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是一個孩子開始進入數學世界發展的第一個核心概念:「今天你吃了多少塊糖?」,「你的小汽車多還是哥哥的小汽車多?」「你吃了幾根香蕉,爸爸吃了幾根香蕉,誰吃得多?多多少?
解決「有多少?」「多多少」」少多少「問題的能力,是孩子對數字和數量感知能力,科學稱為:數感。數感是數量與計算之間的橋梁。發展有意義的數量感知是運算的基礎,是學習數學的先決條件,也是早期學習數學時,容易忽略的重要部分。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當孩子學會了簡單的計數之後,甚至還沒有完全掌握計數策略,就直接引進數運算,這種做法是很不成熟的。在開始學習加減法運算之前,必須讓孩子充分的理解數字間的關係,為將來的運算做好鋪墊,否則,孩子僅靠記憶策略完成的計算對之後學習代數運算、函數運算造成障礙,其實是得不償失。
通過不同形式的數數方式,點數、順接數、倒數、倒接數、跳數(按群計數)、等差數(奇偶數數)等,充分促進孩子數感的發展,讓孩子在數數基礎上理解數字關係和結構,不要讓孩子機械數數,讓他們對數字數學有自己的想像力。
練習一:群數、瞬間識數。讓孩子快速數數,家長可提示孩子一行有幾個,有幾行,快速得出結果。
練習二:按群數數。可以先按照卡片練習數數,熟悉後家長可以將中間幾個數字遮蓋,讓孩子說一說是哪幾個數字。
練習三:百數板—數數神器用起來。家長可以自行製作。
練習四:數奇偶數。數學能力的培養最好的方式是要孩子理解,學習這個知識是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家長可以讓孩子找找生活中的奇數偶數。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請多多關注。
想要獲得更多數學遊戲練習材料,請點擊關注,私信「數學遊戲1」,獲得本期完整版練習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