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見官莫向前,做客莫向後」何意?僅10字道盡與人交往之道

2020-12-11 貓眼國學

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人際交往都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必須要掌握的一門學問。不僅在家裡要和家人親戚要學會搞好關係,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正確處理人際關係。

正確處理人際關係有利於我們家庭的和睦,也有利於我們前進的道路更加順暢。但往往由於現在處於網際網路時代,雖然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距離,但疏遠了人與人之間心的距離,導致有些人對於人際關係處理並不是很擅長。

對於人際關係這方面,前人就已經認識到其重要性,也得出許多經驗用俗語的方式表達出來,例如「見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後」,僅10字可謂道盡人際交往之道。很多人對於這句話的理解都是從表面上看它的意思,認為見到當官的人時不要向前去,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不要太后面到。這話看似簡單,能做到的人不多。

其實真正的意思並非這麼淺顯,這句俗語出自《增廣賢文》,前半句「見官莫向前」,這裡很多人會認為「官」就是當官的人,實際上不僅指當官的人,還有其他地位較高的人,都可稱為這裡的「官」,就比如在日常工作的領導,對於我們員工來說就是地位較高的人。這裡的「前」也並非指方向,而是出風頭的意思,一味地過於表現自己,什麼事都要表現下自己。連起來這前半句話的意思就是:在地位較高的人面前不要一味過於表現自己,而應該在恰當的時候做恰當的事。

古裝電視劇大家都應該看過不少,最後真正成為皇上的皇子都喜歡把自己藏起來,讓別人捉摸不透,但一出手就驚豔四方,把自己的才能用在真正該用的地方上。而有些皇子在平時常常耍小聰明,雖然偶爾會得到皇上的歡心,但在正事上皇上永遠都會選擇更加穩妥靠譜的皇子。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工作中頻繁出風頭不僅會惹來同事的嫉妒,自身在領導面前的形象也會受損。

再來看看後半句「做客莫在後」,這裡的「客」很顯然就是表面上客人的意思。「後」也如上半句的「前」一樣並非指方向的意思,而是扭捏拘謹、遲到的意思,它的意思就是: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不可以讓主人等太久,落座的時候也不能離主人太遠,還有一定要記得不能夠扭扭捏捏,這會讓主人覺得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好,還是彼此的關係還沒達到做客的程度,讓主人覺得請你來做客很冒昧打擾你。而且太拘謹扭捏讓主人也會覺得不自在,是不是他的安排你不滿意,還是有什麼其他原因,不斷猜測,導致兩人的關係疏遠。所以在做客時要大大方方地,懂得進退有度。

總之,只要有人就要交際,在交際之時要懂得進退有度,不能一味衝在前、顯擺自己,在做客時對主人過於客客氣氣,我們應該要懂得在什麼場合講什麼話,對什麼人說什麼話,平等待人,不諂媚地位較高之人,也不看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熱情對待朋友,在我看來這就是正確的為人處世之道。

相關焦點

  • 「見官莫向前,作客莫在後」,古人的十字箴言,教你為人處世之道
    俗語,一般又叫做民間諺語,沒有古詩詞高雅的意境,也沒有文言文理解起來那麼難,通常都很通俗易懂,俗語是老祖宗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不停的變化,改進,在經過後世之人口口相傳下來的。對於我們來說,有些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學習作用,可以讓我們在生活中少走很多彎路。
  • 老話說「見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後」,是什麼意思?你了解多少?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有一些話從產生能夠歷經成百上千年的時間,這些話裡既有唐詩宋詞、四書五經中的經典名句,還有俗語。俗語是由歷代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反映和指導著人們的生活。今天我們來說一說俗語「見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後」。見官莫向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見到官不要向前。
  • 俗語:見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後,什麼意思?老話值得我們學習!
    在中國以前的時候,鄉下的農民們大多沒什麼機會去讀書,所以文化人也一般不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沒有什麼文學方面的創作,比如,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一兩句的俗語中就有不少是由樸實的勞動人民所創作的,這些俗語雖然說起來比較「俗」,但這只是一種接地氣的體現,並不代表著沒有什麼內涵,而恰好相反的是
  • 俗語:「寧娶從良女,莫要過牆妻」何意?
    俗語:「寧娶從良女,莫要過牆妻」何意?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俗語,是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俗語不但文字簡練,包羅萬象,而且朗朗上口,蘊含真理。由於愛情、婚姻來之不易,從良後的這些女子,往往會更加呵護這份婚姻。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反而超出了一些普通人對愛情婚姻的渴望。比如,流傳了千百年的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就是最好的例證。2.「莫要過牆妻」。
  • 古人說:「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是何意?道盡「男人」本性
    古人說:「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是何意?道盡「男人」本性在中國這個文明的社會,我們可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俗語。俗語作為一種文化遺產,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它講述的可能是生活哲理,也可能是對人性的剖析,亦或是對世人的警醒。
  • 俗語: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是啥意思?出門在外要知道
    俗語: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是啥意思?出門在外要知道俗語是老一輩人一輩子的生活經驗所積累得來的,有的仔細分析還是很有道理的,雖然很多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社會,但對我們的為人處世還是很有啟迪的。古代交通落後,出一趟遠門很不容易,舟車勞頓,與之有關的一句俗語「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是什麼意思呢?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這句俗語想必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有人認為其意思是前行十裡不要問如何吃飯,前行二十裡不要問何處住宿、如果這樣理解那就大錯特錯了。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此話何意,有無道理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此話何意,有無道理觀古今故事,到如史我聞,人生哲理,古今智慧,與您分享。俗語一直是中國農村的一大特色,也是非常具有傳統意義的一種文化。內容非常通俗易懂,很多人都容易接受,這樣的感覺非常的不錯,因為俗語非常簡單,還能夠指導生活,顯示古人的智慧。當然,現在的社會,科學在發展,很多預測性的俗語已經可以被科學取代了,但是還有一部分關於人際關係的俗語,還是可以繼續指導大家生活的。
  • 俗語「禿狠瞎犟麻子刁,鷹鼻鷂眼莫相交」啥意思?如何理解?
    摘要:俗語「禿狠瞎犟麻子刁,鷹鉤鼻子莫相交」啥意思?古人的識人之術!文/農夫也瘋狂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雖然貴在交心,但就怕是」我本有心向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有道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樣對我們的生活、工作等方面都會有幫助。而如果交到不好的朋友了,那就多數是可以共享福,卻不能共患難了,有些還可能會落井下石。這一點在職場中更是需要注意,畢竟牽扯到利益關係了,就容易引發一些衝突。所以,在交友的時候就需要擦亮雙眼,儘可能選擇值得交的朋友來交往。
  • 俗語:「下海系紅繩,從良斷青絲」,是何意?道盡古代女子的辛酸
    俗語:"下海系紅繩,從良斷青絲",是何意?道盡古代女子的辛酸我國是一個擁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文化源遠流長。雖然在現代社會我們都會說:"女兒好,女兒是父母貼心的小棉襖"。但是在古代,女子毫無地位可言。
  • 古代識人術:「禿狠瞎犟麻子刁,鷹鼻鷂眼莫相交」,啥意思?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雖然貴在交心,但就怕是」我本有心向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
  • 俗語「36莫說,73莫提,84莫講,100莫露」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農村的生活是愜意的,讓人嚮往的。在這裡生活的人們,每天迎著晨曦而作,伴著夕陽而歸。大家沒事就喊在一起,嘮嘮家常,聊聊村裡的大小事,其中不乏一些精彩的話語讓人深思,比如說俗語就常能引起大家的熱議。在不少人看來俗語比較糙,但如果細細品味的話,就能發現俗語念起來雖糙,但理卻一點也不糙,並且具有很強的表達能力,是普通話無法替代的。
  • 千古智慧《增廣賢文》,短短10字,說透人性,道盡「交際之道」!
    千古智慧《增廣賢文》,短短10個字,說透人性,道盡「交際之道」,老祖宗的告誡,句句在理!作為古代智慧全書,《增廣賢文》不僅包括為人處世、禮儀道德、風物典故、天文地理,甚至還包括很多俗語、諺語,裡面的每一句話都很直白的、露骨的說透了人世法則和人性變化!作為包羅萬象的書籍,《增廣賢文》中有10個字,說透了人性,更道盡了「交際之道」!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說到我國的古代文化,想必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唐詩宋詞吧,筆者今天跟大家講的也是一種文化形式,只是它現在沒有過去那樣流行,人們不像以前那樣重視了。老一輩人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總結出來,他們那時候的生活水平遠不如現在,於是他們創造出一句句的俗語,以此來啟發後人,讓後人們少走人生的彎路,從而讓他們更好地生活。接下來,筆者跟大家分享的這條俗語,說的是「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俗語「兒孫自有兒孫福」,下一句飽含深意,道盡了人世間的真諦!
    俗語「兒孫自有兒孫福」,下一句才是大智慧,可惜很多父母不懂!文/婉清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很多都是因中國特有的制度所衍生,比如孝文化。孝文化源遠流長,且作用卻是舉足輕重。孝指的是晚輩對於長輩的敬愛,而在《增廣賢文》有一句俗語,卻是將孝反之的體現。這句俗語為「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這句俗語出處為《包待制三勘蝴蝶夢》,其實俗語上一句大家並不陌生,不過下一句飽含深意才是大智慧,可以說是道盡了人生真諦,可惜很多父母都不懂,所以體驗不到孝。
  • 農村俗語「莫提三十六、莫講八十四、莫說七十三」到底有何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莫提三十六、莫講八十四、莫說七十三」到底有何道理!農村的早晨空氣清新之中夾雜著一絲絲的清香,鳥兒也在樹頭上嘰嘰喳喳的打鬧著,家門前的小狗也懶洋洋地打著哈欠。這些都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農村俗語。還說這些你們年輕人可在學校裡是學不到的東西。可別小看這簡單幾個字的農村俗語,裡面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可大有來頭。而且都是我們的祖先通過自己實踐經歷總結出來的經驗。說著說著就順口溜出一句"莫講八十四、莫說七十三、莫提三十六"這樣的農村俗語來。
  • 面試官:石頭要出頭,莫作右字猜,是什麼字?女文科生的回答絕了
    女面試官:石頭要出頭,莫作右字猜,是什麼字?女文科生的回答絕了面試官的存在很重要,因為面試官是為公司選拔優秀員工的門門檻石,只有過了面試官這個門檻石才能獲得工作,小李是一個面試者今年上半年他上了半年班之後就想換工作了,於是小李就辭了工作,現在小李為了找工作於是又去面試了。
  • 農村俗語「有錢莫進2地,沒錢莫近2人」,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有錢莫進2地,沒錢莫近2人」,啥意思呢?有道理嗎?在農村,人們常說人窮志不短,作為農民來講,不管是貧窮還是富貴,都必須要有志氣,農村人也確實因此而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狀態,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與奮鬥,好多家庭都實現了,奔小康生活過上了好日子,相反對於那些又窮又沒有自己的人來講,日子反而會越過越窮,有好多甚至已經成為了農村的貧困戶,這種家庭畢竟是少數,農村的大多數家庭的生活水平確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自古至今,像這種俗語非常多,好多都是用來激勵後人的
  • 《增廣賢文》通俗易懂:講的是人生哲學,說的是處世之道!
    嫉財莫嫉食,怨生莫怨死。人見白頭嗔,我見白頭喜。多少少年郎,不到白頭死。牆有縫,壁有耳。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官清司吏瘦,神靈廟祝肥。息卻雷霆之怒,罷卻虎豹之威。饒人算之本,輸人算之機。好言難得,惡語易施。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道吾好者是吾賊,道吾惡者是吾師。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哪三盤菜?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哪三盤菜?為什麼?農村俗語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老祖宗們經過千百年的實踐經驗而留下來的!所以來說雖然一些俗語有一些迷信的行為,但是大部分農村俗語給我們後人指明了方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幫助。
  • 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有何講究?
    我們的老祖宗通過一些社會實踐以及經驗總結,給我們留下了許多俗語。這些俗語都非常的簡單,但這些簡單的話語背後,卻蘊含了非常多的道理。比如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有何講究?  如果我們碰巧真的上的三盤菜的話,一些人會認為你是不尊敬他們。我們在待人接物的時候,雖然說著不會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但該有的禮節,該有的顧慮,還是要考慮到的。並且好事成雙這個道理我們還是懂得的,所以在給客人上菜或者請客的時候,一般都會上雙數的菜,這也算是討一個好彩頭。雖然只是討一個彩頭罷了,但大家還是願意去這麼做的。畢竟這是一種待客之道,也是一種讓人開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