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是「傷痕」的公園,國人不能遺忘的歷史,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

2020-12-20 行走的老路

文/行走的老路(歡迎個人轉載及分享)

生活好比旅行,不要停止前進

還記得08年的那場大地震嗎,震驚全國的四川汶川地震,地震發生的時候,天崩地裂,山河移位,千萬家園瞬間毀於一旦,無數生命在地震中流逝、消亡,舉國人民哀悼,大悲希聲,這是建國以來繼唐山大地震以來我國最大的地震。

雖然地震已經走了,但我們不能忘記這種悲痛和這段史實,於是國家建立了這座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這是汶川大地震後我國建立的首個地震遺址紀念地,也是我國的4A級景區,公園保存了地震發生之後的地形變化和地貌特徵,展示了地震造成的房屋山體坍塌、山崖斷層、地面隆起和地上裂痕。這些地址破壞形態保存的十分完整,供人們瀏覽。建園的意願是希望逝者安息,而生者能牢記悲痛堅強面對。

這座地震遺址公園有50平方公裡,包含著五鄉一鎮,記錄著從青川縣官莊鎮到馬公鄉窩之間所有的地震遺址,整體呈「Y」字形。公園的入口大門,位於官莊鎮新華村。這裡原本有一座新華橋,是村民們出去的唯一通道。當地震來臨時,一切都坍塌了,現如今河邊的樓只剩下一層,牆體斷裂,山崖也全是傷痕。

進入公園之後,在廣場上可以看到三塊巨石,立在河邊,宛若一個大大的川字,在巨石的底下,可以看到一整張地形圖。廣場的兩邊,有地震前後對比的全景照片,上面記錄掩埋在這裡的七百八十餘人,一組組的照片和數據,無聲的描述著地震所帶來的傷痛。除了這三塊巨石的地震遺蹟廣場,還設立了其他景點,還有東河口堰塞湖,這是地震後的第二大湖,通過地震時巨大山體爆發而形成。還有觀景平臺王陽坪,站在這裡能看到地震遺址的全貌。

在大自然面前,我們人類只是卑微的一粟,應對大自然有一個敬畏之心,而任何的災難都是對人類的一個警醒,有人說,災難過後,世界將把人類進步作為補償。在悲傷過後,我們擦乾淚水,將傷痛埋在心底,把房屋建造的更加堅固,地震探測儀器做到更加精密準確,把人類災難自救意識也鍛鍊得更為強大。人類做不到戰勝自然,但可以預知自然,與自然「交流」,知己知彼才能安然生存。我想勿忘災難,努力生存,這也是建立這座遺址公園的目的吧。

小編在看過這座公園後心情十分沉重,如果小夥伴也想了解或者與小編溝通,歡迎在下方留言哦。

江西省「黑馬」縣信豐縣,有望「撤縣立市」,一旦成功潛力無限

西安大興新區「新漢風」,給樓頂加個蓋兒,這樣的創新你怎麼看

南京的「巨型項鍊」,絕美愛情主題公園,距市中心僅20公裡

昆明要建第二機場,方案早已提出,建成仍需等待

相關焦點

  • 廣元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
    汶川地震起於汶川映秀,止於青川東河口。震巨大的能量由汶川經北川傳播至青川,在東河口集聚爆發,造成石壩鄉董家、馬公鄉窩前、紅光鄉東河口和石板溝多處山體整體崩塌、地陷及泥石流。整個區域山河改觀,形成了東河口、紅石河等36個形態各異的堰塞湖。
  • 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汶川大地震第一個地震遺址保護紀念地
    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是汶川大地震第一個地震遺址保護紀念地,這裡汶川大地震中震中地帶,也是地質破壞形態最豐富體量最大、地震堰塞湖數量最多最為集中、傷亡最為慘重的地震遺址群。地震遺址廣場中央佇立著三塊黑色巨石,組成一個巨大的「川」字,既代表四川大地震,也代表了地震波從始破點汶川經北川到終破點青川的這三個極重災區。中間的巨石上深深鐫刻著鮮紅的字「2008.5.12」,3塊巨石分別以5.12米和2.28米的間距排列,寓意「20東河口堰塞湖位於青竹江紅光段,因在「5.12」地震中險峻的東河口地震崩塌,山石堵塞河道而形成。
  • 汶川大地震首個地震遺址公園將參評國家地質公園
    新華網成都7月16日電(黃毅 殷切)汶川大地震首個全面反映地震遺蹟的青川地震遺址地質公園,日前在成都順利通過了專家組的評審。接下來,這座地質公園還將被推薦參加國家地質公園的評審。
  • 汶川地震災區的首個遺址公園 遭遇山洪襲擊(圖)
    新華社電,據四川省青川縣旅遊局介紹,14日開始的暴雨,致使青川縣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區域內的青竹江、紅石河水位急劇上升,洪水衝毀部分景區遊步道(見圖),淹沒東河口小學遺址;大雨造成的泥石流衝毀景區紀念廣場
  •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那些地震遺址 依然震撼震驚心碎
    在映秀通往汶川縣城的高速上,我們仍可看到老路上,那些地震時損毀的民房與公路。 隨著高速公路的開通,都汶公路已沒有太多車輛行駛。而山對面的原公路,則已徹底廢棄,那些地震遺址,也慢慢被人們淡忘。 新的道路早已打通,人們的新生活也在繼續。汶川縣城威州鎮,10年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代化的高樓處處可見,宛如一座現代化都市, 各行各業和諧發展。
  • 四川青川地震遺蹟國家地質公園提質升級 提升遊客滿意度
    近日,來到這個因汶川特大地震形成的首個全面反映地震遺蹟的地質公園,只見道路乾淨整潔,標識標牌完善,充分展現了青川人民在災難面前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生動場面,激發人們珍愛生命、奮發向上的豪邁情懷。「現在放暑假,帶著孩子來到東河口,看山崩地裂,見證悲壯,激勵人生。」來自廣元的張磊深有感觸地說:「經過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美麗,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這也是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最好的地方。」
  • 地震遺址公園 彭州小漁洞斷橋保持現狀
    昨日,四川龍門山旅遊發展公司副總經理曾赴遼說,小魚洞大橋、白鹿鎮中法橋、白鹿鎮九年制義務學校三個地點將作為地震遺址,保持現狀不變,並在小漁洞大橋處修建地震遺址公園。至今橋頭裂縫清晰可見,地震帶來的巨大破壞力使橋面不能通行汽車,只能步行。步行到100米處時,原來平坦的橋面突然隆起,300餘米的小魚洞大橋從這裡被攔腰截斷,坍塌的橋面墜入河中。  數百米之遙的大橋對岸,幾塊白色的石頭雕刻出的「5·12」三個數字高高矗立。曾赴遼說,小魚洞大橋將作為地震遺址,保持現狀不變,「5·12」三個數字將成為遺址標誌,目前已基本完工。
  • 漢旺地震遺址公園將於汶川地震周年祭開館(圖)
    漢旺地震工業遺址公園 地震周年前將開館  走進漢旺東汽對面的一間屋子,正要坐下時突然屋子劇烈搖晃起來,接著轟隆作響,人開始站不穩了,地面還發出了一陣電光……不要急,這是一場有驚無險的地震模擬體驗。  規劃:建成「三館兩中心」  「我們將根據資金到位情況,在漢旺建成地震博物館、工業博物館、生態修復展覽館和災害普及教育中心、科研中心等多項內  容的綿竹漢旺地震工業遺址公園。遺址公園總面積為1.72平方公裡,包括東汽廠區、東汽生活區、漢旺鐘樓、漢旺部分場鎮遺址等。」
  • 訪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唐華
    相關視頻: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紀念牆鐫刻著唐山大地震24萬罹難同胞姓名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軍用機場震後搶運物資和外轉傷員創造世界奇蹟
  • 彭州地震遺址公園 背包客絡繹不絕
    彭州地震遺址公園 背包客絡繹不絕 2008-11-11 07:22:04 來源:成都商報 編輯:吳希 評論:條彭白公路小魚洞大橋地震紀念雕塑  地震在摧毀生靈的同時,也令彭州產生一系列新景觀:地震中斷為3截的小魚洞大橋;被抬高3
  • 四川彭州將建地震遺址公園
    中國園林網9月10日消息:日前,一組通體藍色的「5·12」地震紀念雕塑悄然出現在成都彭州市小魚洞大橋一側橋頭。四川龍門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透露,以小魚洞大橋遺址為中心的龍門山地震遺址公園預計將在2—3年後完成,小魚洞區域爭取在明年「5·12」周年紀念時成型。
  •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開通網上服務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開通網上服務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為倡導文明祭奠的良好風尚,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將與唐山防震減災信息網合作,建立「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屆時,該園將組織100名共產黨員志願者、團員青年志願者,協助前來祭掃的市民查詢地震遇難親友姓名、尋找拜祭瞻仰方位。  該園與唐山防震減災信息網合作建立的「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網頁(www.tseq.gov.cn),開通查詢、祭奠以及鮮花、輓聯預訂等網上服務項目,服務熱線電話為15100558601,電子郵箱為edmuseum@163.com。
  •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開放 設電子靈堂祭拜
    這是一個署名「唐山80後」的唐山市民在參觀了地震博物館後,在留言簿上寫下的感言。國慶期間,剛剛建成的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正式向社會開放,坐落於公園內的「中國·唐山地震博物館」向公眾進行了預展,近萬名市民及遊客參觀了展覽。
  • 河北一個以「紀念」為主題的地震遺址公園,門票0元,遊客不斷
    --------聖·奧古斯丁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來遊覽的就是---------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這個紀念公園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紀念為主題的地震遺址公園,而且到現在也一直是免費開放的。一進景區就可以看到地震的遺址,這上面滿目瘡痍,四處都是斷壁、殘垣,相信大家看到那樣的景象也肯定會黯然神傷、觸景生情,真的是讓我們這些沒有經歷過地震的人感慨萬千,很難想像當時地震的場景。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一個唐山機車鑄鋼車間的遺址,這個車間是1959年建立的,但是由於地震的破壞,我們也只能通過遺址來尋找它,確實是很可惜的。
  • 國內多個地震遺址申報國家A級景區(組圖)
    ,唐山地震遺址公園也擬申報國家4A級景區。  唐山地震遺址擬申4A  其實在地震遺址上申報A級景區的不僅只有汶川,記者昨天了解到,唐山大地震遺址公園已經提交了相關資料,擬申報國家4A級景區。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於2008年4月開始興建,2008年7月初步建成開放,是世界上首個以「紀念」為主題的地震遺址公園。
  • 汶川地震十年後,北川老城成為地震遺址公園,新城則欣欣向榮
    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0周年的紀念日,作為十年前汶川地震受災最重的北川縣,目前已經全部重建。老北川縣城目前還是地震時候的斷壁殘垣和廢墟,而新的北川縣城位於老城南部,一片生態新城的景象。北川老城經歷汶川地震變成了廢墟,目前是一片斷壁殘垣,也可以看作汶川地震的遺址公園。
  • 永遠的記憶:走進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
    唐山,在我的記憶裡,是與地震緊密相連的一座城市。說起唐山,自然能聯想到那場刻骨銘心的地震;而說起地震,自然又把唐山連在一起。今冬的一個小雪過後初晴的上午,忙裡偷閒,我背起相機,坐著公交車來到唐山地震遺址公園,帶著敬畏、帶著追憶,走進這裡……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在設計上充分體現了「敬畏自然、關愛生命、探索科學、追憶歷史」的理念,以原唐山機車車輛廠鐵軌為縱軸,以紀念大道為橫軸,引著人們進入追憶這場史無前例的災難之中。
  •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集中補刻246人次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吳豔麗 通訊員冉芃)4月5日,清晨的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天空陰沉、哀樂低鳴,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祭奠在大地震中罹難的親人和在抗震救災中犧牲的英雄。為做好接待服務工作,遺址公園早著手、早準備,節前完成了集中補刻246人次、勘誤117人次;檢修了所有線路以保證應急供電、供水;設置了園內安全隔離區,並成立應急處理小組,24小時在崗;更換博物館圍欄設施;完成了紀念牆查詢系統數據補充和設備調試。
  •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最近要火了,延長時間了!
    為方便市民祭奠,7月22日至7月28日,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開園時間將由原來的9:00至17:00調整為7:00至19:00。根據大地震中罹難者親屬的需求,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管理中心將在地震紀念牆上對大地震中罹難者姓名進行補刻。目前,補刻姓名人數已達136人。
  •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刻在人心裡的是精神_綜合新聞_唐山環渤海...
    為給市民創造一個寄託哀思、文明祭奠的場所,2008年我市以原唐山機車車輛廠鑄鋼車間地震遺址為依託,建設了世界上首個以「紀念」為主題的地震遺址公園,即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  公園建成開放以來,多次完成清明節、「7·28」等重要時段和重要團體的接待任務,至今累計入園入館參觀人數已達500多萬人次,參觀團體上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