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散布謠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話真的不能亂說

2020-08-30 草原明珠錫林浩特

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並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


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體、社交網站、網絡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帶有攻擊性,目的性的話語。


網絡造謠、傳謠的犯罪成本很低,只需要守著電腦和手機敲一段話,再貼一張以假亂真的圖片即可,但為此付出的法律代價卻不輕。


現代網絡信息傳播速度飛快,網絡資訊信息量巨大,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發表各類言論及信息,但是如果言論、信息的真實性並未核實,難免造成對社會公眾的誤導,或者對他人隱私的侵犯。因此,發布、傳播言論、信息應當避免誤入法律禁區。


散布謠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1

民事責任

即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的,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


2

行政責任

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有:《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所以說,若散布謠言,公安機關可以依據上述規定對行為人進行處罰,派出所會依據規定,用傳喚證對行為人進行傳喚、查證、處罰。

3

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來源:網信錫林郭勒 網信東烏 西烏旗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劉倩

相關焦點

  • 話真的不能亂說!有些要承擔法律責任
    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並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體、社交網站、網絡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帶有攻擊性,目的性的話語。網絡造謠、傳謠的犯罪成本很低,只需要守著電腦和手機敲一段話,再貼一張以假亂真的圖片即可,但為此付出的法律代價卻不輕。
  • 話真的不能亂說!有些要承擔法律責任!
    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體、社交網站、網絡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帶有攻擊性,目的性的話語。  網絡造謠、傳謠的犯罪成本很低,只需要守著電腦和手機敲一段話,再貼一張以假亂真的圖片即可,但為此付出的法律代價卻不輕。
  • 「西窗法語」話真的不能亂說!有些要承擔法律責任
    來源:每天學點法律知識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並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體、社交網站、網絡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帶有攻擊性,目的性的話語。網絡造謠、傳謠的犯罪成本很低,只需要守著電腦和手機敲一段話,再貼一張以假亂真的圖片即可,但為此付出的法律代價卻不輕。
  • 別做法盲:話真不能亂說!有些要承擔法律責任
    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並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體、社交網站、網絡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帶有攻擊性,目的性的話語。網絡造謠、傳謠的犯罪成本很低,只需要守著電腦和手機敲一段話,再貼一張以假亂真的圖片即可,但為此付出的法律代價卻不輕。
  • 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關於網絡謠言,你要知道的這些事本報全媒體記者 周靖 綜合報導 「近期天氣反常,可能會有大地震!」「南方水災,大米要漲價了!」「今年全年不開學,全都在家上網課!」現今,形形色色的網絡謠言,在各種貼吧論壇、社交網站、聊天軟體迅速傳播著。
  • 「小道消息」不能傳,群主「不管」或被嚴肅追究法律責任?
    阿魯科爾沁旗公安局稱,「為切實加強微信群管理,進一步構建文明有序的網絡群體空間,落實「誰建群誰負責」要求,微信群主必須嚴格履行群組管理責任,群內成員不得轉發未經證實消息、散布謠言等違法信息,不得煽動、阻撓、辱罵群內成員,群主發現必須制止違法行為,不服從管理的立即報告公安機關」等。
  • 隱瞞疫情、散播謠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一、編造、故意傳播虛假疫情信息的人,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六十五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編造並傳播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而進行傳播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暫停其業務活動或者吊銷其執業許可證;負有直接責任的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對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 網絡謠言傷人,真的沒「法」管?
    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網絡謠言往往比真相跑得更快、傳播更廣、更具破壞力。同時,網絡暴力、人肉搜索等容易侵犯公民權利的「副產品」隨之伴生。律師指出,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絡謠言並非無法規制。如果編造、散布虛假信息構成網絡謠言,造謠者、傳播者和網絡服務提供者都可能會承擔相應的民事甚至刑事責任。
  • 如何對「網絡謠言」進行法律規制?
    相較於傳統的傳播方式, 網絡謠言具有更強的傳播性、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以及更大範圍的社會危害性。該如何對網絡謠言進行法律規制?在裁定某一信息是否構成網絡謠言時,如果不去考慮危害後果,直接將該信息的散布歸類為違法行為,可能會有失合理性。 嚴格執法,區分對待網絡謠言所謂的嚴格執法就是任何行政行為都必須有法律依據,必須符合法律規定。
  • 如何對「網絡謠言」進行法律規制?
    相較於傳統的傳播方式, 網絡謠言具有更強的傳播性、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以及更大範圍的社會危害性。該如何對網絡謠言進行法律規制?在裁定某一信息是否構成網絡謠言時,如果不去考慮危害後果,直接將該信息的散布歸類為違法行為,可能會有失合理性。
  • 職場上,哪些話不能隨便亂說?
    在職場上混,哪些話是不能和同事說的呢?一、不要隨意評論別人的隱私隨意說別人的隱私,一是對別人不尊重,二可能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和打擊。所以在公司工作,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去到處散播一些別人的隱私信息。三、不要說老闆或領導的長短老闆和領導都是公司中比較有話語權的人,隨口說他們的長與短,後果你是知道的。遇上脾氣好的,或許他會找你上上課,遇脾氣不好的,說不定他會馬上讓你走人。
  • 法人代表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法人代表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法定代表人是一個確定的法律概念,它是指依照法律或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其對內處於公司管理核心的地位,對外代表公司。那麼法人代表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法人代表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麼?網友諮詢:法人代表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法人代表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麼?河南鑫苑律師事務所劉莉律師解答:1、企業的法人代表在不同的場合要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種類多樣。
  • 懷集:網民莫某散布謠言被查處
    為嚴厲打擊網絡謠言,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懷集縣公安局網警迅速查明了視頻發布者是懷城街道的莫某某(36歲),並動員其投案自首。近日,莫某某向懷集警方投案自首,並交代了其12月19日在拍攝視頻時「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己亂說的
  • 微信朋友圈轉發謠言該負怎樣的責任?
    那麼,關於網絡傳謠,如果是轉發,到底要不要負責任?轉發一條和轉發一百條,該負的責任一不一樣? 就大家關心的問題,浙江省公安廳網警總隊總隊長丁仁仁給予了下面的解釋: 1、在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傳播謠言要負什麼責任?
  • 亂說話可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哦~
    亂說話可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哦~ 2020-08-18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安全宣傳周法治日之如何識別網絡謠言!
    :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2、行政責任: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
  • 寧夏兩名網友散布新冠病毒謠言被罰!警方正在追查來源
    賀蘭縣公安局立崗派出所接到報警稱,一名女子賈某在朋友圈散布謠言民警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對賈某進行了行政罰款的處罰,並對賈某的同事李某也要做出相應的處罰同時,警方對賈某在朋友圈散布的謠言來源,正在做進一步調查。
  • 其工作室將承擔法律責任!
    其工作室將承擔法律責任!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在追逐最新的熱門寵物服裝網劇《傳聞中的陳芊芊》主演趙露思,丁禹兮!這齣戲從一開始就受到熱烈的歡迎。火災發生後,扮演女主角「陳芊芊」的演員趙露思也備受關注。然而,最近趙露思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散布謠言,因為他剛開始職業生涯時的一段採訪視頻,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 如何對「網絡謠言」進行法律規制?
    相較於傳統的傳播方式, 網絡謠言具有更強的傳播性、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以及更大範圍的社會危害性。該如何對網絡謠言進行法律規制?在裁定某一信息是否構成網絡謠言時,如果不去考慮危害後果,直接將該信息的散布歸類為違法行為,可能會有失合理性。
  • 東方時評丨侮辱江歌者獲刑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作為一個全新平臺,在它面前人人平等,網絡上任何人都可以暢所欲言。如今的不少噴子們在網上隨處可見。他們往往是「以噴為樂」,沒有固定立場、使用網絡暴力、出口成髒,以挑刺找茬為樂趣,從不說好話,口出狂言,囂張跋扈。意在用惡毒的語言激怒對方,挑起爭端。真的是以網絡當作陣地,鍵盤當作武器。如何在公共事件中發言,值得每位網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