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16日人類首次核爆試驗
世界上第一顆爆炸的原子彈不叫「瘦子」(Thin Man),也不叫「胖子」(Fat Man),而是叫「小玩意」(Gadget)。之所以原子彈有這些名字,主要是1942年開始的「曼哈頓計劃」設計有3種不同類型的原子彈,分別是使用「槍式」起爆的鈽彈,因其外形較長,被稱為「瘦子」(Thin Man);使用內爆式的鈽彈,因外形渾圓,被稱為「胖子」(Fat Man);使用「槍式」起爆的濃縮鈾彈,稱為「小男孩」(Little Boy)。
「小男孩」與「胖子」
其中,「瘦子」由於技術問題導致計劃取消。在1945年7月16日進行的人類首次核爆試驗中,並沒有採用使用「槍式」起爆的鈽彈,而是選用了內爆式的鈽彈,代號為「小玩意」。至於「胖子」和「小男孩」則分別在1945年8月9日投到了長崎,1945年8月6日投到了廣島。通過上圖對比也能看到使用「槍式」起爆的濃縮鈾彈「小男孩」明顯要比「胖子」長一些,這也是同採用「槍式」起爆方式的「瘦子」名字來由的原因所在。
「小男孩」在廣島爆炸後產生的蘑菇雲
另據資料顯示,這些原子彈的名字代號是由羅伯特·塞伯(Robert Serber)創造的,他是奧本海默(Oppenheimer)的學生,這些命名主要根據也是原子彈形狀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