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數學怎麼教?會數數的孩子才會算數—數感是數概念的基礎

2020-12-13 帶娃學數學

「多少」是一個孩子開始進入數學世界發展的第一個核心概念:「今天你吃了多少塊糖?」,「你的小汽車多還是哥哥的小汽車多?」「你吃了幾根香蕉,爸爸吃了幾根香蕉,誰吃得多?多多少?

解決「有多少?」「多多少」」少多少「問題的能力,是孩子對數字和數量感知能力,科學稱為:數感。數感是數量與計算之間的橋梁。發展有意義的數量感知是運算的基礎,是學習數學的先決條件,也是早期學習數學時,容易忽略的重要部分。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當孩子學會了簡單的計數之後,甚至還沒有完全掌握計數策略,就直接引進數運算,這種做法是很不成熟的。在開始學習加減法運算之前,必須讓孩子充分的理解數字間的關係,為將來的運算做好鋪墊,否則,孩子僅靠記憶策略完成的計算對之後學習代數運算、函數運算造成障礙,其實是得不償失。

通過不同形式的數數方式,點數、順接數、倒數、倒接數、跳數(按群計數)、等差數(奇偶數數)等,充分促進孩子數感的發展,讓孩子在數數基礎上理解數字關係和結構,不要讓孩子機械數數,讓他們對數字數學有自己的想像力。

練習一:群數、瞬間識數。讓孩子快速數數,家長可提示孩子一行有幾個,有幾行,快速得出結果。

練習二:按群數數。可以先按照卡片練習數數,熟悉後家長可以將中間幾個數字遮蓋,讓孩子說一說是哪幾個數字。

練習三:百數板—數數神器用起來。家長可以自行製作。

練習四:數奇偶數。數學能力的培養最好的方式是要孩子理解,學習這個知識是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家長可以讓孩子找找生活中的奇數偶數。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請多多關注。

想要獲得更多數學遊戲練習材料,請點擊關注,私信「數學遊戲1」,獲得本期完整版練習材料。

相關焦點

  • 怎麼教孩子數數?3個方法解鎖數學思維,打牢基礎,以後數學好!
    本文由【 何秋光學前數學】發布,歡迎點讚轉發!家長朋友們,今日份的數學思維題來啦~幼兒園小、中、大班,幼小銜接班的孩子都可以參與答題哦~小朋友,媽媽想給童童買一個粉色的書包,價格低於100元,請你看看,媽媽有幾個選擇呢?
  • 幼小銜接數學怎麼教?讓家長用最小力氣教會孩子加減運算
    「給孩子報一個幼小銜接班,老師能教,我們就不用那麼操心了。」幼小銜接到底是什麼?盲目的追隨會導致什麼?升入小學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正如我們常說「在什麼年齡做什麼事」是一樣的。6-7歲兒童,在生理心理上已經具備上小學的基礎。
  • 錢志亮:孩子學前數學準備,數感培養是重點
    新課標認為「數感主要表現在理解數的意義;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並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新課程的六個核心理念中,把「數感」擺在首要位置,可見理解數感、建立數感是新課程十分強調和重視的,也是幼小銜接無法迴避的問題。
  • 從幼兒園到小學銜接數學學什麼呢?
    最近很多大班家長急詢問老師:上小學前孩子數學怎麼教?應該按照什麼順序進行,很多家長也有誤區,其實數學啟蒙可不僅僅是數數和加減,讓孩子理解和運用抽象數字後的實際意義才是有效的。而且在幼兒園整個階段,數學啟蒙指導也應該是循序漸進的。
  • 別再教孩子數數和加減法了,數學啟蒙的打開方式,是開啟數學思維
    這幾年,關於「幼兒數學啟蒙」的話題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提及,因為家長們都意識到,要想孩子將來學好數學,得從小抓起。特別是在孩子幼小銜接的前一年,父母都會慌了神地給孩子提前補一補。其中的惡補重點,除了漢字拼音這些「語文」知識,還會有補算數加減法這些「數學」知識。
  • 數數不僅是數數呀
    現在一提到數學啟蒙,大多數老母可能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數數,培養數感,嗯。。。這說明大傢伙兒雞娃的神經已經十分敏感了。
  • 數學啟蒙從來就不是數123,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期間她還讓3歲的寶寶表演數數:1、2、3、4、5……聽著孩子雖然還吐字不清但總算能流利地念出來。 二姨為此很高興,卻沒發現孩子對著面前的小物品數1-10,而小手指卻指在了3上。 而且數字和數量不是一個概念,在早期,孩子學會了數數,但是數量的概念並沒有理解,所以點數的方式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感?——提高數學成績的基礎能力
    如果有人問我小學數學哪一項教學任務最重要,我一定會說是數感的建立,數感即對數字的敏感度,它是數學基礎的基礎,就好比要有正常的視力才能學會開車,並能把車開好一樣。對數字越敏感,計算能力也會越強,也不會犯那麼很明顯的錯誤,比如92x0.12絕對不會算成一個比92更大的數。
  • 別讓孩子「0基礎」入學!幼小銜接要提前抓
    疫情過後孩子們已經開學了,尤其很多孩子要面臨上小學的階段很多媽媽都很發愁。很多朋友都反映:孩子幼小銜接過渡不好,進入一年級會很吃力。但是學校不開課,怎麼在小學之前讓孩子進行幼小銜接的訓練呢?在幼兒園階段,老師教知識都是以遊戲的方式進行。而升入小學,孩子們一下子進入課堂模式,很多孩子都不適應。
  • 算術≠數學,算術好≠數學思維好,數感啟蒙看過來
    全套書共17冊,包含12本基礎系列和5本漫畫系列,以有趣的角色扮演的形式來講解加減乘除和基礎數學概念,集科普性和趣味性為一體。既能夠幫助學齡前及小學的孩子理解數學語言及其概念,又能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信心,銜接考試機制下的數學與跨學科課程學習。
  • 數學啟蒙從幫助孩子建立數感開始
    家長學會放寬心 文德路小學鄧老師表示,公辦小學面試中數學題目難度適中,而且沒有選拔目的,大部分孩子能解答,入學後老師也會從零教起;部分民辦小學的面試題目難度加大,但「跳一跳,夠得到」,部分孩子如能綜合、遷移幼兒園所學知識,也有機會解答。家長無需擔心超齡、逆天的題目,讓孩子跟隨老師,正常學習即可。 幼兒數學怎麼教?
  • 幼小銜接——數學找規律練習題
    在暑假裡,家長們應從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社會技能等方面培養孩子適應小學生活,順利實現幼小銜接。家長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知識銜接:拼音、書寫、算數知識的銜接。拼音方面側重「拼讀」的學習方法。書寫方面首先教會孩子正確的寫字姿勢,其次是根據孩子自己的個性寫出屬於自己的的文字,而不是像「生產線」一樣的方式教孩子寫字。
  • 娃幼兒時期數學啟蒙,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期間她還讓3歲的寶寶表演數數:1、2、3、4、5……聽著孩子雖然還吐字不清但總算能流利地念出來。 二姨為此很高興,卻沒發現孩子對著面前的小物品數1-10,而小手指卻指在了3上。
  • 數學啟蒙從來就不是數123,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小孩的「數感」
    期間她還讓3歲的寶寶表演數數:1、2、3、4、5……聽著孩子雖然還吐字不清但總算能流利地念出來。二姨為此很高興,卻沒發現孩子對著面前的小物品數1-10,而小手指卻指在了3上。而且數字和數量不是一個概念,在早期,孩子學會了數數,但是數量的概念並沒有理解,所以點數的方式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不少家長讓孩子從2歲就開始練習數數,3歲學寫,4歲開始學算數,小學後又開始上各種奧數班,家長們似乎對數學的興趣總是不斷的。但是這樣的方法真的有用嗎?
  • 數學啟蒙的事兒—數的概念
    如果孩子能流利地從1數到10,卻不知道1 2 3分別對應多少個物體,那就是只記住了數的順序,沒有理解數的概念,如果孩子既會數數又知道數的實際意義,就說明他的抽象思維開始發展了。 所以數的概念,可以說是幼兒數學思維啟蒙的開端,也是孩子後續一切數學活動開展的基礎。
  • 只教孩子數1到10,不如教孩子這些數字知識點!打好數學基礎!
    在數學學習中,尤其對於數學啟蒙期的孩子來說,"數"和"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數字只有與量詞結合,才會有實際意義。孩子從小就與量打交道了,最初,孩子對量的認識更多憑藉的是感覺,他能感知物體間的差異但並不能具體說清楚長短、寬窄、厚薄等量的差別。因此,要重視鍛鍊孩子認知數與量的關係。
  • 孩子基礎差,幼小銜接數學考試怎麼辦?練習這15套題2周就搞定!
    在幼兒園裡,很多孩子的學習重點放在了語文上,但是有一些資質比較好的小學,幼小銜接的考試裡,也會出現數學這個類目。有些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可能都沒有做過數學練習題。那麼幼小銜接數學考試怎麼辦?別慌,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 斯坦福教授:數學啟蒙關鍵在「數感」,別總逼孩子背口訣
    大家好,這裡是關注孩子成長問題,讓孩子放心成長的囡囡育兒筆記。從小學到大學,孩子都要學習的一門學科就是數學。而且數學作為考試中的主課,作為家長,當然是想為孩子儘早打下堅持的基礎,在之後的學習生涯中,能學習的更遊刃有餘一些。所以對給孩子數學啟蒙這件事情,家長向來是放在重中之重的。
  • 數感培養,要從學前開始
    最近,我聽到很多家長都在為輔導孩子的數學作業抓狂,小朋友的各種表現也真的讓人苦笑不得:明明知道5+9=14,但是9+5卻不會了。還有的孩子,無論家長老師怎麼教,都無法理解8>7這一概念。這些表面上來看,只是數學問題。
  • 數感培養,要從學前開始
    還有的孩子,無論家長老師怎麼教,都無法理解8>7這一概念。這些表面上來看,只是數學問題。但這其中反映的問題是孩子的數感問題。數感(number sense)是一種對「數」直觀概念,指的是一種理解一個集合的數量以及用數來表達對這個數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