到了歐洲。就這樣,慢慢變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數字。因為阿拉伯人在傳播這些數字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人們就習慣了稱這種數字為『阿拉伯數字』。」
小明聽了說:「原來是這樣。媽媽,這可不可以叫做『將錯就錯』呢?」媽媽笑了。
❷9歲孩子的數字情書
一名中國小學生,竟然把阿拉伯數字從1到10,寫成作文,貌似情書。令人想不到的是,老師評語,更加精彩。
小學生的作文:我10在太想你了,已經想你很9了。請8你交給我,我絕不會7負你,永遠6在我身邊。5發4,今生今世,都不會3心2意。這輩子只愛你1個。
老師評語:作文寫得獨1無2,閱到真是3生有幸。我連看4到5遍,嚇得6神無主。小小年紀寫情書?我心裡也是7上8下。想你是預謀已9,為師也是10分佩服。
要知道這文章作者吳子軒可是才讀小學三年級。且不說,這是不是一封情書,內容是否適宜,就這思路、這文採、這數字安插之巧妙,真讓人拍手叫好!老師都覺得無懈可擊,揮筆就給作文30分的滿分加豪評!
網友們看了以後,覺得必須得給滿分,和人家一比,自己這些年的書都白讀了!
說起吳子軒那可是語文老師的得意門生。對付這種刁鑽的作文題都能夠手到擒來,可非一日之功。
據她媽媽講,幼兒園的時候,吳子軒就特別喜歡聽故事,愛看一些圖畫書刊等。到一年級就開始漢字加拼音寫日記。二年級識字越來越多的時候,就老捧著皮皮魯呀、安徒生童話呀,伊寓言呀等大部頭的書。看起書來一坐幾個小時不挪窩,叫吃飯多大聲都聽不到,到圖書館、到書店,更是像小鐵塊兒碰上了大磁鐵,拉都拉不走。
吳子軒還是個有名的故事大王呢!課餘時間,總有一大堆同學圍著,聽他繪聲繪色地講故事。每次講的故事都不重樣,且總是把故事講得跌宕起、扣人心弦,有時候還來點兒且聽下回分解的連續劇。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人家的孩,天生才思敏捷、 愛看書、又能說會寫?
只能說這叫功夫沒有白費的。看看吳子軒那可是聽、說、讀、寫多管齊下啊!這要想寫好作文,能隨時應對花樣百出的作文題目。首先,還真要好好增大閱讀量,同時,學會去感悟、去運用更多的寫作技巧。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呢?又能讓孩子get 到更多的寫作文的技巧呢?
1、故弄玄虛
家長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到精彩的地方就故意嘎然而止,留懸念勾起孩子的好奇心。這時,孩子就會追著問,撩起了閱讀欲就順手把故事書拿給孩子。
2、 投其所好
孩子最愛看什麼動畫片,家長就適當來一點兒劇透,孩子就覺得很神奇,家長就勢給孩子推薦相關的書。也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書入手引導孩子橫向、縱向擴充閱讀。
3、定時定量
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每天一到點就本能地按自己的計劃定量閱讀。
4、 鼓勵孩子講故事
和孩子交換講故事,相互品評誰的故事更生動有趣。學校的講故事比賽活動更要積極配合孩子,助力孩子得獎,激發孩子的積極性。
5、 保持孩子對書店和圖書館的渴望
逗引孩子,當孩子對某一類書籍感興趣時,就帶孩子去圖書館見識一下海量的相關圖書,孩子就有一種大開眼界的興奮。當有新的故事時,你就給孩子講一個精彩片段,孩子就有強烈的欲望,想去書店購買。
6、 外出遊玩實物對照
現在好多景點都有童話中的人物、民間傳說裡的人物、成語典故裡面的人物等等。當孩子都能和自己看過的書,對上號,那孩子別提有多興奮了,就像見到老朋友。如果有不認識的,那回去就會翻書考證。
有了一定閱讀量的積累,表達和認識事物的能力都會有相應的提高。
再就是多學幾種套路,開頭的精彩、結尾的照應、主題的明晰和統一,主體段落的過度、選材和表達。
當然多練筆還是最主要的,多留心身邊的事物,開始就多寫一些發自真情實感的事、生活場景等等
熟能生巧,相信每個孩子有了廣泛的閱讀和用心的技巧訓練,拿起筆來都能夠文思泉湧,洋洋灑灑。
你家的孩子遇到過刁鑽的作文題嗎?你有什麼好的方法讓孩子妙筆生花?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❸圓周率。
首先,山巔一寺一壺酒(3.14159),爾樂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
另外,圓周率本身也很美。數學意義上的美有歐拉公式這樣的例子。
又,根據「無限猴子理論」,Pi這樣的無限不循環常數必然包含這樣幾段0、1組成的序列,在電腦上會被顯示成佩索阿全集、杜工部集等等所有優美的詩篇,甚至被顯示成人類未曾見過的優美詩歌。
【古代數字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