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師讀名著

2020-08-09 語文高手

名著閱讀能力是未來中高考語文重點考察的核心能力。而閱讀習慣的培養,絕非一日之功。利用假期,將名著分為若干部分,每天讀一點,既不佔用太多時間,又積少成多,是不錯的閱讀方式。只要堅持下去,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而且閱讀不僅僅要讀,還要帶著問題思考,或者自己提出問題,這樣便於理解小說的內容。

今天介紹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這部書。

駱駝祥子講述人力車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經歷。他從農村來到城市,渴望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他用三年的時間拼命拉車,省吃儉用,最終買上了新車。但不久,車就被大兵搶走,祥子後來逃出兵營,牽回了三匹駱駝,賣了三十五塊錢。因此有了「駱駝祥子」這個稱呼。他繼續拉車攢錢,不想積蓄又被孫偵探敲詐一空,希望成為了泡影。結婚後,祥子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後來虎妞難產,車被賣掉來料理喪事。後來小福子的自殺,讓他的希望最後破滅。從此祥子開始變成了一具行屍走肉。

閱讀《駱駝祥子》第一章,回答問題。

問題1、概括第一章的主要內容。

問題2、作者根據年齡、環境與知識的差異,給北平的洋車夫的人員構成大致分了幾類?祥子屬於第幾類?

問題3、此時的祥子是個怎樣的人?

問題4、從文章看,祥子為什麼決定要做車夫?(4分)(2020年安徽省中考題)

(答案下期發布)

相關焦點

  • 四大名著適合兒童讀嗎?
    那天和他聊天,發現他確實是飽覽群書,其中四大名著都已經看完了,很是讓人吃驚。回想自己上小學的時候,也就只看過一本刪減過的《諸葛亮》而已,到上高中時都還沒有讀完四大名著,真是慚愧。回家後我就一直在想,小學生讀四大名著,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他們適合讀這些小說嗎?這個問題,確實不能一概而論。
  • 看原聲電影、讀英文名著
    但是,關於英語科目的學習,除了補習班之外,有些家長還「逼」孩子看英文電影,讀英文原版名著。  放鬆和學習兩不耽誤,這是不少家長和孩子暑期的選擇。  可是,初三生真的適合看英文原版名著嗎?暑期看電影學英語真的對提高成績有幫助嗎?
  • 比讀不讀名著更重要的……
    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的親子閱讀,目的在於讓孩子們從小愛讀書、讀好書。在少兒閱讀領域,名著經典向來被視作不可或缺的重頭戲。而近日北大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提出,「四大名著」其實並不太適合孩子閱讀。成人世界的經典是否同樣適合孩子?家長到底要不要「出手」幹預,怎麼挑選?一邊鼓勵孩子閱讀,一邊擔憂不良影響,這份焦慮如何化解?
  • 孩子不愛讀名著?資深老師:教你3個方法
    記得曾在網上看見過這樣一個調查:哪些是你覺得應該讀而沒有讀的書?網友回答中出現最多是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著,《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更是首當其衝。特別是《西遊記》,電視劇我們大多數人都看了不止一遍,但看過原著的人卻寥寥無幾。
  • 孩子讀世界名著的啟蒙書,馬英九鼎力推薦
    給孩子做好名著啟蒙,真的是件太重要的事兒了。可是很多家長都困惑,一本磚頭厚名著,成年人讀都費勁,何況孩子?,激發出興趣,哪怕以後讀大部頭也不是事兒。孩子讀起來更輕鬆,理解起來更容易,也更方便記憶這些人物和情節。
  • 中學生一定要讀「名著」嗎
    其中,對《書裡書外》的指導強調:「這裡的書,應當是文學名著或者理論經典。」原本,在筆者看來,中學生是應當讀名著的,這也是中學語文老師的共識。可是,作文收上來,有一篇讓筆者一驚,有喜歡,也有反省。《閱讀是自己的》這篇文章,記敘了自己的閱讀經歷,從小學到高中有幾十部乃至上百部吧,但沒有一本是語文老師眼裡的名著。
  • 孩子不願意讀名著怎麼辦?
    但是當小萍媽媽建議女兒閱讀一些課外名著時,小萍卻總是拒絕。如何引導孩子閱讀名著等好書呢? 黃斐老師觀點:如今圖書市場魚龍混雜,市面上湧現大批的網絡小說。雖然其中不乏品質精良、文筆優美的作品。但也有不少讀物文筆粗糙,依靠描寫黃暴場景來吸引孩子的眼球。相比網絡小說,名著或名家著作稍顯晦澀難懂,孩子們自然更加願意閱讀網絡小說。
  • 名著要讀,「二流書」也要讀:「二流書」,一流價值
    目前,許多青年人面臨著讀名著讀不進去的問題,特別是一些中小學生,一本《三國演義》,拿起放下無數次,「螞蟻啃骨頭」般地死磕,結果到中學畢業也不知道裡面到底寫了什麼。那麼名著要不要讀?除了名著其他名不見經傳的作品要不要讀?名著一定要讀,而且要真正讀好。
  • 名著閱讀已經進教材:孩子為什麼要讀名著
    昨天,我把部編教材要求孩子在初中階段要讀的書,整理給大家。發出來後,引起大家熱烈討論。非常感謝各位朋友的參與和支持。但從朋友的討論中,有不少朋友有疑惑。我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二點:為什麼讀名著,讀這些名著有用嗎?既然是為了考試,那麼為什麼老師不把知識點梳理概括,讓學生背呢?
  • 你會給你讀小學的孩子讀四大名著嗎?給家長列一些不建議讀的書單
    作為有一定經驗的閱讀推廣人,很多家長都會找我推薦書,但有一些書我是不會建議家長去買來給孩子看的,對於這類書我可能還帶著警惕的目光,我一直反對在孩子還沒懂事之前過早地接觸這些書,雖然可能是學校老師推薦的暢銷書,也可能是經典名著,但對於有些孩子來說是不適合的,如果硬要塞給ta,那無異於囫圇吞棗,揠苗助長。(可能有些朋友會說,多讀幾遍就懂了。
  • 怎樣教孩子讀名著?名師支招:陪孩子讀懂名著的多種色彩
    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王松致辭中談到了閱讀名著的問題,他表示,今天作家出版社邀請嘉賓老師來捅破這層窗戶紙,願意在作家和讀者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正如莎士比亞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是多彩的,如何領略閱讀中的多彩,僅靠自己閱讀或者家長帶著孩子去閱讀是不夠的,更需要老師來指導大家閱讀,獲得名著中的精髓。」
  • 補課不如補讀,巴川學子這樣讀名著
    讀書可以修身養性,經典名著讓學子們可以得到文化的滋養。在巴川中學,郭洪校長在自主教育的特色教育之外,重點推出名著閱讀,「補課不如補讀,如何獲得高分數,補習?並不,給學生補課還不如讓學生多讀書。」  然而讀書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怎麼讀名著,怎麼培養閱讀興趣,怎麼化名著為己用,對學子們來說,面對名著有時便如見寶山而難窺其徑,書雖好而不知從何入手。
  • 讀書要讀名著,從這幾個方面入手,讓你讀過名著之後收穫更多
    讀書要讀名著,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你真的知道名著該怎麼讀嗎?引發我思考這個問題的是,是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提問。提問者應該是一位初中生的家長,這位家長在問題描述中是這樣說的。他說由於今年的情況特殊,孩子的班主任要求學生們在課餘時間讀一本名著。題材和作者都不限,讀完之後要寫一篇關於這部作品的完整的讀後感。
  • 按老師要求讀了幾十本名著,寫作文沒一本派上用場?
    每到假期,不管是小學語文老師,還是中學的語文老師,都會羅列一個書單給自己的學生。同樣,也會布置一些與寫作相關的作業。通常來說,老師推薦的書單裡一定會有幾部世界經典名著。但是,當提及這些名著的時候,很多學生猶豫回答:「這是一本好書,但是讀過後沒有深刻的印象」或者「我按老師要求讀了幾十本名著,但是沒一本派上用場的」......回想一下,是不是有這樣的感受?那麼,問題來了:一直到大學之前,我們至少是讀完了相同的幾十本名著。
  • 今天如何讀名著:經典名著的精神跨越古今
    如果說好書是一盞明燈,那麼古今中外的名著,就是最璀璨的燈火,照亮無數人的心靈。但在電子閱讀、碎片化閱讀的今天,讀名著似乎成為一件艱辛的事情——古典名著與當代生活脫節、節奏拖沓、語言晦澀……當今時代,還要不要讀經典名著?怎樣確認經典?我們該怎麼讀?
  • 都知道孩子需要讀名著,但名著素養怎麼養?有幾點很關鍵
    畢竟老師布置的寫寫的作業不多,孩子完成得也比較輕鬆,就是課外閱讀老師抓得很緊。這月的名著閱讀,不光要求家長每天幫孩子打卡(其他作業基本不打卡),每月結束時還要進行總結,孩子還得選個故事自己上臺去演講。孩子自己不喜歡看,講給他聽竟也聽得昏昏欲睡,完全跟咱那會熄燈了還要打手電筒挑燈夜讀的狀況,相差太多了。難道「名著」也要過時了嗎?後來大夥一番激烈討論,才明白原因所在:1,原版閱讀,超出孩子最近發展區,對孩子來說就是對牛彈琴。
  • 孩子不愛讀經典名著怎麼辦?
    居家學習期間,老師布置了閱讀四大名著的任務。王子很快就把《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三本書看完了。輪到讀《紅樓夢》的時候,我感覺到有點不太對勁。是的,如果孩子不愛讀經典名著怎麼辦呢?那就不讀。這是因為:第一,這說明這本經典名著對孩子沒有吸引力孩子讀不下去,說明這本書並不適合他讀,或者說並不適合他這個年齡段讀。那麼,可以先放一放,等孩子長大了,能理解書中的內容了,有所感悟了再讀。
  • 讀名著的青年
    青年應該讀好書。青年應該讀大師名著。  這些話已經稱得上是老生常談了。老生常談,必因問題常在。  這些大師、這些名著,每一個以文青自名者都如雷貫耳,每一個認真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不會陌生。大家都清楚這是人類文學藝術的瑰寶,是一筆至高無上卻又唾手可得的財富。一次次銘記於心、一次次捧在手上,但還是一次次半途而廢、一次次「明天再說」。  是太難讀嗎?
  • 推動人成長的難道一定要經典名著嗎?中學生一定要讀「名著」嗎
    其中,對《書裡書外》的指導強調:「這裡的書,應當是文學名著或者理論經典。」原本,在筆者看來,中學生是應當讀名著的,這也是中學語文老師的共識。可是,作文收上來,有一篇讓筆者一驚,有喜歡,也有反省。《閱讀是自己的》這篇文章,記敘了自己的閱讀經歷,從小學到高中有幾十部乃至上百部吧,但沒有一本是語文老師眼裡的名著。
  • 我為什麼不讓孩子讀四大名著和中國的兒童文學
    這些年我給自己孩子和朋友也推薦了不少書,但有兩類書我不僅不推薦,相反是帶著警惕的甚至敵視的眼光,看待走進我未成年孩子生活的這兩類書。這兩類書,一類是中國經典四大名著,一類是國產兒童文學。很多朋友奇怪,我幾乎從來不跟孩子推薦閱讀中國經典的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