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一方擅自將共同財產贈與他人,其效力如何認定?
夫妻一方非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將共同財產無償贈與他人,嚴重損害了另一方的財產權益,有違民法上的公平原則,這種贈與行為應屬無效,受侵害一方有權要求返還相應財產。,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不分份額地共同享有所有權,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處分夫妻共同財產時,應當協商一致,任何一方無權單獨處分夫妻共同財產;如果夫妻一方超出日常生活需要擅自將共同財產贈與他人,這種贈與行為應認定為無效。
-
夫妻一方將共同財產贈與他人的行為有效嗎?
第三者介入,是婚姻破裂的原因之一,當夫妻感情不再,放手各自追尋新的生活固然重要,但在如果婚內夫妻一方擅自將共同財產贈與他人尤其是有不正當關係的第三者贈與的財產上,這樣的行否是否有效?、生產經營收益等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因出軌雙方的關係無任何合理、合法性可言,故第三者取得款項沒有合法依據,系取得不當利益,同時該行為損害原配的共有權利,屬不當得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的規定,應當予以返還。
-
未經夫妻一方同意的贈與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
在贈送一些價值比較高,且是夫妻共有的財產的時候,是需要夫妻雙方都同意的。不能未通知夫妻中的一方便把財產贈送出去。下文是王超律師針對未經夫妻一方同意的贈與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所羅列出的知識,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幫助。
-
一方擅自將夫妻共同財產贈與他人的行為是否有效?
近期聽親戚說他將我們共同擁有的一輛北京現代牌小轎車(價值約10萬元)贈與了他朋友,而且他朋友明知道我們正在鬧矛盾,我想問,沒有徵得我的同意,他的這種贈與行為有效嗎?我能將車要回來嗎?最高法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七條規定:因日常生活需要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作重要處理決定,雙方應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
-
丈夫給前女友天價分手費,是贈與行為還是擅自處分夫妻共同財產?
而且這筆錢經法院調查難以認定是贈與行為,故而不支持林琳關於350萬的訴求。那麼剩餘200萬所謂「分手費」是否是敏敏聲稱的贈與行為?還是林琳主張的擅自處分夫妻共同財產?一、 贈與行為無效:李暢與敏敏之間的贈與行為作為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李暢未經妻子同意,數次向前女友支付高額「分手費」的行為,沒有法律依據的同時,也違背了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公序良俗,因此無效。
-
再婚夫妻一方,將夫妻共同財產贈與自己的子女,是否有效?
那一方在未取得另一方的同意的情況下,私自將自己銀行帳戶的錢贈與子女是否有效呢?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在法院的審判實踐中已有定論。可以看一下下面這則案例。2014年7月,夏某玉在得知房屋被處置後,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訴爭房屋為夫妻共同財產,確認餘某昌對餘某麗贈與行為無效,餘某麗對其予以賠償。最終支持了夏某玉的訴訟請求。
-
一方婚外情贈與第三者財產,原配是否可追回?
夫妻一方未經對方同意,將巨額現金、車輛和房產贈與第三者,問:1.該贈與行為有效嗎?2.第三者是否構成善意取得?3.原配要求第三者返還財產,是直接返還車輛、房產還是返還購車款和購房款?4.全部返還還是只返還一半?5.原配能否要求離婚時多分財產?
-
夫妻一方擅自贈與財產給第三者有效嗎?
按照法律法規,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由於一方出軌,與小三進行同居,或者是贈與對方財產,如果贈與的財產是隱瞞著另一方的,或者侵犯了夫妻共同財產權益,那麼另一方可以主張贈與合同失效,並要求返還財產。 在夫妻一方贈與他人財產時,首先需要確認贈與的是否為共同財產,按照規定,以下情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1、在雙方處於婚姻關係期間獲得的工資,獎金等。 2、雙方進行生產或者經營取得的收益。
-
夫妻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私自出賣共同財產,是否有效?
法律知識要點:在實務中會經常遇到,夫妻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將夫妻共同財產與第三人進行買賣、贈與等處分,該處分行為是否有效?(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
-
一方擅自將共同財產贈與雙方子女,離婚時應否不分或少分?
2017年4月,葛某某以 趙某某贈與葛小某118萬元未經其同意為由向法院起訴趙某某和葛小某,請求葛小某返還趙某某贈與的購房款及房屋升值的52萬元。 法院最終判決葛小某返還葛某某118萬元。 2018年7月,葛某某第二次起訴離婚。 離婚訴訟中,趙某某使用夫妻共同財產118萬元為女兒葛小某購房,是否符合婚姻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就該118萬元債權對趙某某少分或不分?
-
夫妻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可否將夫妻共同所有房屋贈送給雙方子女?
夫妻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擅自將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贈與雙方子女的行為屬於無權處分的無效法律行為,另一方有權追回被擅自贈與的房屋。言美諮詢認為,夫妻雙方對共同生育的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但子女對父母所享有的夫妻共同財產並無財產權益,也不具有從父母一方直接獲得非因日常生活需要而擅自處分的夫妻共同財產的權利,因此夫妻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擅自將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贈與雙方子女的行為,並不會因為父母與子女之間具有血親關係以及撫養權利義務而使得贈與房屋的行為具有法律上的正當性。
-
夫妻一方擅自使用夫妻共同財產支付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是否有效?
一、不支持以支付非婚生子女撫養費名義擅自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案例及裁判標準:(一)裁判標準一:夫妻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擅自將夫妻共同財產以撫養費名義處分給第三方屬于贈與行為或不當得利行為,該行為無效。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認為,被告鄭某東在與原告何某霞夫妻關係存續期間,未經原告同意擅自將大額的共同財產贈與給與其有婚外戀情的被告吳某蓮,或是與原告何某霞沒有撫養關係的兩被告的非婚生子女,該贈與行為當屬無權處分,也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亦有悖於社會的公序良俗,故該贈與行為應屬無效。法院判決,確認贈與行為無效,被告吳某蓮向原告何某霞、被告鄭某東返還5600萬元。
-
擅自處分夫妻共同財產行為的效力
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
-
婚內財產可以單方面贈與嗎
因此接下來將由張鳳啟律師為您介紹關於婚內財產可以單方面贈與嗎的相關方面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相應的問題。 一、婚內財產可以單方面贈與嗎 婚內財產包括了夫妻共同財產和婚姻存續期間夫妻的個人財產。
-
贈與給小三的財物可否要回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肖某未經李某同意,將夫妻共有巨額財產贈與何某,侵害了李某的合法財產權益,其贈與行為無效,判決何某返還120萬元。何某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二審法院。二審法院認為,肖某將夫妻共同財產贈與何某的行為違反了公序良俗的法律原則,何某取得訴爭房屋和車輛是基於其與肖某之間不正當的婚外同居關係,其取得財產主觀上並非善意,且不是有償取得,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法定條件,故判決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
香河:丈夫背著妻子給情人買房買車轉帳170餘萬 離婚後前妻起訴法院判決贈與無效全部返還
【裁判要旨】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與他人婚外同居違反婚姻法禁止性規定,屬於違法關係。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不分份額的共同享有所有權,非因日常生活需要處分共同財產時應當協商一致,任何一方無權單獨處分共同財產。如果一方超出日常生活需要擅自將共同財產贈與他人,贈與行為認定無效;另一方以侵犯共有財產權為由請求返還的,應予支持。
-
男子擅自將房子贈與他人,子女起訴法院要求撤回,法院這樣判
共有人越權處分共有財產,將共有財產贈與他人,贈與合同無效!接下來請看彭建軍律師的詳細介紹。案件詳情:張某和齊某婚後育有一子張小(化名),2002年2月份的時候,張某在北京買了一套房子,此房為小產權房,沒有取得房屋所有權證。
-
說法丨夫妻一方擅自將財產贈與婚外第三者,對方是否需要返還
說法丨夫妻一方擅自將財產贈與婚外第三者,對方是否需要返還 2020-09-12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離婚協議中把共同財產贈與給子女的行為不可撤銷
那麼夫妻雙方協議離婚時,將一方所有的房產或者雙方共同所有的房產贈與給子女的行為效力如何呢,一方反悔時是否也可以撤銷贈與?之後其子女是否有權要求辦理房產過戶登記呢?二審法院:在民政部門登記離婚時,離婚協議中的房產贈與條款與整個離婚協議是一個整體,不能單獨行使任意撤銷權。劉昆不能行使任意撤銷權,撤銷對劉天墀的贈與。理由如下:首先,夫妻雙方是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前提下才同意離婚的,也許附加的條件就是將房產無償贈與子女。
-
離婚時一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新婚姻法對於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
同理,如果在婚後出版社答應支付一筆稿費,但直到婚姻關係終止前也沒有得到這筆稿費,那麼這筆稿費也屬於夫妻共同財產。4.夫妻對共同財產享有平等的所有權,雙方享有同等的權利,承擔同等的義務。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特別是夫妻一方對共同財產的處分,除另有約定外,應當取得對方的同意。5.不能證明屬於夫妻一方的財產,推定為夫妻共同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