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玩命速遞4》主演艾德·斯克林
對於艾德·斯克林這位表演新人來說,挑起《玩命速遞》這塊動作招牌的工作並不輕鬆。這部續集為了強調近身搏鬥的真實感,往往需要演員親身上陣。影片中的弗蘭克·馬丁能把iPhone、吸塵器、購物袋等等身邊隨處可見的物什信手拈來地作為武器,而影片外沒有武術經驗的艾德·斯克林則需要一切從頭學起,在訓練和拍攝中往往弄得滿身淤青。
-
《玩命速遞4》定檔 艾德·斯克林重啟狂飆之路
法國歐羅巴影業公司出品,中國基美影業聯合製作的《玩命速遞:重啟之戰》(以下簡稱《玩命速遞4》)今日終於發布消息,宣布該片即將登陸全國院線,影片定檔11月20日,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帶來全新的 狂飆旅程啟用全新「送貨人」 當紅「小鮮肉」艾德·斯克林挑大梁 在全球擁有無數粉絲的《玩命速遞》系列電影,自從去年發布了即將啟動「新三部曲」的拍攝計劃,就引來全球影迷粉絲的一致引頸期待。而在今年年初發布了首款海報和精彩震撼的預告片後,震撼的視覺效果、激動人心的飆車場面、乾淨利落的影片風格立即引發全球影迷對全新《玩命速遞》系列的超高關注。
-
小鮮肉艾德·斯克林加盟《玩命速遞4》 熱血預告曝光
小鮮肉艾德·斯克林加盟《玩命速遞4》 熱血預告曝光 來源: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5年03月24日10:35 該片由基美影業董事長高敬東與國際電影大師呂克·貝松共同擔任製片人,雙方計劃在未來4年內連拍三部《玩命速遞》系列影片。全面重啟的《玩命速遞》新三部曲將繼續前作經典的飛車大戲,而在《權利的遊戲》中驚豔亮相的英倫小鮮肉艾德·斯克林也將成為這個「007」式系列動作片的第二代主演。
-
《玩命速遞4》劇情預告 艾德·斯克林開啟驚險之旅
《玩命速遞4》劇情預告 艾德·斯克林開啟驚險之旅 《玩命速遞4》發劇情預告 史上最炫酷快遞員來襲 時長:02:25 來源:電影網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日本侵略者對海南島的文化滲透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42年4月日軍在海口市創辦了海南師範學校。該校主要招收來自日本國內或臺灣、朝鮮等殖民地區的學生,進行六個月的培訓後分配到島內各地做教師。除此之外,該校還承擔了中國人教師的再教育任務。從中國人教師的教育內容看,日語課所佔時間最多,為每周12節。
-
海南日報數字報-厲兵秣馬再出發
本報訊(記者郭景水)4月13日,光明日報在一版刊發報導《厲兵秣馬再出發——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二周年掃描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使船員是怎樣煉成的?
■ 本報記者 王黎剛 為了參加7月份開賽的2019至2020賽季克利伯環球帆船賽,海南日報女記者孫婧日前到達英國樸茨茅斯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文獻的活目錄」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杜穎 他久居臺灣,卻從未有一刻忘記海南故土,以特殊的方式,展露著赤子之心、桑梓情懷,他被人稱為「海南文獻的活目錄」,他叫王會均。這麼多年來,僅他捐給海大的圖書已近千冊。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人在馬來西亞
1996年11月和1997年4月,周偉民、唐玲玲夫婦準備寫《中國和馬來西亞文化交流史》一書時,曾兩度到丁加奴州作田野調查,看見當地農戶耕地時,挖出了我國北宋淳化(990-994)至南宋(1241-1252)年間的古錢。而在丁加奴州歷史博物館看到兩件與廣西形制相同的銅鼓之後,周偉民更加相信,最晚在漢代,就有華人在馬來西亞過境是完全可能的,到了宋代,則有華人在那裡長久居留。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 我省椰子種植推廣難 進口椰子也解不了「渴」 海南椰子種植總面積僅60餘萬畝,年產椰子約2.4億個,而我國每年需從東南亞進口椰子約25億個,椰子產品加工原料基本靠進口,卻仍然供不應求 8月18日清晨,萬寧市禮紀鎮蓮花村老羅村民小組,54歲的椰子種植大戶羅世傑領著收購商在他的椰子園採收椰子。
-
海南日報數字報-高校圖書館開放不再羞答答
為此,海南日報記者特地走訪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與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了解海南省主要高校的圖書館對外開放情況。 海南大學:通過網絡把電子資源帶回家 不同於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全面對外開放」,海南大學圖書館採取的是「有條件的對外開放」。「我們的網絡資源的開放程度很高,只要來到我們圖書館,通過連結我們的網絡,就能享受到我們圖書館的電子資源」,海南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王小會介紹說。
-
海南日報數字報-手握微信,讀懂海南
文\見習記者 劉夢曉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實習生 陳美辰 數位化時代,微信已經成為「手機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至花甲老人,下至垂髫小兒,在暢享手機通訊便捷的過程中多少都會把玩兩下。
-
海南日報數字報-那些「藏」在海南高校的博物館
8月29日,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所高校了解到:海南有六所高校具有一定規模的博物館,分別是海南大學博物館、海南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博物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南海文化博物館、海口經濟學院博物館、三亞學院博物館、瓊臺師範學院博物館。其中,瓊臺師範學院只有校史館,僅陳列了老照片,但因為其是海南最古老的高等學府,有數百年歷史,本身便被一些專家視為「博物館」,具備博物館的相關功能。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古風情話竹笠
文/海南日報記者 邵長春 特約記者 謝振安 王儀 通訊員 張琳 實習生 王歡歡 在海南,竹笠很常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漂洋過海育桃李
但是,一戴上頭盔、騎上「小電驢」,他又顯露出幾分海南「島民」的氣質。「我來海南兩年多了,很喜歡這裡的風景和佳餚,尤其喜歡美味的芒果腸粉。」塞繆爾笑著對海南日報記者說。 在生活中,塞繆爾略顯靦腆,一旦走上講臺就變得嚴肅認真起來。「塞繆爾講課邏輯嚴密、條理清晰,實用性、針對性都很強,他的課堂沒有『水分』。」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澳門14家媒體來瓊採訪交流
本報海口5月11日訊 (見習記者陳潔鋒 記者陳蔚林)應我省邀請,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以下簡稱中聯辦)組織澳門主流媒體採訪團於昨日抵瓊,開展為期4天的採訪交流
-
海南日報數字報-奏響孩子成長和弦
2014年12月,省政府正式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在2014-2018年投入88.34億元用於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海口市龍華區和美蘭區、文昌、瓊海、屯昌、洋浦經濟開發區6縣(市、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認定。
-
海南日報數字報-曼谷街頭的海南味
泰國,在這個51.3萬平方公裡土地上生活的6800多萬人口中,有600多萬華人華僑,其中祖籍海南的華人華僑有150萬人左右。上千年來,他們乘坐船隻,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在泰國紮下了根。 在曼谷生活的瓊籍華人華僑在融入當地社會與生活中時,也帶來了不少海南文化,兩種文化互相融合,衍生出一派散發著「泰香」的海南味。「泰籍海南味」,是曼谷不少街巷中真實的一面。
-
海南日報數字報-他們的特殊年夜飯
除夕,在萬家團圓的日子裡,海南日報記者探訪了4個堅守在崗位上的人,記錄下他們除夕夜特殊的年夜飯。 鏡頭1 急診科裡的年夜飯 為守護病患吃「冷」飯 本報海口2月7日訊 (記者馬珂)「記得回家後要吃清淡,最好喝點粥。」今天晚上7時,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胡志高送走了他一天中第131名患者。終於可以吃晚飯了,而此時胡志高的盒飯已經涼了。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高校迎來大批「00後」新生
海南日報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採訪。 「00後」新生流行「空手到」 8月29日下午,海南醫學院校內快遞代收點前人頭攢動。不少「00後」大一新生與父母一起來領取包裹,裡面大多是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 開學報到時,海南醫學院大一新生李佳佳只背了一個雙肩包,其他行李全部從老家寄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