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性自卑?用「成就效應」,幫助孩子重塑自信心

2021-01-09 巧媽育倆娃

文丨巧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每天都會有孩子降臨人世間,每天也都會有孩子在成長、在變化,有的孩子逐漸變成落落大方的小夥子、小姑娘,有的孩子則永遠一副怕見人、沒有自信的樣子。當自己的孩子表現出比其他孩子要自卑的樣子,父母就會特別著急,卻也總找不到原因。其實,想要讓孩子有自信,父母可以利用「成就效應」來幫助孩子。

孩子什麼都好,就是自卑

點點是鄰居家的小朋友,長得非常漂亮,也非常乖巧,很少聽到鄰居抱怨孩子不乖的情況,唯一比較讓人操心的,是點點非常自卑。

有一次小區有繪畫比賽,需要在現場畫畫,因為點點很喜歡畫畫,而且一直都有在上繪畫課,所以家裡人都希望點點能去參加,可是當把這件事情告訴點點的時候,她卻搖搖頭說自己不會畫,畫的不好看。不管家裡人怎麼勸說都沒有用。

這樣的情況也許在很多家庭當中都出現過,自己的孩子總是對任何事情都沒有信心,總覺得自己做不好。其實孩子覺得自己不行,並不是真的能力不行,實質上是在一直強迫自己進行心理創傷的修復。

大多數孩子的不自信,是由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父母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快的找到孩子根源,並採取解決方案。

孩子不自信,是在「強迫性修復」心理創傷

針對困擾父母的孩子不自信的原因,大概總結了以下幾點供父母參考:

1、父母為孩子包辦一切

父母總會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會做,或者做不好,於是總會習慣性的幫孩子把一切事情都操持好,什麼事都幫孩子做好了決定,而孩子什麼都不用做,時間一長,孩子就愈加不懂得如何照顧自己,就算有心要自己做,也會做不好,這樣所面對的失敗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打擊的。

2、父母經常否定孩子

對一些父母來說,孩子聽從父母的話就是乖孩子,一旦孩子和父母意見相左,父母就會覺得孩子不乖,對於孩子的不同意見總是會採用否定的態度,忽略孩子的感受,一旦孩子接收的否定信號很多,孩子就很難會有自信心。

3、總愛比較

有的父母會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優秀的孩子做對比,覺得用這樣的方式可以激勵孩子,其實這並不是絕對的,有的孩子可能會因為一直被對比,被打擊,就會覺得自己確實是不如別人,從而更沒有自信心。

4、無視孩子的成長節奏

孩子的發育和成長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有的父母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表現,就無視孩子的成長節奏,這反倒會讓孩子跟不上節奏,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很容易讓孩子放棄。

找到孩子會變得自卑的原因之後,父母就要學會利用一些方式方法,來給孩子重新塑造自信心。

如何利用成就效應,幫助孩子重塑自信心?

自信心的塑造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關鍵在於父母是不是用對了方法。

(1)協助孩子設立合理目標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成長,人不可能一下子就取得很大的成就,因此父母可以協助孩子制定階段性的目標,讓孩子能按照既定的目標,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去執行。這些目標的設立要符合孩子的實際要求,不要孩子只能拿到5分,而目標要設定50分,這就是不合理的。

(2)讓孩子感受成功

每個人自信心的建立,都是需要有成功的經驗加持的,孩子亦是如此,如果孩子一直都沒辦法取得成功,就會變得氣餒,覺得自己做不好任何事情。所以父母可以讓孩子慢慢做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比如幫媽媽提東西,可以自己把東西收拾好等等,並在孩子做好之後誇獎孩子,漸漸地孩子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並變得有自信。

(3)讓孩子學會獨立

孩子總是要長大,總是要脫離父母自己生活,因此父母要慢慢讓孩子學會獨立,比如獨立思考問題,獨立完成課業內容,這時候父母就需要多鼓勵孩子,給孩子灌輸自信心,這樣孩子才會真的願意去嘗試。

每個孩子都是可以變得更好的,關鍵就在於父母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教導,孩子的自信心建立也是如此,回歸孩子的本性,從生活中去引導。

本文由巧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父母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克服自卑的心理,讓孩子重新建立起自信心?
    要幫助孩子克服自卑的心理,重新建立起自信心,具體該如何做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一、父母首先接納孩子自卑的事實,讓孩子不要因此而緊張和焦慮自卑是一種負面的心理,會產生沮喪的情緒,所以,父母首先接納孩子,會給孩子很大的安慰。
  • 如何幫助孩子告別自卑?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培養孩子自信心
    不要覺得這是個小問題,或者選擇用逼迫式教育和放任的態度去面對孩子的自卑。想讓孩子告別自卑,首先我們要先弄清楚孩子為什麼會產生自卑心理,然後對症下藥解決孩子的自卑問題。一般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來進行比較教育,或者讓孩子跟優秀的「別人家的孩子」一起活動。殊不知這種對父母來說採用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原理的方法,對自卑的孩子不僅沒有用,還會適得其反,讓孩子自卑心理更重。
  • 孩子缺乏自信,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
    很多父母喜歡事事替孩子代勞,卻又常常指責和抱怨孩子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會,時間一長只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所以父母要多讓孩子發揮自己動手的能力,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並且及時的給予鼓勵,讓孩子從中找到自信。
  • 孩子自卑、膽怯怎麼辦?幾招幫你培養孩子自信心
    孩子自卑、膽怯怎麼辦?幾招幫你培養孩子自信心!斯賓諾莎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34;由此看來,自卑感絕對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如今,有些孩子的自尊心確實很低。有時他們表現出軟弱。家長為此苦惱萬分。孩子自卑、膽怯怎麼辦?幾招幫你培養孩子自信心!1.
  • 老師這樣做,提高孩子自信心,讓自卑的學生「活」起來!
    家長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具有非常大的責任,應該對這些自卑的學生深入了解,幫助他們走出迷茫,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健康快樂中成長。多給予孩子一些關心和愛心,自卑的孩子心理非常敏感,還容易自我懷疑,非常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老師應該對他們進行特殊的情感交流,對他們更加關愛,給予他們多一些的尊重,走進這些紙杯,孩子的內心與他們交朋友。
  • 孩子膽小,怕嘗試?家長巧用「馬太效應」,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
    ,沒有勇氣解決難題,這其實是孩子的畏難情緒在作怪,家長們要利用好「馬太效應」,幫助孩子順利成長。2、受到否定家長們如果給孩子貼上負面的標籤,總是給孩子消極的評價,這樣會直接影響孩子們未來的成長。當孩子受到否定時,就會產生自卑的心理,一個不相信自己能力的孩子在遇到新的挑戰時,往往都是選擇退縮。
  • 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請嘗試這樣做
    在孩子離開了家長的保護之後,往往會表現得比別人差,因此孩子感覺自卑。自卑的孩子往往對自身條件不滿意,經常性的比較只會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短處,更習慣用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作比較,這樣讓自己更加自卑。那麼,家長怎樣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第一,減少批評,適當鼓勵。
  • 孩子自卑膽小、不自信怎麼辦?培養自信心,搞清原因方法才奏效!
    你好,這裡是《「成長力」養成術,讓孩子從普通到優秀》系列課程,不講大道理,只分享為人父母可以實操的乾貨。這一節的主題是「自信心」的養成。前不久,有位家長朋友找我尋求幫助:自己家孩子平時不願參加集體活動,上課也不主動回答老師問題,在學校沉默寡言,而且朋友也很少,做什麼事情都生怕做錯,給人感覺就是自卑、膽小、很不自信。作為父母也嘗試著平時多去鼓勵他,但總感覺沒什麼效果,干著急,問我怎麼辦?
  • 孩子越長大越自卑怎麼辦?家長可用3個小妙招,幫孩子樹立自信心
    ,對集體的活動缺乏熱情和積極性,其實是孩子的自卑心理在作祟。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有的孩子不斷克服自卑情緒,成長為了陽光自信的人。如果孩子的這種自卑心理,長時間得不到改善,就會延續到孩子的將來。
  • 別責怪孩子不上進,父母要懂得用「標籤效應」,塑造孩子自驅力
    部分孩子由於家庭、自身原因,導致自己的性格極其自卑,對自己對事情沒有正確的判斷力,也很難在第一時間判斷事情的難易程度,從而不斷否定低估自己。所以父母應該努力改正孩子的缺點,可以採用標籤效應對孩子進行引導。所謂標籤效應也稱之為暗示效應,就是指一個人通過別人或者自己的心理暗示從而使自己的行為得到改變,變成理想中的樣子。
  • 孩子做事積極性不高怎麼辦?父母用「霍桑效應」,幫助孩子更自覺
    所以父母要是巧妙用霍桑效應,那麼會對孩子有三大幫助:提升孩子自信心孩子要是發現自己被父母密切關注著,那麼他們就會感覺到認同感。自然而然他們就會開始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從而更為熱情更為積極地面對學習。孩子自信心提升之後,他們就會想要用更好的方式反饋給父母,自然他們也會更加的熱情積極。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家長這樣教育,讓寶寶遠離自卑和恐懼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家長這樣教育,讓寶寶遠離自卑和恐懼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一、孩子害怕是正常現象 孩子對陌生事物表現出,表現出害怕的情緒,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二、孩子需要大人的鼓勵來培養自信心 孩子在這個時期,求知慾、好奇心極為旺盛。他們不願意在待在媽媽的懷抱,想要自己走出來嘗試做各種事情。所以父母在這個階段可以多鼓勵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成功了要誇獎孩子,失敗了要鼓勵孩子,讓其遠離自卑。可馨育兒說,這樣慢慢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對於他以後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
  • 孩子懦弱且自卑?家長要深知「反木桶原理」,幫助孩子打破常規
    作者/昕姐(圖文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同事小高的孩子,在上個月全省的生物競賽上榮獲了一等獎,大家都為小高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高興。但小高卻顯得憂心忡忡得說到:孩子喜歡生物,但是對其它科目不感興趣,偏科也導致孩子的自信心不足,儘管小高多次慫恿孩子多去請教問題,孩子還是邁不出那一步。
  • 打擊孩子沒有用,了解羅森塔爾效應,積極暗示才能幫助孩子成長
    2、孩子變得自卑經常打擊孩子,還有可能讓孩子形成的一點就是他們會變得自卑。有些孩子不僅會否定自己的能力,還會覺得自己是不如其他人的。尤其是在面對相同的事情時,他們不僅會展現出怯懦的樣子,還會覺得這個世界對於自己來說是不公平的。這類孩子一般都是沒有任何成就的,而且還特別害怕自己被別人笑話。
  • 幫助孩子提升自信心
    第一次接觸,家長反映:圓圓與同學們玩的很好,但看見人不敢打招呼,尤其看見老師不敢打招呼,對老師有恐懼感,家長很希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腦鉑樂腦象圖測試顯示:腦綜合總值43.59,中等水平。全腦發展比較均衡,數據表明,孩子大腦整體發展水平很好。圓圓小朋友腦象圖測評結果主要優勢能力為手指靈活、審美能力、求新水平3.5星。
  • 不要再打擊孩子,了解羅森塔爾效應,積極的暗示才對孩子有幫助
    孩子變得自卑孩子如果長時間接收到消極的暗示的話,那麼他們最大的改變就是可能整個人變得自卑。孩子可能覺得自己並不如其他人,甚至會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自卑的孩子不論在人際交往當中還是日常生活當中都是非常被動的,也正是因為對自己低估,他們才會顯得比其他的孩子差一些。2.
  • [幼兒教育-傳經送寶]培養幼兒自信心 預防長大懦弱自卑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往往對許多事情不熱情,在集體活動中常因膽怯而退縮,不敢當眾發言,常有「我不會「「我不知道」「我不幹」之類的話,若不及早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確立自信心,那麼他們很難適應今後複雜多變的社會生活。
  • 怎樣克服自卑感?4個方法,讓孩子告別自卑,充滿自信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樂觀,因為自信樂觀的孩子面對困難時,會採取積極的態度,而悲觀自卑的孩子往往用消極的辦法。因此,沒有父母希望孩子是個自卑的孩子。而且,他們總是自己瞧不起自己,也怕被人瞧不起,自卑孩子的做法和對待人生的態度,讓人擔憂。父母應該重視孩子的自卑性格。發現後要及時幫助孩子改正。
  • 總愛給孩子「貼標籤」?3招,教孩子快速掙脫「標籤效應」束縛
    ,快樂成長1.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模式」,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德韋克《看見成長的自己》提出人有兩種心智模式,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和成長型心智(growth mindset)。
  • 幼兒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如:手手伸過來、奶奶來穿衣服、嘴巴張大吃一口飯、別掃地我來掃……這種過度的照顧和過分的保護,實際上剝奪了幼兒鍛鍊的機會,使幼兒缺乏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獨立能力、活動能力,更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長久這樣會造成他們不善於交往,有較強依賴性,遇到困難缺乏耐挫感,並會形成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