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新生兒的大腦發育,與媽媽的這個習慣有很大關係

2020-12-24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疫情期間,如果你在孕期,又覺得很焦慮,想和朋友來一次雲聚會,貌似喝點酒也未嘗不可。

但是這種行為與5月5日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所發現的結果卻背道而馳。研究人員發現,孕期不同程度的飲酒或吸菸,即使提早戒酒或戒菸,也會影響新生兒的大腦發育。

研究人員觀察到,孕期菸酒暴露過量將產生長期負面影響,增加多種不良後果的風險。

該研究稱,孕期酒精暴露是造成新生兒可預防智力障礙的主要原因,孕期抽菸是造成孕婦產後出現疾病和死亡的原因之一。

作者研究了孕期菸酒暴露與新生兒大腦活動之間的聯繫。

研究者未確定飲酒或吸菸的安全決定性水平,但是研究結果表明,在孕早期飲酒或吸菸,然後戒酒或戒菸,或不同程度地飲酒或吸菸後再戒酒或戒菸都會影響新生兒的大腦發育。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在孕期前三個月飲酒然後戒酒的人在此期間平均飲酒量為9杯。在該研究中,在孕期前三個月平均飲酒量為2杯屬於低水平飲酒量。

在孕期前三個月平均飲酒量達到36杯,在孕中期平均飲酒量為16杯,在孕晚期平均飲酒量為8杯屬於中等或高水平飲酒量。(研究參與者人數不足,無法在中等和高水平組之間進行劃分,因此作者將這兩組合併在一起。)

對於吸菸者,在懷孕每三個月的平均吸菸量為14支屬於低水平,平均吸菸量達到45-50支屬於高水平。戒菸較早的人在戒菸之前平均要抽7支煙。

該研究第一作者、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Columbia University Irving Medical Center)醫學心理學教授威廉·P·費弗(William P. Fifer)說:「我們發現,嬰兒在出生後幾天的睡眠過程中,大腦發育發生了可量化的變化。即使孕期菸酒暴露量為低水平的母親,其孩子的大腦活動也會發生變化。」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菸酒對大腦活動的影響

研究者此前開展了一項名為「安全通道研究」的大型多學科研究,最新發表的這篇研究就是基於對參與之前研究的1739名新生兒的隨訪調查。安全通道研究旨在調查孕期酒精暴露、嬰兒猝死症候群和死產之間的關係並確定了孕期酒精暴露的結果以及環境和生活方式因素。

新生兒的母親在2011年至2015年從南非開普敦和美國北部平原地區的臨床中心招募。本研究不包括胎齡少於37周或超過41周的嬰兒以及多胎母親,服用過精神藥物的母親也被排除。

研究者通過30天跟蹤訪談收集有關孕期酒精暴露的詳細信息,在訪談中,這些女性自我報告自己在最後飲酒日和前30天的每日飲酒量。研究者一共記錄了他們在孕期的4次報告,以及是否和別人一起喝過酒、酒的種類和品牌、容器大小以及每次喝酒時長等信息。

研究者也收集了這些女性4次有關孕期菸草暴露的信息,包括在最後記錄的吸菸日和前30天的吸菸習慣以及吸菸日的平均吸菸頻率和數量。

研究者在新生兒睡覺時對他們頭部的12個區域進行了腦電圖(EEG)檢查。EEG是對大腦功能和活動的非侵入性檢測,能反映大腦皮層的腦電活動,通常用於檢查和預測子宮內暴露的影響及其與後期大腦發育的關係。

作者使用的另一種測量方法是EEG功率值,該值可反映大腦EEG信號在一定時間內的範圍或節奏。

與無孕期酒精暴露史的嬰兒相比,母親在孕中期之前戒酒或者屬於低水平至高水平連續飲酒組的新生兒,其大腦左顳葉的低頻EEG功率增加。

與在子宮內無菸草暴露的新生兒相比,母親在孕期任何時候吸菸量為中等或高水平,或僅在前三個月有任何程度的吸菸史,其嬰兒大腦右中部活動減少。

與母親在孕中期之前戒菸的新生兒相比,孕期連續菸草暴露量為中等或高水平的新生兒其大腦右中部的EEG功率顯著降低。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孕期有無菸酒暴露史,嬰兒大腦活動反差大

費弗說,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大腦活動發生變化是正常的。但是沒有足夠的信息說明在本研究中觀察到的大腦活動的增加和減少在新生兒的發育中是否出現得太早或太晚。不過,這些測量結果與無菸酒暴露史的嬰兒的測量結果不同。

無孕期菸酒暴露史的嬰兒與具有中等至高水平菸酒暴露史的嬰兒之間的EEG功率具有很大反差。

費弗說:「受影響最大的是在孕期飲酒量最多或連續飲酒量最多以及在整個孕期吸菸量最多的母親的嬰兒。」

費弗說,先前的研究表明,菸酒暴露會對大腦特定區域產生影響,這些區域將影響嬰兒調節心率、呼吸、血壓和體溫的能力。

他補充說:「所有這些因素對於出生幾個月嬰兒的存活能力至關重要。我們通過測量新生兒在睡覺時的大腦活動發現了這一點。」

作者還計劃研究可能影響長期神經發育功能的其他生活方式因素,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孕期在參加聚會時最好飲用無酒精的雞尾酒,平時生活中需要滴酒不沾。

原文來源:CNN

原文標題:Any level of drinking or smoking while pregnant may affect your newborn's brain development, study says

本文為健康界原創,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授權均不得轉載和使用,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哈佛研究:新生兒體重接近這個數,說明大腦發育好,將來更聰明
    新生兒剛出生之後,醫生需要測量體重,這是為了幫助寶寶後面的發育做紀錄,在老一輩人眼中,都認為新生兒的體重越大說明孩子發育越好,因為在他們眼中「胖」是一種福氣的表現。前不久,我的朋友就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寶寶,雖然體重僅有6.2斤,但看起來是很可愛的,但是我朋友的婆婆卻說孩子太小了,這身體可能有問題,過去他爸出生時那可有8斤重呢!
  • 哈佛研究:新生兒體重接近這個數,說明大腦發育好,將來更聰明
    前不久,我的朋友就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寶寶,雖然體重僅有6.2斤,但看起來是很可愛的,但是我朋友的婆婆卻說孩子太小了,這身體可能有問題,過去他爸出生時那可有8斤重呢! 聽到婆婆的話,頓時有一點失落感,我急忙的安慰她,新生兒的體重有很多講究,並不是越重越好,而且體重還跟大腦發育有一定的關係。
  • 哈佛研究:新生兒頭圍越接近這個數,表明大腦發育越好孩子越聰明
    導讀:哈佛研究:新生兒頭圍越接近這個數,表明大腦發育越好孩子越聰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研究證明:新生兒頭圍接近這個數字,大腦發育最好,你家娃是多少
    新生兒出生時,醫護人員十分重視頭圍,需要記錄在冊,爸爸媽媽由此產生疑問,孩子的頭圍數值有什麼作用呢?新生兒出生時的頭圍,不僅可以作為參考來評估寶寶身體素質,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寶寶的大腦發育水平。生了一個「大頭兒子」,是好事還是壞事?
  • 研究證明:新生兒頭圍接近這個數字,大腦發育最好,你家娃是多少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人家有傘,我有大頭。」對於這首歌謠,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許多寶寶出生時身子嬌小,卻往往頂著一個光禿禿、圓溜溜的大腦袋,看上去有些不協調。新生兒出生時,醫護人員十分重視頭圍,需要記錄在冊,爸爸媽媽由此產生疑問,孩子的頭圍數值有什麼作用呢?
  • 哈佛研究:新生兒體重接近6.5斤,暗示大腦發育好,將來更聰明
    新生兒剛出生之後,醫生需要測量體重,這是為了幫助寶寶後面的發育做紀錄,在老一輩人眼中,都認為新生兒的體重越大說明孩子發育越好,因為在他們眼中「胖」是一種福氣的表現。前不久,我的朋友就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寶寶,雖然體重僅有6.2斤,但看起來是很可愛的,但是我朋友的婆婆卻說孩子太小了,這身體可能有問題,過去他爸出生時那可有8斤重呢!
  • 新生兒大腦發育有先後之分
    作者:寶寶知道 薄荷~微微涼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新生兒大腦的發育有先後之分,大腦中控制視覺和運動的區域最先發育,而負責抽象思維的區域卻遠遠落後。掃描結果表明,新生兒出生後幾個月內大腦後部控制視覺和其他感官信息的區域處於「瘋狂發育期」,而這一階段大腦中額葉前部負責抽象思維的區域則沒怎麼發育。新生兒大腦中灰質的發育也比白質要快得多,在頭幾個月內,灰質會增加40%,而白質增加極少。灰質和白質是大腦中重要的兩類組織,灰質包含了大部分神經元,而白質則包含不同大腦區域神經元之間的纖維連接。
  • 新生兒體重越接近「這個數」,說明大腦發育越好,長大後很聰明
    哈佛研究表明,新生兒體重跟大腦發育有直接的關係。如果說新生兒的體重越接近6.5斤,那麼這些寶寶的大腦發育就會越完善,也就是說孩子會越聰明。當然了,這僅僅只是一個研究結果,並不能夠代表所有人,也就是說數字不是一個絕對的結果,畢竟任何時候都是會有個例。
  • 新生兒頭圍暗藏智商的秘密,越接近這個數,寶寶大腦發育越好
    ,頭部過小的新生兒,存在大腦發育不全或頭小畸形的可能。其實頭圍和孩子的智力還真有一定關係,但也絕不是「頭越大越聰明」這麼簡單。,孩子大腦發育越好根據哈佛大學一項調查顯示:新生兒的頭圍與其智力具有相關性,頭圍越接近34cm的新生兒,大腦發育越出色。
  • 研究發現:新生兒體重接近6.5斤,說明大腦發育好,將來更聰明
    來保證胎兒有一個正常的體重,可以順利產出。保證胎兒的體重除了順利生產之外,還有一點可以保證孩子身體發育是正常的,也可以讓孩子的大腦發育的更好。雖然這句話聽起來有些荒謬,但是確是經過科學實驗證明的。:新生兒體重接近6.5斤,說明大腦發育好,將來更聰明《美國國家科學院》曾經發表一項研究,新生兒出生的體重對兒童到成年有著很大的影響。
  • 新生兒頭圍接近這個數,意味著大腦發育越好,量量你娃是多少
    家長對孩子有太多愛和期許,總會想各種方法測量寶寶的智力,企圖預測孩子的未來。《大頭兒子》很多家長都跟著寶寶一起看過,不少人表示喜歡這部動畫片中的「大頭兒子」,覺得大頭寶寶很聰明,民間也總是流傳「頭大的小孩更聰明」這樣的話。那這些話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呢?新生兒的頭圍是否和智力發展有關呢?
  • 哈佛研究:新生兒體重接近這個數,說明大腦發育越好,未來越聰明
    導讀:哈佛研究:新生兒體重接近這個數,說明大腦發育越好,未來越聰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研究發現:新生兒頭圍暗示大腦發育好壞,越接近這個數越聰明
    其實,關於孩子的智力,許多專家和學者一直在研究的路上。在2018年9月的時候,哈佛大學還發布了一項已經進行5年的研究成果,從新生兒頭圍的角度看孩子的智力發育情況。為我們判斷孩子聰不聰明,提供了新的思路。
  • 研究發現:新生兒頭圍暗示大腦發育好壞,越接近這個數越聰明
    其實,關於孩子的智力,許多專家和學者一直在研究的路上。在2018年9月的時候,哈佛大學還發布了一項已經進行5年的研究成果,從新生兒頭圍的角度看孩子的智力發育情況。為我們判斷孩子聰不聰明,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生兒男孩34釐米為最佳頭圍標準,女孩33.9釐米為最佳頭圍我們先了解「頭圍」這個概念,它是醫學、科學研究用來度量個體腦袋大小的一個重要指標。
  • 哈佛研究:新生兒頭圍越接近這個數,表明大腦發育越好孩子越聰明
    而且我們都知道,其實寶寶的出生的體重,也是有一個衡量的標準的。一般來說,我們知道新生兒的體重是衡量新生兒健康與否的重要標誌,6斤到8斤的寶寶都是正常範圍內,超過這個標準說明寶寶偏胖,新生兒出生就偏胖可不一定就是好事,低於這個標準說明寶寶身體比較差。前段時間,哈佛的一項研究再次刷新了人們對新生的健康標準的認識。
  • 新生兒體重暗示智力的高低?專家:越接近6斤這個數大腦發育越好
    專家還說其實新生兒的體重如果是6斤左右的話,智商才相對較高,而且越接近這個數字,說明大腦發育越好,也越聰明。有相關研究表明,6斤重的寶寶智商最高,身體也更健康。因為如果新生兒的體重低於5斤的話,說明孩子的體重偏輕,也表示胎兒在母體中吸收的養分不足,身體素質也會比較差一些,而且如果胎兒的體重低於5斤的話一出生就要住進保溫箱了。
  • 新生兒打嗝,可能是大腦在發育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在安靜的環境或重要的場合裡突然打嗝,又尷尬又無奈。打嗝是一個常見的生理現象,是由於膈肌不由自主地收縮,空氣被迅速吸進肺內,兩條聲帶之中的裂隙驟然收窄而引起的奇怪聲響。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打嗝可能是一個從嬰兒期遺留下來的重要反射,是大腦發育的關鍵。
  • 《兒科學雜誌》:每天抱新生兒1小時,心臟和大腦發育會更好
    摘要:最新研究表明,父母將嬰兒抱在身上,互相接觸皮膚,對嬰兒的心臟和大腦功能具有重大調節作用,而父母也能從中獲益。曾有文獻表示,父母與孩子的直接皮膚接觸帶來很多生理上的好處,如維持體溫,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增加體重和增強親子依戀關係。另外,還有一些研究表示可以減少周期性呼吸,增加了規律的呼吸和減少心動過緩發作。即使是短時間的皮膚接觸護理,嬰兒也能從中獲益,例如提高應激反應,更好的睡眠和管控能力。
  • 新生兒頭圍和智力有關?研究發現:這個標準最佳,寶寶發育更好
    答案來了,哈佛大學發布研究成果,了解一下吧。在2018年的9月,哈佛大學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研究的主體,就是孩子的頭圍和智力之間的關係,研究進行了5年之久,最終證明:新生兒的頭圍會影響智力。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新生兒頭圍會影響智力,那麼是不是說明頭圍越大,寶寶越聰明呢?
  • 新生兒頭圍和智力有關?研究發現:這個標準最佳,寶寶發育更好
    在2018年的9月,哈佛大學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研究的主體,就是孩子的頭圍和智力之間的關係,研究進行了5年之久,最終證明:新生兒的頭圍會影響智力。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新生兒頭圍會影響智力,那麼是不是說明頭圍越大,寶寶越聰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