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簡介
1.1項目背景
1.1.1產品簡介
項目擬建在白城市通榆經濟開發區,目前草原紅牛總頭數達14萬頭,草原紅牛的基礎母牛年均產奶量達到3613公斤,為項目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利用本地區特產草原紅牛產奶,通過巴氏殺菌技術生產鮮奶。
1.1.2市場前景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奶製品逐漸成為人們生活所需的必需品。中國奶業在不斷發展的大前景下,也伴隨了一些波動,尤其是近些年的鮮奶市場價格起伏不定。不僅與全球大環境有關,還和中國的奶業體制有重要關聯。隨著進口奶品的湧入、高端市場的發展使國內奶業正在由低端奶製品向高端、安全、新鮮的奶加工產業轉型。
(1)乳製品市場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庭的膳食結構得到普遍改善,對乳製品的消費量呈明顯上升趨勢。但由於我國農村經濟不發達,人均收入低,習慣於傳統食品等原因,目前除牧區自產自銷以外,奶製品消費主要集中於大城市城鎮居民。所以我國目前乳製品消費呈現如下特點:人均奶製品消費量低;農村居民的奶製品消費趨勢呈現絕對量較低,但增長速度較快。考慮到中國農村的巨大人口數量,只要能夠有效的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未來的消費潛力很大。目前奶製品消費結構比較單一,主要消費品種為液體奶、奶粉和酸奶,對於奶酪、黃油和煉乳的消費量很少。這種現象一方面與人們的飲食習慣有關,另一方面是人們缺乏有關奶酪、黃油和煉乳的知識。如果加以宣傳和指導,對這些產品的消費需求就會顯著增長。
乳製品的消費群體逐年擴大。人們已將乳製品作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營養食品。過去由於人們收入較低,以及消費習慣的原因,乳製品被人們作為一種營養品,僅供一些特殊的人群使用,如嬰兒、病人、體弱者。近年來.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對乳製品消費的認識正發生改變,乳製品已由特殊的營養品轉化為大眾化的營養食品。
(2)巴氏奶加工產業的發展前景
長期以來我國居民對乳製品的消費一直以奶粉為主,近年來這種消費狀況開始發生變化。從奶製品的消費結構看,液態奶消費量近年上升較快,所佔比重逐年增大。由於液態奶屬奶類飲品,具有飲品的消費特徵,並且人們對液態奶營養成分的需要存在差異,人們對液態奶的需求也將呈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各種類型、規格、包裝、口味的液態奶製品將不斷出現,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多樣化的需求。人們購買乳製品不僅注重「口感、口味」,更加關心其營養成分及功能性、安全性,對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具有優質、安全、風味、便捷等特點的產品成為消費熱點。
巴氏奶是由巴氏消毒法處理的鮮奶,其原理是在一定溫度範圍內,溫度越低,細菌繁殖越慢;溫度越高,繁殖越快。但溫度太高,細菌就會死亡。不同的細菌有不同的最適生長溫度和耐熱、耐冷能力。巴氏消毒其實就是利用病原體不是很耐熱的特點,用適當的溫度和保溫時間處理,將其全部殺滅。
採用巴氏殺菌法加工而成的牛奶,特點是採用72-85℃左右的低溫短時殺菌,在殺滅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時完好地保存了營養物質和純正口感。經過離心淨乳、標準化、均質、殺菌和冷卻,以液體狀態灌裝,直接供給消費者飲用的商品乳。一般在巴氏奶的生產過程中,冷卻、離心淨乳和巴氏殺菌是必需的階段。
巴氏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補充蛋白質、鈣和其他維生素。牛奶中富含的營養很多,但最重要有四種,分別是賴氨酸(一種胺基酸)、鈣、維生素B2(核黃素)和維生素B12,雖然在超高溫滅菌工藝中會有一些成分失去活性,但並沒有降低牛奶中的營養。因此巴氏奶非常符合人們對鮮奶製品優質,安全,風味,便捷等豐富的市場需求。
充分利用當地原料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及有利條件,採用國內先進的生產工藝及設備,產品市場競爭力強;建設規模適當、合理,並留有發展的餘地;建設所在地投資環境較好,水、電和原、輔材料供應有保證;本項目擁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1.1.3技術分析
巴氏殺菌是將混合原料加熱至68~70℃,並保持此溫度30min以後急速冷卻到4-5℃。因為一般細菌的致死點均為溫度68℃與時間30min以下,所以將混合原料經此法處理後,可殺滅其中的致病性細菌和絕大多數非致病性細菌;混合原料加熱後突然冷卻,急劇的熱與冷變化也可以促使細菌的死亡。
國際上通用的巴氏高溫消毒法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將牛奶加熱到62~65℃,保持30分鐘。採用這一方法,可殺死牛奶中各種生長型致病菌,滅菌效率可達97.3%~99.9%,經消毒後殘留的只是部分嗜熱菌及耐熱性菌以及芽孢等,但這些細菌多數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對人無害反而有益健康。
第二種方法將牛奶加熱到75~90℃,保溫15~16s,其殺菌時間更短,工作效率更高。但殺菌的基本原則是,能將病原菌殺死即可,溫度太高反而會有較多的營養損失。
1.1.4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
(1)政策優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要求:推進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建設,建立多形式利益聯結機制,培育融合主體、創新融合方式,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更多分享增值收益。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業生產性服務業。
《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中提出,提高畜牧業發展質量。統籌考慮種養規模和資源環境承載力,推進以生豬和草食畜牧業為重點的畜牧業結構調整,形成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格局,在畜牧業主產省(區)率先實現現代化。加快發展草食畜牧業,擴大優質肉牛肉羊生產,加強奶源基地建設,提高國產乳品質量和品牌影響力。發展安全高效環保飼料產品,加快建設現代飼料工業體系。
(2)資源優勢
通榆是蒙古黃榆的最大野生林區,這裡大量疏樹草地,全縣草原面積400萬畝,平均每個農業人口佔有草原面積17畝,居吉林省第一位。全縣最高牛存欄達18萬頭,每年可提供商品牛3萬頭。18月齡的閹牛,經放牧肥育,在放牧加補飼的條件下,平均產奶量為1800~2000千克,乳脂率高達4.0%,比普通牛奶高0.5-0.8個百分點,屬於優質奶源。以肉乳兼用、品質優良而飲譽中外的中國草原紅牛,多年來一直受到外商的青睞,每年都有大批紅牛出口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國家。
(3)區位交通
通榆縣位於吉林省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陲,距省會長春242公裡,距大安港碼頭120公裡,距建設中的白城長安機場僅70公裡,正在申請規劃建設向海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京齊鐵路(北京—齊齊哈爾)縱貫南北,長白(長春—白城)、科鐵(內蒙古科右中旗—黑龍江鐵力市)兩條高等級公路在縣城交匯通過,從縣城出發,可直達北京、天津、瀋陽、大連、齊齊哈爾、長春、呼和浩特等大中城市。規劃建設的嫩雙(黑龍江省嫩江縣—吉林省雙遼市)、五通(黑龍江省五常市—吉林省通榆縣)兩條高速公路及長西(長春—西巴彥花)鐵路也將在縣內穿過。
1.2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1.2.1產品方案及規模
本項目擬佔地約30000平方米,年加工巴氏奶5萬噸。
1.2.2項目建設內容
本項目規劃建築面積5300平方米,其中生產車間4800平方米,辦公面積500平方米,購置部分設備。
1.3項目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1.3.1項目總投資
項目總投資1000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8500萬元。
1.3.2資金籌措
企業自籌
1.4財務分析及社會評價
1.4.1主要財務指標
項目達產後,年銷售收入7000萬元,利潤2500萬元,投資回收期5.3年(稅後,含建設期1年),投資利潤率18.75%。
說明:表中「萬元」均為人民幣
1.4.2社會評價
本項目實施後,將全面提高通榆縣畜牧產業的發展,有效地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符合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方針,可充分帶動周邊標準養殖業的發展壯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帶動並促進相關飼料加工、運輸等產業的發展,增加職工、國家、地方財政收入;本項目對生態環境無影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1.5合作方式
合資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議
1.6需外方投資方式
資金,其它方式可面議
1.7項目建設地點
白城市通榆經濟開發區
1.8項目進展情況
項目計劃書已編制
2.合作方簡介
2.1基本情況
名稱:通榆經濟開發區
2.2概況
吉林通榆經濟開發區始建於2005年7月,2012年1月晉升為省級開發區,是通榆縣委、縣政府搶抓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南資北移和吉林省委、省政府擴大縣(市)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三重機遇,為打造通榆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平臺,加快推進縣域工業進程而規劃建設的一個全新的以工業項目為主的多功能產業園區。
開發區地理位置較好。緊鄰通榆縣城,含一個主體園區和三個區外園,總體規劃面積為34.41平方公裡,規劃有綠色能源、食品醫藥、文化、生態旅遊和現代服務五大園區。
開發區綜合條件優越。行政體制實行「封閉管理,獨立運行」。設立一級財政。土地實行政府一級壟斷,統一管理。基礎設施配套跟進,實現道路、給排水、通電、通氣、通熱、通訊及土地平整等「七通一平」。各項政策優惠,投資準入門檻低,不僅可以享受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農業產業化優惠政策,還可以享受開發區自身制定的土地、財稅、規費、獎勵、服務等五個方面的優惠政策,重大事項則實行一事一議。
開發區服務機制高效便捷。成立由縣主要領導掛帥的大項目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和專項服務工作小組,在項目服務、協調服務、安全保衛、生活服務、軟環境監督等方面,專門為入區大項目提供全方位服務。收費實行統一捆綁收取,實行集中辦理制、全程負責制、綠色通道制、並聯審批制,基本做到「辦事不到縣,區外無審批」。
開發區服務設施配套齊全。規劃有垃圾處理、汙水處理、天然氣管網等公用工程體系及企業超市、維修中心、企業服務中心等生產配套企業和商住、餐飲、文體娛樂、休閒購物、醫療保健、安全保衛、公益服務等高檔次、高品位、功能齊全的生活配套服務體系。目前,新的無害垃圾處理場,汙水處理廠和四星級國際酒店,高檔次的商住小區均已建成並投入使用,是投資者既宜業又宜居的最佳發展平臺,誠摯地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來吉林通榆經濟開發區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3.聯繫方式
聯繫單位:通榆縣商務局
聯 系 人:奚學慧
聯繫電話:13596824167
電子郵箱:13596824167@126.com
郵政編碼:137200
項目所在市(州)聯繫方式:
聯繫單位:白城市商務局
聯 系 人:徐增春
聯繫電話: 13894682986
電子郵箱: bcjhj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