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不怕折騰,成熟後做一個值得信任的人

2020-12-15 騰訊網

「小的時候在老家農村有大的葡萄架子,那時候只要葡萄熟了一點,一串裡面有一顆紅的我就把它摘來吃了,對葡萄就一直有種情結,」他說,「後來大了上大學,一直沒給自己閒著,不斷做兼職自己創業,零零總總做過十幾個行業。真正接觸葡萄酒是在自己開餐館的時候。」如果人生是場修行,那麼遇見「你」就是最美的修行。他說,和其他行業不同的是,葡萄酒帶給他最大的快樂是:葡萄酒行業不光是工作,更是生活!他是張書華Steven-大連巴克斯酒業的總經理,經歷過各行各業的他,正行走在自己最滿足的葡萄酒行業之路上。

結緣葡萄酒行業

2001年,張書華考上大連理工金屬材料專業,幾個月後發現這並不是自己喜歡的。而受到家庭影響,他發現自己特別喜歡做生意。所以在上學期間不斷做兼職,做生意,創業。大學期間,張書華做過旅遊、機票代理、房地產中介、兼職中專教師。總之大學期間的張書華就沒閒著過。

2004年,張書華和朋友在學校裡面開了家中餐廳。接觸葡萄酒也是在最早做餐廳的時候,因為餐廳裡面總會擺幾瓶紅酒。過生日、聖誕各種節日的時候,餐廳顧客偶爾會點一點紅酒。「我記得當時就有長城、張裕國內的紅酒,沒有進口的紅酒,」張書華說,「我小的時候在老家農村有大的葡萄架子,那時候只要葡萄熟了一點,一串裡面有一顆紅的我就把它摘來吃了,對葡萄就一直有種情結。我家鄉河北承德冬天冷,一到冬天葡萄藤是一定要埋土的,和國內很多釀酒產區的做法是一個樣的。」

張書華的第二家餐廳開到了學校外面,葡萄酒的消費也多了起來。「2006接觸到進口葡萄酒是我一個做海員的長期跑遠洋的朋友,他帶回來一紙盒裝的5L葡萄酒,我倆一晚上就給喝沒了。那是我第一次喝葡萄酒,他說那酒在國外就幾美元。」張書華回憶到,「因為我太喜歡喝酒了,我的第二個餐廳成功被我喝黃了。」於是張書華放棄了餐飲行業,轉型國際貿易。

後來張書華在一家中日合資的國際貿易公司做一款日本有機肥。據他介紹,當時跟進了兩個農產品基地,都是生產葡萄的。做了一年多,發現做農業周期太長了,沒有個十年八年是做不出來的。

「偶然一次機會,誤打誤撞在招聘會有個公司在招侍酒師,其他所有的工作我都知道是幹什麼的,只有這個侍酒師的工作我沒有聽過。就打電話過去問,然後接電話的這位就成為我公司現在的同事了。」他說,面試覺得還挺有意思,還能學新東西,然後就進入葡萄酒這個行業了。從侍酒師做起,到後來做葡萄酒銷售,一直走到了今天。

葡萄酒生活

有沒有上過葡萄酒的課程?

張書華:一開始是自學,第一個公司給了我幾本葡萄酒相關書籍,當時我就天天看書自學。後來也參加了葡萄酒相關知識的培訓,接著也陸陸續續參加了很多產區課、大師班、WSET。我覺得葡萄酒涉及到的知識點非常瑣碎,學要日常生活中不斷學習積累。

葡萄酒帶來的最大的快樂是什麼?

張書華:其他很多行業,你都只是在做一個工作。比如你做機械類的銷售,就是在工作,在掙錢,很難把工作融入到生活裡面,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葡萄酒最好的一點:她不光是工作,她更是生活。而且在這個行業你不僅接觸的是葡萄酒,你還要接觸西餐、咖啡、茶、麵點烘焙。無形當中就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個人平時葡萄酒喝得多嗎?

張書華:每年大概喝300瓶左右,一周有5天喝葡萄酒。我是很博愛的,巴羅薩的、麥克拉倫谷的、勃艮第的、義大利Barolo、BDM。只要有產區特點的品質好的我都喜歡。沒有特別偏好的類型。

與Rodrick Smith MW合影

白酒的消費群體偏老齡化,葡萄酒的受眾是否偏年輕化呢?

張書華:現在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政務商務接待,這類受眾是以60,70為主的。雖然大家以前沒有接受過葡萄酒的專業文化,但是葡萄酒一開始以上流社會的姿態出現,接待場合也會把這種文化植入進來。現在國宴的接待也是以葡萄酒為主,60、70後算是主流文化的推廣也會喝葡萄酒,在這種宴請的情況下,喝白酒對肝臟的傷害比較大。喝啤酒在這種場合不太適合,加之啤酒特別容易變胖長肚子。相對而言,葡萄酒既高雅又健康,能在慢慢品,慢慢喝的同時,大家一起交流,這是特別好的。

可是葡萄酒的價格始終比不上啤酒便宜?

張書華:對,國產的啤酒幾塊錢就能買到,葡萄酒少說也得五六十塊。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優質葡萄酒價格便宜,在中國,五六十、七八十、百來塊的。喝葡萄酒一瓶就夠了,但是喝啤酒一瓶肯定是不夠的,尤其是在東北可能一個人要喝一箱,算下來一箱啤酒和一瓶葡萄酒價格是差不多的。

澳洲酒優勢何在?

怎麼看澳洲酒和智利酒的競爭?

張書華:前兩年智利酒性價比是很高,在國內的銷量迅速上來。現在隨著消費者對葡萄酒知識,專業度認知的提高,澳洲酒這兩年上升也非常快。本身澳洲酒熱情奔放,口感濃鬱,開了稍微醒一醒就能喝,中國人是非常喜歡的。再加上奔富的興起,很多人喝得多了就比較習慣澳洲酒了。另外現在移民的推進,很多中國人去澳洲移民,加速了澳洲酒在中國的發展。相比較,留學、移民智利就很少。而且智利離中國很遠。這幾年智利的增長是沒有澳洲酒快的。再一個,智利酒沒有嚴格的法律規定,所以智利的便宜灌裝酒會影響大家對智利酒的認知。智利有好酒,但也有很多差的酒出口到中國來。

澳洲酒作為新世界葡萄酒老大哥,和舊世界歐洲酒相比優勢在哪?

張書華:我認為澳洲酒是會持續增長的。澳洲整個的氣候條件好,適合種葡萄。然後,澳洲沒有法國那麼嚴格法律條條框框的限制,什麼葡萄都可以種,什麼樣的釀造方法都可以嘗試。澳洲本身是個移民國家,歐洲各個國家的釀酒技術都會體現在澳洲葡萄酒文化裡。這是我覺得澳洲葡萄酒將來發展的根源。澳洲酒價格不高,而且大部分澳洲酒開瓶就可以喝,不需要太長時間醒酒,而絕大多數義大利的Barolo需要醒很長時間,甚至有些新年份的醒都醒不開,必須要等幾年之後,經過一兩個小時醒酒才可以喝,目前來說國人是很難有這個耐心等一兩個小時的。

您公司銷售得最好的澳洲葡萄酒是什麼?

張書華:毋庸置疑,肯定是西拉幹紅。中國有很多「西拉控」,這個品種實在是太適合中國人了。西拉葡萄本身有單寧,果實成熟度高,厚重飽滿濃鬱,給人一種回甘的感覺。 幹白幹桃紅在國內推廣市場比較小,小甜水兒像莫斯卡託推廣起來還好一些,香氣口感是非常討喜的,她的這種發酵到一半終止,既保留了葡萄汁的水果的原味,酒精度又不高,能達到一個微醺的狀態。

銷售背後的經驗

您公司葡萄酒銷售模式?

張書華:我們現在主要做澳大利亞葡萄酒和義大利葡萄酒的進口。籤了一些酒莊的中國獨家代理,我們現在的推廣方式就是不斷參加展會來招商,像每年的春糖秋糖,上海的Prowine,我們還參加很多國內的評獎,比如wine 100,主要以展示,大家來嘗試,以批發為主。

做葡萄酒的銷售/市場的難點在哪裡?

張書華:葡萄酒的發展時間比較短,基礎薄弱,基礎不會像白酒啤酒那麼結實,而且前幾年葡萄酒市場受政策影響比較大,在限制公款消費之後,一些名莊酒都受到影響。本身文化推廣從上層到下層,到民間到老百姓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加上現在監管比較薄弱,假酒多,消費者無法辨別。目前這些是市場存在的一些難點。

不管是做葡萄酒還是其他行業,您覺得做銷售相通的點是什麼?

張書華:做銷售表面賣的是產品,實際上銷售的是個人。個人的人品、專業度這是你要銷售出去的,要讓客戶知道你值得信任,你的專業度也值得信任。

能分享你成的最特別的一個訂單,或者一個最棘手的訂單嗎?

張書華:有一個有趣的訂單是我一個球友,我們一起踢球很多年了,平時只是通過踢球接觸,沒有別的接觸了。很多年之後,突然一天問我有沒有拉菲,後來又陸陸續續下了很多訂單,大概有幾百萬的貨。一般做銷售的要吃飯送禮要花很多心思,和這位大哥這筆生意很神奇的,我們平時除了踢球沒有別的交流。可能是我們這麼多年在一起踢球,對人品比較認可,是對人之間的信任。

棘手的訂單也有過一個,客戶需要我在一個月之內湊到100瓶59年和61年一級莊的葡萄酒,當時是把所有的資源所有的渠道都運用上了,把香港澳門美國法國英國日本的渠道全利用上了,最後終於是在一個月之內把100瓶酒湊齊了。

對現在個人的狀態滿意嗎?之後有什麼打算嗎?

張書華:挺滿意的,現在的團隊大家的發展比較一致,都是喜歡葡萄酒的年輕人。我也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兒。我現狀狀態挺好的,包括公司現在狀態也挺好的,專業度、規模都在逐年往上走。之後還要繼續打磨自己,不斷提升,把更多更好的產品選回來提供給客戶,服務也要更加優質更加完善。

能給奮鬥在葡萄酒行業的小夥伴們(做葡萄酒貿易/銷售的)的一些經驗分享嗎?

張書華:要持續提升自己。葡萄酒專業知識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碎片化的學習過程,除了參加正規的培訓,每一天都要學習新的知識,每年都有新的年份和產區的信息,所以專業度的提升是持續不斷的。還有就是,不斷完善自己的性格,讓個人更加優秀,做起生意也會更容易的。

希望在酌蒲萄公社看到什麼?

張書華:我希望通過酌蒲萄平臺了解澳洲更多的產區和酒莊的最新消息,包括年份的信息,以及評級評分,行業動向,新興產區,還有物流等相關行業的數據分析。這些對於我們來說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能對將來的市場分析有個預判。

- THE END-

相關焦點

  • 做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你就不會太差!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鍵是在信任,信任是日後展開各項工作的首要前提。別人對我們的信任和我們對別人的信任都很重要。我們對於別人的信任往往會有些吝嗇,這是有歷史原因和現實基礎的。我們一生當中難免會遇到欺騙自己的人,如何信任別人並且自己不上當是我們要掌握的一項技能吧!過於吝嗇自己的信任會讓自己的發展空間非常受限,過度地無辨別則會讓我們損失慘重,下面就幾方面信任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 餘生做一個「薄情」之人,遠離不信任你的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上面那三樣東西都是「雙向」的,比如一對戀人之間,兩個人要互相信任,而不只是一方信任另一方,而且,互相信任的兩個人,也都要值得對方信任才行,否則也會出問題。就像有位姑娘吐槽自己的前男友時說的,「我愛他,所以相信他會對我好,相信他不會變心,結果,他卻仗著我的信任而背叛我。
  • 不被信任怎麼辦 如何成為值得信任的人
    信任是別人對於自己的最大褒獎,每個人都從心底期待得到它,但有些人能夠很容易得到別人的信任,而有些人卻被別人重重設防,後者想必自己心裡也很不是滋味。小編現在就來講講如何成為值得別人信任的人。付出信任,相信別人。
  • 有一個成熟的男朋友,是一件非常值得慶幸的事情
    可見有一個成熟一點的男朋友,是多麼值得慶幸的一件事。我的前任就是一個年齡比我還要小一點的男生,他陽光活潑,當初我就是因為他的這一點而被對方吸引,於是就答應了他的追求。只不過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後,我才開始發現兩個人之間的各種差距。有一句話說得很對,同齡人中,男生總是會比女生晚熟。在和前任在一起的時候我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兩個人還因為這個原因吵了好幾次架。
  • 攜程做了一個中國版的 「米其林」,但它值得信任嗎?
    攜程做了一個中國版的 「米其林」,但它值得信任嗎?評出結果後還要經理事會審批,隨後還需公示一個月以收集反饋。據說,評選後還會進行持續的試吃、評鑑和更新。相對而言,米其林的美食審評員則 「神秘」 太多了。據官網介紹,米其林美食評審員都是全職員工,大多從酒店管理學院畢業。
  • 人最值得信任的是什麼?
    然而,這實際只是作為人類共性的認知,對於「人類真正可以信任的東西」,在「信任」這樣的概念理解及把握的層面上,必定帶有因人而異的主觀色彩,且很容易找到現實的反例而遭到駁斥。相較而言,「人是可以變好的」,「人在利益與共時是值得信任的」,「人有愛與恨的真實情感」,等等,如此視角較為讓人理解與把握。
  • 待人真誠,學不會虛情假意的星座,值得信任
    文 | 老 妖在這個爾虞我詐的社會中,越來越多人會為了自己的榮耀,而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但這幾個星座卻不會如此,他們待人真誠,辦事可靠,很少會有弄虛作假的時候,可以說是很值得信任的。那麼,哪些星座是這樣呢?
  • 一個人值不值得信任,就看這些!
    不管是合作共事、人際交往,還是團隊建設、戰場拼殺,信任,總是第一要務和前提,沒有人會把後背最薄弱的地方展現給一個不值得信任的人,,沒有人會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一個不值得信任的人。推杯交盞的人不少,信任的良友難找。
  • 「我不怕做一個拼命的姑娘」:因為別無依傍,便只能拼自己
    一個女人如果一無所有,除了自己,還能靠誰?-1-就像那本《我不怕成為一個拼命的姑娘》的書名一樣,如果生活讓我們無所依傍,做一個拼命的姑娘,我們亦是不懼。不論收穫多少,至少會讓人覺得實在,讓心覺得踏實。不像依靠父母,他們年輕時還好,你負罪感不會那麼重,等到他們白髮漸漸爬滿頭頂,走路漸漸慢下來時,你的心會滿是悲哀,身體,卻因長期的安逸,而難以動彈。依靠他人,到最後往往會升華為一種身與心的折磨。
  • 人在年輕時,就該多嘗試、多吃苦嗎?錯,這是大多數年輕人的錯覺
    可就在前段時間,小曾父母做生意遇到困難,賠了很多錢,而他自己到現在也還在一個不起眼的私人公司工作,月薪4000,也幫不了家裡任何忙,他之前找過不少老同學幫他找工作,但因為他的簡歷全是一堆沒有技術含量的經歷,更沒什麼亮點,同學們也幫不了他了。
  • 年輕時近視眼,老年後就不會得老花眼?
    年輕時近視眼,老年後就不會得老花眼?沒那回事,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都會與老花眼「相遇」,只是早晚而已。大馬路邊的地攤上隨便買個老花鏡戴戴圖省事?當然不成,這樣做可能讓你忽略了一些眼疾釋放的前期信號。散光、近視加老花,除了戴好幾副眼鏡,還有別的辦法嗎?現在手術就可以解決。
  • 愛一個人,不要無條件信任,給自己留點「隱私」,才有「退路」
    很多人從小到大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因為對某些人不設防,因為太信任所謂的「朋友關係」而吐露了自己的隱私,結果被背叛了,被辜負了,有些所謂的「朋友」甚至會把你的隱私當成你的軟肋去傷害你。這樣的經歷總是很傷人,很傷心,會讓你看到人性醜惡的一面。可是有些人明明經歷過類似的事,長大後卻不長記性,再一次重蹈覆轍。
  • 一個不成熟的人,往往有這3大表現(值得反思)
    羅曼羅蘭說:「人到了成熟之年,應能擺脫輕浮,鍛鍊出穩定的理智。不管幸與不幸,都能奮發有為。」在生活中,有的人雖然年紀輕輕地,但是內心卻已經非常成熟了。相反有的人年齡雖然已經不小了,但是卻還是十分的幼稚。一些言行舉止,在人們看來就是一個不懂得為人處事的人。
  • 白羊座成熟 白羊座成熟後有多強大
    白羊座成熟在生活中我們總是可以看到一些人,他們年輕的時候平平淡淡,可是中年之後就會變得特別的有錢,讓人羨慕的不得了。其實這都是因為他們的努力獲得的,雖然年輕的時候看不出來,年後就會有體現。十二星座中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呢?
  • 真正的成熟,是做個不好相處的人
    泡麵難吃,帳單難還,盼了許久的電影錯過了首映,種種難受與心酸,也只有自己知道。演員郭冬臨,曾在春晚上演過一個小品,叫《有事您說話》。小品中,他的口頭禪是「有事您說話」。大家見他這麼「上趕著」為人「服務」,紛紛不客氣起來,鄰居找他抗白菜,同事找他買火車票,領導要他去聯繫買車皮。但其實,他並不認識鐵路部門的人,火車票是他連夜排隊花高價買的。
  • 30歲的女人還單身,不是因為挑剔,而是值得更好地被愛
    其實,沒有哪個女人不希望有一個懂她歡喜、知她冷暖的人在身邊,但是這個人,也許是還沒等到,也許是已經錯過了,所以,才使自己成為了「剩女」,成為了一個女強人;30歲還沒戀愛的女人,她不是不想擁有感情,也不是因為她要求高、太挑剔;她其實就是在等那個可以給她完完整整的愛情的那個人。
  • 一個成熟的人,會有的三種特徵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算是一個成熟的人呢?在我看來,一個成熟的人,至少要有下面這三種樣子。可是他這樣的性子,讓他難以在任何一個公司待下去,最終只能失業在家,生活的窮困潦倒。這個世界,並不允許我們想怎樣就怎樣,更沒有給予我們可以任性的權利。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他們會懂得自律,堅決去做自己不喜歡做,但應該做的事情,堅決不會做自己喜歡但不應該做的事情。
  • 《少有人走的路》:如何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
    本周和大家一起閱讀《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還有一個副標題是心智成熟的旅程,這本書從自律、愛、信仰、恩典等方面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本書作者是M.斯科特.派克,是美國精神科醫生,長期從事心理治療實踐,曾經考慮競選美國總統,拯救國民精神,雖然沒有去競選,但是後來他寫的這本《少有人有走的路》,卻成為人們的精神食糧。
  • 為何男人提起年輕時的自己,總是欲言又止?
    「十幾年前,我剛畢業,不知道該考研還是該工作,左右搖擺不定仨月,把全家折騰的雞飛狗跳。」辣少說這句話時,我們倆正在公司樓下抽菸。「現在,我們家大小事都得問我,連我爸想提前退休都專門打電話諮詢我。這麼一對比,年輕時我可真菜啊。」
  • 一個男人的真正成熟,從三個失去開始
    趟過去,你就活成了一座山。 近來,常有人說:「人到了一定歲數,自己就得是那個屋簷,再也無法另找地方躲雨了。」 幼年時,我們依靠父母的庇護躲風避雨。 往後,我們得要成為最結實的屋簷,撐起自己和家人頭頂的那片天。 所謂成熟,就是接受了「無人可依」,還能「獨自成軍」。