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是你的本體感受,自卑也是一種情緒障礙,就是自我評價過低,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己不如人的感覺,擔心自己笨拙,對自己價值的懷疑,是一種人格上的缺陷,一種失去平衡的行為狀態。自卑常以一種消極防禦的形式表現出來,如嫉妒、猜疑、羞怯、孤僻、遷怒、自欺欺人、焦慮緊張、不安等。自卑使人變得十分敏感,經不起任何刺激。自卑感是在自己內心作比較(自己的想法與自己實際價值比較之後產生)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們天生存在自卑感,但是擁有自卑感並不是什麼壞事,而是促使人們去追求優越感、追求成功的動力,只有在自卑感嚴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可以被稱作是一種病。
自卑的成因
阿德勒認為人格的形成是在幼年開始的,尤其是4-5歲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期,如果在這個時期由於環境或者家人等的不良影響下,會使孩子的價值觀發生扭曲,容易產生嚴重的自卑感,因為他們將注意力太多的放在了自己的身上,失去了與社會的聯結,缺少克服問題的能力。在你的描述裡,你可能將你自己自卑的原因歸咎於物質的匱乏!自卑感不單出自身體缺陷,還可能是貧窮、被忽視、溺愛、兄妹間的競爭等等原因。
自卑的其他四種表現形式
一、自大是為了逃避自卑
自大是自以為了不起,並不是自信的表現,之所以表現出自大,是由於從心理上認為自己不夠好,形成虛偽的優越感,即由於自卑心境發生了逆轉,用躲避的方式去面對困境,面對自己的無能,所以過分的誇大自己的優越感,實則只是為了掩蓋自卑,而給自己做出了最好的假設。
二、暴脾氣是為了掩飾自卑
有些脾氣暴躁的人並不是性格使然,而是通過這樣一種形式舒緩內心的自卑感,之所以體現出了脾氣暴躁,是因為缺少處理事情的耐心,之所以沒有耐心是因為缺少克服困境的勇氣,本質上是認為自己不行,主觀上從來沒有相信過自己,因此脾氣暴躁,情緒波動較大的人多存在自卑感。
三、妒忌是自卑的產物
羨慕是自卑的表現,但是羨慕他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而妒忌就是嚴重自卑感的體現,他們總是用自己的缺點對比他人的優點,處在一種非常危險的心理狀態上,他們過多的去關注他人的好,缺少對自己的肯定,壓抑的狀態很容易讓心理變得扭曲。
四、炫耀是自卑的結果
適當的自卑會成為你去前進的動力,這種動力讓人們去追求優越感,因為這種優越感會使人們產生愉悅的情緒,但是過度的追求優越感就形成了炫耀,炫耀的本質就是自卑,因此喜歡過分炫耀的人,通常自卑感強烈。
自卑是具有遺傳性
阿德勒認為,人的不幸都是被自己賦予的意義,因為決定怎麼看問題,怎麼解決問題的人都是自己,自卑嚴重的人也是因為自己過度的否定自己,因此想要克服自卑,是需要自己的努力的。
自卑的確具有傳染, 這種傳染在《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裡被稱之為限制性信念,每個人都會遵照一定的標準去生活,而這標準正是在父母原生家庭耳濡目染後形成的人生觀跟價值觀,有些觀念是偏激的甚至畸形的,諸如自信不足我永遠比不上別人等這樣的限制性信念,最最糟糕的一點是,他會從上一代傳遞給下一代,直到你能意識到問題的所在,而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這也是大多數人的狀態。
人生有無限可能, 你現在擔憂是多餘的,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傳達一種偏離的價值觀或者價值取向,這就是會傳染的限制性信念,比如你將金錢的執著投射到了她的身上, 那麼長大後她也會很迷戀金錢,這成為她的人生標準人生的價值觀,一旦沒有錢,那麼她就會格外的痛苦,也會格外的自卑,在電影《美麗人生》裡,講述了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利用自己的想像力說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遊戲當中,最後父親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傷害,而自己卻慘死的故事。作為猶太人的男主人生活在的那個年代,他的人生一點都不美麗,甚至有些可悲, 他在那個時候的命運可想而知。他和小兒子跟所有的猶太人一樣,被抓進了集中營。他們面對的是納粹無情的拷打跟羞辱,而天真爛漫的小男孩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父親為了避免將這種現實的不美好跟殘酷傳染給兒子,為了讓兒子將來有一個美麗的人生,健康的人格,他一直告訴兒子他們是在做遊戲,只要積夠1000分,就可以贏得一輛坦克。
天真的小孩子相信父親的話,一直按照父親的指示進行著一場生死遊戲。而最終,這位偉大的父親以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小兒子和妻子的安全。整部電影中,父親總是一副開心的面孔,用愉快的語調向兒子描述「好玩」的遊戲,殊不知屏幕外面的觀眾早已泣不成聲。
從你這裡切斷自卑的遺傳鏈
所以如果你想要孩子快樂起來, 想讓她長大後有個健全的人格,不那麼自卑,輕而易舉獲得幸福的能力,方法其實很簡單, 那就是你自己必須樂觀起來,孩子是最為真實的動物,他們一點都不矯揉造作,他們會感覺到你的快樂,他們會分享你的快樂,這種快樂是具有傳染的, 當快樂進來,抑鬱自卑的陰霾也將隨風飄散!
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快樂高興起來呢?其實快樂高興還是不準確的, 快樂高興是一種情緒, 情緒來來去去,它是不會持久的,在《了凡心療愈》裡提到的是喜悅,喜悅是在你自己裡邊升起的,它從你自己的源泉中湧出。在生命中只有兩種道路:一種是到外面尋找幸福,另一種是到內在尋找喜悅。快樂高興就是訴諸於外界的認同,比如異性的追求,上司的肯定,同事的羨慕,甚至夏天的冰激凌都會讓你獲得短暫的快樂,由於二元對立的關係,今天讓我們開心快樂的事情,明天可能會讓我們痛苦,它會一直存在時間當中,讓我們的命運也隨之起起落落。
一定程度的自卑不一定是壞事,你必須要超越它
在阿德勒看來,自卑並不是一個貶義詞,他只是用自卑一詞來描述一個事實,並且他指出,不僅所有人都是自卑的,而且自卑是每個人進步的動力源泉,甚至可以說,人類文明的進步,都是對自卑的超越。
確實如此,中華民族幾千年自強不息的奮鬥史,就是對自卑的不斷超越,知恥而後勇,置之死地而後生,諸出此類的成語、俗語,都展現出中華民族在自知不如人的時候,如何忍辱負重,伺機東山再起,追求復興之夢。因此,我們不必害怕承認自己自卑,正視自卑,方可超越自卑。以下6個方面超越自卑!
1、養成有獨立見解的習慣
2、拒絕惡意的批評
3、放低自己的期望值
4、不要輕易找藉口給自己
5、行動和言語至少保持同步
6、勇敢面對自己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