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今年的樂隊的夏天非常值得看。五條人即興的那首拖鞋酸了,非常有表現力,詞還很有意思不單調。這幾天我每天晚上在知乎直播「每天即興講演1小時」就覺得這挺難的,沒有主題。只能想到什麼,說什麼,有時候,面對鏡頭什麼都說不出來。
他們即興的又有英文詞、還有方言、諧音,最後拖鞋酸了一整串非常和諧。後表演的達聞西的曲子完成度非常好,但太單調了。這就是他們受到觀眾喜愛的原因。我回去再聽了一遍之後,明顯達文西的旋律更動人。
但可惜,五條人的綜藝性太強了,他們靠個人魅力贏得了比賽,但不能因此就把耳朵和腦子扔了。認真什麼時候成了刻板的代名詞?音樂如果不追求旋律動聽,那是為了什麼存在呢?雖然我也很喜歡五條人,但我覺得即興的形式明顯更利於他們,他們贏的很瀟灑,但稱不上坦蕩。這麼有人氣的樂隊,節目組一定要讓他們在淘汰和撈回之間反覆橫跳,才有的流量嘛,看著吧。
絕對又被淘汰一次,然後進總決賽又淘汰,這樣北京的樂隊保住了前五,南方的樂隊流量最大化利用又顯得是惜敗,劇本早寫好了。 相反,不喜歡看他們合作,單純對重塑的風格覺得沒有共鳴,重塑是什麼?是豪華的五星級酒店住宿感,是嚴謹恢弘的宮廷管弦,是一絲不苟的官方老幹部發言,地位高味道正且沒有容錯,對不起但我沒有共鳴,我只是一介平民,和我有交集的,永遠是市井民宿的風情,是田間深巷的特色小吃,是滿身流汗的漂流青年,是歌如其人的平民吟唱,這種平凡灑脫的性情音樂。
我不想看到他披上一身西裝革履的偽裝,變得不土不洋,仁科第一次說的那句話特別合適,我們寧可土的掉渣,也絕不俗不可耐。不是屁股玩,我的意思兩者就是不同的創作路徑,至少節目裡華東自己也說過不認為有什麼天才,所以我覺得他屬於那種即使有所謂的靈感也會拿出來研究分析一番再做呈現,而五條人則是另一種極端,想怎麼來就怎麼來,揮霍的是自己的積累。兩者可以互相欣賞,但合作不到一塊去,你說他們誰遷就誰呢。當然,這些都是基於節目組的剪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