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2020-12-18 胡慎之心理工作室

作者:胡慎之

知名親子關係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家庭教育課》《情緒課》在頭條專欄熱銷中

前不久,我在喜馬拉雅上做了一次直播,是關於情緒的。

當時,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就是你們覺得情緒有沒有好壞之分,或者有沒有哪些情緒,是你們覺得是屬於負面情緒的?

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有,情緒是有好壞之分的。像開心、雀躍、興奮等情緒就是正面的,抑鬱、難過、傷心等情緒就是負面的。

但其實,在我看來,情緒就是情緒,它並沒有任何的區分。

情緒的好壞,只是看你喜不喜歡

很多時候,我們所說的正面或負面情緒,更多是我們喜不喜歡的問題。

如果一些情緒能讓我們感到舒服,並且對我們的人際關係有建設性的話,我們就相對來說更喜歡這些情緒。但如果某些情緒,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不舒服,還對人際關係有損害性的話,那麼我們就會特別排斥。

我有一個特別焦慮的個案,他對很多事都特別恐懼。生病恐懼,不生病也恐懼,總覺得每時每刻天都有可能塌下來。

他焦慮的時候,很喜歡到處問人:「我該怎麼辦?」。

有一天,我也有點煩躁了,我回答他說:「這種焦慮並不會讓你死掉。」

「萬一死了呢?」「萬一死了,我就給你陪葬。」

聽到我回答的他,突然就笑了。

其實情緒只是一個情緒,它不會吞沒你,或毀掉你。但一旦你把某種情緒的影響放大,它就會給你帶去毀滅的感覺,讓你有種天隨時都會塌下來的感覺。

就像焦慮,我們都認為焦慮是不好的,很多人都不希望有這種焦慮的情緒。可它有時卻能保護我們,給我們帶去正面積極的影響。比如說,當我們準備一次重大演講,或要參加比賽時,我們就會很焦慮,害怕出錯。但也正是因為這種焦慮,會促使我們再去核對整個流程,重複練習幾次。

總的來說,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它都有存在的理由,並且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進行轉換的。比如有的人會認為,奶油蛋糕容易令人發胖,但也有人認為,它可以填飽肚子。

所以,情緒是好是壞,主要取決你怎麼去看待這個問題。

負面的情緒應該表達出來嗎?

在我們跟別人建立關係的過程中,有兩方面的互動是必須要有的。一是語言,二是情緒。

語言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因為不溝通,就無法建立關係。但情緒,很多人卻認為不能表達出來,特別是負面的情緒。就像我們在外面受了一點委屈,然後回到家看到自己的親人,我們反而不敢表達出來,會假裝自己什麼事都沒有。

一個人的情緒如果說不表達或者不讓別人看見,其實是件蠻可怕的事。這等於把自己罩在一個玻璃罩子裡,外面的人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我不想走出去,別人也很難走進來。

我有個朋友,他是一個情緒非常穩定的人,可以說是沒見過他有強烈情緒波動的時候。有次我跟他在聊到某件事時,發現他輕輕地嘆了口氣。雖然當時的我們並不是很熟悉,但我還是很敏銳地捕捉到了,我問他:「你最近遇到什麼很煩惱的事嗎?」

他很驚訝,問我怎麼知道。我說:「因為剛剛我聽到你輕微地嘆了一口氣,而且看上去你好像很累。」聽到我的解釋後,他安靜了很久,才說:「我一直以為,我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剛才我突然想起了一些過去的事,有點控制不住情緒,覺得挺難過的。」他這樣說的時候,神情有些害羞。

所以,每個人都很渴望一種人際關係,就是我的情緒能被對方看見,能被對方接納,因為這會帶給我們一種特別安全的感覺。

換句話說,情緒的表達是兩個人關係親密的象徵。如果雙方之間沒有情感的表達,也就意味著關係幾乎是不存在的。

負面情緒,該怎麼表達

那麼,如何表達情緒才是最合適的呢?

第一,尊重情緒的存在。

尊重自己的所有情緒,無論是喜怒哀樂,還是驚恐悲,這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情緒,不能只要快樂的情緒,其他的東西我都不要,這是違背規律的。

當情緒發生了,我們就要誠實地面對它,以平靜之心理解它。

快樂來了,我們就享受它;憤怒來了,我們就與它和平共處。既然來了,也會離開的。

所以無論是悲傷、絕望還是恐懼,我們都不需要特意的逃避,而是儘量從其中學到東西。

比如你不小心被開水燙到了,雖然會覺得疼痛,但也因此知道開水是燙的,用手觸碰會受傷,這反而是保護了我們,避免二次傷害。情緒也一樣,如果你沒有辦法真正面對它,當它再次來臨時,會更加傷害你,也無法知道它教會了你什麼。

第二,學會和情緒相處後,我們就要承認情緒。

有一年,我跟家人搭飛機回來中國的路上,有位老外騷擾我的家人,並且對我豎起了中指,說話帶著非常多的髒字,那一刻我發怒了,警告他絕對不允許這樣。在他再一次無視我的警告後,我準備衝過去揍他一頓,最後一刻我克制住了,但我並沒有壓制我的憤怒,而是跟機長以及空乘人員反應了情況。

機長了解情況以後,直接告訴我一個處理結果:我有權利讓他下飛機。因為讓他下飛機會耽誤其他乘客的時間,於是我要求他必須要離我和我的家人50米遠,必須要有人看著他,如果他越過這個距離,我並不知道會對他做出什麼樣的行為,甚至會要求他下飛機。

處理完事情後,我家豆子對我說:「爸爸,你剛剛很兇,為什麼那麼兇?」

兇,是一種在自己利益受損時的憤怒表達的情緒,但我克制住了衝動,並沒有把它變成暴力的宣洩。我告訴豆子,當我們的利益受到侵害時,這個時候的憤怒會讓我們感覺到自己是有力量。它不是絕對的負面,是對某些行為的表達。

第三,表達情緒的方式。

有時候我們把負面的情緒表達出來,那必須要有一個信任的對象。

曾經我經歷一件很大的事情,我不知該怎麼辦,也不知該找誰訴說。當我生平第一次跟對我的朋友說,我很需要你,我現在有一些害怕。我的朋友告訴我,沒事,我們在你身邊,有任何的需要你就直接告訴我們。

那一刻,我反而覺得我們之間的距離很近很近。這不僅舒緩了緊張的負面情緒,訴說後讓我很輕鬆。所以,表達情緒對身心都是有幫助的,我們不要一味地把所有的東西全部否認或者壓抑在心裡。

當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對待或表達自己的情緒,可以先讓自己休息下來,好好睡一覺,特別是在悲傷的時候。

情緒是人的一個本能存在,也是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的重要物質。長期不表達情緒不僅會對我們自己有影響,還會給這段關係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情緒並沒有好壞之分,它們都只是我們的感受,我們都可以直接表達。

作者簡介:胡慎之,最懂關係的心理學家。著有《胡慎之家庭教育課》《胡慎之家庭課:重建親密關係》《高情商人際關係溝通術》。看清真相,是為了更好地選擇。

相關焦點

  • 情緒最不穩定的星座,隨時崩潰,一點就著,讓身邊人很無奈
    如果說一個人最值得稱讚的能力是什麼,小編認為首當其衝的一定是穩定的情緒。真的不要小看情緒穩定這個能力,和一個情緒不穩定的人在一起,你隨時隨地要感受他的暴跳如雷,要隨時隨地處理他的敏感玻璃心,還要小心他們的崩潰和情緒下的極端行為。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在十二星座當中,有哪些星座情緒非常不穩定,讓身邊的人很無奈呢。
  • 情緒不穩定的人有多可怕?
    情緒是一切的鑰匙,作為人類,情緒連接你和你的靈性自我。情緒是理解靈性的關鍵,因為情緒產生感覺。控制情緒是每一個必須做到的一件事。1月2日,西安一中學一學生因上晚自習期間玩手機,被值班老師發現並給沒收,該學生兩次去老師辦公室索要手機。
  • 穩定的情緒,是最好的教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情緒不可怕,可怕的是控制不住情緒。每天,我們從情緒中醒來,伴著情緒入睡,時時刻刻被情緒包圍著。
  • 愛情中最幸運的事情:找一個情緒穩定的人白首偕老
    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情緒穩定。情緒不穩定的人,就像一顆定時炸彈。生活在一起會很累,沒有安全感。你必須得小心翼翼,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句話就會觸怒於他,哪一件事就是讓他突然暴怒。亦或者是,什麼都不做,他就會突然找茬發作。01在婚姻裡,比出軌更可怕的,是遇到情緒不穩定的人。
  • 「鬼屋沒有媽媽可怕」:媽媽情緒穩定,是家裡最好的風水
    ,進去以後發現也沒什麼嘛,還沒有媽媽對我發火時的模樣可怕。」當媽媽情緒不好時,孩子不僅能觸摸到,還能感受到媽媽的情緒會影響全家。所以,有個情緒穩定的媽媽對全家來說非常重要。家人不是我們發洩情緒的垃圾桶,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才能讓家庭更溫馨。
  • 洞察人性弱點:那些沒有情緒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強者
    所以一個人的情緒,總是會耽誤你的時間。情緒穩定的人如果你對生活比較敏感的話,你會發現那些情緒穩定的人,才是真正厲害的強者。當然咱們說的沒有情緒,並不是說一點表情也沒有,而是這個人一直保持一種,輕微的開心狀態,而且一直保持著哦,其實就是咱們說的情緒穩定。無論是你在工作中,還是以後的婚姻中,一個情緒穩定的人,總是更加容易獲得成功的。
  • 為人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情緒穩定
    而作為父母,最應該幫助孩子塑造的品質,就是情緒穩定——但是,所謂言傳身教,如果自己都是一個情緒自控力極差的人,是沒有能力教育好孩子的。在我們衡量一個人成熟與否的時候,情緒穩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有的人就算活到七八十歲,還是那種一點就爆,碰到一點小事就情緒泛濫,這樣的人,在心智方面,其實等同於低齡。
  • 父母情緒穩定,才是最貴的教育
    ,心理素質差,但是孩子的情緒控制差,並不是天性,而是後天習得的,這種情緒控制差,往往是從他身邊最親近的人身上學習的。父母情緒都不穩定,孩子的情緒怎麼穩定?對孩子來說,你就是世界的全部,你表現得像一個情緒不穩定的炸藥包,孩子只能有樣學樣。
  • 孩子不聽話家長怒撕作業本,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有多可怕
    父母情緒失控,可是孩子卻沒有反抗能力,只能在這種可怕的氛圍下學會察言觀色的生活!近幾年,因為情緒不穩定而傷害孩子的事屢見不鮮。一個小孩因為寒假作業沒有完成, 開學沒有領到書,回家告訴父親以後。父親知道以後二話不說就是打,失控之下砍傷孩子的腿。孩子腿上傷口有10多公分左右,已經傷到了骨頭,外部的血管和神經全部都斷掉。
  • 如何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76.6%受訪者覺得做個情緒穩定的人難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隨著年齡的增長,保持情緒穩定顯得越來越重要,但做起來卻並不容易。如何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人?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300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訪者覺得在公共場所(56.7%)、工作場合(53.5%)、孩子面前(52.8%)和長輩面前(46.1%)最需要控制情緒。76.6%的受訪者覺得做個情緒穩定的人難,69.3%受訪者建議情緒化的人學會理性思考。
  • 情緒穩定,是一個人最好的養生!
    情緒穩定,是一個人最好的養生!小姨雖口口聲聲答應,可回到家立馬開啟「暴怒模式」:表弟在幾家大公司應聘失敗,想休息一兩天再去找工作,小姨知道了,訓斥表弟不知上進;姨父在陽臺曬衣服,走時忘記撿起掉落的衣架,小姨回來看到,大罵姨父沒長眼睛;有時小姨買菜回來晚了,家裡沒人煮飯,她也可以發火一整天。有情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壞情緒的泥沼,對身邊任何人任何事都懷揣戾氣,惡語相向。
  • 你的負面情緒!比老虎更可怕.
    一般人想到情緒總是往負面的方向想。你看,又鬧情緒了。好像情緒都是不好的。其實不是這樣的。情緒沒有什麼好壞,情緒是我們對環境的一種反應。那什麼叫環境?以前我們只知道外界,諸如事物、山水、風雲是環境,好像自己就不是環境。其實這是錯誤的。我們自己對自己也是一種環境。比如我們的心情變動也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
  • 情緒穩定,才是一個女人的頂級魅力
    其實情緒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當下一次面對同樣的情景時,你還會重蹈覆轍。02之前看真人秀節目《親愛的客棧》時,演員闞清子因不滿男友紀凌塵「沒有團隊精神」,在鏡頭面前情緒失控,哭著要分手。情緒在愛情裡最能見高下,保持戀愛關係甜蜜的秘訣是不無理取鬧,保持樂觀活潑,不依仗著愛,而有恃無恐、撒潑打滾,不把負面情緒帶給愛的人。你對一件事物賦予什麼樣的期望,它就會慢慢地朝著你所期望的那個方向發展,無論這個期望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
  • 家庭生活中,情緒不穩定的媽媽,是孩子的「災難」!
    家庭生活中,情緒不穩定的媽媽,是孩子的「災難」!情緒不穩定的媽媽,到底有多可怕?母親因為丟失一張地鐵票情緒失控,不顧孩子的感受對他當眾打罵,不僅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損,還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是不利的。然而生活中,情緒失控的母親對孩子影響可怕程度遠遠不止語言上的摧殘,有些孩子甚至因此搭上了性命。
  • 一個情緒化的伴侶有多可怕?情緒穩定是婚姻幸福的首要條件
    情緒就像水,情緒穩定的人,就是涓涓細流,慢慢流淌;情緒不穩定的人就如同驚濤駭浪,難以控制。情緒不穩定的人往往缺乏控制情緒的能力,稍微有一點刺激就能讓情緒成為他的主人,他則成為了情緒的奴隸。這種人通常性情多變,容易走極端。
  • 穩定情緒,是每個人難能可貴的素養
    你好,老朋友 Best whshes for you 2021新年的願望中,很多人都提起了這樣的心願:期待在迎新年變成一位穩定情緒的人。在成人的生話裡,穩定情緒是一堂主要的課程內容,做好自己心態的主人家,是一個必須修行的能力。
  • 河南女生高考撕毀他人2張答題卡:孩子情緒不穩定,有多可怕?
    情緒不穩定的孩子,是可怕的定時炸彈知乎上曾經有爸爸發出了「靈魂問題」:小學二年級的女兒,每次輔導作業都會崩潰,每次大哭都會說出想自殺的話,該怎麼辦?這名二年級的小女孩,平時作業很多,一看到這些作業就會情緒失控。
  • 孩子最怕什麼?家長情緒不穩定嚴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消極情緒還會感染伴侶和家庭其他成員,增加摩擦、衝突,所以管理情緒,不放任自己在向下的漩渦裡被動下沉,是負責的爸爸媽媽必須要做的功課,隨時不能鬆懈。當然情緒管理不是一個人的事,應該是爸爸媽媽彼此合作,相互減壓,理想情況是,伴侶的安慰能讓對方穩定情緒,快速走出陰霾。但也有雙方情緒管理都失效的時候。
  • 王陽明:情緒不好是因為智慧不夠?情緒穩定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這樣的案例不勝其數,因為別人的一些言語、行為而使自己的情緒失控,甚至做出一些違反法律、傷天害理的事情,最後受傷的還是自己。拿破崙曾說:"能控制好情緒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加偉大。"只要稍微留意觀察一下那些成功人士,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項強於普通人的能力,那就是情緒管理能力。
  • 情緒穩定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家庭教育其實並不需要父母多麼的「優秀」,一個有著平和態度,情緒穩定的「正常」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福氣。最近,一位17歲男孩跳橋自殺的新聞,讓人看了後心痛不已。4月17日晚上10點,17歲少年湯某在上海盧浦大橋跳橋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