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呢,孩子的腳長與腦垂體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孩子的腳長可能與身高有一些關係,不過,也不是絕對的。
一般來說,人腳的大小與身高通常存在一定的比例,一個普遍的規律認為身高是腳長的7倍,因此人們研究出這樣一個公式:成人身高(釐米)=13歲時腳長(釐米)x7±3(釐米),也是由於這個「公知」,公安部門在偵破案件的時候,才經常會通過現場「腳印」的大小,來推斷嫌疑人的身高或體重。
其實呢,這個觀點並不是絕對的,因為我們也會經常看到,那些身材高挑的人,並非個個都長有大長腳,而那些個子不太高的人,也有許多長大腳的。
眾所周知,腦垂體是分泌生長激素的內分泌器官,它分泌的生長激素可以影響人體的生長,甚至可以控制孩子的終極身高。如果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或者減少,就會導致孩子的身體長不高,所以,想讓孩子長高,就應該想辦法讓孩子的腦垂體,多分泌一些人體生長激素,比如讓孩子多活動,多曬太陽,多吃堅果與動物蛋白等等。
根據一個人腳的長短,來判斷孩子是否能長高,是不科學的。要知道,人的身高除了遺傳與父母基因,還與環境、氣候、飲食、運動等有一定的關係。
1、母親的健康因素
懷孕和哺乳期間,母親的保健和營養,直接關係到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狀態。
2、遺傳因素
孩子的身材高矮、體質強弱以及發育狀態,與父母的遺傳因素影響很大。通常,父母身材高大,體格健壯,孩子的生長發育就有了較好的基礎。
3、睡眠因素
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但它只在良好的睡眠中產生,所以睡眠因素是刺激孩子生長的重要激素。
4、營養因素
孩子生長發育快,所需要的食物在質量上也要比成人的要求高。所以,營養對體格發育,特別是對體重的影響很大,而且年齡越小影響越大。營養因素也是決定身高的關鍵之一。
此外,以下這幾件事情做到位,往往有益於孩子的身高:
一、多吃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豐富的食物蛋類,奶類,豆製品,菌類,瘦肉,魚蝦,禽類,各種蔬菜水果,以及五穀雜糧等。
二、吃好早餐:早餐才是一天的主餐,切不可被孩子忽略了。不管體重多少,早餐一定要吃。
三、多運動,跳高,跳繩,打籃球等等。
四、保證充足睡眠,睡眠不足會影響孩子長個兒,一定要保證充足睡眠。因為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量,在睡眠時高於覺醒時。一般要求初生小兒每晝夜睡20小時,2~6小時為15~18小時。6~18小時為13~15小時。18月~3歲為12~13小時。
五、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