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統提升自律專注自控力?學會這5招,你已經贏了90%的人

2020-12-11 宇寬時間管理

如果你能做到自製和專注,你已經勝過了90%的人.

很多人想變得自律,但是面對的誘惑太多,而人性天生又喜歡懶惰和舒服,那有沒有一套體系的思路,讓我們的自律能力得到提升?讓我們變得越來越自律?

又一點可以肯定,自律力和意志力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是意志力它同樣可像向我們的肌肉一樣,通過適當的訓練,變得越來越強。那具體應該怎麼去鍛鍊它呢?奉上本文思維導圖,乾貨馬上到!

一、從一個簡單的習慣做起

比如說你想養成早起的習慣:

a) 你之前每天是07:30起床,你突然規定自己每天要改到06:00起床。你會發現這樣的flag大概率是立不住的。

b) 但如果說你之前07:30起床,你規定自己以後07:15起床,你發現這個目標對你來說而且非常的有吸引力:第一個是因為他容易執行,第二個是因為執行了他之後,你整個人能夠變得更加的自律

所以說有兩方面的好處會讓你去做這件事情,這件事也是你大概率是能夠完成的。

一開始不要給自己設置過高的門檻,過難的目標。從一個一個的小目標開始,最後把這些小目標串聯起來。你會發現整個大目標就會不知不覺的被你攻克了

二、一次只養成一個好習慣

很多人在做自律的時候,一個常見的誤區就是:你覺得今天的自己很頹很廢,你巴不得從明天開始就變成了一個全新的自己,徹底的和今天的自己畫成一個界限。這樣的時候你就進入到了一個自律的誤區。你對自己的意志力過分的樂觀了。

養成一個習慣,需要不斷去強化、去重複。所以我們說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因為這樣大腦才會把這個習慣寫入到你的長期記憶當中。你的整個腦迴路,神經才會得到改造,不斷被強化。

如果說你有100分的意志力,你有兩種方法可以使用它:

a) 分配給10個習慣改造,這樣做大量消耗你的意志力。這個重複性的動作就很有可能被打斷。因為你堅持不下來,你很有可能什麼都改不了

b) 分配給1個習慣的改造,所有的力量匯聚在一個點上,你有大概率取得成功

三、給自己打分

這一套方法我發現是非常好用的,一定要用一套制度去約束自己。用你的心智作為一套牢籠,把你的欲望控制在的牢籠之中,成為籠中之虎。

具體怎麼來操作呢?比如說你可以把你整個生活習慣,設置為一套分數的制度:

你每天早起了,你給自己加多少分

你去大吃大喝了,你給自己扣多少分

你每天完成了學習的任務,你給自己加多少分

之後用excel記錄下來你的分數,當你的分數達到了標準,你給自己適當的獎勵,購物一次,吃一次大餐。當你這一個分數沒有達到標準,你要懲罰自己。

通過這樣一套制度化的體質,讓你的生活去循序漸進的走向正軌。這個方法親測有效,強烈推薦!

四、重複!重複!重複!

大腦的本能是趨利避害。你只有去經過不斷的重複,當重複的次數夠多了以後,大腦就會把我們的一些行為,比如運動,比如早睡早起,寫入到我們的長期記憶當中,

我們的大腦會在此時進入到一種自動駕駛的狀態,每天到這個點兒就會起床,每天到這個點兒就會去鍛鍊,而且不會消耗你的意志力。因為你的整個大腦已經被強化,被改造,已經適應了這種習慣。

五、項目平移(艾維利時間管理法思路)

借用艾維利時間管理法的思路:把一個好習慣做好了之後,把整套方法平移到下一個習慣。直到形成了一個一個的好習慣,把一個一個的小目標去串聯起來,攻克最後大的目標

文章來源:宇寬時間管理

相關焦點

  • 如何系統提升自律專注自控力?學會這5招,你已經贏了90%的人
    如果你能做到自製和專注,你已經勝過了90%的人.很多人想變得自律,但是面對的誘惑太多,而人性天生又喜歡懶惰和舒服,那有沒有一套體系的思路,讓我們的自律能力得到提升?讓我們變得越來越自律?你會發現這樣的flag大概率是立不住的。b)     但如果說你之前07:30起床,你規定自己以後07:15起床,你發現這個目標對你來說而且非常的有吸引力:第一個是因為他容易執行,第二個是因為執行了他之後,你整個人能夠變得更加的自律。
  • 自控力極差的人如何自救?6個快速提高自控力的小方法
    古今中外的集大成者,都有一種優秀的品質,它叫自控力或者克己自律。這種優秀的品質並非生來就有的,而是後天訓練來的。生活中自控力差的人如何自我拯救?你要做的就是找到自我訓練的方法,並持之以恆地訓練,只有這樣,你的意志力、自控力才會被開發出來。那麼,什麼是自控力?
  • 自控力是什麼?源自何處?如何提升自己的自控力?
    《自控力》這本書脫胎於史丹福大學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開設的《意志力科學》課程,這門課幫助學生們學會改善不良習慣、增強自控力。被評為史丹福大學最受歡迎心理學課程。自控力是一個人事業、生活、健康乃至一切的基礎。
  • 羨慕自律的人賺翻了?開始懷疑自己?這本書教你如何提高自控力
    我們可以通過不斷練習,拒絕小誘惑或是要求自己做些什麼來幫助大腦增強自控力,冥想也能幫助我們提升注意力,我們可以重塑自己。而在成功解決了意志力挑戰之後,我們會產生滿足感和成就感,覺得自己是積極向上的,這個時候,我們就容易跳進另一個陷阱:道德困境。當自律過後,對自己感到滿意時,我們會選擇獎勵自己。
  • 自我提升,如何培養耐心、專注和自律
    練習的心態:如何培養耐心、專注和自律本書的核心是 讓大家以平和的心態體驗人生的過程。「人生是過程,不是目標,要學會以平和的心態體驗過程。舉個例子早上地鐵上了,一個大人對2、3歲的孩子發火,打孩子這都是不道德的,對孩子要有耐心。其次、建立好良好的關係,需要花費時間,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都需要耐心。君子之交淡如水,最後要注重換位思考,一個女孩開車紅燈時熄滅了,啟動不起來,綠燈了也不行,後面人按喇叭。如何培養耐心,專注於當下一刻,減少目標帶來的壓力和焦慮?
  •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不妨試試「棉花糖實驗」,培養自律寶寶
    華倫·巴菲特就說過,如果你在小事沒辦法約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也很可能不約束自己。「為啥別人家的孩子都能安靜地寫作業,我家這個就老是扭來扭去,怎麼一點自控力就都沒有呢?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呢?」這是一位朋友在後臺的留言。
  • 日本人的精緻生活:學會「自律」,你就贏了?
    曾經在後臺看到過一位讀者朋友的留言,至今為止,仍舊記憶深刻,他說:「沒有人喜歡不自律的人,你想要的體面與精緻,其實往往都來自於你的生活有多麼自律」。縱觀那些日本人的精緻生活,學會自律,你就贏了。晨鐘暮鼓,春耕夏長,萬物的生長都有各自的規律,可是現代人當中,能夠保持著高度的自律,跟隨著生物鐘的規律而作息的人們,趨勢可數。其實,歸根到底,自律這件事情從來都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你自己確確實實能夠從中獲得益處。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訓練孩子的自控力?
    出現以上情況,究其原因都是因為孩子缺乏自控力。高自控力的孩子做事情往往更有耐心和毅力,善於控制自己的衝動情緒,並且更有能力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至關重要,上周張桂莉老師和馬志國老師介紹了哪些養育方式會影響孩子的自控力發展,本周二位老師將來聊聊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訓練孩子的自控力。
  • 《自控力》人生很難,需要自律~
    歡迎來到展媽陪你一起讀書第十五期。咱們來一期和自控力有關的書籍,書名就叫《自控力》。由於大腦進化,我們的自控系統又使我們離甜食遠遠的,我們懂得自我克制。因此,導致了兩個自我經常打架,這就是意志力大挑戰。朋友們,大家可以好好思考一下,現在的你,正在面臨什麼樣的意志力挑戰?你如何描述兩種相抗衡的想法?衝動的你想要什麼?明智的你又想要什麼?
  • 《自控力》:自控力差怎麼辦?這幾個方法,讓你有效提升自控力
    作者:弘禾師兄這是 「 弘禾師兄 」 的第 148 期分享有句話說的非常好:「胸中藏有大志的人,往往是一個很有自控力的人。」巴菲特也曾說過:「如果你在小事上沒辦法約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上也很可能不約束自己。」自控力對我們每個人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更是每一位成功人士必備的能力。提到自控力,就不得不提意志力。那麼到底什麼是意志力?
  • 讓巨人不再沉睡,讓侏儒學會等待——孩子自控力可以這樣提高
    ……以上這些場景不知你家中過幾條?或者相似的情形是否正在上演?碰到這種時刻,父母總是會生出同樣的疑問:我家孩子的自控力好像有問題,怎麼樣才能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呢?想要搞清楚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先要了解自控系統的運作模式。可以先拿父母大人熟悉的減肥事件來看。
  • 幸福微語 |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自控力不是用之不竭的,在生理基礎匱乏時,自控力也會匱乏,因此改善生理基礎是提升自控力的有效手段。從以下四個方面改善孩子的生理基礎,可以幫助孩子提升自控力。01睡眠:缺乏睡眠會損害前額葉皮質與杏仁核的連接,導致孩子自控力不足。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睡眠指南針對不同年齡人群給出了不同的睡眠指導建議。
  • 精讀《自控力》:如何利用心理學效應,輕鬆成為自律達人?
    為什麼自律對有的人來說似乎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對我們來說卻難上加難呢?我們與嚴格自律的人之間到底差了什麼呢?《自控力》一書詳細介紹了關於自律的心理學效應,利用這些效應,能幫助我們輕鬆成為自律達人。這是因為,「即時獎勵」能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讓我們產生興奮、開心的感覺,而「未來的獎勵」則沒有這種效果。不同的人自控力不同,給「未來的獎勵」打的折扣也不一樣。有的人雖然也想要及時的快樂,但牢記長遠的目標,不怎麼打折;而對另一些人來說,「未來的獎勵」在他們心裡大打折扣,他們往往更不能抵抗「即時獎勵」的誘惑。
  • 頂尖心理學家幫我們揪出的6個自律殺手(5)
    所以我非常想弄明白,人究竟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自律失效。在《自控力》這本書裡,許許多多的頂尖心理學家通過實驗和研究,幫我們揪出了6個自律殺手。自律失控是大多數人生活的常態,讀完這本書我才發現,我們關於自控的知識太少了,我們憑著本能想了很多辦法提升自控力,可是很多辦法不但沒有效果,還把我們推向自毀和失控。最典型的就是硬撐和自我批評。這個系列文章的目標是幫大家弄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失控?在什麼情形下最容易失控?如何有效地避開這些意志力失效的陷阱?
  • 焦慮的父母,往往擁有缺乏自控力的孩子;有安全感,孩子才會自律
    這樣,孩子也很難學會自己管理自己,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可以管控好自己的。因為父母沒有提供自我管理的榜樣,孩子以為每個人都是需要別人來管的,也就無法發展出自控自律的能力。這其實也是只想即時滿足,不會延時滿足的一種體現。成人尚且如此,何況是孩子?所以,要想孩子有自控力,父母要先改變自己,成長自己。這樣才能培養出自律自主的孩子。
  • 二十歲前應該學會的事(二)——專注和自律
    專注和自律也是一種習慣,但是我把它們從習慣中提出來,是因為它們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沒有專注和自律,肯定會是庸庸碌碌,一事無成。 先來說專注,根據百度解釋,專注就是指專心注意,集中全部精力去完成一件事,精神貫注。從意思當中,我們可以提取到兩個信息點。一是集中注意力,二是集中精力。
  • 頂尖心理學家幫我們揪出來的6個自律殺手(2)
    在《自控力》這本書裡,許許多多的頂尖心理學家通過實驗和研究,幫我們揪出了6個自律殺手。自律失控是大多數人生活的常態,讀完這本書我才發現,我們關於自控的知識太少了,我們憑著本能想了很多辦法提升自控力,可是很多辦法不但沒有效果,還把我們推向自毀和失控。最典型的就是硬撐和自我批評。這個系列文章的目標是幫大家弄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失控?在什麼情形下最容易失控?如何有效地避開這些意志力失效的陷阱?
  • 《超級自控力》職場心理學4個原則,10倍提升自律,輕鬆月薪過2萬
    自律不是一種能力,而是通過培養自己的原則養成的一種性格。就像富蘭克林先生的十三條原則一樣,是這些原則締造了他的傳奇人生。比如,同一個清單,擁有自律性格的人就能把清單按計劃完成。反之,再多清單沒有自律的性格,都只是形式上的努力而已。那如何培養自己的原則養成自律的性格,才能走向成功呢?
  • 孩子上網課《自控力》太差?專家給4個方法,幫助孩子自控力暴漲
    從心理角度上來說,只要我們的大腦前額是正常沒有受損,那麼我們每個人天生就擁有意志力。但我們的大腦很複雜,裡面住著兩個自我。一個是受衝動系統控制的自我,代表貪圖享受。另一個是受自控系統的自我,代表理智冷靜。
  • 孩子上網課《自控力》太差?專家給4個方法,幫助孩子自控力暴漲
    一個是受衝動系統控制的自我,代表貪圖享受。另一個是受自控系統的自我,代表理智冷靜。由於衝動是人類的天性,而自控力是人類進化的產物,所以兩者經常矛盾。衝動的自我來源於大腦的邊緣系統,是專門負責情緒管理的大腦區域,情緒是多變的,不穩定的,受情緒的影響,很難控制住自己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