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人都有體面的養老金 需要做什麼

2020-12-16 網易財經

(原標題:讓人人都有體面的養老金 需要做什麼)

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已迫在眉睫,但要先克服現行養老保險制度的缺陷。

楊燕綏 妥宏武/文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同時強調「儘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意在強化國家的基礎養老金責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積極老齡化的國際共識由健康、參與和保障三個維度構成,建立在代際和諧與個人財務生命周期合理的基礎上。

人生要創造兩個紅利,一個是在勞動人口階段,改善人力資本,以科技推動經濟;另一個是在老年人口階段,擁有良好的資產結構,以消費拉動經濟。而養老金,在橫向上體現社會團結與代際贍養,在縱向上體現個人資產和生命周期,正是一件貫穿幾代人和個人終生的大事。

養老金的發展戰略,與積極人口老齡化息息相關,正如德魯克在《養老金革命》一書中提到的,一場靜悄悄的養老金革命將美國帶進社會主義。

在銀色經濟時代,需要通過打造金融新秩序和管理養老資產的良好金融生態。老齡人口擁有合理的資產結構,主要包括健康財富、養老基金和養老房產,解決中國未富先老的危機,轉變未備而老的被動,促使個人財富保值增值向老年階段轉移,實現個人終生平滑消費並為年輕人的人力資本買單。其中,全國統一的基礎養老金是養命錢,具有協調地區發展、促進社會團結和適應人口流動的重大意義。

中國現行養老保險是一個「中央定目標和兜底、地方調劑和補差、基層統籌和擔責」的,責任下行的層級運行機制。在中國成為經濟大國且向強國發展之時,這種機制缺陷導致的社會矛盾日益凸顯。

首先,不利於地區均衡發展。中國基層政府之間已形成進行經濟競爭錦標賽的府際關係,養老保險地方統籌進一步加劇了這種關係。在經濟發達地區養老保險費率低且結餘多,在欠發達地區費率高且有當期資金缺口。

其次,不適應人口流動。基於地方保護主義,地方政府熱衷於動員流動人口參保以擴面徵繳。為流動人口攜帶養老保險關係是件很困難的事情,這導致退保斷保現象頻出,後期擴面困難、非正規就業佔比較高。

第三,不利於實現社會團結。東北部認為沿海地區是領別人孩子富自己家,沿海地區認為是東北部的家長不作為導致孩子離家出走,青年人孔雀東南飛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人口結構和資源配置愈加不均衡。

中國現行的府際關係,缺乏國家整體網格式公共服務體系和各級政府問責制。建立中央調劑金制度可能遇到地方利益驅動和國家行政權威的博弈,以及地方不合作的對策,最終導致全國養老保險整體缺口期提前出現和加速發展。美國聯邦老遺殘社會保障和德國推翻柏林圍牆統一東西德養老保險的經驗證明,一個統一的基礎養老金是大國走向強國的社會基石。

綜上所述,在中國經濟社會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之際,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迫在眉睫,但要克服現行養老保險制度的缺陷。

第一,籌資制度至關重要,現行養老保險政策的繳費主體和繳費基數存在缺陷。

因此,一方面要依法明確國家、用人單位和個人的繳費責任。中國政府要為1997年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前的「中人」的視同繳費工齡買單,並將這個補償責任依法確定下來,減少不確定性;中國用人單位的養老保險費率過高,是計劃經濟和國企責任的殘餘,2002年德國立法規定僱主繳費封頂線為工資總額10%的做法值得借鑑;中國職工的繳費責任是混沌的,職工個人養老保險帳戶在稅(公共品)、費(準公共品)和儲蓄(個人品)之間搖擺;綜上所述,我們不可能帶著這些缺陷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且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要夯實繳費基數。由於繳費基數流失,現行養老保險費率為28%,而實際徵繳率僅為16%左右。中國亟待依法建立工資報告制度。

清華大學課題組的測算結果顯示,在夯實繳費基數(以目前各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數)和規範調待機制(對接物價增長率)的條件下,18%費率即可保證基本養老金支付水平不下降。單位費率可降為10%,支持企業發展;職工費率為4%,剩餘4%進入職業企業年金個人帳戶,可投資、可繼承,讓參保職工見到當期收益;國家費率4%(2018年1%=2178.86億元,4%=8715.42億元),財政責任由事後補缺改為事前預算,且可以有多種籌資渠道。

該擬行方案可以確保養老保險基金持續收支平衡至2033年,屆時的二胎孩子們已年滿16歲,他們中的部分人將進入勞動力市場。

第二,創新支付制度,建立個人權益精算平衡機制。借鑑歐美經驗,建立早減晚增和多交多得的支付制度(參見表1)。

比如,對於提前領取的扣除一定比例的養老金,達到法定年齡的領取全額養老金,延遲領取的可提高一定的養老金計發額,鼓勵職工個人在限定時期內選擇領取養老金的時點;將政府決定變為個人選擇,化解延遲退休的政治風險。

第三,統一服務平臺,抓住社會保障號碼的牛鼻子,完善一站式公共服務體系。

服務型政府是信息經濟時代的國家行政形態,與官僚政府的主要區別在於其強調績效管理,要按照整體化、網格式和無縫隙的原則進行再造。為此,英國政府在《績效財政管理倡議書》中提出三條:明確目標,為最大限度使用資源而明確職責,有效的信息交流、培訓和專家建議。

中國《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提出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2012年十八大、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均提出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為什麼實現這個目標如此艱難?原因在於只有目標,尚未建立生產養老金公共產品的機制。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和「儘快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任務目標,進一步強化基礎養老金中央統籌目標,並指出了實施路徑。

在網際網路時代,服務型政府的主要職責之一即管理居民信息,建立和完善網格式公共服務平臺。沒有一個網格式和無縫隙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居民信息管理處於多龍治水和信息孤島狀態,養老保險資金流和信息流則無法暢通無阻的運行,懶收和濫發的道德風險漏洞處處可見。

全國統籌需要一個信息向上集中、服務向下派送的網格式服務平臺,並需要依法規範基層政府、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責任與分工。

首先,基層政府管理國民信息帳戶。基層政府即指直接管理居民信息窗口的市縣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以東莞市為例,在2012年-2014年間,將市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視為國家社會保險事業的「手」,用於抓取和管理參保人權益記錄的信息,為國家社會保險頂層設計的「腦」服務,完善信息系統和強化市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能力,在社會保險一體化發展方面走在全國的前沿。主要職責如下:建立個人權益信息採集的初審、審核、覆核、審批制度,明確崗位職責,並在社會保險信息系統中進行崗位權限設置;定期報告參保人生存、死亡、退休、遷出、遷入五組數據,做到一個不錯、一個不少,為國家進行基礎養老金測算-預算-決算,以及費基-費率-替代率奠定基礎。

為此,需要以國民社會保障號為基礎,建立民政、房產、工商、公安、人口、銀行相關部門的信息共享平臺,改變「多龍治水」和信息孤島的局面。

其次,地方政府支持公共服務網格體系。地方政府即指省級含副省級地區。

全國統籌的養老保險待遇對各地的支付金額是不同的,但購買是一致的。地方政府履行「上通下達、左右暢通」的信息管理職責,為國家養老金預算、費稅徵收和養老金支付做好「二傳手」的工作。

同時,養老金也是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的重要信息庫之一,包括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居民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計劃生育家庭養老補貼等,即使實現全國統籌,地方政府也具有統計、核對、分析和監督地方居民養老金信息、處理老人老制度和管理各類地方養老金補貼事宜的職責。

最後,中央政府打造基本養老金公共品的生產線。

中央政府即指國務院。為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在國務院組織架構中需要有一個基於社會保障號碼管理國民基本信息的權威機構,如美國社會保障總署(直接隸屬總統辦公室)、澳大利亞公共服務中聯機構(國家家庭服務聯席會的執行機構,Central-link)、歐盟社會保障銀行(各成員國之間信息共享平臺,Social security cross-road bank)。

為此,需要設立國家社會保障總局。按照一個號碼、一個權益記錄帳戶和一體化信息系統打造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並基於這個平臺進行基礎養老金的頂層設計、以支定收的預算、建立待遇調整機制、完善養老保險收支系統、監督與風控系統、信息披露報告制度等。

綜上所述,實現全國統籌基本養老保險並非將責任推向國務院,解脫地方和基層政府的養老金責任,由此導致中央和地方之間發生欠徵和濫發的道德風險。

而是要在強化各級政府職責的基礎上建立國家養老金責任制。為此,一要制定《養老金條例》,依法促進國家養老金責任的社會共識和頂層設計;二要建立管理社會保障號和居民信息的權威機構,一手抓信息、一手搞民生,打造一張覆蓋全國的網格式公共服務體系。

伴隨人口老齡化,國家、單位和個人的養老三支柱制度得以發展,目的在於維護國民養老金的充足性和老齡人口的購買力。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在進入老齡社會初期(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7%),政府擔保的養老金第一支柱得到長足發展,其工資替代率在發達國家達到50%-70%,美國則率先規範了職業企業年金。

在深度老齡社會時期,法定養老金的替代率不再增長,發達國家開始大力發展職業企業年金,美國則開始整合碎片的個人養老金,英國建立了國家個人養老金登記局和運行機制;在超級老齡社會階段,大部分發達國家法定養老金的替代率降至工資的40%左右,由於企業壓縮成本,待遇確定(defined benefit,DB)計劃和年金理事會逐漸淡出,市場運行的繳費確定型(defined contribution,DC)計劃及其個人養老儲蓄強勢發展。

由此,形成「入口三支柱,出口兩帳戶」的運行機制(參見表2)。三支柱此消彼長,呈現出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逐漸下降、職業企業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佔比逐漸增加的發展趨勢,最終進入社會統籌帳戶和個人帳戶。

目前,國內有職工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帳戶,一個被做空、一個在貶值,退休人員還是剛性依賴政府支付的養老金。

一方面,養老金充足性在下降;另一方面,這種緊張的剛性關係也捆綁了政府推動改革的手腳。職業企業年金計劃下的個人帳戶被集體化,無法區分年輕人和老人。

綜上所述,中國亟待借鑑英國經驗,建立個人養老金登記局,完善個人養老金管理體制;借鑑美國經驗,完善個人養老金的稅式改革,激勵僱主僱員和居民進行養老儲蓄。

國家的養老金責任不僅在於完善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還要支持發展國民個人養老金帳戶,有效管理職業企業養老金、個人養老金;進而開發國民個人養老資產帳戶,有效管理養老金、商業養老保險、養老房產等資產。

養老金受託人機構,伴隨中國企業年金計劃成長起來,包括職業企業年金的帳戶管理人、資產託管人以及投資管理人。

現在需要與時俱進,如果僅停留在企業年金計劃管理層面,忽略個人帳戶管理機制的成長,則可能陷入違背生命周期的困境,投資策略過于謹慎則綁架青年人,投資策略過於冒險則綁架了老年人。

應當關注個人帳戶管理、教育和信息披露,按照個人生命周期完善信息系統、制定投資策略,做好準備接受個人委託,以便幫助大部分國民實現養老金充足性的願望,由此提高老齡人口的消費能力和納稅能力,培育第二人口紅利,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生活、社會參與和養老保障」的積極人口老齡化策略。

(楊燕綏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妥宏武為新疆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清華大學在讀博士,編輯:王小)

本文來源:財經網 作者:楊燕綏 妥宏武 責任編輯:鍾齊鳴_NF5619

相關焦點

  • 養老金補發是什麼意思?什麼情況下會產生養老金的補發?
    Q:養老金補發是什麼意思?什麼情況下會出現養老金補發?為什麼?所謂養老金補發,指養老金未能如時發放,延遲一段時間才能落實發放的情形。企業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往往會出現補發的情形。補發的背景有多種可能性,目前主要有本年度上半年退休人員養老金差額的補發,每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差額的補發,2014年10月1日後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中人養老金差額的補發,職業年金的補發,教師和公務員待遇差額的補發,退休人員沒及時做生存認證,完成補認證後養老金的補發,落實歷史遺留問題的其他情形等。下面將逐一予以說明。
  • 養老金領取計算方法是什麼?有什麼條件?
    大家都知道,累計繳納社保15年,職工退休之後就能夠領取養老金。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養老金到底可以領取多少,有的人認為幾百元,有的人認為幾千元,那麼到底可以領取多少呢?養老金領取計算方法是什麼?領取養老金有什麼條件呢?具體通過本文來看看吧。養老金的領取計算方法是什麼?
  • 任何體面的愛情都需要雙方勢均力敵、旗鼓相當的!
    是時候好好犒勞下自己了,今天看的一部微電影讓我思慮很久,畢竟電影上的情節大多都是來自於現實。影片中講的女主小菲是個大齡剩女,她在一家超市做著很穩定的收銀員的工作,每天也是除了上班,就是宅在家裡睡覺、看劇,由於單身過久,她已經很久沒有保養自己了,身材發福、頭髮雜亂、出門在外從來不化妝,偶爾約幾個朋友出去喝酒、唱歌,真的像極了現實中的無數渺小而又平凡的我們。
  • 盲目跟風想獲得體面,最後反而丟了體面
    圖片|ASun愛笑的眼睛 火熱哄搶後,丟掉了體面 無論是商家的炒作,還是民眾的盲從,都無法掩飾優衣庫哄搶是沒體面的搶購。 2011年,網絡已經很發達了,謠言傳播的速度很快,人人都在恐慌日本核輻射會汙染海水,間接導致食鹽被汙染;更有甚者,還謠傳含碘的鹽能防核輻射。 一時間,超市的儘是搶鹽盛況,城裡買不到就去村裡買,原價買不到就高價買。
  • 退休金多少才能體面養老?兩位老人說出相同的數,你達標了嗎?
    實際上,目前也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像螞蟻一樣來搬父母的資產。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在逐漸變大是不爭的現實。畢竟之前的人沒有房貸和車貸的支出;之前養兒育女的成本也沒現在的高。也不是說,現在的年輕人真的不孝順了,而現在的年輕人在「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償還房貸的情況下,壓力倍增也是不容置疑的。
  • 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有哪些?與工齡關係大嗎
    現在有各種的保險,而養老保險就是其中的一種,許多人都購買了養老保險,而除了養老保險之外,一些企業人員在退休之後會有養老金,這也是退休人員獲得金錢的一種重要的方式,所以許多在企業工作的人都對養老金比較關注,那麼企業人員退休後的養老金與工齡關係大嗎?
  • 我上大學當老師,同學當工人退休,養老金誰高?養老金相差多少錢
    養老金簡述人:網名(孜然味的梅)「我中學同學參加工作時,我上大學了,他一直在企業當工人,我大學畢業後做教師退休時是高級教師,我們一直工作在同一城市同一年退休,他退休養老金金7000,我不到6000元。養老金相差1000元,大家說說,到底是當工人退休後養老金高呢?還是在事業單位當老師退休養老金高?讀大學了養老金還不如沒上大學一直當工人的高呢!能理解嗎?」先我們看看養老金領取多少的前提條件是「養老金是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原則1、繳費年限一樣嗎?
  • 「養老金補發」是什麼意思?你有沒有遇到呢?
    養老金補發是什麼?養老金補發,從字面意義上講,就是原先的養老金沒有足額或者按時發放,現在將養老金的差額發放給退休人員。養老金補發的情況有哪些?第一種,計算退休待遇使用的社會平均工資調整。像北京、青島等全國很多地區,都是從當年的1月1日使用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但是這個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一般都是次年的五六月份才發布。因此,就會出現1到5月份退休人員,暫時先按照上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使用,計算臨時性養老金。等待新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發布後,再對之前幾個月份少發的養老金進行補發。
  • 個人按最低檔次交社保,一年需要多少錢?算算能領多少養老金
    對於退休的人來說,養老金無疑是未來主要的收入來源。因此,養老金能拿多少,與退休後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現在全國統一的職工養老保險計算公式:養老金由「個人帳戶養老金」+「基礎帳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1、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儲蓄額÷計發月數(139個月)。
  • 企業退休的養老金和自己交的有什麼不一樣?
    企業退休的養老金和自己繳費的有什麼不一樣?沒有什麼不一樣,都是交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退休的條件都一樣,都是要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最低繳費年限都是15年,養老金的計算方法也是完全一樣的。也就是單位繳納的是大頭,個人繳納的是小頭;個人繳費需要承擔全部繳費金額,即總的繳費比例是20%,需要個人全額承擔。二是繳費基數不一樣。企業職工的繳費基數分為單位繳費基數和職工個人的繳費基數。單位的繳費基數是以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來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是按照本人實際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
  • 我所接觸到的高層次人都有一個習慣:善於照顧他人的體面
    當話題聊到他家門口懸掛的「光榮之家」時,女主自豪地說「光榮之家掛在家,小偷見了都害怕。」A性格耿直,不懂人情世故,接過話來說:「開玩笑嗎,就這一個牌子能擋住小偷嗎,他想偷你掛什麼都沒用。」A說的是大實話,但不中聽。
  • 年滿60歲,養老金什麼時候開始領取?需要辦哪些手續?
    已經年滿60歲的老人,養老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領取呢?需要辦理哪些領取手續?我們如果說這兩個條件都符合,一方面累積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在15周年以上,另一方面確實達到60歲以上的法定退休年齡,那麼就可以去申請辦理退休。如果你是有企業單位的在職員工,那麼可以通過企業單位來申請辦理退休,因為企業單位有責任和義務來給自身的員工正常的辦理退休待遇。
  • 這種情況領不到養老金?2020年養老金資格認證有大變化
    我們知道,只有養老保險累計繳納滿15年,且到達退休年齡退休後,我們才能每月領取到養老金。不過,這並不是領取養老金的全部條件,無論是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退休人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退休人員,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領取待遇人員,想要按時領取養老金,每年都要做養老金資格認證。
  • 養老金補發是什麼意思?你遇到過養老金補發的情況嗎?
    很多朋友問過我養老金補發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他沒有養老金補發呢?養老金補發實際上涉及到好多種情況,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第1種養老金補發,每年的養老金調整。每年的養老金調整已經是慣例了。由於我國各地生活水平差異很大,因此具體調整的方案還是需要各省市自行制定。目前的養老金調整主要通過定額調整、掛鈎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進行,保證了養老金調整的公平性,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以及對特殊群體的適當傾斜照顧。不過等待各省市制定出養老金調整實施方案以後,養老金調整到位一般是需要七八月份了。但是養老金調整不會讓大家吃虧,都是從1月份開始對養老金進行補發。
  • 養老金缺口400萬,用什麼補充養老金最適合?
    這類保險是以後能拿到多少錢,白紙黑字寫在合同上,只要不是太早退保,是不會有損失的,也不用害怕會暴雷,因為哪怕保險公司破產,保單也會有其他公司來接管。很多人都需要儲蓄類保險,而且收入越高的人,就越需要。你需要準備多少錢養老?什麼是養老?說白了,就是你打算準備多少錢來養退休後的自己。以前受到戰爭、醫療水平不發達、饑荒等因素的影響,人類的壽命普遍都很短。比如建國之前,我國的平均壽命只有區區的35歲。但現在已經大不同。
  • 年輕時不要怕輸,趁年輕試著輸,體面並有尊嚴的輸(深度好文)
    無論經歷怎樣的挫折和失敗,也無論處於怎樣的困境和逆境,你都不要對未來抱有畏懼。年輕時不要怕輸,趁年輕試著輸,體面並有尊嚴的輸。2012年倫敦奧運會最重要的一句話叫「影響一代人」。有記者提問:「體育如何影響一代人?」倫敦奧組委的一位官員回答:「體育教會孩子們如何去贏。」
  • 退休中人養老金如何計算?養老金調整什麼時候會補發?
    7月,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正式公布了2020年養老金上調的具體方案,退休職工懸著半年的心終於放下了。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物價的穩定上漲,每年的養老金也在上調,今年就是養老金持續上調的第16年,按理來說,這是件好事,但是有這樣一部分人卻高興不起來,他們就是退休中人!
  • 養老金空帳什麼意思?養老金空帳原因一覽
    養老金空帳什麼意思?養老金空帳原因一覽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將養老保險改革列入今年的六大重點改革之一,提出要「加快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個人帳戶,堅持精算平衡,提高統籌層次」。  在制度的實際執行中,由於沒人承擔從現收現付制向部分積累制的轉製成本,個人帳戶繳費不得不用於保障當期養老金的發放,從而形成了「空帳」。  「統帳結合」制度是中國的一個創舉,這個制度表面上看起來是和世界銀行建議的「三支柱」模式類似,實際上卻有根本的不同。
  • 有多少存款,才能「體面」養老?60歲以後,100萬夠不夠?
    養老的話題,在我國一直都是一個熱門話題。這不僅是因為我國奉行「孝道」文化,同時,每個人對自身晚年生活的憧憬,也使得許多人非常關注養老的話題。目前,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持續加深。為了讓老年人在晚年的時候生活上有一定程度上的保障,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養老金政策,可以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的形式支付到個人手上;再加上每個人在退休的時候,手上多多少少都會擁有一些存款,在這樣的理想情況下,每個人在晚年的時候都會擁有充足的養老資金。
  • 如果你按最低水平交社保15年,退休後能領多少養老金
    有很多人問,現在養老金已經連續上調了15次,為什麼現在有些職工可以拿到3000多元,而有些人2000元不到,有些農民仍舊是100元,甚至不到呢?產生這個結果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一、決定退休後領取養老金多少的因素:(一)、.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省平工資每年都在增加,養老金水平也就逐年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