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情緒穩定,是孩子最大的資本
高考已經結束了,但關於高考的討論卻遠沒有結束。
昨天,在河南平頂山的一個高考考場,出現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突發情況。
一名高考女生在理綜考試結束時,突然站起身來,衝到旁邊的座位上,拿起旁邊兩人的答題卡,兩下就撕毀了。
那2名學生看得目瞪口呆,還好監考老師眼疾手快,立刻按住了這名女生,才沒有造成更大的災禍。
她撕毀了別人的答題卡,卻單單把自己的答題卡放過了。
事後,有人說這名女生因為考試中壓力太大,導致現場情緒失去了控制。
然而,高三的高強度學習,誰的壓力不大呢?
壓力大,絕不是情緒失控的藉口。
她撕掉了那兩名同學的答題卡,他們還有機會延時填卡;
可這名女生自己,卻受到了她應有的懲罰。
根據規定,在考試中故意銷毀試卷、答卷或考試材料的,其參加考試各階段、各科成績都無效。
也就是說,這次高考,她所有的考試成績都無效了。
也許這名女生事後冷靜下來,會後悔自己的行為。
但這一時的衝動,已經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結局。
很多時候,我們都太關注孩子的學習,卻忽略了他的情緒。
殊不知,情緒穩定,才是孩子最大的資本。
無法控制情緒,被衝動所裹挾的孩子,卻很有可能失去自己的未來。
2. 情緒不穩定的孩子,是可怕的定時炸彈
知乎上曾經有爸爸發出了「靈魂問題」:
小學二年級的女兒,每次輔導作業都會崩潰,每次大哭都會說出想自殺的話,該怎麼辦?
這名二年級的小女孩,平時作業很多,一看到這些作業就會情緒失控。
在她輔導女兒作業的時候,一遇到挫折,孩子就會哭鬧不止,甚至還說要「自殺」。
嚇得他們趕快停止輔導,好言好語地安慰女兒,進行情緒疏通。
但作業不會少,考試不會停,等到下一次輔導的時候,女兒依舊是故技重施,大哭大鬧。
家長說孩子是因為作業多,自尊心又強,所以導致的情緒失控。
作業多?壓力大?或許吧。
但孩子才二年級,如果再長大一點,作業再多一點、知識點再難一點,老師再兇一點,她怎麼能承受得起呀?
很多網友不由地感嘆:現在的孩子,太容易「發飆」了。
一言不合摔東西、砸碗、哭鬧打人還算小事,能解決;
但有些孩子,在情緒失控時,甚至做出自殺或殺人的舉動。
而且,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
前幾年,一名14歲的少年玩手機,被父母發現沒收後,情緒失控而自殺;
前段時間,一名高一男生與同學發生爭執,一怒之下將對方直接從4樓推下,摔成重傷
這樣的事情,絕不是個例。
我們常說:無法控制情緒的人,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其實,無法控制情緒的人,同樣也沒有保證身邊人的安全。
每一個情緒失控的孩子,都是一顆顆一點就燃的定時炸彈,隨時隨地,都可能誤傷別人。
3. 孩子的情緒,是父母教育的倒影
其實,情緒本身並沒有問題。
人天生就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懼愛恨欲,在不同的場合發洩出來本來就是人性之本能,關鍵時刻還能夠救命。
但太多孩子不知道的是,在何種情況下應該採取那種情緒,更不知道當情緒來臨的時候,如何疏解和克制。
沒有孩子天生就會控制情緒,但學習控制是他通往成長的重要一步。
我認識一個媽媽,也曾經為了孩子的暴脾氣抓狂。
她兒子剛上一年級,平時在外面和普通孩子無異,但一遇到事情就馬上「發狂」。
她帶兒子去公園的遊樂園,孩子想要玩鞦韆,但鞦韆只有兩個,需要等待。
孩子不願意,就要往前衝。媽媽趕快制止,告訴他需要排隊。
被他插隊的小孩子也不高興,跟他說:「到後面去,排隊呢。」
朋友兒子一下子就火了起來,兩拳就打到了前面孩子的臉上。
那孩子的媽媽看到這邊的動靜,趕了過來。
朋友不斷地和對方道歉,又當著很多人的面批評她的兒子,最後那個媽媽才罷休。
不過,那孩子的媽媽臨走時,轉頭對我朋友說:「你這孩子這麼小就這麼兇,長大後怎麼得了?」
朋友聽到這話,火氣也起來了,不過轉過頭想想也確實如此。
於是非常擔心地和我說起這件事:「你說怎麼辦吧?為什麼他這麼小脾氣就這麼大?」
我笑笑,心裡大概才出了個大概。
她對孩子表面上非常嚴厲,實際上則是非常縱容。
每次孩子一發脾氣,她就裝模作樣地要懲罰他;
但孩子一哭一鬧一威脅,她馬上就慫了,生怕孩子真的做出難以挽回的舉動。
於是就拼命地哄他,疏導他,表揚他,鼓勵他。
可越是這樣,孩子下一次的「爆發點」就越低。
其實,許多孩子的情緒爆發,都是在試探家長的底線。
一次兩次地不恰當情緒爆發被忽略,被原諒,孩子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整個世界都是圍繞著自己轉的。
於是下一次,便會不分時間,不分場合,不管輕重,任由情緒失控。
4. 情緒穩定的孩子,都有高情商的父母
其實,看上去情緒穩定的孩子,並不是沒有情緒,而是懂得表達情緒的方式。
朋友雯子的女兒就是個情商超高的小姑娘。
上次我帶著女兒菠蘿蜜到他家去玩耍,兩人玩鬧過程中,菠蘿蜜不小心將雯子女兒心愛的洋娃娃弄壞了。
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是我女兒一定會哇哇大哭,找我們解決問題了。
但雯子女兒卻做出了一個讓我大為讚賞的舉動。
她先對我女兒說她很傷心,然後說:「你看,現在我的娃娃被你弄壞了,我們玩不了了,你覺得應該怎麼辦呢?」
菠蘿蜜愣在那裡,不知道怎麼回答。
雯子女兒拉住她的手說:「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是我也很傷心,這樣吧,下一次你把你的娃娃拿過來給我玩好不好?」
菠蘿蜜聽了小姐姐的話,原本的愧疚和不安馬上消散了,又開開心心地和雯子女兒一起玩。
我問雯子:「哇,你的女兒怎麼情商這麼高?」
雯子笑著說:「也沒什麼,只是平時遇到問題的時候,我會讓她把自己的感受講出來,然後自己解決罷了。」
很多父母,總是不斷地阻礙孩子疏洩情緒,這就導致情緒瘀滯,最終會爆發出來;
但雯子卻懂得引導孩子去認識情緒和表達情緒,這才造就了一個情商超高的孩子。
羅伯·懷特曾說過:「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無論境況多糟糕,你應該努力去支配你的環境, 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
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告訴孩子:
不要做情緒的奴隸,擁有穩定的情緒,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