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白巖松不願讓孩子住校?寄宿帶給孩子的傷害,並非那麼簡單

2020-09-19 彥爸娟媽育兒

距離各大學校開學已經有半月之久,很多孩子離開家入住寄宿學校,尤其處於中小學生階段這是比較常見的現象。有些家長很忙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日常起居,因此認為把孩子送入寄宿學校是最好的選擇。而這些家長只是定時的給孩子打錢,定時的看望孩子,卻忽略了孩子在寄宿學校是真的快樂麼?

王蘭的兒子今年九歲,9月份開學上二年級,其實一開始上一年級時時計劃在離家不遠的小學。可家裡的生意實在是忙不過來,有時候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更別提抽出時間來照顧孩子,因此夫妻二人決定送孩子去寄送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就這樣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把兒子送進了當地有名的寄宿學校。

送走孩子,王蘭心裡也是直打鼓,這麼小的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真不知道他的適應能力到底如何。結果晚上第一次打電話,母子二人都崩潰了,嚎啕大哭起來。之後母子二人約定每天固定時間打電話,可結果每次都會哭的不成人樣。大概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兒子才慢慢的適應。結果到現在兒子雖然已經融入到了寄宿生活中,但每次放假回家都變得不愛說話,和父母的溝通也越來越少。

之前偶然在網絡平臺上看到過白巖松講育兒的理論,他對於寄宿學校的理念就是: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其實他這話是非常有道理的,白老師這一句通俗易懂的話映射出很多問題,在他看來孩子上學是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不是被寄宿學校的各種瑣事牽絆。長期以往不僅會破壞親子關係甚至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

家長把孩子送去寄宿學校,會對他有哪些影響?

1.孩子的知識面會受限

很多家長看到這一點應該會感到很奇怪,把孩子送去寄宿學校的初衷應該是讓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為何還會影響到他的智商呢?首先孩子身在寄宿學校,不管在何時何地身邊的人都是同齡人,而他們的腦內的知識量都是有限的,因此除了課本上的一些內容孩子也學不到其他的知識。

如果孩子每天都能和家長在一起,那麼知識面就會很廣,畢竟大人們的談話是很豐富的,有時候孩子還可以參與討論,從而可以學習到不同的知識內容。

2. 改變孩子的生活習慣

孩子在家裡和在寄宿學校完全就是兩個生活狀態,就好像北極熊你讓它去熱帶雨林是一樣的道理,肯定會非常不適用。並且在家裡不用去操心一些生活日常,雖然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非常的重要但讓孩子進入到寄宿學校會增加很多無畏的負擔,不僅會操心自己的一日三餐,

生活起居,還會想辦法去經營自己的舍友關係,試想這麼小的孩子需要操心這麼多的事情,哪裡還有精力去專心去學習呢?

3. 會影響到親子關係

即使家裡工作再忙,晚上回家孩子也能夠看到自己的父母,如果讓孩子去上寄宿學校,孩子至少一周才能放一次假,也就意味著一周才能見到父母,甚至有時候會出現一個月才見面的情況。

尤其是孩子處於青春期時,更需要家長的關心,否則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溝通以及親密程度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從而產生距離感。

因此當家長在決定送孩子去寄宿學校時,第一要考慮到孩子各方面環境的問題,其次就是徵求孩子的意見,以防出現親子關係出現矛盾的情況。不要因為一個人的決定而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

今日話題討論:您家孩子是走讀還是寄宿呢?您是怎麼看待寄宿這件事情的呢?歡迎分享。

相關焦點

  •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帶給孩子的傷害,很現實
    正值開學季,知乎上一篇名為「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的文章火了,文中是一位母親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她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後,從周一到周五打了5次電話哭了5次,回家後也沒了以往的快樂笑聲。這篇文章深深觸動了廣大父母的心,現在多數中學孩子都是住校,父母忙的孩子甚至從小學就開始了寄宿生活。整天忙碌的父母只顧著給孩子送吃的用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卻對孩子寄宿的真實生活一無所知。
  • 「再累也不能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傷害了孩子,家長:很對
    文/璇璇說育兒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會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因為很多家長會為了讓孩子學會獨立,或者為了減少孩子帶給他們的壓力,就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去管理,其實寄宿學校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帶來的都是好處。白巖松說出了寄宿的傷害,家長:真實白巖松是我國一位央視的著名主持人,也是中國內地的記者作家,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
  • 「我決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坦言寄宿給孩子的傷害,講得很真實
    ,能夠鍛鍊孩子的獨立性不說,還能夠加速孩子融入集體之中,讓孩子有團隊意識,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孩子住校之後家長們就可以省心很多,不用天天忙碌在照料孩子上,而另一方則認為讓孩子住校弊大於利,為什麼呢?白巖松曾在一次節目回答過,面對對方的提問,白巖松思考了一會兒便直言:&34;緊接著他就做出了一系列的分析,向眾人坦言寄宿生活將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雖然言語很是直白,但內容卻十分真實。
  • 「再累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對孩子成長的傷害,蠻現實
    前兩個星期,我們這邊學校紛紛都開學了,表姐也把兒子送去了寄宿學校,7歲的男孩一年級就開始寄宿,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打了五次電話哭了5次,孩子回到家後也沒有了平時的歡聲笑語,離別時的樣子讓人看著心裡難受。現在很多孩子早早就開始住校,家長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花了錢從小學開始就讓孩子寄宿,看似能夠鍛鍊孩子心性和自主能力,但危害也是相伴相行。
  • 白巖松痛批寄宿傷害,小學生父親卻無奈發問:讓孩子住校我錯了嗎
    ,但好的學校就那麼多,想讀,就要克服一些困難,有些難題家長可以替孩子解決,有些卻只能孩子一個人去面對。白巖松痛批寄宿傷害,無非是這三點打開任意一個搜索框,輸入「要不要讓孩子去住校?」,得到的答案大多是「高中之前,絕對不要讓孩子住校!」
  • 白巖松:「日子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住校帶來的傷害,我很清楚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也曾公開表示過態度,「我和妻子過得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的。」 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很容易就適應了這種生活,沒有太大的感情波動,其實這都和家長的教育方式脫不了關係。 住校可能會給孩子帶來的3種傷害: 1.校園暴力 近些年校園暴力的事件時有報導,有一部分學生受到了嚴重的心理和身體上的創傷。我在上初中的時候學校裡就有那麼些人拉幫結派,是不是還找班裡老實的同學要點零花錢。更為嚴重的是年級之間互相打架鬥毆。這些都是寄宿學校會造成的問題。
  • 「打死我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對孩子的傷害,令人心疼
    >在他看來,孩子住校會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影響。雖然自己也強調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他甘於吃苦,但是住宿並不是很有必要。如果孩子在家堅持收拾家務,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飲食、健康、甚至是學習都能有所保障。或許白巖松的觀點過於尖銳,甚至於否定了寄宿制度的優點,但是爸爸媽媽可以辯證看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種方法。
  • 白巖松:「生活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住校帶來的傷害,我很清楚
    學校寄宿給孩子帶來的傷害真的不容小覷我是標準的現在說起來可能沒有過住宿經歷的家長會覺得我危言聳聽,其實真不是,我就簡單說說為啥說住宿會帶來巨大的傷害吧。首先,小學我家離學校很近,基本沒有什麼離家在外的經驗,之後上了初中,直接住校了我心理上是最受不了的,想家,真的是想的不行,白天上課還能忍,晚上就躲在被窩裡哭。
  •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的話,揭開寄宿學校的現實危害
    前段時間知乎的一則「我後悔讓孩子住校」文章的走紅,更是讓許多父母心裡惴惴不安:難道讓孩子住校真的是害了孩子嗎?「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一席話,揭開寄宿學校的現實危害說到白巖松,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
  • 白巖松:「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讓孩子住校」,其中的傷害不容小覷
    此前看過一篇關於孩子住校的採訪:父母表示讓孩子住校後,一周打了5次電話,每一次孩子都在電話裡哭。確實,住校可能並沒有父母們想像的那麼好,其中也有很多問題會浮出水面。白巖松:「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讓孩子住校」白巖松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關於住校的問題,白巖松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明確的表面出來: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要讓孩子住校的看法。
  • 「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危害,這3類孩子不適合寄宿
    「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給娃的傷害,讓人非常心疼這篇文章中,我們談到了白巖松和妻子針對孩子寄宿的問題,明確表態說:「我和妻子再苦,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同時,也對寄宿可能會對孩子產生的關於心理層面的壓力、身體層面的傷害和學習層面的傷害。從這一方面來看,寄宿生活對孩子來說確實是一件容易造成傷害的事情。但是,寄宿生活對孩子來說也不全然是傷害,對一些孩子來說它反而有好處。
  • 白巖松:再難也不讓孩子住校,3種看不見的傷害,讓孩子沉默
    導語:寄宿學校是很多家庭不得已的選擇,畢竟住校,能讓孩子不用長途跋涉地趕著上學,或許能多休息一會兒,養好精力。但知乎有個家長卻提出:如果能重來,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孩子住校有什麼問題呢?孩子住校也分年紀,三種隱性傷害,讓孩子沉默住校是要分情況的,比如說大學生,大部分都是住校,五湖四海的同學,集中到一個大學,不住校,難道天天跑飛機嗎?
  • 「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一番話,揭開寄宿學校的危害
    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基本上都會有住校的經歷。很多農村孩子從初中開始,就在學校住宿。但是在城市生活的孩子,可能一直到高中甚至是大學才會在學校住宿。如今很多小學也都推出了寄宿模式,可以讓小學生也過上寄宿生活。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在學校住宿是好事,可以鍛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自己平時也樂得輕鬆。
  •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的話,揭發寄宿學校的現實危害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一席話,揭開寄宿學校的現實危害白巖松大家都知道,央視著名主持人,播報風格輕鬆詼諧,思想觀點入木三分。這樣的他在育兒方面也是頗有見地。在一次參加節目時,聊到自己的孩子,白巖松直截了當地指出:「我和妻子再苦,也不會將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白巖松對是否應該把孩子送去住校的看法,和育兒專家尹建莉如出一轍。後者也曾多次表示,寄宿制學校於孩子而言,完全就是弊大於利。
  • 寄宿學校好還是不好?白巖松:「再苦也別讓孩子住宿」
    那麼,這樣真的能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嗎?又有多少人了解寄宿制對於孩子的影響呢?目前關於寄宿對於學生影響,可分為兩種觀點: 贊成派 受到社會與經濟的影響,目前大多數父母雙方都要工作,陪伴、照顧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不得不將孩子送去寄宿制學校。並且一些父母覺得這樣既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可以節省時間好好工作。
  •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制傷害,背後原因很現實
    家長關於寄宿制學校的申訴,引起了家長們對於「送孩子上寄宿學校」的討論。這個時段,家長們對於孩子,看不見管不著。甚至不知道孩子們每一天在學校裡,會經歷怎樣的事情。有時候,孩子們對於家裡的牽掛、同學的相處,都是他們的一大難題。所以,許多家長考慮到這一點,就對於送孩子住寄宿學校,產生了異議。白巖松甚至提出了一個觀點:打死也不會讓孩子住校。
  •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一番話,揭開寄宿學校的危害
    作為央視的主持人,白巖松一向言語犀利,見解獨到,在討論到孩子學習是否應該住校時,他明確表示了自己的觀點: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而且這也得到了妻子的共識。 尹建莉,著名的育兒專家,她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和白巖松是一樣的。對於有的家長美其名曰讓孩子住校,能夠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尹建莉直接表示與其這樣,不如直接把孩子送去孤兒院。
  • 白巖松:「打死我都不讓孩子住校」,住校的2大弊端家長需留心
    ,白巖松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就有說過,他打死都不會讓自己的孩子住校。白巖松拒絕孩子寄宿,原因令人深思。白巖松認為,照顧孩子和教育孩子是每一個父母的責任,也是家庭對於每個人都很重要的原因,父母讓孩子住校無形中是推卸責任的行為。
  •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制傷害,背後原因很殘酷
    央視著名的主持人白巖松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拋棄身上的光環,白巖松也只是一位普通的父親,他認為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作用不可或缺,只有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
  • 「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對寄宿制的看法,值得家長深思
    表姐家孩子準備上學時,她還跟我們討論過是否送孩子去寄宿學校的問題,特別是看到周圍有的孩子,因為去寄宿學校而變得特別自立時。 但後來還是考慮到孩子年齡尚小,出於心疼也好,嬌慣也罷,最終還是放棄了這一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