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一月有餘,但河南平頂山高考撕毀他人答題卡事件依然成為了眾人熱議之話題。該女生手法雖算不上殘忍,但心理之扭曲讓人不寒而慄。因為小編此次是為了剖析該事件,所以其中的詳細內幕就不細談了,總之,該女生在今年7月8日在河南平頂山一中高考理綜考試中,撕毀其右方及後方兩名考生的答題卡。後續情況如下,不詳談。
該女生成為了今年高考首位0分考生,所有科目成績全部作廢,另外兩名當事人正常完成了考試,但高考成績無從得知,所以請有此疑問的朋友見諒,因為沒有任何地方報導該兩名考生的成績情況(除了他們自己和招考辦)。那麼,我們的關鍵來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此次事件的發生?我們又應該如何來看待此次事件?
近段時間處於高考錄取階段,許多考生迎來了自己豐收的喜悅,一份份高考通知書寄到了一位位莘莘學子手中。儼然,高考已經成為了眾多孩子踏入新徵程的希望。但是,也有一些人因為承受不了所謂的壓力,不僅丟失了這份希望,更是給自己的人生抹上了黑色塗筆。為什麼發生此類事件,究其深層原因不過是因為人性本身的善惡。
《聖經》中有一句話這樣說:「嫉妒是骨中的朽爛。」意思是,嫉妒好比肉體內已經壞掉的骨頭,已經無法支撐生命的脊梁。撕掉他人答題卡的女生心裡藏著的就是名為「嫉妒」的情緒,她只是因為看到別人能把自己不會做的題目解出來,從而心生不滿,心態失衡,進而演化成在考場上直接撕掉別人的答題卡,用來發洩自己的情緒。
嫉妒乃人之天性,但過度的嫉妒,便會衍生出邪惡的報復性情緒,從而引發悲劇的發生。所以,正確的心理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家庭和學校都是這個環節必不可少的港灣。
首先說家庭,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避風港,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應該做好孩子的榜樣,在孩子犯錯時及時給予正確的教育,這在孩子年幼時格外的重要。
「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人是天生的壞人,有的只是在後天的教育中出了差錯,誤入了歧途。另外,缺少陪伴,缺少良好的溝通又使得我們不能很好的了解孩子的內心,這也是一大誘因。外界的形形色色的誘惑又使得沒有抵抗力的孩子更加叛逆,這就需要我們加強監督,多點陪伴與鼓勵,少一些指責與打罵。特別是在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1到10歲就是孩子天性的萌芽時期,這個時期足以決定孩子未來的走向。
學校又是孩子接受教育,繼續成長的第二班崗。在這個群體中,孩子將結識新朋友,建立自己的專屬朋友圈。
學校應該加強孩子的心理疏導,特別對於高年級學生,參加中考,參加高考有壓力,但是不至於大到天崩地裂的程度,它肯定尚在自己的心理承受範圍之內。設想一下,如果這麼一點壓力都承受不了,出來社會又如何承受更大的實際壓力?學校可以定期進行健康教育,舉一些實際例子,激發孩子們的動力,從而減少壓力。特別是對於即將踏入中高考的學生,在參加考試前的心理安慰必不可少。
發生今年這種事件,我們對當事女孩有憤怒,但是也有可憐,可憐她沒有一份友愛之心。她的嫉妒過度,自私造成的最後結果可想而知。那麼,對此,你們認同小編所說的嗎?你們有什麼看法嗎?歡迎下方留言評論,記得多多點讚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