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書真的可以一本本地讀下去…

2020-09-10 青春未完待續

《活著》、《穆斯林的葬禮》、《追風箏的人》、《平凡的世界》、《島》、《圍城》、《挪威的森林》、《黃金時代》……

都是我在大學閒暇時讀過的書,每本書到了快讀完時幾乎總是長噓一口氣,那時才明白為什麼老話常說,書讀的越多眼界越開闊、心胸越寬闊,不同時代千姿百態的人生,這是自己閱歷無法企及的,但不論時代有多不同,人生有多不一樣,人總歸是要被生活磨練這點倒是共通的,通過閱讀別人的人生,我們總會在裡面找到一些答案來解鎖自己的困惑。

我讀的大學是一個三本院校,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雖不是重點大學,但據說學校內的圖書館堪稱是亞洲單體最大的圖書館,四年來,不知走進走出多少次,我喜歡裡面一排排的落地窗,經常會坐在有書架環繞的、落地窗旁的座位上看書、複習,想事情…



餘華的《活著》,就是在一個豔陽高照的晴天,坐在圖書館四樓靠窗的位置上讀完的,這本書很薄,對於讀書慢的我來說,一個下午的時間也讀完了。合上書後,望著窗外,太陽還沒落山,陽光灑在臉上,暖暖的光,總算是給看完結局難以釋懷的我一絲溫柔。

《活著》的主人公,一生經歷了中國舊社會到新社會的幾個動蕩時期,每個時期身邊人和物都在漸漸失去,最後的最後只剩下一個老黃牛陪在他身邊,可他依然活著,依舊在生活,不論他失去過什麼、在多麼惡劣的環境下,受到生活多少重創,他都沒放棄過自己的生命,這是我最驚嘆、最敬佩他的地方。

這本書並不是唯一讓我有觸動的書,但它是我上大學之後,讀的第一本經典小說。以此書為起點,有一段時間,我開始對經典著作產生興趣,一本本地讀起經典小說。經典之所以經典,是不論你身處什麼時代,不論你經沒經歷過那個時代,你隨時讀它,它都會是一本好書。

以前有幾個朋友問過我,怎麼能靜下心來閱讀,怎麼能擺脫一看書就犯困的臭毛病,我忘記當時回答了什麼,但現在想,只要給自己一個充足的理由或是努力的動力,你就能慢慢地培養起閱讀的習慣來。比如有了一個夢想、有了一個追求的目標、或是不想一直平庸想有所作為,這些都會是讓你堅持閱讀的理由和動力。


相關焦點

  • 一本本書翻下去 | 榮新江教授談讀書經歷和心得
    我的老師張廣達先生曾跟我說,你要不停地翻書,一本一本地翻,一遍一遍地翻。因為借的書一個月期限到了就要還回去,還了之後再想起來要用,就得再借。當時也複印不起書,只能多次去借。當時,我買了一個手動的打字機,拿萊頓大學舊卡片的背面做卡片,一本本地翻那裡的雜誌,把1985年之前的所有西文雜誌都過了一遍。那些卡片當時裝了四個盒子才運回來,後來編入了電腦裡。這種翻書的方法在我日後做學問過程中是非常受用的。一直以來,不同類的雜誌我都會有一個專門的本子來記錄我翻到了哪裡,接下來去到新的地方,有機會就會接著翻。翻閱雜誌我喜歡找開架,找最便於拿書的地方,最好旁邊有複印機,可以隨時印。
  • 「我的讀書經驗」|榮新江:一本本書翻下去
    他的老師張廣達先生告訴他要不停地翻書,一本一本地翻。他不僅將敦煌卷子翻過三遍,其他很多書也翻過多遍。因為借期只有一個月,很多書都是還了又借。1991年我帶李孝聰與高田時雄一起去萊頓大學圖書館轉一轉,我說這有本書你們倆肯定沒有見過,然後就抽出來。高田馬上去梵蒂岡對了原書,然後就出了梵蒂岡目錄。」讀書心得講座的後半部分,榮新江分享了自己的讀書心得。他給出了五個建議:讀大家的書,讀最經典的書,倒讀,按主題閱讀,集中讀一個人。
  • 堅持不下去時請拿起書
    堅持不下去時請拿起書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時刻:做生意的遭遇經濟寒流,經營額下滑,利潤減少,甚至虧本;職場的事業進入瓶頸期,突破無望,煩悶憋屈,單調乏味,心神俱疲;寫作的對著電腦搜腸刮肚半天寫不出一句話,江郎才盡,頭腦呆滯
  • 女神4年丟掉2000本書,我們以前書都白讀了,原來書還可以這樣讀!
    然而最近學霸女神發了條推文,說自己正在讀的書「丟」了。原來這是Emma的一個小心機,她在今年成立了一個婦女權益讀書會,聯合Books On The Underground發起讀書分享活動。希望大家利用通勤的時間讀會兒書,為了激起大家的讀書欲望,她就把書籍藏在了地鐵裡,還在書中附上親自手寫的紙條,讓大家像玩遊戲般自己去尋找。
  • 《百年孤獨》:一部讀不下去的書?只有讀過才明白什麼是世界巨著
    《百年孤獨》:一部讀不下去的書?只有讀過才明白什麼是世界巨著「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是《百年孤獨》全書開頭的第一句話,這句話的寫作手法被稱為預敘,也是由作者馬爾克斯首創。
  • 心森林|我真的讀不下去了……
    這一次真的準備好了嘛? 不不不,怎麼可能?我這學期書都還沒翻過。 真的讀不下去了 可能今晚的你心情並不平靜,會感到浮躁,讀不下去了,想刷會劇了,打局遊戲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這是一種心理效應:自我妨礙。
  • 英文原版書,怎麼讀才能真正提高英語水平?
    保證自己在持續地輸入一組一組的完整信息,而不支離破碎的,這書才能讀得下去。第二,通過閱讀學習英語,我們要藉助的就是書籍帶給我們的趣味性,享受閱讀這件事情本身的樂趣,收穫知識。要是讓大腦頻頻拋開作者精心設計的情節,一味地將注意力放在單詞單詞單詞單詞單詞上面,這種學英語方法本身的魅力就大打折扣啦!
  • 書非藏不能讀也
    自從清人袁枚《黃生借書說》問世,「書非借不能讀也」一語便流傳甚廣,而實貽誤天下人不淺。當然,也許是讀者誤會了袁枚,以為袁枚一生的學問真的只是建立在借書讀的基礎上。其實,他不僅善於借書讀,而且也善於購書、藏書而讀。這在《黃生借書說》中已有所透露:「通籍後,俸去書來,落落大滿。」但是不是每一本他都通讀過?稍有一點藏書經驗的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 書主播曾帶你行萬裡路今薦你讀萬卷書
    如今的原揚,對著鏡頭直播薦書早已經驗豐富。幾年前,原揚剛剛從一名國際線路導遊轉投「鍾書閣」,從「萬裡路」走進「萬卷書」間原來並不輕鬆,要讓大家一起來讀書更費周章,於是她走進了直播間,「我是導遊出身嘛,話本來就多。從前我是介紹景點,現在我是介紹好書。」
  • 想要讀書,卻讀不下去怎麼辦?
    朋友跟我說,他也想讀書,也買了不少書。可是拿起書本卻讀不下,剛翻了幾頁就讀不下去了。我給他推薦了《高效能閱讀》這本書。書中指出,讀不下去有兩個原因:1,被常規「通讀一本書」限制,認為拿起一本書,就應該從頭到尾一字不落的讀完;2,缺少內在動機,也就是對一本書缺乏好奇心,沒有興趣。作者引用作家達尼埃爾.佩納克介紹了「讀者權利十條」,這十條使讀者的心靈得到了解放。
  • 孩子讀課外書,真的有用嗎?
    毛主席也曾經說過:「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可見,偉人們對讀書是情有獨鐘的。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孩子們讀課外書有什麼好處。1. 可以排解壓力。很多孩子除了學習校內的課程,放學後還要去輔導班學英語、奧數、珠心算、寫作等等,幾個小時學下來到這些課程結束時,大概也有七八九點鐘了。孩子們接受的知識多,學習壓力大,身體也很疲憊。
  • 孫儷睡前給等等和小花讀這些書,倆孩子這樣聰明,原來不單是遺傳
    孫儷和鄧超是娛樂圈中出了名的模範夫妻,兩人不僅在事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兩個人非常努力地經營自己的小家庭。每每說起自己的家庭,兩人都非常幸福。兩個人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想也和家庭的幸福息息相關。這對明星夫婦對孩子的教育真的很好,甚至在很多方面比很多家庭的父母都要盡心。近日,孫儷在網上分享了一套兒童書籍,說她每天晚上都陪著孩子一起看。或者給兩個孩子讀他們喜歡的書。很多網友看到之後,都說等等和小花太幸福了。原來兩個孩子這樣聰明,是媽媽用心培養的結果啊!孫儷在網上給大家推薦書是《冰雪中的生命》,說是兩個孩子非常喜歡。
  • 讀勵志書、信佛有沒有用?
    有的人遇到問題會求助於勵志書,心靈雞湯、焦慮應對秘笈一本本買回家,熬幾個通宵讀讀讀,似乎說得都有道理,幾天下來才發現其實什麼問題也沒能解決,至少遠水解不了近渴。有些人試圖從宗教,尤其是佛教中尋求解脫。各大論壇上常能見到這樣的留言:我也想出家……出家需要什麼條件,我的電話號碼是……失去至親,失去前途,每天的生活毫無意義……我想解脫,死都想過了……但這些人其實不是真的已經放下,更不是已經覺悟,他們只是企圖逃避,試圖找到更輕易的生活方式。一旦了解出家人的真實生活,他們根本適應不了。
  • 書讀不下去?可能是你的方法有問題!
    閱讀,尤其是讀實用性強的書籍,並不像你想的,逐字逐句看下去那麼簡單。真正的閱讀高手,可以在「一目十行」的同時,深刻理解和記憶書中的知識點,並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今天,小編就為你們獻上這篇實用貼,不管你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黨,只要掌握了要領,都可以迅速提高閱讀效率。
  • 好讀書 讀好書 書讀好
    胡長清、馬向東、胡建學走向深淵,有其自身原因,但《肉蒲團》、《賭術精選》、《麻衣相法》等等壞書所起的消極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好讀書,還要讀好書。讀一本好書,就像遇到一位良師。讀到一本壞書,就像碰到一窩病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知識爆炸的衝擊波,人們在五光十色的圖書市場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要想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圖書,首先就要分辨什麼圖書讓人開卷有益,什麼圖書讓人開卷有害。
  • 書人新傳②丨書主播:曾帶你行萬裡路,今薦你讀萬卷書
    如今的原揚,對著鏡頭直播薦書早已經驗豐富。幾年前,原揚剛剛從一名國際導遊轉投「鍾書閣」,從「萬裡路」走進了「萬卷書」間原來並不輕鬆,要讓大家一起來讀書更費周章,於是她走進了直播間,「我是導遊出身嘛,話本來就多。從前我是介紹景點,現在我是介紹好書。」
  •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真的嗎?
    不知道什麼時候,國學真的熱鬧了起來。很多的孩子在讀國學,很多的爸爸媽媽也在讀國學,這當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這是我們中華民族開始復興的一個標誌。對此,我也是非常的高興。可是今天我要講的是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人讀了那麼多遍國學,或者說讀了那麼多經典的書,卻始終沒有明白經典?
  • 書讀百遍,真的能其義自見麼?
    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閒時間,就坐下來讀書學習,所以知識很淵博。他的哥哥譏笑他,他卻不在乎。長此以往,他寫出了兩本書,引起了轟動。附近的讀書人請他講學,他不肯教,卻對人家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書讀百遍,真的能其義自見麼?今天,世界讀書日,身邊君就想和你分享在日本教授外山滋比古眼中,究竟什麼才是真的的閱讀。
  • 書,需要靜靜地讀
    而我作為創作員就有點小特權,可以看裡面的書。」一時間,萬方成了紅人,因為大家都想從她那裡借到書。說到這兒,萬方還透露了一個小插曲:樂隊有一個小女孩看過從萬方這兒借的書,談戀愛了,領導就找到她談話,問她你怎麼談戀愛了,她說我從書上看的,領導問你從哪兒看的書呀,她說從萬方那兒。這件事過後,圖書室管得更嚴了。由於「文革」的封閉,對文字的控制,人們的讀書熱情被撲滅了。
  • 10家中國頭部童書出版機構成為三五鋤兒童讀書會讀寫聯盟啦!
    從「與好書做朋友,和朋友讀好書」的理念出發,幫助家庭選好書,讓孩子讀好書,並打造閱讀的思考圈。 好書怎麼來?三五鋤是怎麼選出「本本孩子都愛讀」,且自帶「閱讀峰終指數」的兒童書籍的? 快來看看,三五鋤兒童讀書會都集合了什麼樣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