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美國戰敗後,總結原因,直呼三次「想不到」

2020-12-17 喬沐說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強制出兵幹涉,在擊退朝鮮軍隊後,美軍公然越過三八線,試圖威脅我國領土主權。為保國家主權,捍衛國家尊嚴,我軍統帥當機立斷,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至此,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拉開了帷幕。

最終,兵強馬壯的美軍被中國人民志願軍擊潰,退至三八線附近。直到1953年7月,雙方籤訂停戰協議,韓戰才算正式結束。

韓戰結束後,美軍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會輸,但當他們總結戰敗原因時,竟直呼三個「想不到」。

美軍到底想不到什麼?

第一個、美軍想不到我國會如此果斷地出兵

其實美國在戰鬥開始之前還是比較擔心的,畢竟朝鮮同為社會主義陣營,背後有蘇聯老大哥在,萬一蘇聯選擇出兵,那就不好辦了。因此美軍在越過三八線之前,曾多次試探過蘇聯。

當時,美軍多次派出飛機盤旋在蘇聯蘇哈亞機場,甚至還有幾次直接投放了炸彈,這已經嚴重威脅到了蘇聯的主權。可一向強硬的蘇聯卻沒有任何表示,他們既不派飛機攔截,也不使用高射炮進行打擊,只是形式上表示了一下抗議。這讓美國確定蘇聯不會出手,因此果斷選擇了出兵朝鮮。

當時,美國認為,蘇聯既然不會出兵,那中國一定也不會幹涉。可這一次,美國的如意算盤卻打錯了。

中國確實也是社會主義國家,可新中國在建立之初就確立了「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就算是面對再棘手再麻煩的問題,我國都會獨立解決,而不是主動求助他國。而且我軍統帥也是從槍林彈雨中走出來的,根本不怕打仗。

因此,在美軍的炮彈落在我國東北境內,威脅到我國主權時,我國沒有選擇忍氣吞聲,而是當機立斷,立刻組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美軍則一直認為我國不敢出兵,甚至在第一次戰役結束的時候,還認為我國援助朝鮮的只是一小部分志願軍。

第二、美軍想不到我國百姓會如此支持國家

中國的老百姓和我黨,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同氣連枝的,這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都能體現出來。

當時,我國號召民眾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保衛國家主權,每一個百姓都積極響應。甚至在朝鮮戰場需要武器時,人民都自發為國家捐款,甚至將自家的鍋碗瓢盆都捐出來,供國家製造彈藥。

據統計,我國人民在抗美援朝時期,共向國家捐贈了55650億人民幣,這還都是舊幣,最保守估計,這些錢在當時也能夠購買整整4000架戰機。

美國方面是根本想不到這點的,因為美國出兵朝鮮本就是違反國際道德的行為,因此國內的美國民眾幾乎全都是反對美軍發動戰爭的。

第三、美軍想不到我軍戰鬥力如此強悍

自中國人民志願軍踏上戰場以後,其戰鬥力完全刷新了美軍的三觀。就從上甘嶺戰役來說,在秦基偉將軍的回憶錄中就曾如此寫到:「以後有人說過,美國人真正認識到中國人,是從上甘嶺開始的。」

不錯,我軍不僅僅遊擊戰打得漂亮,陣地攻堅戰一樣強悍!在上甘嶺戰役中,我志願軍冒著敵人猛烈地炮火攻擊,硬是和美軍進行了59次的陣地爭奪戰,更是打退了美軍900多次衝鋒。

不止如此,我軍針對美軍還研究出了一套獨特的戰法,即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將主要目標轉向消磨敵人有生力量上,這一戰略方針在石峴洞北山戰鬥中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第四次石峴洞北山戰鬥中,我軍僅以1800人的傷亡,殲滅美軍3500餘人,徹底擊垮了美軍的自信心,將美軍給徹底打服了。而且在最後的金城戰役中,美軍就當了縮頭烏龜,看著自己的盟友韓國慘敗,也不敢再出一兵一卒了。

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勝利遠不止這三個「想不到」,只是美軍「記性不太好」,只記得這三個罷了。

相關焦點

  • 韓戰因何而起?我國派出240萬志願軍,美國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雅爾達會議召開,而此會議的召開是美、蘇、英三國首腦商議戰後世界利益分配的問題,其中朝鮮半島就是他們要分配的勢力之一。美國建議在朝鮮半島劃分美蘇的軍事界限,此建議得到了蘇聯的同意,也就是現在的三八線,會議結束後,《雅爾達協議》約定朝鮮半島由美國和蘇聯共同接管,以三八線為界,三八線以北蘇聯管著,三八線以南美國管著。
  • 韓戰爆發的原因,是美國的霸權與李承晚的狂妄
    網絡上有很多聲音在說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是因為北朝鮮領導人金日成不顧國際條約,甚至有人說他是為了一己私利擅自發動對南朝鮮所謂的侵略,而我國參戰也是被北朝鮮拉下水的無奈之舉。
  • 麥克阿瑟認為韓戰若實施我的戰略計劃,美國必勝!真是這樣嗎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韓戰便是麥克阿瑟軍事生涯的終點。韓戰在爆發後,氣勢如虹的朝鮮人民軍一路高歌猛進,眼見勝利在望之際。由美軍主導的聯合國軍,實施了麥克阿瑟的仁川登陸作戰方案,一舉將戰爭局勢完全扭轉。
  • 韓戰爆發後,看似強大的南韓軍隊,怎麼就不堪一擊呢?
    日本戰敗後,朝鮮並沒有迎來新生,而是由日本一個主人,換成了蘇聯和美國兩個新主人,雖然名義叫"託管"比較高大上。在南北兩個大佬的幫助下,南韓和朝鮮分別建立了。兩國的野心都非常大,一心要徵服對方,統一半島。可是誰也不服誰,雙方持續爆發了無數次的武裝衝突。
  • 抗美援朝,美國為何寧願戰敗,也不用原子彈?美國:當時害怕極了
    在冷戰初期的國際形勢背景下,南北雙方都企圖以武力統一朝鮮半島,並且沿三八線兩邊各自屯駐軍隊。1950年6月25日凌晨4點,韓戰正式爆發,朝鮮人民軍以反擊南朝鮮侵略為由,越過三八線,大舉進攻韓國。它是冷戰的第一場大規模「熱戰」。朝鮮人民軍在戰爭的前兩個月佔盡優勢,三天內就攻陷了韓國首都漢城,大韓民國國軍遭受巨大損失,不斷後撤。兩個多月後。
  • 究竟誰挑起了韓戰?日據時期便種下禍根 民族分裂是根本原因
    1950年6月25日拂曉,朝鮮在得到蘇聯同意後下令部隊越過三八線,對韓國發動了突然襲擊,韓戰由此爆發,並在隨後將中、美、蘇等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其中。 如果單以誰率先下令部隊大規模越過三八線發起攻擊,那麼無疑是有朝鮮挑起了戰爭,但這既對也不完全對?
  • 韓戰期間,史達林做了什麼?為何說戰爭因他而起?
    朝鮮半島被分裂成兩個國家,離不開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在裡面所起的作用,而朝鮮和韓國的最高領導人都將全國統一作為自己畢生的政治追求,但是朝鮮是依賴於蘇聯而存在,而韓國是依賴於美國而存在,他們之間的任何一方想要獲得勝利都需要贏得這兩個超級大國的支持。
  • 亞瑟·赫爾曼:韓戰、華為和中國問題
    作為美國第一場沒能取勝的戰爭,韓戰長期處於「被遺忘」的狀態。但在中美博弈的新格局下,還是有些美國學者拾起了它,成了「冷戰思維」的放毒者。他聲稱美國「面對的是一場毫無準備的戰爭,在戰場上我們幾乎戰敗,但最後還是取得了勝利」,恐怕這樣的「勝利觀」,連美國的軍事學者都無法認同。作者的目的,也許僅僅在於,藉助韓戰美軍的「勝利」說辭,反過來論證中國現在「相信自己必將取勝」的「結論還是過於草率了」。然而,中國相信的是「必勝」,還是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呢?相信每個中國讀者都有自己的答案。
  • 韓戰:有多少韓國平民遭美國大兵屠殺,這就是美國自詡的民主
    1945年,日本戰敗即將投降的時候,朝鮮半島上的那些長期和日軍奮死戰鬥的民族主義者們,欣喜若狂,以為終於可以趕走日本侵略者,實現他們的救國理想,讓被日本殖民了35年的朝鮮真正的獨立起來了。1950年7月,韓戰爆發初期,美軍王牌部隊美國陸軍第25輕步兵師,製造了駭人聽聞的「老根裡慘案」。1950年7月26日,第25師與友鄰的美國第1騎兵師藉口「朝鮮軍人可能混入難民隊伍滲透南方」,用機關槍掃射了一群正在韓國忠清北道永同郡老根裡村,老根裡鐵路橋下躲避戰火的韓國平民,當場300多人罹難。
  • 史達林為什麼不反對韓戰?因為可以把中國和美國拖進去
    二戰結束後,冷戰的鐵幕隨即落下,蘇聯與美國在世界許多地區都勢均力敵、分庭抗禮,尤其在歐洲有東西德,亞洲有南北韓,都是雙方劍拔弩張的緊張對峙地區,可以說是兩大「火藥桶」。
  • 韓戰
    韓戰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韓之間的民族內戰,後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美國、蘇聯、中國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1950年6月25日,朝鮮得到蘇聯默許,不宣而戰進攻韓國,歷時三年的韓戰爆發。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土地。
  • 韓戰與中國崛起
    然而,中國在朝鮮戰場上的勝利,讓史達林利用蒙古獨立中間突破中國這步「活棋」被變成了「死棋」。韓戰前,蒙古可以利用掌握在蘇聯手中的中長鐵路直達太平洋西岸,而韓戰後,蘇聯將中長鐵路交還中國使蒙古被困在中蘇「如來合掌」之中。失去大海,蒙古就沒有可持續的發展。
  • 美國歷史是怎樣記載韓戰的?帶你還原一個真實的韓戰
    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詳細聊聊韓戰中你可能不知道的事情,以及離美國歷史關於韓戰的紀錄。 第一,韓戰的起因 在我們的歷史記載中,韓戰講的主要內容是中國志願軍馳援朝鮮,將美國軍隊趕出三八線,成功避免了美國對我國的侵略,保衛了祖國。實際上僅僅只是我國抗美援朝戰爭,但是對於韓戰的詳細起因並沒有太多介紹。
  • 韓戰:近代朝鮮從隱士王國到日本殖民地的屈辱歷史
    不過,雖然朝鮮在1866年和1871年兩次擊敗美國和法國艦隊的入侵,但還是被日本在1875年借「雲揚號事件」打開了國門,而美國也在1882年強迫朝鮮籤訂了《朝美修好通商條約》,從此,朝鮮的國門完全被打開而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朝鮮開始與外面的世界全面接觸,「隱士王國」退出歷史舞臺,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朝鮮與外部接觸的歷史完全就是一段屈辱的歷史。
  • 《韓戰》:美國人口中「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在這場歷時三年多的戰爭中,美國把自己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和海軍的近半數投入到朝鮮戰場上,並且運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武器,但最終依然沒能贏得勝利。而韓戰的最終結果也正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雷德利將軍所說:「這是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 日本三次賭國運戰爭——日中戰爭、日俄戰爭、日美戰爭,先贏後輸
    ,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稱: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之後俄國勢力進入朝鮮,日本和俄國在朝鮮的爭奪日趨激烈,最終引發了1904年日俄戰爭。
  • 說一說朝鮮歷史上經歷的四場大規模戰爭
    直到1936年,皇太極攻打朝鮮,迫使朝鮮成為大清的藩屬國。(三)日本侵吞明治維新後,日本勵精圖治,積極學習西方文化技術,引進西方先進武器,軍事實力大增,開始謀劃侵吞朝鮮。1876年,日本依靠西方先進武器迫使朝鮮籤訂了《江華島條約》。日本取得了自由勘測朝鮮海口、領事裁判權、貿易等權利。
  • 黑市橫行:韓戰「特需景氣」拯救了日本
    狡詐兇狠的山口組「三代目」田岡一雄,二戰後把這個只有幾十人的犯罪組織擴張到上萬成員、年收入數以十億美元田岡一雄後來成為山口組第三代首領,人稱「日本の教父」。每當回憶起這段尋釁傷人的經歷,他總是洋洋自得。一個日後統御上萬幫眾、出門前呼後擁的黑幫教父,為何對發跡前跟幾個小老闆過不去的往事津津樂道,這還得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說起。
  • 韓戰給美國人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戰爭電影從來不敢涉足朝鮮
    眾所周知,美國的戰爭電影一向拍的十分出色,而美國人也熱衷於戰爭電影,許多優秀的戰爭題材片《拯救大兵瑞恩》、《決戰中途島》、《血戰鋼鋸嶺》等等,不但反映出了美軍作戰能力的強大,也在電影中透露著作為勝利者的驕傲的姿態。
  • 韓戰時,日本人在幹什麼?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日本戰敗後的幾年裡,是一個被佔領的國家。沒有軍事力量,經濟萎靡不振,無數失業大軍嗷嗷待哺。但是,韓戰救活了日本,大批來自戰爭的訂單,讓日本迅速恢復了元氣。為此,當時的日本首相吉田茂留下了一句著名的話:「韓戰是神靈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