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擺脫自卑的困擾?

2021-01-08 了凡心療愈

自卑是你的本體感受,自卑也是一種情緒障礙,就是自我評價過低,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己不如人的感覺,擔心自己笨拙,對自己價值的懷疑,是一種人格上的缺陷,一種失去平衡的行為狀態。自卑常以一種消極防禦的形式表現出來,如嫉妒、猜疑、羞怯、孤僻、遷怒、自欺欺人、焦慮緊張、不安等。自卑使人變得十分敏感,經不起任何刺激。自卑感是在自己內心作比較(自己的想法與自己實際價值比較之後產生)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們天生存在自卑感,但是擁有自卑感並不是什麼壞事,而是促使人們去追求優越感、追求成功的動力,只有在自卑感嚴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可以被稱作是一種病。

自卑的成因

阿德勒認為人格的形成是在幼年開始的,尤其是4-5歲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期,如果在這個時期由於環境或者家人等的不良影響下,會使孩子的價值觀發生扭曲,容易產生嚴重的自卑感,因為他們將注意力太多的放在了自己的身上,失去了與社會的聯結,缺少克服問題的能力。在你的描述裡,你可能將你自己自卑的原因歸咎於物質的匱乏!自卑感不單出自身體缺陷,還可能是貧窮、被忽視、溺愛、兄妹間的競爭等等原因。

自卑的其他四種表現形式

一、自大是為了逃避自卑

自大是自以為了不起,並不是自信的表現,之所以表現出自大,是由於從心理上認為自己不夠好,形成虛偽的優越感,即由於自卑心境發生了逆轉,用躲避的方式去面對困境,面對自己的無能,所以過分的誇大自己的優越感,實則只是為了掩蓋自卑,而給自己做出了最好的假設。

二、暴脾氣是為了掩飾自卑

有些脾氣暴躁的人並不是性格使然,而是通過這樣一種形式舒緩內心的自卑感,之所以體現出了脾氣暴躁,是因為缺少處理事情的耐心,之所以沒有耐心是因為缺少克服困境的勇氣,本質上是認為自己不行,主觀上從來沒有相信過自己,因此脾氣暴躁,情緒波動較大的人多存在自卑感。

三、妒忌是自卑的產物

羨慕是自卑的表現,但是羨慕他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而妒忌就是嚴重自卑感的體現,他們總是用自己的缺點對比他人的優點,處在一種非常危險的心理狀態上,他們過多的去關注他人的好,缺少對自己的肯定,壓抑的狀態很容易讓心理變得扭曲。

四、炫耀是自卑的結果

適當的自卑會成為你去前進的動力,這種動力讓人們去追求優越感,因為這種優越感會使人們產生愉悅的情緒,但是過度的追求優越感就形成了炫耀,炫耀的本質就是自卑,因此喜歡過分炫耀的人,通常自卑感強烈。

自卑是具有遺傳性

阿德勒認為,人的不幸都是被自己賦予的意義,因為決定怎麼看問題,怎麼解決問題的人都是自己,自卑嚴重的人也是因為自己過度的否定自己,因此想要克服自卑,是需要自己的努力的。

自卑的確具有傳染, 這種傳染在《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裡被稱之為限制性信念,每個人都會遵照一定的標準去生活,而這標準正是在父母原生家庭耳濡目染後形成的人生觀跟價值觀,有些觀念是偏激的甚至畸形的,諸如自信不足我永遠比不上別人等這樣的限制性信念,最最糟糕的一點是,他會從上一代傳遞給下一代,直到你能意識到問題的所在,而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這也是大多數人的狀態。

人生有無限可能, 你現在擔憂是多餘的,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傳達一種偏離的價值觀或者價值取向,這就是會傳染的限制性信念,比如你將金錢的執著投射到了她的身上, 那麼長大後她也會很迷戀金錢,這成為她的人生標準人生的價值觀,一旦沒有錢,那麼她就會格外的痛苦,也會格外的自卑,在電影《美麗人生》裡,講述了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利用自己的想像力說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遊戲當中,最後父親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傷害,而自己卻慘死的故事。作為猶太人的男主人生活在的那個年代,他的人生一點都不美麗,甚至有些可悲, 他在那個時候的命運可想而知。他和小兒子跟所有的猶太人一樣,被抓進了集中營。他們面對的是納粹無情的拷打跟羞辱,而天真爛漫的小男孩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父親為了避免將這種現實的不美好跟殘酷傳染給兒子,為了讓兒子將來有一個美麗的人生,健康的人格,他一直告訴兒子他們是在做遊戲,只要積夠1000分,就可以贏得一輛坦克。

天真的小孩子相信父親的話,一直按照父親的指示進行著一場生死遊戲。而最終,這位偉大的父親以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小兒子和妻子的安全。整部電影中,父親總是一副開心的面孔,用愉快的語調向兒子描述「好玩」的遊戲,殊不知屏幕外面的觀眾早已泣不成聲。

從你這裡切斷自卑的遺傳鏈

所以如果你想要孩子快樂起來, 想讓她長大後有個健全的人格,不那麼自卑,輕而易舉獲得幸福的能力,方法其實很簡單, 那就是你自己必須樂觀起來,孩子是最為真實的動物,他們一點都不矯揉造作,他們會感覺到你的快樂,他們會分享你的快樂,這種快樂是具有傳染的, 當快樂進來,抑鬱自卑的陰霾也將隨風飄散!

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快樂高興起來呢?其實快樂高興還是不準確的, 快樂高興是一種情緒, 情緒來來去去,它是不會持久的,在《了凡心療愈》裡提到的是喜悅,喜悅是在你自己裡邊升起的,它從你自己的源泉中湧出。在生命中只有兩種道路:一種是到外面尋找幸福,另一種是到內在尋找喜悅。快樂高興就是訴諸於外界的認同,比如異性的追求,上司的肯定,同事的羨慕,甚至夏天的冰激凌都會讓你獲得短暫的快樂,由於二元對立的關係,今天讓我們開心快樂的事情,明天可能會讓我們痛苦,它會一直存在時間當中,讓我們的命運也隨之起起落落。

一定程度的自卑不一定是壞事,你必須要超越它

在阿德勒看來,自卑並不是一個貶義詞,他只是用自卑一詞來描述一個事實,並且他指出,不僅所有人都是自卑的,而且自卑是每個人進步的動力源泉,甚至可以說,人類文明的進步,都是對自卑的超越。

確實如此,中華民族幾千年自強不息的奮鬥史,就是對自卑的不斷超越,知恥而後勇,置之死地而後生,諸出此類的成語、俗語,都展現出中華民族在自知不如人的時候,如何忍辱負重,伺機東山再起,追求復興之夢。因此,我們不必害怕承認自己自卑,正視自卑,方可超越自卑。以下6個方面超越自卑!

1、養成有獨立見解的習慣

2、拒絕惡意的批評

3、放低自己的期望值

4、不要輕易找藉口給自己

5、行動和言語至少保持同步

6、勇敢面對自己的現狀

相關焦點

  • 家中有個自卑的孩子,該如何使他擺脫自卑,真正實現自我接納?
    「不知為何,孩子總是性格敏感,容易自卑。我也嘗試過用各種方法鼓勵他,卻都沒什麼效果。究竟是為什麼呢?」每個孩子都有優秀的特點,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總有一些孩子,擺脫不了自卑。雖然,耐心的父母陪伴著他,鼓勵著他,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方法,極力使他擺脫。他卻依然是如此敏感,脆弱。
  •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擺脫「自卑情結」?
    如果大家也遇到像我堂姐這樣的情況,不要急著給孩子貼標籤,先要弄清這樣一件事:孩子的自卑究竟是「自卑感」,還是「自卑情結」。因為,「自卑感」和「自卑情結」是兩碼事兒。「自卑感」一詞最早由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使用。他認為自卑感是一種能判斷出自己價值不足的狀態,這種狀態通常在與他人的比較中獲得。
  • 孩子內心自卑,容易帶來三個「弊端」,如何幫孩子擺脫自卑心理?
    2.做事情提不起興趣,沒有自信由於害怕犯錯,許多自卑的孩子會拒絕做一件事。他們更願意一直待在一個地方,也不願試圖擺脫小圈子。然而自卑的孩子長大後,需要獨立時,他們的低自尊深深紮根在心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身心能夠健康發展的孩子,那麼作為父母,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擺脫自卑現象呢?三、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擺脫自卑心理?
  • 孩子總是嫉妒別人?父母先別慌,三招幫助孩子擺脫嫉妒心理
    但是其實導致孩子學習成績的原因是比較多的,如果父母經常用這種方法來評價孩子,就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如別人,從而產生自卑或者嫉妒的情緒。如果孩子的嫉妒心理特別強對於他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甚至還會影響到他的一生,所以父母一定要儘量的幫助孩子擺脫這種心理的困擾
  • 如何幫助孩子告別自卑?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培養孩子自信心
    不要覺得這是個小問題,或者選擇用逼迫式教育和放任的態度去面對孩子的自卑。想讓孩子告別自卑,首先我們要先弄清楚孩子為什麼會產生自卑心理,然後對症下藥解決孩子的自卑問題。這就是孩子的自卑造成的問題。一、孩子自卑,你失望他也很難過1、自卑的孩子,既敏感又容易受到傷害存在自卑心理的孩子一般都是那種心理比較敏感、脆弱的,很容易因為外界因素產生消極情緒。
  • 孩子患有抑鬱症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擺脫青春期抑鬱症?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青春期抑鬱症呢?1、及時關注孩子的不良表現。孩子突然容易發脾氣,發脾氣不代表孩子沒禮貌或者天生脾氣暴躁,很多時候,一個表現不好的孩子,並不是故意要跟你唱反調,他只是遇到了一些困難而不自知。
  • 從自卑的形成原因找擺脫自卑的方法
    有些人一旦陷入自卑泥潭,就不能自拔,並逐漸形成了敏感多疑、多愁善感、膽小孤僻等不良的個性特徵,世界上有很多的悲劇都是由自卑引起的。那麼,怎樣才能擺脫自卑呢?我們就從形成自卑的幾個原因來分別討論。有些父母離異家庭,孩子缺少父愛或母愛,特別是缺少父愛的人,他還會缺乏安全感,還有父母經常吵架並有家庭暴力,這種環境下的孩子就更沒安全感了,他們遇到什麼事情往往表現出退縮,害羞怕見人更不敢與人打交道。
  • 孩子自卑,家長要如何引導,更好促進孩子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各種的原因產生自卑,並且很多孩子因為自卑,不夠自信,所以總是羞於展現自己。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看著著急,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成長。那麼,作為家長要如何引導孩子擺脫自卑呢?別擔心,我們慢慢說。
  • 自卑的孩子:我就是學不會!如何幫助孩子消除自卑心理
    這句話說明了強者能夠取得勝利很大原因是取決於對事情的態度,如何一個強者對一件事非常自信,那他終將會取得勝利。反過來,一個強者是自卑的、沒有自信的,那勝利就與之無緣了。,害怕在他人面前丟臉,所以自卑的人往往不敢在公眾面前展現自己的才華。
  • 這本書能讓你擺脫自卑、自責、憂慮的情緒困擾
    如果你常常出現自卑、自責、憂慮、焦慮的情緒,那麼,你來看一看嶽小東的《登天的感覺》,這是一本心理學的書籍,全書記錄了作者在哈佛大學心理諮詢中心的10個諮詢案例。書中作者還加入了一些自己對留學美國八年的感悟和體會,並就一些內容、詞彙及心理學專門術語做了有關的注釋,以增進讀者的了解。
  • 孩子生性自卑?用「成就效應」,幫助孩子重塑自信心
    當自己的孩子表現出比其他孩子要自卑的樣子,父母就會特別著急,卻也總找不到原因。其實,想要讓孩子有自信,父母可以利用「成就效應」來幫助孩子。孩子什麼都好,就是自卑點點是鄰居家的小朋友,長得非常漂亮,也非常乖巧,很少聽到鄰居抱怨孩子不乖的情況,唯一比較讓人操心的,是點點非常自卑。
  • 「我不行、我不會」孩子總是否定自己,從這3個方面幫他擺脫自卑
    心理學家認為,人之所以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家庭環境的影響。☞抗壓能力太差孩子的自信是需要一點一點錘鍊出來的,一開始遭受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孩子抗壓能力差,經受不了打擊,尤其是來自身邊親人的打擊。如果小時候父母不能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提高抗壓能力,那麼他們長大後就會特別自卑,變得畏首畏尾。
  • 孩子缺乏自信,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
    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父母平時要注意生活中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輕易將孩子的缺點暴露在外人面前,那樣會讓孩子很沒面子,從而讓孩子限在自卑的情緒當中。對於孩子的外在缺點,父母應該包容和接納,並且鼓勵孩子自我接納,讓孩子學會多欣賞自己優點。
  • 注意了,孩子有這幾點表現,說明有自卑情緒
    孩子有這幾點表現,說明你正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在與人對話中,我們能發現自信的人,能直視對方的眼睛,表達清晰;而自卑的人,則是躲閃,語氣唯唯諾諾。自卑的孩子因為沒自信,所以希望通過小的聲量,躲閃的眼神來逃避,巴不得趕緊結束這場對話。雖然有的害羞的孩子也會有類似的情況,而這也正好讓父母忽視了孩子的自卑情緒。所以,父母細緻入微的觀察很重要,應早日幫助孩子擺脫自卑情緒。
  • 睿智燈塔-孩子過於自卑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
    經常有家長會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孩子特別自卑,不管做什麼事總是畏手畏腳,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總覺得自己這不行那不行,很多事情還沒開始就說自己做不了,這讓很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過於自卑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是一種行為失衡的狀態。
  • 為何孩子會自卑?是「投射認同」作祟,自卑的父母養不出自信孩子
    造成自卑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家庭因素、環境影響、自我期待過高等等,其中父母的教育與家庭氛圍是決定孩子是否自信的關鍵,自卑的父母是培養不出自信的孩子。>不同的個體,表現出來的自卑形式是不一樣的,父母只有通過行為看懂孩子的自卑的心理,才能正確教育引導孩子。
  • 如何幫助孩子走出自卑情結,家長需要注意哪就點?
    到底是什麼讓過去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一步一步走向自卑的?到底要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信的人?孩子為什麼會自卑?如何幫助孩子走出自卑?,拿來雞蛋我們會擔心雞蛋會被打碎,孩子掃地擔心他們掃不乾淨,孩子自己洗臉擔心洗不乾淨,我們的種種擔心讓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呢?
  • 孩子誇誇更優秀?錯!讓孩子從自卑到自信,只需要滿足6個字
    她在書中開創性地探討了自卑孩子所面臨的共性問題,通過多種知識原理和技能方法,引導廣大家長朋友如何幫助孩子內心建立真正的自信,從而開創光明的未來。三、「六字」打開自卑枷鎖艾琳·甘迺迪-穆爾博士在書中提及:擺脫自卑的關鍵在於放棄對自我的關注。實現真正的自我接納。
  • 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請嘗試這樣做
    自卑的孩子往往認為自己身上沒有閃光點,害怕在別人面前展現自己,害怕出錯,不敢與陌生人說話,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的自卑是如何產生的呢?第一,經常受到批評或者責罵。長期在批評指責下長大的孩子,往往自卑感會比較重,而且他們的性格會比較內向孤僻。第二,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
  • 如何幫孩子走出自卑的心理泥潭,給家長支招,速看
    有些孩子在初中時很自信,但上高中以後,發覺身邊成績優異的同學實在太多,任憑自己如何努力都處在中間狀態。尤其是每次考試之後的排名,如果名次下降很多,很容易對曾經自信的自己產生動搖,懷疑自己是不是沒能力學好。其實,自卑是人人都或多或少會體驗到的一種情緒,對個體有著利、弊兩個方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